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从早餐店成为大佬 第35节

  最后李扬又采取和之前网吧一样的办法,每8分钟采取一次配送。

  因为他觉得5分钟太短,10分钟又太长。

  但还是让李建军也加入了配送队伍,才稍稍缓解了一下这个情况。

  一个中午下来,李扬他们三人几乎比干了一天重活还要累。

  长期这样下去根本不行,李扬知道要规划一下配送的方式了。

  这么一来就突出他让陈默改装定位器的好处了,因为他们之前送餐是乱的,几乎一有订单就送过去,导致有可能这单刚拿走,马上又有了新的订单,有可能两单的路线几乎是一样的。

  按时间段配送的这个做法得长期执行下去,最好是计算出一个合理的间隔,导致既不耽误配送,同时又能够最大的利用空闲。

  而且路线的优化,也特别重要。

  陈默那边没有回信,李扬也没有去催促,他知道对方有可能比自己还要急,短时间里大不了再请一个人,但陈默那边是绝对不能有任何出错的。

  当天晚上,李扬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等所有人都到场之后,他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之前我让学生们做宣传,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目前店里外卖数量明显可见的增加,但是光靠我们这几个人根本送不赢。所以我打算再另外请几个配送的人。”

  听到又要额外增加投入,李建军当即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我们慢慢做也能做得来,专门请人送餐的话,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还有一些话李建军没说,他想得是,如果李扬不是非要追求送餐的效率,靠他和黄毛两个人去送餐的话,其实足够了。

  现在哪家餐馆有他们这种送餐速度,再说点了外卖多等一会儿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只能把这些话放心里。

  黄毛听到李建军这么说,表示非常的赞同,但刚要说话,却发现李扬正盯着自己,于是到嗓子眼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在节省成本这件事情上,黄毛可算是李建军的忠实支持者。

  罗美珍知道儿子的野心很大,从他一系列的做法就能够看得出来。

  她没有像李建军那样提出反对的意见,只是问李扬:“你觉得专门请几个人配送,是不是对业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懂,其实你可以自己做主的。”

  店里的其他员工则没有太多的表示,在来李记打工之前,她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庭妇女,没多大见识,哪里见过李扬这种做生意的方式。

  听见老妈这么支持,李扬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这个没什么文化的中年妇女,总是会站在自己的位置考虑事情,后来自己失业,她也是操碎了心。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增加几个配送人员,李扬当然不会特意和他们开这个简单会议。

  他想的是这群人里面如果刚好有可以配送的,也可以慢慢的把他们发展成将来外卖队的成员。

  之前听黄毛说,自己不在店里的时候,这些员工有过短暂的配送经历,因此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并不完全是新人,是有经验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要求,并且会严格执行。

  说实话,如果现在就去大力发展配送队伍,于现在网站的规模来说,其实有些小题大做。

  毕竟一餐也才几十单,其中网吧这边还占了大多数,远处的订单占比并不是特别多。

  但问题是,成立配送队是不可避免的,要是将来把网站推广给其他商家,如果没有成系统的配送队伍,那就发展不起来了。

  “你们是第一批加入李记明厨的,也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广外卖网站。我非常重视这个业务,配送不仅要讲究效率,同时还要注重服务。

  “我知道你们中间有几个特别能干,对附近的环境也熟悉,如果你们愿意配送,我可以另外给你们加工资,而且每配送一单,还会有一定的奖励。”

  员工听了这话,一个个都自告奋勇。

  因为他们知道李扬的性格,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他说要给奖励加工资,那是真的给。

  眼看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想去配送,李扬当即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你们里面只能抽两个出来,其他还是把店里的事情干好,放心,你们的表现我全都看在眼里,做得好一样不会亏待你。”

  员工都知道老板的性格,这么一说差不多都明白了,可能他心里面早就有了人选。

  不过李扬的最后这句话,也让他们很有信心,在店里把活干好也是一样的。

  就在大家以为李扬当场会选出两个配送人员时,没想到他们的猜测完全错了。

  第二天李扬让他们分别去送了不同订单,然后根据地址的远近,完成的时间长短,来计算出谁最适合。

  更重要的一点,李扬会偷偷打电话进行采访,他们的服务态度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

  这一切员工都不知道,李扬会进行统计,等第三天的时候,他终于选出了合适的人选。

  之前在网吧卖炒饭的老刘,还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女人,和李扬同姓,他们两个综合完成的最好,所以当天晚上李扬就告诉以后负责外卖配送的事情。

  其他人也没什么话说,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两人平时干活是很不错,有的员工心想配送赚的钱虽然多一些,但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老板要求很高,这钱不好赚。

  店里干活的抽走了两个,那就导致原本忙碌的生意更加做不赢。

  李扬又另外让罗美珍请了两个干活的,而外卖那一块,因为多了两个专门配送的员工,就不再像之前那么忙乱了。

  一天晚上正下着大雨,网站后台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订单,一看距离还蛮远,所以做好后黄毛穿上雨衣,骑着自行车就送餐去了。

  李扬不在店里,今天下雨没什么生意,开着面包车接小陈同学下班去了。

  但黄毛的外卖刚送到,才离开不久,店里就接到了顾客的投诉电话!

第65章 改装送餐车

  接电话的是罗美珍。

  自从店里的外卖多了之后,她和李建军就分了班次。

  本来之前是他们负责一个班次,李扬和黄毛负责一个班次。

  现在李扬时不时的要出去,所以就调整了一下。

  罗美珍听见电话响了,还以为来了新的订单,心想这下雨天生意也这么好,就是送过去比较麻烦。

  谁知刚接听,对方就特别不满的说道:“老板,你们怎么搞的,这外卖里面全打的是雨,让我怎么吃啊?”

  罗美珍一听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于是赶紧给顾客道歉:“真是不好意思,因为雨下的实在太大了,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抱歉。这样,这单免了,我们重新做一份,马上给你送过去。”

  顾客倒也不是不讲理,但他还是给罗美珍提了意见:“这不是免单不免单的问题,我看你们宣传做的不错,东西也好,才会在你们这里下单。这些问题你们之前就应该想到。”

  罗美珍再三说着对不起,并承诺下次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他再稍微等一等,马上给他送新的外卖过去。

  顾客显然也接受这样的处理方式,可再一次的建议道:“我觉得你们还是要着重考虑一下这个情况,洪城的天气变化多端,总不能每次都靠着给顾客免单解决问题,毕竟有些人时间也很宝贵。”

  “谢谢您给出的宝贵意见,李记一定会好好改善这个不足的。”挂断电话后,罗美珍叹了口气。

  其实顾客说的不无道理,洪城的天气有时候特别恶劣,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不把这问题处理,对外卖的影响的确不好。

  任何时候都是这样,1000个好评有时候也弥补不了一个差评带来的负面影响。

  她重新让厨房做了一份牛肉炒粉,然后打包的严严实实,黄毛才刚回来,就让他再去送一次。

  “这单要重新送一下,顾客刚才来电话了,粉里面打到了雨,都变颜色了。”

  洪城的食物都讲究一个浓油赤酱,口味非常重,炒米粉一碰到雨水,里面的酱油就流掉了,导致看着非常白,和汤粉一样了。

  “啊!”

  黄毛听了罗美珍的话,吃了一惊,说道:“我都尽量不要米粉淋到雨了,怎么还是这样?”

  可雨下的实在有些大,黄毛虽然尽可能避免雨水淋到米粉,但多多少少还是打到了一些雨。

  “不说这个了,好在顾客没有为难我们,把这单重新送去就是了。”罗美珍包的很仔细,但她还是依旧叮嘱黄毛,“这一次你可千万要小心一点,尽量不要淋到了雨。”

  “好的,阿姨!”黄毛又重新穿上雨衣,准备再一次去送餐,然后他又想起了什么,回过头说道,“要不和扬哥打电话吧,让他开车去是不是好一点?”

  “等他开车过来都不知道要多久,这一次你稍微注意点,我包得严实,应该没事。”罗美珍不是没想过让李扬来送餐,但考虑到时间问题,所以还是决定让黄毛去送。

  “那我走了,阿姨。”黄毛跨上自行车,冲风冒雨的走了。

  “小王,路上小心点!”罗美珍叮嘱道。

  如果晚上李扬在这里,用面包车去送餐,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罗美珍随即想到,这事根本就是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就算这次李扬开车去送餐,总有一天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更糟糕。

  这一次没有再出现意外,黄毛送达后还特意检查了一下,确保没问题,这才把米粉交到顾客手上。

  李扬也回来的很早,外面下这么大雨,他和陈咏荔也无法逛街,室内又没有什么好玩的活动。

  总不能两个人又开一间房,一起看射雕英雄传吧?

  李扬每次想到这件事,都觉得自己是个沙币。

  等他回到店里,罗美珍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得知老妈的处理方式,李扬觉得老妈这方面进步了不少,以前小店虽然也是她负责打理,但说实话,那时候的事并不多,各方面的要求也不高。

  现在不一样了,在李扬的要求下,方方面面的标准都提高了不少,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老妈也能够妥善处理了。

  “老妈,你真棒!”李扬发自内心的夸奖了一番,然后也思考这事该怎么处理。

  解决方案也不难,毕竟后世有那么多的经验可以供李扬参考,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第二天忙完店里的生意,他便和黄毛骑着自行车来到附近的铁匠铺。

  李扬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打铁师傅,对方便按照他的要求做了起来。

  他想的是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焊一个铁皮箱,尺寸也没有弄太大,能放下几份外卖就行。

  然后铁皮盖子直接可以把箱子口套住,以后就是下再大的雨,里面的外卖也不会被淋湿了。

  因为晚上还要用自行车送外卖,李扬特意让师傅加急把铁皮箱焊了出来,还带了一个锁搭,避免骑行时外卖会颠簸出来。

  白天一整天都是阴沉沉的,到了晚上乌云密布,很快又下起了大雨。

  外卖却并没有因为天气恶劣而减少,接到订单后,由李扬和黄毛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去送,如果数量实在过多,则由李建军开面包车送餐。

  焊了这么一个铁皮箱子,几乎是风雨不透,果然再也没有出现食物淋雨的情况。

  店里的员工都夸老板实在是足智多谋,各种各样的难题好像到了他手里都能够很容易解决。

  好在下雨天没有持续很久,一切又步入了正轨,外卖数量到达一定的程度,慢慢的出现了饱和。

  但总体来说,体量依旧超过了李扬初步估算的范围。

  因为桃花小区附近的市场只有这么大,这块蛋糕李记吃得越多,那其他的商家自然也就没什么肉吃。

  李记生意红红火火,其他商家肉眼可见的外卖越来越少,一个个的心里面都很有气。

  之前李记早点跑火也就算了,现在连中餐、晚餐也要来掺和一脚,这样下去,哪里还有其他商家的生存空间啊!

第66章 反李记联盟

  桃花小区有许多餐饮店。

  有的做早餐,有的炒菜,还有一两家卖夜宵的。

  他们的生意谈不上特别忙,毕竟身处老城区,居民虽有不少,但商业气息不是很浓厚,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

  但好在有的老板是自己的房子,不需要租金,自己又有手艺,请人的工资都省了。

  加上又是本地人,哪怕赚的钱不是特别多,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们始终都信奉一句老话,那就是远走不如近爬。

  一大家子都在身边,亲戚朋友也在本地,平时不管有个什么事儿,都能互相照应一下,做餐饮累是累了一点,但这年头啥行业不难呢?

  所以有的人心态很好,能混口饭吃,再有点余钱存起来,就心满意足了。

首节 上一节 35/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