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叔,就管管你这徒弟吧。女孩子家家的,这么暴力,就不怕长大了嫁不出去啊。”
李道成看着这小子,颇为无语。
你小子,就珍惜吧。
人呐,都是这样。
小时候,有女孩子找你玩的时候呢,你觉得对方烦,喜欢和身边的男孩子玩。等你长大了,想和女孩玩的时候呢,才发现,身边全特么大老爷们。
再说了,让宋青书早点认识到异性真实的本质,也是李道成是喜闻乐见的,自然不会插手他和杨嫣的争端。
反正又打不坏,打坏了自己也能医。让杨嫣打打怎么啦?
青书啊,别怪小师叔。小师叔这是给你一个完整的童年啊。
回道:“你不和她争不就行了么?”
宋青书表现得还挺硬气:“那不行,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让一个小丫头片子骑在头上。”
那你就自求多福吧。李道成随口回道:“师叔我历来就崇尚公平。你们俩,一个是我徒弟,一个是我最疼爱的亲师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偏袒哪个都不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宋青书一想,也是。继续求助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只得怏怏而返。
略过此插曲,李道成准备布局一二。
武当山上二代以下,三四代弟子加起来,差不多小千号人。
入了流的高手呢,却只有百来个,其他都修为浅薄。
这个武力配置,若是放在海沙帮、神拳门之类的寻常江湖门派,那就已经很不错了,掌门怕是睡着了都会笑醒过来。
但放在武当派来说,无疑是不够的。
不匹配武当泰山北斗的江湖地位。
专门花了点时间走访调查了一番,结果发现,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武当授徒,采用的传统模式,一个师父带几个徒弟的导师制。
导师制,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师父权重太大,对弟子太那啥……权责太不对等,对弟子有些不公平。
比如,据李道成调查所见,导师制下的师徒关系,大致是这样的。
若是弟子为人机灵,会讨师父欢心的。师父就多给出些指点,弟子的武功进境就快些。
那些性格木讷,不受师父喜欢的呢,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再一个,有资格收徒的那些三代弟子呢,性格也各自不一样。
性格冷清的,推脱不过,带上三五个弟子,应付完门派差事之后,就不愿再收徒了。
那些生性爱热闹,就好为人师的呢,则是来者不拒。只要有弟子拜师他就收,一口气收他五六十个,也不管教不教得过来。
造成的结果就是,四代弟子修为参差不齐,强的算得上二流高手了,弱的呢,也就比会几手庄稼把式的江湖汉强些。
人性不患寡而患不均,长此以往,是不利于和睦,不利门派的长远发展的。
察觉到这种情况之后,李道成决定改制。解决这种弟子修为良莠不齐的问题。
在导师制之外,再加上一个大班制,由杰出的三代弟子轮流值班,统一释疑。
双管齐下,两种制度并举。
李道成和六侠商议了一下改制问题。准备在山脚下修一个大型武馆,以后再有新弟子入门,就不一股脑的全收上山了,而是统一收入武馆中培养,择其优者收入武当门墙。
他地位超然,在师兄弟心目中,不是凡人,对他不说言听计从那么离谱嘛,但正常建议,六侠都是照单全收。
宋远桥盘盘公账,府库充盈,在山下修一个武馆小意思。
李道成先前帮商队杀马贼时,有战利品和出场费,一共万多两银子。按古今物价换算,相当于现代千多两千万了。修个教学楼啥的,绰绰有余。
另外他还将金刚门方丈收藏的上好药材,一扫而空,同样价值不菲。
有鉴于此,便没要宋远桥拨款,说反正自己也是实验一番,就先用自己的私房钱折腾,先不动公产,万一不够再说。
除此之外,张松溪追查袭击俞岱岩凶手一事,有了些头绪。俞莲舟忙完寿宴之后,空出手来,也加入进去。两人都是精明强干之辈,有他俩主持,相信很快就能锁定目标。
李道成觉得剧透太多了也不好,同门会形成路径依赖,便没有插手,让他们多锻炼一下也好。
师长把事情全做完了,武当还养那么门人弟子做什么呢?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真是行七星灯续命法时,被魏延搅了,天命不可违吗?
不是,是事必躬亲,无论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累死的。
李道成才不学诸葛亮。他希望武当弟子人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大高手,他无所事事,躺到飞升才好呢。
修武馆一事,他也没亲力亲为,想到那个谁……元修师侄颇为上道,便将此人提拎过来,让他负责营造工程。
俗话说得好,皇帝身上都有三个御虱呢,他虽然不爱揽权,但毕竟都收徒了,也算个小山头,也要提拔一个体己人。培养一二,日后留给徒弟使唤。
元修本是个普通的执事弟子,也没啥人脉背景,不然,见过那个有背景的,以办事勤勉沉稳而著称的。
元修想不到自己只是很好完成了照顾小师叔弟子的任务,就得到小师叔赏识,也是喜出望外,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任劳任怨的当起了合格的马牛,把营造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
李道成也就放心了。
第28章 百世之基。
张三丰九十大寿之后,武当又回到日常模式,恢复了往日的清净。
门派日常事务被六位师兄包揽,李道成除了教教徒弟外,也没啥事。便想着将先前优化武当产业结构的预案,提上日程。
顺便把武当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梳理一下。
计划第一步,就是改变武当之前的收徒模式。在以往传统导师制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他所熟悉的大班制。
在山下建个类似后世武校的大型武馆,不像以往那样,对附近农家子弟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是先统一在武馆培训一段时间,对生源进行一个分类和筛查,择其精英者收入武当门墙。
李道成当初为什么执意拜师张三丰,好处就提现在这里了。
拜师张三丰,就是武当二代弟子,门派的绝对核心高层。
上位者的好处,就是凡事不用亲力亲为,只管拍脑袋提出计划就可以了。具体事务,自然有手下人跑腿。
有了想法后,就把自己有点印象的元修师侄提拎过来,让他负责相关事宜。
话说元修又没啥背景人脉,想出人头地,那就只能卖力了。以往在山上任劳任怨,辛苦十年,也只在同门眼中博了一个勤恳之名。混成一个小头目后,就达到发展上限,再难升职了。
如今难得小师叔赏识,元修自然要紧紧抓牢机会。将建武馆的事一肩揽了下来,不辞辛苦的跑前跑后,工作热情很高。
这元修倒也有些机灵,没怎么动李道成计划的工程项目款,卖武得来的那一万多两银子,就把建馆场地搞定了。
因元朝实行的承包制,具体事务全都下放给地方实力派。
而勋阳士绅,都知道武当派的威名。在他们心目中,张三丰老神仙和武当七侠,都是高来高去,如同红线、空空之类的剑客异侠一般,有着飞剑跳丸,日行千里的本事,取人首级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这些地主官绅,平素也不敢管武当的事。元修打着武当派的招牌,让他轻易说动附近士绅,在山脚下圈了几座柴方水圆,地势和缓的山头,做为建馆地址。
李道成看过之后,也颇为满意。
选定地址,接着就是建房了。出于回馈家乡父老的心思,李道成叫元修把平地砌墙之类的活计,都交给李家村的村民。
不夸张的说,身为李家村五十年来最有出息的大人物,李道成在村里威望杠杠的。是以,村民们工作热情都很高,干起活来那叫一个拼命。相比起来,后世九九六什么的,都弱爆了。
若非李道成三申五令,交代元修,要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工作时间。村民们连零零七都做得出来。
李道成本是一片好心,怕累倒父老乡亲,不料却反而招来村民们的不解,还是村老上门和他沟通了一下之后,他才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乡亲们不怕辛苦,怕的是没有赚钱的机会。
李道成也不由有些汗颜,自家一个新世纪马牛,穿越到了这元末之世后,也变成了何不食肉糜之辈。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加上砖瓦木石结构,程序相对简单一些。不过一月功夫,武馆就建造落成了。
武馆占地数十亩,有房舍十数间,练武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可容纳千余弟子上课。
背山靠水,便于取用柴火、水源等必备生活物资。另外,元修还将周围的田地,一并买了下来,做为武馆的直属产业。
元修把事情办得颇为漂亮,李道成夸奖一番,有心传授他两招吧,奈何这元修的习武资质委实有些鲁钝。
杨嫣兄妹按照自家吩咐,早就把打基础的易筋锻骨传给了元修,他也练了个多月了,却始终起色不大。效率还不到杨嫣兄妹十分之一。
以元修这个鲁钝资质,李道成估计其苦练一生,最终能混成三流高手就不错了。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习武意义不大。
有鉴于此,李道成便和宋远桥说了一声,把元修提拔成杂务堂的执事,以酬其给自己跑腿的苦劳。
李道成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邀请张三丰和武当七侠下山剪彩,举行开馆仪式。
顺带把当初为他背书的陈翁,也邀请了过来。
他当初觉醒记忆,搞行为艺术钓张三丰之时,若非此人背书,进展就绝没有那么顺利。
另外,他发家的第一桶金,也是这位陈翁给的。
他当初搞行为艺术,可是很赚了些钱的,村民们虽然眼红,但却一直没人敢动手。一来,武当山下,村民们不敢乱来。二来,陈翁的士绅身份,也是一个威慑力。
李道成投桃报李。还给了陈翁家族一个固定进入武馆的名额,算是对他当初投资的回报。
陈翁大为惊喜,连道李真人讲究,大手一挥,将开馆仪式的全部花销都包圆下来。这一刻,连张三丰和武当七侠的面子都不管用了。总之,今天谁拦着他买单他就跟谁急。
有人帮着省钱,李道成自然不会拦住,也就任由他了。
再说张三丰,已不管门派事务多年,平时的定位,更多的是做为众武当弟子的一个精神支柱。
张三丰早知道李道成建馆改制的举动,也没有管他。剪彩之后,才叫李道成在武馆之中转悠几圈,问他具体是个什么想法。
六侠则跟在后面旁听。
李道成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全面。未雨绸缪,提升武当的整体实力,顺便为武当立下百世之基。
金系的武功有个特点,那就是越到后世,武功就越势微。
金系武力值第一的,当属一剑破三千甲的阿青。
纵观金书主角,能一人硬憾成建制军队,并将之击溃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到了宋明时期,乔峰、五绝、郭靖、杨过、张无忌之类的后辈,武力值就大不如阿青前辈了。上限是仗着一身武功行白虹贯日,刺王杀驾之事。但遇到朝廷大军围困,他们也只有提桶跑路的份。
就这,还是金系武学鼎盛期。
接下来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笑傲时期,在双雕平平无奇的郝大通,自创一部紫霞神功,也混成了当世绝顶内功心法。
此时混元功只是华山弟子入门筑基之用的二流内功。到了明末碧血剑之时呢,就摇身一变,成为天下绝顶的内功心法了。
到了鹿鼎、书剑、飞狐时代呢,练出内力的,便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了。
总之,武功越往后越势微,是金系的整体规律。
唯一例外的,就是疑似修仙的狗哥了。但是,李道成一直怀疑,侠客行是金大爷喝醉了之后,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时写的。是金系质量最差,逻辑最扯淡的一部。
所以,狗哥不计入金系整体武学规律之中。
李道成思及自家,身怀系统,同样是修仙之人,一身先天真气,生生不息。但自忖若是遇到元庭大军团团围困,第一选择,也是跑路。
没办法!
金系的上限,就是打通生死玄关,龙虎交汇。
李道成的武功已经修到顶了。以后再怎么苦练,除了内力深厚些,招法精妙些之外。也难以突破大境界。
所以推翻元朝,光靠几个高手,是不现实的。还是得指望朱元璋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