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号,赵士礼嘴巴都颤抖了,脸上真的笑出了花。
第57章 调子
而整个过程黄建设一直跟着,甚至跟着到了村东头分了两块地,然后才把吩咐尚长平,让尚长平把李围子村的事情靠上,然后在李围子村民的欢送声中,骑上了自行车。
但是骑上自行车之后,他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两件事在他脑海里徘徊,一件是下午四点的警示大会;一件是李围子村的问题。具体来讲是李围子村班子的问题。他很清楚以赵士武现在的群众基础,这村官他是一刻也干不了了。而在这件事中所反应出的赵士武的问题也很深刻,这让黄建设有了把赵士武一竿子捅到底的想法。
回到了乡政府,简单吃了点,然后,黄建设开始写大会的稿子,这时的乡政府是有专门的写稿人员的,乡文化站站长一般兼任这个角色,但考虑时间紧迫,乡文化站站长林向文又没有身临其境,当然也是因为黄建设本人喜欢文字。
开完警示大会,已到了晚上,又是简单的在乡政府的食堂,吃了一点,然后黄建设走进了乡政府小会议室。
这时坝子乡乡长夏福荣,乡人大主席周铭,乡组织部长栗先科,乡纪官员铁顺安,已经在小会议室等着了。
加上黄建设,他们五个人就是坝子乡党委会的全部成员,也是坝子乡党委会最高权力机构的核心成员。
在当中的木腿的沙发上坐下,黄建设端起陶瓷缸子大口的喝了一杯茶,然后才说道:“各位同志,李围子村的事你们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我的意见是,赵士武在李围子村人心尽失,为了维持李围子村工作的正常进行,李围子村换班子的事情必须马上进行,关于赵士武的个人问题,我认为也挺严重的,我建议这事让顺安好好查一查。各位有什么意见,可以谈一谈,福荣同志,你先发表下意见?”
忙了一天了,黄建设有些疲倦了,因此首先就这事定下了调子。说完,又抬起茶缸子狠狠的喝了两口。
乡长夏福荣坐在黄建设的右下侧,五十多岁,圆胖脸,头已微秃,但身材肥胖,红光满面,给人以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
闻言,夏福荣清了清嗓子,声音充沛的说道:“那我就先讲两句,黄书记的第一条意见我是完全赞同,到了这个地步,赵士武确实不能再干了。对于第二条,我是有些意见的,我认为重查他现在还不是时候,大伙都知道,赵士武这个现象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在这个档口,重查他,在村干部中必然引起广泛影响,我担心会影响当前的改革工作,甚至会耽误改革工作的进度,我看不如这样,先把他调起来,保留他的头衔,但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停了他的职务,待到年前年后,事情定了,再处理这事。”
“夏乡长顾全大局。”
黄建设赞了一句,然后向铁顺安说道:“顺安,你的意见呢?”
……
“你们几个快点吃,吃完咱到地里把剩下的玉米秸捆完它,明天我和小二拉出来,四儿你就不要去了,明天上学。”
坝子乡小会议室里会议进行着,而在此时,赵士礼的院子里,也是一片热闹兮兮的景象,赵士礼一边吃着,一边兴奋的说着。
庄户人家都知道晾一遍地相当于给地施一遍肥,更何况现在已是自家的地,自家最好的地。
“嗯嗯。”“嗯嗯。”……
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三个一边喝着面条子,一边快速的回应着,完全没在意赵士礼的厚此薄彼。
此刻他们种地的热情也被完全激发了。
赵明海一声不吭,只是端着赵明兰专门给他盛的一大砂盆面条子“咕咚咕咚”的吃着,那砂盆倒是真的比猪食槽还大。
而自从来到这里,赵明海吃的不是煎饼就是馒头,还没喝过面条子,上一世寻常的东西,现在喝起来,突然之间觉得非常美味。
“二妮,三妮,看好门哈!”
赵明海只是喝了一半,郑桂枝便吩咐了一句,跟着骡车出了门。
“娘,你别去了!回头我过去。”
赵士礼一家事事如意,以后也一是一片坦途,顶多是小波折,赵明海现在已经感觉出郑桂枝的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他还是不想让她劳累。
“我过去看看。能多拉点是点,现在家家户户可都有牲畜呢,别让人半夜给咱拉了去。”郑桂枝回头说道。
语气里充满着一股子小家子气,但脸上的笑容却真切而舒缓。
赵明海瞬间明白了,崭新的生活在激荡着郑桂枝,让她停,只怕是停不下来。
吃完饭,赵明海往村东地而去……还没到赵明海就闻到了一股子汗腥味,牛屎马尿味,她不由的揉了揉鼻子,不好的气味一下子消失了,但是隐隐约约间赵明海感觉他的鼻子好像比以前灵了。
“明海来了。”
“明海也来拉玉米秸了。”
……
一路上,遇到了赵士乾、赵明等几个人打招呼,从他们的语气里赵明海可以听到明显的尊重。赵明海只是随意的应了一声。
到了地头,明亮的月光之下,赵明海可以清晰的看到村里地里散漫了人,捆玉米秸的捆玉米秸,装车的装车,拉车的拉车……
“自古民生多艰!”看着小路上,一团黑影,似乎是一个人在拉玉米秸,在松软的泥土路上扭来扭去的,赵明海不由的心生感慨。
“小四、小四,是小四吧,过来搭把手!”
而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黑影处传了过来。
“小叫驴!”
听声音赵明海立刻就确认了是谁在叫他,会计李松浦的女儿李小翠,“小叫驴”是李围子村的人给他起的外号。
之所以给她起这样的外号,是因为她长相明丽,性格泼辣、爽利,而且干活利索,也能干。
但赵明海认为李小翠这么叫他,似乎是有些托大了,甚至是不知敌我了,毕竟李松浦是跟着赵士武干的,跟他也算是不合头。
不过举手之劳也不能计较,并且是一个女子。
“一个村的,乡里乡亲的,也罢!”
第58章 青涩
“翠姐,怎么自己拉来着?”走到平车跟前,把陷入稀泥的车把一拉,平车平空而起之际,赵明海随意说道。
李小翠正低头拉着车带,拼命往前拉,这一刻她只觉得有头牤牛在她前面使劲。
“好小四,你劲是真大。”脱离了泥坑之后,李小翠甩了甩头上的低马尾,像春杏似的脸上露出了倾佩之色,但随即杏眼一睁,说道:“还不是你害的,村干部只能分羊。”
“额……那是大伙定的。”
“要不是你,哪来的大伙!小四,这事不能光你家合适了,你得照顾照顾俺家。”
“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不愿与李小翠纠缠,赵明海把手一背,往自家地走去。
“喂喂,小四,回头把你家骡子给我用用。”
李小翠的声音又急又快的从赵明海的身后传了过来。
“这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这样大刺刺的话,赵明海心里感慨了一句。但是现在小青骡子已经是一家人的心头宝,他可不能自作主张的答应,并且心里也不愿意。
“这个我可不当家。再说了你家不是有头驴子吗!”赵明海回道。
“我家哪有驴子……好你个小四,拐着弯骂我,看我不踢死你。”
赵小翠的气急败坏声里,赵明海来到了自家的地头,弯下了身子……
赵士礼、郑桂枝、赵明江几人听到动静,回头看了一眼,见是赵明海,便默不作声了,但郑桂枝、赵士礼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于此同时,黄建设正往坝子乡政府后面走去。坝子乡政府后侧是三排旧的半石、半青砖的房子,家远的领导、干部都住在这里,不过还是有区别的,有家属、孩子的,是明两暗三,带厨房的、单开门的小院子,没家没口的集体施舍,两人一间。
此时黄建设的家里,电灯亮着。这是沾乡政府的光,虽然此时电还没有通到各家各户,但已经通到了镇上。
堂屋里黄建设的老婆,坝子乡民政所副所长韩萍正勾针引线织着一条红毛衣。她梳着整齐的齐肩短发,一身双排扣的青灰色褂子,下身缝线笔直的青裤子,配上姣好的面庞,显得既干练又优雅。
暗俩的东间外间,黄文婷正趴在一个小小的、掉漆的书桌上演算着数学题。脑后的两个蝴蝶结趴趴着,显得极为乖巧。
门响之时,韩萍放下毛衣站了起来,黄文婷也抬了下清秀的额头,带着些试探,喊了声:“爸爸。”
“嗯。”
黄建设的声音温和的传来之时,黄文婷一下子站了起来,迎了上去,撒娇似的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李围子村出事了!因为分地,他村里一个小伙……”
被黄文婷揽着胳臂,黄建设走到了屋里,把公文包往韩萍手里一递,而在沙发上坐下之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改口向黄文婷说道:“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赵明海?”
“有啊!怎么了?爸爸。”黄文婷好奇的问道。
“这个小伙子可不得了,这次李围子的事就是他带头闹的,三四百斤重的石轱辘搬起来就像个线团似的,说扔就扔。这么大力,又爱学习,以后一定了不得,他成绩不错吧?!”一边接过韩萍递来的水,黄建设一边赞道。
而虽然在同一个班级,但黄文婷和赵明海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因为听到了赵明海喜欢打架斗殴的传闻,心里有点讨厌赵明海。
而现在赵明海不仅打架斗殴,还挑头闹事,并且还连累着自己的父亲,忙了大半夜,因此黄文婷立刻毫不客气的说道:“爸爸,你估计错了,他成绩不是不错,而是特别错,不是全班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他来上学,估计是不想在家里干活。”
“不对吧?!我问了他的成绩,他说还凑合来着。”黄建设疑惑的说道。
本能的,他感觉赵明海不像黄文婷说的这种人。
“怎么不对!不信你问刘老师。他一定是成绩差,不好意思直说的。”
黄建设本就相信自己的女儿,听她这么一说,更加的相信了,又想到善于武者,一般不擅于文,“哦”了一声,说道:“有可能。这小子可能好面子。”
“他就是撒谎。”
“喝点水吧!谈一个外人干什么,让你爸歇歇。”
“哦……”
……
第二天,如同以往一样,天色只是鱼肚白,赵明海就早早的起来了,出杂物房的瞬间,空气的清新味、尿骚味、腥味、烟火味、饭香味,一股脑的涌入了赵明海的鼻子里……
这次赵明海可以肯定,他的鼻子确实是比以前灵了!而不知为何,想到自己庞大的饭量,隐隐约约间赵明海竟感觉自己像一头抽着鼻子、寻寻觅觅的小猪。
混合的味道并不好闻,赵明海试着揉了揉鼻子,味道果然消失了。
还没到院子前,炊烟味,带着焦香的饭香味就再次冲到了赵明海的鼻子里,到了家门处一看,院子里已经炊烟袅袅,推开门一看,郑桂枝正烙着煎饼。
洗完脸,喝完汤,赵明海背着二十个煎饼去了学校。郑桂枝、赵士礼终于知道赵明湖天天给赵明海送饭的事了,愧疚之余,出于农村人的质朴,却不想再欠孙金龙的人情,因此满头星斗,郑桂枝就叫起了赵明敏与赵明兰。
六点半左右的时候,赵明海背着煎饼到了初三五班,他的座位是最后一排,从课桌的空隙里走过时,他突然听到“哼”的一声,他循声一低头,却见黄文婷一双大大的白眼正往上翻着,大白眼里似乎有着鄙视,似乎是对着他的。
“我哪里惹着她了?”
匆匆之际,赵明海不及多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处。当然后面他也没有多想,一个小丫头的白眼还不值得他特别在意。
……
而后的时间里,学校的一切如常,只是赵明海每天提着的纱布包裹的饭包,引起了同学与老师的注意,他们都没想到赵明海这么能吃,但他们也明白人与人不同这个道理,议论了一阵子之后,舆论就平息了,只是学生们都喜欢给同学起绰号,也因此同学们也给他起了个外号——大肚子。
第59章 进步
学校虽然平静,但是李围子村却并不平静,第二天晌午,赵士武、李松浦就被叫到了坝子乡组织部,谈了话,晚上尚长平与组织干事就召开了李围子村党员大会,宣布了坝子乡党委会的决定,赵士武停职,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尚长平任李围子村代理书记,李围子村具体村务由李松浦暂时代理,待明年开春正式选举村主任。
至于为什么不从李围子村的党员里任命书记,是因为李围子村原来的党员已经太老,新发展的都是赵士武的亲近,这显然不合适。所以昨晚的党委会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在坝子乡组织部长栗先科的建议下,决定让李围子村重启赛道,先选举出村主任,然后把新的村主任培养成书记。
因为几个党员的缘故,这个消息几乎是在当晚就传遍了整个李围子村。这虽然在李围子村社员的意料之中,但绝大多数社员还是议论纷纷,说什么“赵士武总算下台了”“上次就看出他不行了,压不住小四了”之类的话,总而言之,绝大多数是心情舒爽的。
当然生活还是得照样进行,秋收完之后,在尚长平的主持下,每户每人分了不到二百斤玉米,然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拉粪的拉粪,耕地的耕地,忙活了起来。
当然这期间,因为很多户没有能耕地的牲口,只好四处找牲口,等待别人耕完,自己再耕,这当中不免要献些殷勤,帮忙收拾个牲口套,割些草之类的。
比如赵士智就是这样,他的小灰驴子没劲,配不了套,只好每天给赵士礼的小青骡子割把草。
诸事繁杂,但因为与赵明豪、赵士公搁具,再加上身后几家子等牲口用的,人数众多,这些事基本不用赵明海插手。
也因此赵明海感觉这是自己到来后最好的一段时期,当然这个最好并不仅仅只是不要干农活,而是一切事情都有了往好处发展的趋势。
比如住房问题,现在赵明河的宅基地还没有着落,但是赵明海清楚,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搞倒了赵士武,李围子村不论谁上台,都会与他搞好关系,住宿问题根本不在话下,而不论是谁要卖大队的牛圈,赵明海也认为,他们不会绕过他。
当然,赵明海估计,赵士武下台后,赵明湖参军的事没了阻挠,也会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赵明海认为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赵士礼一年所有的隐患,或者说稳定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剩下的只是发展的问题。
这很重要,赵明海很明白,比如大队要是卖牛圈,拿不出钱来,总是让人尴尬。还有他的大肚皮问题,这一个人顶三四个人的饭量,赵明海明白,在顾虑赵明江婚事、赵明河婚房的前提下,赵士礼、郑桂枝为了让他吃饱,已是费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