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样!唐师傅果然厉害!”
“小黄师傅,贺家小酒馆那个带着玻璃的柜台,就是我给贺老头做的!”
“嗐!我就说唐师傅您画出来的有几分眼熟呢!不过,我要的可比他们的大上些,要一米二乘两米五,同时再要用来砍肉的墩子和木桌,木桌一定要厚实经得住遭!”
黄建军说完,扫视着木头唐整个回收站内的各种老家具、木料等,继续道:“唐师傅,我还得再选一整套家具,您这,还有那种收上来的一整套的老家具没有?”
“巧了不是!还真有一整套刚刚收上来的,就在后院儿摆着,咱们去瞧瞧?!”
“成!”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朝后院走去,黄建军也再次对木头唐有了一番了解。
木头唐,本名唐青山,祖上是江南一带有名的‘香山帮’木匠,参与修建过紫禁城,其祖上还被封过‘营缮所丞’。
后来到了清,他家作为前朝的工匠,自然快速没落了,没了官名,到了现在,因为经营着木器回收站,倒是得了个小业主。
对“香山帮”的名头,黄建军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之说,这些木匠尤其擅长复杂精细的传统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无一不精,也怪不得木头唐有把子好手艺!
“小黄师傅,上次你也来看过,我这后院主要就是收上来的一些好木料老家具,可惜,现在都不值什么价儿!有一些我们已经拿去重新拆卸了。”
木头唐说着,伸手虚引,朝最里面的位置一指,在前穿过各种木家具朝里面走了过去。
后院萦绕着的木头香味儿明显比前院那些木料要强烈的多,显然这些家具的木料指定都是好木料,并且在之前可能是长时间经常保养的。
如是想着,黄建军跟在木头唐身后来到了最深处,这里搭建了一个遮挡棚,一件件家具摆放的更加整齐有序,在最靠近里面的位置,有一整套的木家具映入眼帘。
壁桌、八仙桌、官帽椅、茶桌、木柜、床、脚踏等一应俱全,雕花繁杂,带着油光滑亮的感觉,泛着古朴的紫黑,并且一走近香味儿更浓郁。
“小同志,我也不瞒你,这一整套都是紫檀打造的,尤其这口木柜,乃是金丝楠木,我也是看着若是重修可惜,所以搬到了最里边儿,你看看,可还瞧的上眼?”
“若是瞧的上,我们可以不大动,只对一些地方做微修复,保证依然像全新的一样!”
黄建军顺着木头唐所指的方向看向那口木柜,就是老式掀开盖子的那种柜体,其上没有任何雕花,落着青铜锁扣,在光线的照射下灿若云锦,宛有金丝缭绕。
虽然神色间没有太大变化,但黄建军知道这个老式柜体跟旁边的肯定不是出自同一个地方,也确实是金丝楠木无疑。
“唐师傅,这一套确实不错,比我那套还好,修复就不用了,还是跟我之前要的那些一样,做一次生漆保养吧!”
“成,这次我亲自上手对这一套家具做生漆保养。”
“那就麻烦唐师傅了,这次要装的屋子,就在咱们前门大街,倒是不用跑太远。”
两人谈笑着一块儿朝铺面带院走去。
“唐师傅费心,还是像上次一样,全部要以旧修旧,保持整座院子原汁原味的老旧感,五间房都要装修,要跟那套家具适配。”
“院内和地窖的青砖要全部重新铺就,尤其是地窖,要按照我的要求做,我拿来做仓库,堂屋两侧门廊下要隔出来两个花池,老枣树不要动。”
“前面铺子总共四间房,一间加隔断用来宰杀生猪,剩余三间分瓜果、蔬菜和肉类,把三间前面的墙体都打开,那样才叫开门做生意嘛!”
黄建军带着木头唐在铺面和院内、屋内转了一圈,定下怎么装修、明天就开始动工等事宜。
“成!小黄师傅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你放心!”
“嗯!”黄建军点点头,继续道:“唐师傅,您在这一块儿有认识扛大个儿的窝脖儿吧?帮我找几个,我要把地窖那三十口大酒缸运走,正好拿去腌咸菜。”
“认识,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喊去!”
黄建军掏出来五十块钱递了过去:“这院子,唐师傅您费心,先紧着铺面这边,最晚月底最后一天必须完工,后面院子倒是不着急,您可以慢些修整,剩下工钱,等完工后,一并给您!”
“成!没问题!等这边装好,家具我保养好一并送来。”
“您费心!”
木头唐点点头,也不再客气,拿了定钱扭头就出去了。
黄建军看着院内,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从空间内取出一桶山溪水,对着老枣树浇了过去。
“看看能不能让老树焕发生机!八宝葫芦的枣子,在这个年代,倒也算稀奇了。”
大约十来分钟,木头唐的一个徒弟带过来两人,一高一矮,关键这两人黄建军还都认识,一个正是蔡全无,而另一个则是强子!
“黄师傅,我按师父吩咐给您喊来的,这位是扛大个儿的,叫蔡全无,他说三十口酒缸帮您运到南锣鼓巷需要两块钱,这位有三轮车,叫强子,若您用三轮车运,他也要两块钱,不分多少趟,就这么多钱。”
“小马,谢谢你了!”
“黄师傅您照顾我们生意,您客气!”小马笑呵呵的,声音也跟木头唐一样洪亮。
“全无,强子,这位是黄师傅!”
“黄师傅,听您吩咐!”
“听您吩咐!”
蔡全无跟强子完全是两个反应,一个打着招呼目不斜视不卑不亢,一个应着却一副点头哈腰的模样,视线带着偷感瞥着黄建军。
木头唐徒弟走了,黄建军看着蔡全无和强子,双方对视一眼笑了笑。
“你叫蔡全无?”
“唉!您吩咐!”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蔡全无,好名字啊!”
蔡全无抬头深深地看了看黄建军,模样跟何大清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至少何大清那双大眼袋,蔡全无是没有的,气质也完全不一样。
强子在这时候朝蔡全无看了一眼,他可从来不知道蔡全无的名字还有这么一个说道。
“谢您!就是一名字!”
“嗯!三十口老酒缸,每口都半人高,要把三十口全部送到南锣鼓巷菊儿胡同的黄记早餐铺,你们可以下地窖看看酒缸大小,若是感觉工钱不合适,可以离开。”
在蔡全无和强子进地窖看完后,强子脸色一暗,转头看向身侧蔡全无,说道:“全无,这活你接得了,我那三轮是拉人的,也运不了这么大酒缸,得找三轮板儿车才行!”
“成,我接了!强子,你帮我赁一辆三轮板儿车过来,晚上请你小酒馆儿喝酒。”
“得嘞!黄师傅,您见谅!”
黄建军倒是不意外,点了点头,这个强子就是个眼高手低的,大活干不了,小活不想干,还整天做着发财梦。
掏出来三块钱递给蔡全无,蔡全无却没接:“黄师傅,多了!”
“不多,唐师傅装修这几天,你帮我看着院子!早上要帮他开门,自装修开始,晚上要守在这里!”
“那也用不了一块!”
“拿着吧!今天运不完,明天接着运都可以,但不能往后拖影响唐师傅的施工。”
“您放心,我省的!”
“嗯!这是这座铺面带院的钥匙!唐师傅装修这段时间,我都不过来,下月初再过来,这段时间你帮我照看着。”
“听您吩咐!”蔡全无点点头,收了钱。
黄建军笑了笑,他没别的意思,既然凑巧喊来了蔡全无,而他了解蔡全无的品性,更知道蔡全无识字,若是蔡全无乐意,后面帮他管理铺面,正好!
蔡全无若是来管理我这个铺面以后不蹬三轮不扛大个儿了,不知道算不算改变剧情?
如是想着,黄建军把铺面要装修的一些细节讲给了蔡全无,蔡全无虽然没有说话,但也认真的听着。
第102章 贾张氏:我让东旭两口给你磕一个
等强子赁来一辆三轮板车回返,黄建军对蔡全无也交代完了。
“那成!我就讲这么多,酒缸运到南锣鼓巷菊儿胡同的黄记早餐铺!”
“唉!听您吩咐!”
黄建军点点头,推着自行车走人了。
蔡全无拿着黄建军递给他的那一串钥匙,在三轮板车旁驻足,双手插在口袋中,眼眸看着黄建军离开的方向。
站了好一会儿,眼底有道道情绪划过,却什么也没说,贴身收了钥匙,回身穿过铺面进了院子,开始把地窖里的酒缸往外搬。
另一边,黄建军并没有直接离开前门大街,而是去了大栅栏,这条街原本叫廊坊四条,后被逐渐叫成了大栅(shi)栏儿,他要过去买些蔬菜瓜果等种子。
等黄建军买完种子回到南锣鼓巷菊儿胡同黄记早餐铺的时候,蔡全无已经拉着一车六口酒缸在黄记早餐铺门口了,黄有发和陈招娣也在门口。
“这位小兄弟,我们真没要什么酒缸!”
“是啊!你说的黄师傅到底是谁?我们家确实姓黄,但没人要酒缸!”
黄有发和陈招娣看着蔡全无的模样,他们俩刚才初见蔡全无还以为是何大清又回来了呢!现在看,倒是没那么像了。
黄有发看着三轮板车上的六口大酒缸,眉头紧皱,要不是蔡全无说话客气,他都想动手了。
双方其实已经僵持了有一会儿,因为黄建军是临时起意,根本没跟黄有发两口子说,他们当然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而蔡全无可是认定了黄建军让他把酒缸送到这边来,没见到黄建军,当然不可能轻易走,最关键钱他已经收了,可不认为黄建军是拿他开涮的。
“叔,婶儿,酒缸是我让他运过来的!这是我那朋友淘汰下来不要的酒缸,我一看这用来腌咸菜这不是正合适嘛!也省的咱们买了。”
“这不,我就找全无兄弟让他帮着拉过来了,倒是我慢了一脚!”
黄有发、陈招娣和蔡全无已经在黄建军声起就都看向了他,包括街道上还有一些其他邻居,都在看着这边。
“嗐!是小军儿啊!我就说怎么会有什么黄师傅让他拉酒缸过来!小军儿你也是,办这事儿也不跟婶子和你叔说一声的!”
陈招娣先开口,嗔了黄建军一眼,昨天老黄家开会说了什么她自然已经在黄有发这儿知道了,她因为要带两个小的,所有昨晚才没过去的。
“我这不是赶巧儿……”
黄建军跟黄有发和陈招娣解释了几句,蔡全无在见到黄建军后,也松了一口气,提溜着酒缸就行动起来了,提到了黄记早餐铺的后院内,整齐的码在门廊下。
“您几位聊着,后面还有,我就先过去了!”
蔡全无说完,也不等回应,扭头蹬着三轮板车就走人了,他就是个闷头干事儿的,黄建军也不奇怪。
“这么说,这些酒缸就是你朋友铺子里淘汰下来的老酒缸?”
“没错!叔,婶儿,我那朋友铺子下月初就开张,现在咸菜缸也有了,剩下材料你们可得赶紧备着啊!咸菜腌的快,两个星期基本就能上桌吃了,到时候可得给我送一些,我先拿拿味儿!”
“成嘞!那是得先让你尝尝,方子可都是你给的!味儿正不正也得让你尝了后说。”
黄有发点点头,脸上的笑容倒是又多了一些。
黄建军又跟两人聊了几句,这才转头蹬着自行车去了帽儿胡同,直奔95号四合院而去。
这些事情都敲定了下来,接下来几天,黄建军倒是轻松了不少,因为不参加厂内的定级考核,院内又没什么事儿,黄建军闲下来倒是跑过前门铺面两次,跟蔡全无聊了聊,两人也算是熟络了些。
除此之外,黄建军还去了几趟黄记早餐铺,主要是指导一下咸菜的腌制。
黄有发和陈招娣依照黄建军的嘱咐暂时买了其它地方的菜疙瘩按照他给的方子的尝试着腌制两缸,如此一来,后面跟他空间产出的菜腌出来的小咸菜也能有个对比。
系统空间内第一波种植的农作物和蔬菜瓜果已经成熟,其中花生、大豆和玉米是分成两拨进行收割的。
一波早的可以做菜吃,一波晚的才是完全成熟的,现在都在系统仓库内躺着,早的那一波就等着铺面开张后摆上去了,这三样若是摆上,四月的北方来说,那都是反季菜。
包括产出的西瓜、哈密瓜也是早季瓜,很少见。
大棚菜在这个年代并非没有,别说这个年代,在早些时候都有,只不过普通人很难吃上罢了!所以他铺面内有反季菜、早季瓜果等都不奇怪。
只有棉花,打了顶,刚刚坐果,还没收割。
除了棉花那三分地,第二波蔬菜瓜果已经被黄建军种上,同时那株买来的五十年份的山参和他从山上采摘的那株二十年份的山参都被他种在了黑土地一角。
一直到月底最后一天,厂内所有的定级考核完全结束了,红条幅等各种喜庆的大红色在厂内随处可见,全厂的喜庆氛围也被带动起来了,锣鼓队甚至都早一天已经就位,就等着明天到来了。
“呼!呼!各位同志们,明天全厂职工大会,请各位同志们互相转达!互相转达!”
晌午饭的铃声刚响完,喇叭内就传来这么一条通知,说了三遍,随着一声“刺啦”的尖锐喇叭声,大喇叭被关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