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8节

  却是李道成从龙蛇之类的国术流中吸取的灵感,瞬间转换重心,做闪躲假动作欺骗对手。

  成昆从未见过这样的打法,果然中计,右手却是力道用老,变招不及。心中暗叫不好,连忙把左掌垫在胸口,意图护住心脉。

  李道成一掌落下,正打在成昆手上,看似豪无力道,轻飘飘的一掌,却打得成昆如遭雷噬,临空飞出十米。人尚在半空,嘴里就一口鲜血喷出,显是伤了内腑。

  成昆亡魂俱冒,刚才若非用左手垫了一下,就已经心脉尽断而死了。

  李道成一步跨出,追将上去,就要将这厮毙于掌下。却见这厮在怀中胡乱一抓,抓出一把东西,一股脑的全撒将过来。

  这其中既有银两铜钱,也有飞针之类的暗器,还有俩冒着黄烟白烟的玩意,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啥好东西。

  李道成自然不会自持修为去硬抗,屏息退步的同时,甩动大袖,纵起一股劲风,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吹向一旁。

  烟气沾上边上的花草树木,花木的叶片就肉眼可见的焉了下来。

  毒性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等他化解这波反扑后,再看成昆那厮,在死亡威胁之下,潜力全力爆发,其速度居然不比百损道人慢上多少了。这就点耽搁的功夫,这厮竟然逃出了自己的感应之外。

  反正这厮已经被自己打伤,总会消停一段时间,以后也不敢在自己跟前蹦哒,李道成也懒得追了,还是留给张无忌当经验包吧。

  再说那道士,见李道成随便两招,就打得成昆吐血落荒而逃,心中惊佩无比。拱手道:“道友武功通神,樊某佩服不已。道友为古墓派赶走大敌,樊某和古墓派上下感激不尽。”

  “哪里,哪里,樊道友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先天真气质量虽高,数量却少。李道成现在的真实战力,纵比成昆高点,却也不至于有压倒性的优势。

  说白了,他是仗着先天真气,疗伤效果一流,可以大胆尝试一些新的打法,折腾出了黄系和国术流打法的一些效果。这属于版本和理念上的碾压。

  成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打法,陡然见到,自然会中招。

  樊道人不知道啊,见李道成说得云淡风轻,心中更为佩服。将自己的姓名来历一一道出。

  樊道人姓樊名三郎,不是古墓派的人,但祖上和杨过有些关系,与古墓杨氏一脉可谓世交之好。

  学了杨过传下的一些东西,因生性好道,古墓派如今又青黄不接,高手不多,索性就来古墓派暂住一段时间,以守护一二。

  樊三郎说得有些语焉不详的,李道成心中却早有所猜测,所谓古墓派青黄不接,大概率就是说阳顶天了。

  绝顶高手不会凭空产生,总得有个出处,阳顶天是杨过后人,也颇为合理。

  成昆和阳顶天的老婆是青梅竹马的师兄妹,后来阳顶天痴迷练功,冷落了夫人。她寂寞之下,就和师兄成昆搞在了一起,所以成昆知道阳顶天的出身之谜,找上门来来打秋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今天自己不来,成昆也不会得逞,要么被玉蜂蛰跑,又或被哪个隐修的高人赶跑。毕竟山上就有两个能稳胜成昆的隐修之士。

  听了樊三郎自述来路,李道成报上名号,讲明来意,“武当李道成,家师张三丰。家师当年与神雕侠杨过相识,听家师讲过他的事迹,我心生仰慕,所以特来拜访交流一二。”

  樊三郎隐修归隐修,性格孤僻归孤僻,却是知道人情世故,晓得好歹的。

  “李道友功力通玄,武功之高,世所罕有,樊某也是佩服得紧,道友有意交流,是樊某的荣幸。”

  “道友,请跟我来!”

  寒暄过后,樊三郎带路,左一弯右一拐的走出里许,来到一处隐秘的石壁处,按动机关,石壁咔咔退开,露出一个石洞。

  “道友,请!”

第9章 杨氏现状。

  相互通报姓名之后,李道成跟着樊三郎来到一处隐秘石壁之前。

  樊三郎伸手在一处凸起的石块上按了几下,随着一阵咔咔之声响起,石壁左右退开,露出一个两米五方圆的石洞。

  “李道友请!”

  李道成迈步正要走进石洞,从三丈外一片灌木丛中,闪出一个五六岁大小的俊丫头,脆声声的说道:

  “就是你帮樊大叔打跑了坏人啊。哼,若非爹爹伤势未愈,无法出手。哪用得着外人帮手?”

  樊三郎连忙喝道:“丫头不可无礼。忘了你爹爹平时是怎么教你的?”

  那丫头双手叉腰,娇哼道:“你们平时都说什么谦逊知礼,不为人先之类的,说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以往我就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只是不好反驳。今天一看,果是没想错,若是先前樊三叔早点允许我放蜂儿,早就把那坏蛋赶跑了……”

  李道成早发现这小丫头在暗中跟着了,此时见她娇俏可爱,一副愤愤不平小大人的样子,觉得有趣,就笑着逗她道:“嗯,如此说来,我刚才耽误小侠女大显神威了,我给你赔个不是。”

  小丫头人小鬼大,鬼精鬼灵的,知道李道成在取笑自己,有些恼了,叫道:“你不信我,敢不敢试下我家蜂儿的厉害?”

  樊三郎连忙喝道:“丫头不可造次。”,对李道成说道:“这丫头平时被他爹爹和我惯坏了,李道友不要见怪。”

  “小孩子嘛,活泼一点好。”,李道成自然不会和小孩子一般见识。笑道:“我对贵派的玉蜂,也颇为好奇,试试无妨。”

  他这话虽然有逗小丫头的意思,却也非说假。这玉蜂还真让他小小惊讶了一下。

  他也是走近之后,才发觉那些玉蜂就在十余丈外的灌木丛中,似与灌木融为了一体。以他现在如此敏锐的感知,先前隔得远一点的时候,居然都没有察觉。

  这玉蜂确有奇异之处,他还真想见识一下。

  再说那丫头,见李道成答应,生怕他反悔,叫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等下被蛰了可别怪我。”

  说罢,嘴里打了一个呼哨,指着李道成,喝了一声去。

  灌木丛中潜伏的那群玉蜂,应声而动,嗡嗡飞在空中,呼啸着向李道成飞来。

  樊三郎连忙纵身跃向小丫头:“丫头,快把蜂儿收回来。”

  “无妨!”,李道成哈哈一笑,面对呼啸而来的蜂群,不闪不避,暗运玄功,浑身肌肉轻颤,顿时,身上宛如被一股无形罡风笼罩住了一般,那玉蜂饶着他周身嗡嗡乱飞,却始终落不下去。

  见往日无往不利的玉蜂竟然失手了——那丫头张大嘴巴,双眼瞪得溜圆,不敢置信。

  樊三郎毕竟也算一代高手,自然看得懂。因为李道成对身体控制入微,在玉蜂降落未落之际,就不断调整运动肌肉,卸掉了玉蜂的着力点,让其无从落脚。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道友当真是神乎其技,樊某今天算是开眼了。”

  樊三郎对李道成更加钦佩,赞了一句后,喝止道:“丫头要胡闹到什么时候,还不收回峰儿?”

  那丫头方才回神,打了一个呼哨,玉蜂飞回去饶着小主人盘旋来一圈后,飞向山林,隐入树荫之中。

  “丫头调皮,让道友见笑了。”

  “无妨,小孩子嘛,太老实了也不好,调皮一点才有出息。”

  “道友,请!”,樊三郎抱起双眼滴溜溜乱转的看着李道成,不知在琢磨什么的小丫头,在前带路,率先进入石道。

  待李道成抬腿跟上,樊三郎按动机关,让石壁恢复原状。随即继续向前,七弯八拐走了大概有里许后,李道成眼前豁然开阔,里面别有洞天。

  说是古墓,实际是在山腹挖出的一片多条隧道连接起来的石室建筑群,乃当年王重阳意图反金,囤积兵器粮草所用,对安全防护方面,做得很到位。

  这些隧道七拐八弯,陷井密布,机关重重,没主人家带路,万难通行。也难怪那丫头不服气呢,先前就算没有自家出手,让成昆潜了进来,面对这重重机关陷阱,也讨不了好。

  正思虑间,樊三郎在石壁上操作几下,一阵机闸声响后,壁上显出几道石门,露出几间二三十平米左右的石室。

  虽是在山腹之中,光线略有些暗淡,却足以视物。空气也蛮流通,豪无憋闷之感。显示出建造者高超的建筑营造技术。

  一位四十上下,身着前宋衣冠样式长袍的中年男人,从中间那间客厅模样的石室现身出来,冲李道成一拱手,“贵客临门,杨某有伤在身,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此人面带疲色,确是伤势未愈之相。身边跟着一个容貌与其相似,七八岁大小的男童。

  樊三郎介绍道:“这位是杨家当代家主,杨正。这位是武当李道成,张三丰真人高徒。”

  李道成拱手还礼,“不速之客,来得冒昧,扰了贵派清净,还请杨家主见谅。”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客套话意思一下就得了,不必多说。

  杨正哈哈一笑,“既是张真人高徒,那就不是外人了。张真人与先祖杨过乃是旧识,武当、古墓两家乃是世交,你我就同辈相称吧。”

  “正该如此!”

  寒暄过后,几人落座。一番闲谈后,李道成大概搞清了古墓派的现状。

  古墓一脉现在大猫小猫两三只,嫡系传人就杨正爷仨了。杨正是杨过的重孙子,到他这里是第四代。

  樊三郎不是古墓派的,和杨家是世交好友,因杨正前段时间修炼家传的蛤蟆功,不慎岔气。

  伤了经脉,需要调养,动手不得,才特意请樊三郎过来,帮忙守护一段时间。

  听到这里,李道成就有些好奇:“杨世兄修炼高深内功,竟没有师长守护?莫非世兄的师长皆已不在人世不成?”

  杨正解释道:“家父家母生性不喜修炼,武功不是很高,已然离世。上辈倒有一个叔叔。”

  “不过在四十年前就留书离家出走,说是驱逐鞑虏,恢复汉统去了。这一走就音讯全无,也不知如今是否尚在人世。若是活着,算来也是五十多六十的人了。”

  李道成心中了然,杨正那离家出走的长辈,九成九就是明教教主阳顶天了。高手不会凭空产生,阳顶天果是杨过的后人。

  “哦,原来如此。”

  闲谈一番后,杨正到底内伤未愈,精神不济,忍不住咳嗽起来,面色也不佳。

  樊三郎关切的道:“大哥伤势未愈,先去歇息吧。反正李道友也不是外人,我来招待也一样。”

  李道成也劝道:“世兄身体要紧,先去歇着吧!”

  杨正知晓李道成来意,说道:“也好,李世兄若要看书,让三弟可带去藏经室,藏书你可随意翻看。”,定下基调后,向李道成告罪一声,修养去了。

  杨耀去侍候他父亲。

  樊三郎则和杨嫣一起陪客。闲话几句后,樊三郎就抱起杨嫣,带李道成来到一间通风干爽的石室。

  室中摆有一方玉案,上面放着几本油纸包裹着的书籍。

  “杨氏遗存至今的武藏,尽在此室了,道友可尽情翻看。有看上眼的,便是抄录一份,也无不可。”

  他们为何如此大方,将堪称武林硬通货的武功秘籍,视为寻常?

  因为杨正和樊三郎,本质上都是隐修之士,并非武林中人。平常习武,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并没有纵横江湖,称霸一方的心思。是以对于寻常武林人趋之若鹜的武功秘籍,不是很在意。

  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彼之珠玉,吾之草芥。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樊三郎说罢,打开油纸包,露出五六本武功秘籍。有蛤蟆功,全真心法,弹指神通,空明拳,灵蛇拳法,还有一本赤练秘籍。

  主人家都发话了,李道成也不客气,随手拿起一本蛤蟆功,瞄了几眼,就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

  再拿起全真心法看了看,发现这些秘籍果然有些问题。

  倒不是说这些秘籍有假。秘籍是真的,不过都是些二手货而已。

  不是原版,而是杨过的回忆注解版,其中夹杂了杨过对于这些武学的一些猜测和感悟。

  李道成估计,这些杨过版的秘籍,最多有原版四五成的内容,就不错了。质量不咋地。

  神雕大侠杨过的抄录注解版会质量不行?

  这事咋一想,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杨过一身武功,说好听点叫博揽广收,身兼数家所长。大实话讲就是所学庞杂,基础不牢。

  纵观杨过生平轨迹,学到蛤蟆功之时,欧阳锋疯疯癫癫,杨过则是一张白纸。想想俩人当时的状态,杨过到底学到了蛤蟆功几层精髓,还真不好说。

  在桃花岛时,郭伯母教的是四书五经,圣人之学。武功一概不传。

  到了全真教呢,因赵志敬对郭靖心生不满,而迁怒杨过。只教内功口诀,不教实修下手之法。

  所以杨过对全真心法的精髓到底了解多少,也是个未知之数。

  杨过前期真正扎下根基的,是古墓派武功。

  但说句实话,林朝英是五绝级,不代表古墓派的武学体系也是五绝级。

  古墓派的真正开山祖师,实际是林朝英的侍女,而不是林朝英。侍女到底学到了林朝英几分精髓,也不好说。

  再说林朝英创立的武功,实际有些偏颇,得配合上全真教的武功,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首节 上一节 8/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