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还是城乡二元化的时代,农民和非农业各居其地,农民进城做工、做生意极少,甚至是不存在。而在农民心里,城里与乡下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到城里去,乡下人一般人是想都不去想的。
“胡说八道,去城里吃什么、喝什么,没有工作,竟哄我开心!”赵明兰一边对着赵明海翻了个白眼,一边说道。
闻言,赵士礼、郑桂芝、赵明敏也只当是赵明海与赵明兰胡闹,不再在意。而赵明海现在只是有了这个粗浅的想法,具体还要实地观察一下,因此也只是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吃完饭,提着煎饼卷子,赵明海往学校走去,大黄摇着尾巴,送到门口就停下了,什么人养什么狗,它也是不舍得离开它这一亩三分地儿的。
……
到了学校,如同以往一样,赵明海打开了语文课本……
而于此同时,初三级部办公室里,刘月芳等几个老师正在给全级部的学生进行排名。
“第一名,赵明海!刘老师,这小子成绩上升的真快啊!这英语成绩九十六分!啧啧!”初三一班的班主任望老师拿着五个班的分数总计表,当看到赵明海的成绩时,不由的脱口而出。
而刘月芳其实也没想到赵明海会跃居全班第一名,全校第一名,当时她统计全班名次表时,也很惊讶。
也同样的对赵明海的英语成绩感到惊讶,毕竟这时的英语老师的英语水平都普遍不高,甚至是语文、历史老师转行,现学现卖的。
但对于赵明海为什么会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其实刘月芳也不明白,因此只能笑道:“这孩子最近一年像是开了窍似的!”
“这个成绩,再加上市级三好学生的赋分,他中专是一定的了!”初三二班班主任接话道。
“第二名……黄文婷。她这成绩也是中专的苗子!恭喜啊,刘老师,你带的这个班,只怕是要夺冠了!”王老师羡慕的说道。
毕竟整个坝子乡中学,一年顶多能走两三个中专生,这初三五班现在就把前两名给占了,刘月芳年底的先进个人是跑不了了。
“咯咯,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赵明海会异军突起。”
“说实话,这孩子我感觉着就不是一个寻常人物,你看看他每天带的饭,小山似的!”
“要不同学都叫他大肚子吗!”
……
议论声里,王老师排好了初三级部每个同学的全校总排名,然后各班老师又从中摘取了各班同学的名次排名。
做完这些,几个老师习惯性的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而一盏茶喝完之后,“当当当”,熟悉的铁锤敲打铁轨的声音也如约而至。听到声音,刘月芳拿起了油印的复习卷子以及名次表,往初三五班而去。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
“坐下。”
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流程走后,教室里却一改往日的悉悉索索,一下子静的针落可闻。
所有的同学都迫切的想知道,自己在这次摸底考试中的成绩,毕竟这决定着他们的去向,是能去考小中专,还是能考特高、普高,还是要回炉重造。
下一刻刘月芳便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这最后一次摸底考试,咱们班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进入全校前十名的有三位同学,分别是全校第一名赵明海……”
“额!”
听到这里黄文婷蓦然转头,看向了坐在后排的赵明海。她真的没有想到赵明海最后还是超过了她,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全校第二名,黄文婷;第六名刘文典……”
听到这里,黄文婷不由的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心里又涌出一股恶气,感觉赵明海莫名其妙的讨厌。
而在这时,刘月芳的声音继续在教室里响起:“这是咱们班进入全校前十名的同学名次,现在我把进入全校前五十同学公布一下……”
第75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刘月芳的声音继续在教室里响起……听到自己的名次各位同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毕竟毕业在即,时间紧迫,这次成绩已经是基本定格了。
“只能复读了!”
“或许能考个普高!”
“算了,不上了!”
……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议论了起来,在上面那个大前提之下,也没有人向赵明海讨教学习方法了
即使是王亚东也是如此!
不过在上完课间操,回教室的路上,黄文婷突然走到赵明海身边,然后小声的说道:“喂,你想考哪个中专学校?”
这时的小中专有粮校、医专、卫校,财校等等,选择面挺多的。当然黄文婷这样询问是有着她的小心思的——这人如此讨厌,以后最好是眼不见为净,报考的学校可别跟他撞一块去了。
说完之后,黄文婷一双点漆似的眼睛暗中紧紧盯向了赵文海。
赵明海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报中专。”
这时的小中专户口农转非,毕业包分配,在乡下那简直是鲤鱼跳龙门,比考上特高还荣耀。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成绩相对差些的,才会去考特高、普高,几乎每一个成绩好的中学生都是以考上小中专为目标的,黄文婷当然也是如此!
而赵明海成绩那么好,又有“市级三好学生”这个荣誉加分加持。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最应该报考小中专的,黄文婷当然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赵明海却说他不报考小中专,黄文婷一下愣了。但随即她鹅卵似的脸蛋微微一冷,说道:“你骗人,又胡说八道了,你不报小中专,报什么!”
因为上一次与赵明海的谈话,赵明海的话华而不实,再加上赵明海的这个话太违反常理黄文婷根本不相信赵明海的话!
“我怎么胡说八道了,还带个“又”字?”赵明海疑惑的问道。
“你上次就对我胡说八道了!说的学习方法没一点实用的!我早就想说你了,哼!”黄文婷说道,带着些凶巴巴的味道。
上一次,对于学习方法这个玄之又玄的问题,赵明海承认他是有些忽悠黄文婷了,毕竟他不能说出“他是回炉”这个真相,而且是从高级往低级回炉。
因此闻言他“嘿嘿”一笑,带着些掩饰的说道:“我真的不报小中专,骗你是小狗……”
“什么?!你不报小中专!”刘文典从旁边窜出来问道。
他也是一直暗恋着黄文婷,注意着黄文婷的一举一动。只是此时已是惊讶的两眼圆睁,顾不得隐藏自己了。
“是的,我不报,风物长宜放眼量,我认为大学生才是天之骄子,小中专学历很快就会过时。”
看着两人清澈的眼神,赵明海也不再掩饰,实话实说道。
当然他还是用了“预测”这样的语气,但是实际上他很清楚,由于以后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扩大,小中专学历很快就不香了。
因此那些考上小中专的精英,为了晋升,为了职称,不得不再次拿起课本,通过函授、夜校电大、自考、脱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但含金量还是远远不如在校第一学历。
也正是因为对社会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赵明海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至于家庭情况,按他的家庭情况来讲,他是应该先参加工作,但是他现在已经找到了一边上学,一边赚钱的法子,甚至感觉能让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提升,所以赵明海宁愿行走的慢些。
当然有了两辈子的经历,他心里很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慢就是快!
但是作为一个初中生,纵然成绩好,不论是黄文婷,还是刘文典,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他们从来没做过预估,甚至是没有想过,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不过他们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生肯定比小中专牛逼,可是考高中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要是上了高中,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大学的录取率那么低,特高里学习上的精英又如过江之鲫!
而且世事又多变!
可是现在赵明海居然完全不顾这其中的风险,不谈这句话里蕴藏得长远目光,仅仅是这份勇气!
黄文婷黑如点漆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刘文典却一下子呆了……
微微愣了一下,黄文婷才眨了眨眼睛,说道:“你听谁说小中专要过时了的!考高中哪有考中专稳当,你别骗我!”
“我推测的,信不信随你。”说着,赵明海进了教室。
但是这一刻,黄文婷的心却乱了……
而到了上午时分,关于赵明海的两个消息就已经在初三级部传开了,这两个消息分别是赵明海得了级部第一名;第二则是赵明海不考中专,要考高中!
听到第一个消息,赵明岭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这是因为他只考了全级部第七十名,他不知该怎么面对赵士智。
而听到第二个消息,他挎着的脸上却又生出了崇敬、赞叹,还带着点羡慕的神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于赵明海的第二个消息,其实显示了赵明海的志向。
而志向是很玄妙的一个东西,它可以清晰的展示个人的潜力,而其他人往往会因为这份潜力,对有大志向的人产生敬畏、崇敬、甚至是害怕的心理,从而产生向有大志向的人聚拢、帮助、甚至是跟随的行为。
宋江“替天行道”的大旗一竖,从者云集就是这个道理。
……
中午放学后,吃饭之际,王亚东等几个同学就不由自主的围到了赵明海的座位处,拿出了他们所带的咸菜、辣椒豆,一边与赵明海一起吃着,一边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赵明海你真的不考中专了。”
“嗯,不考,考特高。”
“你怎么想的,你考中专多稳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咱这个年龄不能求稳,就该往前闯。要不然,到老了,爬不动了,再闯吗!”
“额……对,是这个理!”
……
而就在赵明海与几个同学意气风发之时,黄文婷也是回到了家里。
此时韩萍正在厨房里“叮叮当当”着,黄建设正在屋子里坐着,喝着茶。
因为工作关系,与这时的风气,黄建设并不经常在家里吃饭。而他这次中午回家吃饭,一是他推掉了可以推掉的饭局;第二则是因为黄文婷的成绩。
第76章 邀请
与许多家长一样,黄建设是很在意黄文婷的学习成绩的。当然他对三个子女的成绩都很在意,不过因为工作的缘故,平时他是没时间过问黄文婷的成绩的,可是越是这样,在关键节点上,他便越是在意。
“婷婷,考试考的怎么样?”院子里,黄文婷与韩萍打招呼的时候,黄建设喝了口茶,问道。
说话之时,他的神态有些轻松随意,因为他是知道黄文婷的成绩一向是很好的。而在内心深处,他也是很感谢上天的这份赐予,三个孩子的学业都不用他发愁。
“六百九十八分,全校第二。”黄文婷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屋。
黄文婷的成绩有时是全校第一,有时第二,有时第三,总而言之,始终是级部前三,这个成绩符合她一贯的表现。
“考的不孬,闺女。能考个中专,第一名是谁?你怎么了?”
说话之间,黄建设突然注意到黄文婷的小脸上并不像以前那样,见到他时满是笑意,一副亲昵之色,而是有些呆滞,甚至有些像是迷茫,他不由的有些心慌,诧异的问道。
闻言,黄文婷乖巧的往黄建设跟前的小凳子上一坐,然后抬起白里透红的小脸蛋,说道:“爸,我正想跟你说个事来着……”
“什么事?你说。”看着黄文婷乖巧而又郑重的样子,黄建设急忙问道。
“这次学校的第一名是赵明海,他……”
“好小子,我早就看他是个人才!”
黄文婷只是开了个头,黄建设就不由的脱口而出。
听到黄建设赞扬赵明海,不知为何,黄文婷心里立刻生出一股不舒服的感觉,她拧了拧身子,撒娇道:“爸,你听我说完。”
“好,你说,你说。”
“事情是这样的,成绩出来后,上课间操的时候,我问他报哪个中专学校,我觉得他是第一名,又有市级三好学生加分,我以为他一定会报中专学校的,这人,哼,我可不想中专再给他一个学校。
可谁知,爸,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中专学校过时了,他要报特高,考大学。爸,你说他说的是真的吗,小中专快要过时了!”
说着黄文婷漆黑的眼睛眨了眨,疑惑的看向了黄建设。
而还是那句话,在此时人的认知中,特别是在乡下,考中专不但解决了农村户口的问题,国家还分配工作,能早拿工资,又消除了上高中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比考高中要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