而实际上这时的张志安已是用尽全力,见赵明海的手腕丝毫不动,他不由的抬了下脸,却见赵明海脸上若无其事。
第14章 名声略显
而作为当事人张志安是能感觉出赵明海是否发力的,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力气不如赵明海。
可是年轻的心不肯轻易认输,也想测一测赵明海到底有多有劲,或者说他与赵明海差了多少,他一咬牙猛然间再次一用力。
渐渐的,张志安的脸憋的红了……
张志合、张志强、张志明以及赵明豪等几乎所有人都在一旁看着,这样的游戏他们是司空见惯。而张志安不敌赵明海也在他们意料之中,毕竟赵明海已经显示了他的饭量,而在他们的意识中能吃就有劲。
“志安,不行了。下来吧!”
“这老表还真有劲,饭没白吃!”
“我来试试。”
……
议论声里,张志合推了推张志安。掰手腕本来也有玩耍、消磨时间的意思。其余的张家兄弟擦拳磨掌,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里其实是宗族观念在起作用,张家的人是希望能把赵明海给比下去,面子上好看。
赵明海倒也明白他们的心思,却也不想让他们输的太难堪,不然赵明豪都会难受,因此一如既往的引而不发。
而赵明豪却是惊讶了!昨晚他要使尽全力时赵明海把手缩回去了,他以为赵明海是没力了,又觉得他有些力气,这才同意让他跟来试一试的。没想到赵明海居然把张志安给比下去了,他可是与张志安比过力气的,两人不分上下。
“小四做事还挺有分寸的!知道给人留脸面。”赵明豪心里不由的思忖道,蓦然间心里却是更加的看的起赵明海了。
“哈哈,你也不行,换我来。”
……
“你也不行,看不出来吗,老表让着你呢!”
“嘿嘿……”
……
玩笑之间,粮所的门口进来了一辆马车,“开工了,开工了!”张志强摇着蒲扇,吆喝道。
……
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马车装完。
而此时粮所的临时工因为人员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又不缺钱,因此都是日结的。
随后赵明海与其他人一样,拿着牌子,到粮所会计那里结算了一下,四百二十五个牌子,一袋一分钱,总计四块两毛五。
这个日资在这个时代其实不算低了,毕竟下井挖煤的工资换算成日资一天才两三块。
但是赵明海心里却是不胜唏嘘,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活了两辈子,第一次赚的钱居然没到两位数。
不过这还是让他心里有点空,因为他的学费现在看来是不愁了。初三的学费是五块八毛六,赵士礼让他退学,赵明海估计也有这些钱让他心疼的缘故。
……
“老表,跟我吃去吧!”
“不了。”
“老表,这回去的。”
“嗯……”
“老表,明天见。”
……
“小四,我得接你嫂子去。”
“嗯,三哥。”
……
与众人以及赵明豪告辞后,赵明海走在路边的杨树荫下,顺着原路返回。
而只是走了大约二三百米,“铛铛铛”带着些嘶哑的自行车声从他身后响起。
赵明海转头一看,只见张志安正骑着一辆半旧不新的自行车从他后面赶来。
“老表,走着回去的?”这时张志安在车上搭讪道。
“嗯……”
“骑我的吧!会骑不?”张志安带着些炫耀说道。
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可是相当于后世的普通小轿车的,许多普通家庭现在还是没有的。而赵明海又是走路过来的,前后村张志安又没听说过赵明海家是富户,因此误以为赵明海不会骑。
赵明海没想到这后世的土豪居然会主动把车子借给他骑!这里面包含着浓重的认可与结交的意思,被人这样尊敬是令人愉快的,赵明海不由的淡淡的笑了,随即说道:“会骑,给我骑了,你怎么办?”
“我离家近,走几步就到了。要不然你跟我回去,吃完饭再走。”张志安热情的笑道。
“不了,不麻烦了。给我骑就谢谢你了。”
“老表,别客气!哎,对了,以前我怎么没听说过你的名?”
“以前我上学。”
“哦,你兄妹几个?”
……
边走边说,与张志安闲谈了一阵子,到了张志安家的那条道,赵明海骑着张志安的自行车走了。
……
夕阳如火,映红了半边天,赵士礼的宅院里,郑桂枝、赵明敏、赵明兰一如既往的忙着切菜、烧锅,做晚饭,她们总是要在天黑前把晚饭做出来。
“铛铛铛……”
郑桂枝正跺着茄子,大门“吱”的一声响了,赵士礼背着粪箕子走了进来。
“孩他娘,四儿回来了没有?”随后,赵士礼一边放下粪箕子,一边向郑桂枝问道。
与赵明海对待他们的感情不同,赵士礼一家人自然不会觉察到此赵明海已不是以前的赵明海,他们对赵明海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
而实际上,自从赵明海去粮所后,赵士礼一家人就始终记挂着赵明海,先是担心他能不能干下来,上午见他没回来后,却又怕他会不会累坏。
这种牵挂的心情,赵士礼和郑桂枝相对大些,其中赵士礼的心情更为复杂了些,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子去做这么繁重的活,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
“还没来。可能还没下班,刚才小妮去明豪家去看了,明豪也没回来。”郑桂枝一边继续切着茄子,一边说道。
“哦……”
赵士礼应了一声,然后习惯性的蹲在了磨盘边,“吧唧”了几口旱烟,这才说道:“我听士武说,分地前会把牲畜分下去……”
分牲口绝对是一件大事,因为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农业耕作主要靠的就是畜力,可以这么说,牲口,特别是大牲口,就是这时的生存之本。
郑桂枝拿着菜刀的手一下子停住了,随即扭头向:“孩他爹,咱家能要那头骡子不?”
郑桂枝是十分渴望分到生产队的那头大青骡子的。这是因为大青骡子不仅有力,铜驴铁骡纸糊的马,这玩意也不娇气,好喂养。
更为关键的是平时拉磨、拉庄稼也比较方便,耕牛虽然比骡子更有力,但干这些活却笨拙了许多。
“谁知道呢,听士武说,分牲口也要抓阄,这哪有个准!”吐了口旱烟,赵士礼说道。
郑桂枝一下子无言了。而赵士礼吐了口旱烟,继续说道:“还有一个事,士武说,以后分了地,粮食自家往自家拉,这队里的仓库、牛棚都用不上了……”
第15章 如同霹雳闪电
“那士武打算怎么办的?”
说话之间,郑桂枝直接把刀放在了菜板上,身子完全转向了赵士礼,如涂的晚霞照在她紫膛色的脸上,可以看出明显的紧张与期待。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她与赵士礼一共七个孩子,除了大女儿赵明慧嫁到了前面的高山前镇之外,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敏、赵明湖、赵明兰、赵明海在婚事上都没有着落。
赵明兰、赵明海年纪小他们不急,赵明敏是女孩子他们也不急,但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却让他们不得不急。特别是赵明江与赵明河,哥俩一个二十四,一个二十二,农村结婚早,与他们般大上下的有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当然他们也懂得有房子是给赵明江、赵明河说媳妇、办喜事所必须的。
实际上他们已早早为此努力过,赵士礼提着两只鸡,找了赵士武,然后给了他一块宅基地。而后农闲时赵士礼就带着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去山上开石头,现在已经给赵明江准备好了盖房子的石头。
但是四兄弟,一块宅基地明显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两块宅基地才行,并且要是再开两座宅子的石头,还不知道得多少时间。
但是如果要是买了大队的粮库、牛圈,那就既有地方,又有房子了,纵然屋子不好,但石头却是实实在在在那儿的,扒了重盖,也是既不费事,也能省不少钱。
“怎么办,士武没说。”赵士礼再次吐了口旱烟,说道。
“那你不知道问问……”郑桂枝生气的瞅了赵士礼一眼。
“当时人多,不好问。”
“明天你问问。看能不能把后场那几间粮库留给咱,这样咱就省了事了。”
“难啊!想要的不少,士兆、士官、士方他们,我估计也有这个心思。”
“他们能跟咱一样吗,能有咱家这么急吗!再说了,这几年,你跟着士武鞍前马后的,给他出了多少力,他也该照顾照顾咱。”
赵士武这几年确实是把赵士礼吆来喝去的当小工使,闻言赵士礼沉默了一下,随即把烟袋窝往磨盘上轻轻一敲,烟灰跌落之际,他沉声说道:“见着他,我就问问。”
而在这时,大黄疯狂的摇着尾巴往门口跑去,紧接着门“吱”的一声开了,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三兄弟鱼次出现在了门口,三兄弟胳臂上、腿上、大裤衩子上有着明显的青青的草渍。
区别只在于赵明江、赵明河背着粪箕子,每个粪箕子上都用狗尾巴草串了几串蚂蚱。赵明湖手里则只有一条挑红薯秧的棍子。
听到门口传来的声音,赵士礼与郑桂枝几个还以为是赵明海回来了呢,却没想到是他们三个……
而在这时赵明兰却高兴的对赵明湖说道:“三哥,你回来的正巧,你去挑挑子水。”
这时吃水既没有自来水,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井,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有,而是要到村里公共的大口井里去挑。
说话之间,赵明兰把赵明河、赵明江粪箕子上挂着的蚂蚱串拿了下来,“嘻嘻”的笑道:“正好明天煎着吃。”
这时农药用的少,蚂蚱、知了龟还是很多的,秋季时地里的蟋蟀甚至是一片一片的,它们很自然的成了农家人营养的一个补充渠道。
而对蚂蚱的处理,李围子人的传统是,去除蚂蚱的内脏,用盐水腌制一段时间,然后再用油炸,所以赵明兰才说明早炸了吃。
“姐。”
随后赵明兰把蚂蚱递给了赵明敏,她虽然活泼,却没有什么耐心,需要耐心去做的事,她一向依靠赵明敏这个姐姐。
而就在这时,大黄狗再次摇着尾巴向门口跑去,见此赵士礼等所有人都瞧向了门口——他们清楚这一定是赵明海回来了。
而一切犹如他们所料,下一刻赵明海推着自行车就出现在了门口。
“弟弟,谁的自行车?”赵明兰率先问道。
他们一家至今还没有这么先进的东西,乍然看到有一种莫名的惊诧。
“一块干活的张志安借我骑的。”赵明海一边插上车子,一边回道。
“你会骑?”
“简单的很,上去就会了。”
“四儿,怎么样?”这时赵士礼欠了欠身子截断了赵明兰的问话,说话时紫膛色的脸突然变得安详,也有些些微的期待。
“还行。”赵明海说着,把毛巾扔进了洗脸盆里。
“弟弟,那你赚了多少钱?”紧接着赵明兰就插话问道。
“四块二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