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没和他争辩,机械的发展日新月异,普通人根本想像不到。
李青侠找袋子把收割机给盖了起来,还专门过去给陈丽蓉说说,让她给两个孩子交待一下,别去动这个大家伙。
陈丽蓉急忙点头。
李青侠和陶大强两个人接手拾网,陈丽蓉和杜春芳去厨房做饭。两个内地来的女人,现在已经能熟练的做出XJ的拉条子了。韭菜焯水,辣皮子滚肉,加上芹菜焯水切成小丁,这样的拌面,在这一片区域家庭里是比较流行的。
东三县流行的是托克逊拌面,伊犁河谷流行的是老牌子拌面。北庭往西,呼图壁、玛县、石城包括到奎屯,这种用韭菜、芹菜焯水做拌菜,再加一碗滚好的辣皮子肉的拌面比较多,一直到四十年后还有不少自助素拌面馆存在。
李龙要去帮着拾网,李青侠让他不要沾手。他要去厨房,也让杜春芳给赶了出去。好吧,李龙觉得自己现在就是闲人一个了。
他给拖拉机加了水,又去剥了蒜,正剥着的时候,大哥大嫂赶着马车回来了。
马车上装着一车的草,这些扯扯秧、灰条是可以做猪食的。李龙拉回来不少的糖渣,李建国他们还是挺省着用的,每天干活去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一些猪草或者给马吃的草回来。
帮着大哥把马车卸下来,把猪草堆到专门煮猪食的灶台边上,李龙给李建国说了二哥那边的情况。
“那你吃过饭去给永强家里也说一下,免得他们家里担心。”李建国想的周道,“杨华那边给我打听过两次了。”
李龙知道自己的确有点疏忽了,他点点头,打算吃完就过去给杨华说一说。
头盘子面杜春芳要给李龙,让李龙推给了老爹。陶大强在饭好之前就骑自行车回去了,让他留他也不留,李龙也没强留,毕竟他家里还有个怀着孩子的媳妇,这很正常。
李龙吃面用的是搪瓷盆,拌上菜,就着蒜,浇点醋,狼吞虎咽,稀里呼噜吃下去。
吃完面喝碗面汤,李龙放下碗后,嘴一抹,骑着大哥的自行车就去了后面。
到了杨永强家里,杨华和妻子两个人才做好饭,正准备吃饭。看到李龙进院子,杨华脸上露出了笑容。
“杨叔,正吃饭呢?”李龙打着招呼。
“嗯,一块吃?”杨华端着碗,碗里面盛的是面条,看着挺稠的。
“不了,刚吃过。”李龙笑笑,“我昨天去奎屯,见着永强了。”
“见着了?咋样?”杨华眼睛一亮,问道。
杨永强的母亲也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碗没说话,仔细的听着。
“永强在那边干得挺好,马上要转正当正式工人了,我看着有点黑,但胖多了。”李龙说道,“他说后面打算上夜校,能学个技术,转成技术员,到时就不当工人要当干部了。”
“嘿,把他能的!”杨华听着一脸的笑,嘴里却数落着杨永强的不是,“就他那成绩还学技术……”
“永强好学着哩。这工作了,成熟多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也是好事。”李龙笑着说道:
“这边队里应该收到函调了,这个队里肯定能弄好,接下来就是转正,转正完之后,他说他就请假回来了。
现在还算临时工,干一天拿一天的钱,到时转正了是有正式假,不扣工资的。”
“嗨,在那里好好干就是了。这才过去多天?不到三个月嘛,着啥急?”杨华笑着说,“也不错,不到三个月就转正当工人了……小龙啊,多亏你了。他回来到时我让他好好谢谢你!”
“谢啥,永强也算我兄弟,这不应该的嘛。”李龙急忙摆手,“你们安心吃饭,他那边干活累是累点儿,但有工资、有食堂,住的地方也不错,以后成正式工了,还能排队分院子,咋说也怪好哩。”
“好好好,我们不担心。”杨华连连点头,儿子在队里原本想着和其他人都一样了,跟着李龙干,能有了吃商品粮的机会,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咋可能还嫌累呢?队里多少年轻人想有这个机会都不可能哩。
李龙离开后,杨华和妻子两个开始念叨猜测着儿子什么时候能真正转正回来。说不想是不可能的,现在儿子工作上有了好消息,那更盼着儿子回来,想看看究竟有什么变化了。
李龙回到院子,开着拖拉机去了马号,和老罗叔聊了一会儿,然后就回了县里。
下午他去了供销社,李向前果然给他说了参加县里表彰大会的事情。
“提前把头发理一理,胡子你倒是刮的挺勤,想想也正常,有老婆的人了嘛。不过你这衣服是不是得换一下?这可是参加县里表彰!到时魏主任也要代表社里参加表彰,你搞的太寒酸不好!”李向前指点头。
“有啥不好,穿着干净整齐就行了。”李龙表达着自己的看法,“穿的太新了,到时把领导风头抢了咋办?”
“嘿,你还真大言不惭,想把领导风头抢了?哈哈,没那事儿。”李向前笑笑,便把此事揭过了。
李龙就真的准备开会的事情了。他脑海里回忆着和张新华记者说的那些事情,如果到时真有人采访,或者突然把自己叫起来发言,还多少得说几句。
第514章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吃过早饭,顾晓霞给李龙整理着衣服,边整理边说道:
“我也在台下坐着。你们这些受表彰的应该坐在前几排,我们在后面。”
她把李龙的衣服整理好,把每一条褶皱都抹平,感慨的说道:
“真没想到,我比你先进入到单位里面,然后你比我先受到表彰。其实想想啊,这方面你其实一直比我聪明,比我看的透。你要在机关单位里工作,肯定比我干得好、升得快。”
“你想啥呢?”李龙摸摸她的头发笑着说道:
“你一直干得都挺好啊,如果干得不好,你们王局也不可能把你调到教育局了,可能你一辈子就是在中学当个老师了。所以,别把自己想的差了,你要差了,那那些还在中学里当老师的,那些连老师都没当上的人怎么说?”
李龙知道顾晓霞其实也是挺要强的性子,只是一被自己这突然而来的“进步”给刺激了一下,所以才会这么说。、
“再说了,我这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这纯纯就是巧合,我压根也没想到要什么先进。如果真有得选,这个先进不要也罢,我就轻轻松松的去赚我的钱不好吗?这一天我拉沙子水泥还能赚个几十块呢……”、
“行了行了,不用安慰我了,你这个先进别人想要还要不到呢,你这话要说出去,被有心人听了,又得上纲上线了。”顾晓霞知道李龙是在宽慰自己,笑着拍了拍他的胸膛说道:
“好了,走吧。”
两个人推着自行车一同出门。李龙直接去县文化宫俱乐部,顾晓霞要先去单位,和单位的人汇合之后再去开会。
李龙提前一个小时到了会场,这里已经有县机关人员给即将接受表彰的人员说程序。这些人里,李龙就熟悉马晓燕一个,她看到李龙后眼睛一亮,立刻走过来开始给李龙说程序。
因为受表彰的有先进单位也有先进个人,先是先进单位,然后先进个人,李龙他们坐在中间第二排,按顺序来,李龙是第二位。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在这里他还看到了叶拉娅,这个牧业队的实习广播员正跟着一个拿着纸笔的记者进行着采访,写着东西。看到李龙后,她笑着招了招手,没敢过来。
随后李龙就看到魏主任也来了,他是代表单位领奖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领奖单位会派个副职过来,一把手一般是不会去上台的。但供销社这两年县级以上的荣誉获得的比较少,所以魏主任这一次亲自来领奖,表达一下供销社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视。
在距离会议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陆续有单位组织人员入场,李龙他们已经坐在坐位上。他在彩排领奖过程中已经知道这次会给个人发一个荣誉证书,一台收音机。
非常不错,一位民族老教师挺开心的,不住的说道:
“可以给孩子们听一听外面发生的大事了。”
李龙刚才已经知道,这位民族老教师是偏远地区小学的教师。那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他一个人教两个班的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等课程。
这个乡村学校里孩子的民族很复杂,汉、回、维、哈都有,教师平时带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主要靠报纸,现在有了收音机,就能多听听时事报道了。
李龙听了有些惭愧,他觉得和这个老师相比,自己还真不配拿这个先进个人。
不过在看到另外一位先进个人之后,他觉得自己又行了。那是一个乡民宗干事,这一次被表彰的原因是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做的好,在解决民族纠纷工作中表现突出。
李龙隐约记得他们乡里那几起纠纷,说实话,解决过程挺偏心的,这时候百姓也相对比较听话,所以事情就算平息了。
如果这种解决方式放在三四十年后,他恐怕是会被人寄刀片的。
所以李龙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就在这种起伏不定的心境中,表彰大会开始。玛县对于民族团结工作还是很重视的,县党政两位都参加了会议,分别讲话。这时候会议还比较务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没那么严重,讲话都很简短、很实在,随后就是表彰。相对比较单一的音乐声中,先表彰的是先进单位,魏主任满面红光的从县领导手里接过了奖状。
先进单位并没有物质奖励,但这个表彰会记入到年底的工作报告当中,到时是否拿先进,眼下的这个奖状是要加分的。
魏主任拿到奖状的时候还和给他颁奖的副县长低声聊了两句,随后转身照相。
轮到李龙他们的时候,时间过去不到二十分钟,李龙不禁感慨,效率真高。这样的效率要放到后世,会赢得参会人一致好评的。只是在现在,大家习以为常。
拿着荣誉证书,捧着便携式收音机,李龙在想着,这个收音机到时可以送到哈里木家里。当然,自己还得再买个差不多了,再送给玉山江家里。
荣誉自己得了,东西就放到他们两家吧。再买一些电池送过去,至少让两家人平时能有个消遣的东西。
即使到现在,李龙依然觉得得了这个荣誉纯属自己的意外和巧合,并不是自己事情做的有多好。和哈里木和玉山江包括其他牧民交往中,其实李龙感觉他始终在占便宜,还不完的那种。
当然也可能在哈里木和玉山江眼里,是他们在占便宜,这个说不清。有些东西是无法完全用金钱价格去衡量,这算是一种羁绊,这辈子估计是解不开了。
颁奖结束,县领导讲话,主持人宣布散会,他们这些领奖的随着县领导先行离开,去县招待所吃饭。因为有些偏远地区的人是头天过来的,直接住在了县招待所,今天离开前,县里会招待一顿丰盛的午餐以奖励他们。
这是程序,李龙也是必须要参加的,当然也是在进行交流。受表彰的绝大多数是真的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的好,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典型。
这时候叶拉娅才过来和李龙见了面,她小声告诉李龙,县里已经接到通知了,李龙已经获得了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将在几天后去到乌城参加表彰大会。
李龙头皮有点发麻,这不是在折腾人吗?
就自己这点事迹,够格去参加自治区的表彰?这是不是搞错了?
因为心里有事,所以这一顿算起来非常丰盛的午餐,李龙吃的不是味道。
快吃完的时候,魏主任看出来李龙有心思,便把他叫过去问情况。
“我听说,有可能让我去参加自治区的表彰大会。”李龙皱着眉头说道,“这个……我觉得有点承受不起。”
“真的?”魏主任还没得到这个消息,他有些惊喜的问道,“真的假的?”
“牧业队的那个广播员借调到县宣传上了。她说的,县里已经接到通知了,可能五天后自治区那边就要表彰……我何德何能啊!”
“嘿,小李,这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你还想往外推啊!大胆的去!咱们社就是你的后盾!下午回去,到社里支路费和住宿费,我给你批五十块钱的。这可是大好事……咱们社里,得有五年,不,十年没有被自治区表彰过了啊!你这算这十年里头一个!嗯,下午回去我就布置这件事情,小李,你这还是坚持当临时工吗?”
看那意思,只要李龙点头,魏主任现在就能给李龙抠出来一个正式编来。
“主任,我这散漫性子就适合干个临时的,要让我干正式的,咱们这个荣誉也搞不来啊。”李龙急忙说道,他可不想要那个编制。
“行吧,既然你坚持,那个先放一放。这事一敲定,咱们社里要搞个向你学习的活动。你先别急,这个是一定要搞的,别说社里,估计等自治区表彰完,县里也是要搞这样的活动的,所以你得适应。
当然,后面你该干啥还干啥,咱们社里会给你最大的自由。你只要发挥好你的特长就行了,我记得老李说过,你给咱们社里接的那几个大活,任务完成的都不错,这个是你的强项,以后这样的活,社里也会尽量紧着你来完成……”
魏主任在知道李龙即将受到自治区的表彰后,情绪立刻激动起来,他给了李龙不少的承诺,这让李龙觉得,这个表彰来的其实也挺好的。
只是自己是真的有点诚惶诚恐,毕竟做出来的那点事,他觉得真不够格领这个先进个人。
吃过午饭李龙去供销社,把事情给李向前说了一遍。李向前和魏主任是一样的表情一样的情绪,激动、开心。他和魏主任一样的表现,让李龙去支钱,认真去参加自治区的表彰:
“在县里你这套衣服还行,去自治区绝对不行!去换套衣服,新衣服!我知道你有钱,一定要做套新衣服,中山装、白衬衣,还要买双新皮鞋,你要不舍得买,我采购股给你报销!
你这是参加自治区级的重要会议,代表的是咱们社,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代表的是咱们县!你就这么过去,县领导的脸都过不去!”
感受到李向前比自己还激动,李龙的情绪反倒平静了。换衣服就换衣服呗,财务人员知道他过来了,主动跑过来给他支差旅费了。其实李龙觉得真要去自治区参加会议,那边应该会安排住的地方,安排吃饭。
但社里的热情李龙也不会拒绝。自己虽然是临时工,但终究是有集体有组织的。现在组织替自己考虑的这么周全,自己要不领情,说句不好听的,叫不识抬举。
其实他觉得那个老教师比自己更有资格接受自治区的表彰。不过应该是影响没自己大,所以自治区那边表彰的才是自己吧。
李龙领了财务那边给的差旅费,离开供销社,去百货大楼买衣服。
做衣服其实也来得及。但眼下也算是农忙时节,让大嫂给做衣服明显是浪费她的时间,所以李龙觉得还不如直接去买就是了。
百货大楼现在是有成衣卖的,李龙去买了一套蓝布中山装,一件白衬衣——眼下其实无论是乌城还是玛县,还没后世那么热,五月份穿中山装也不是不行。
其实李龙是想穿休闲鞋的,但这时候没有卖的,不是皮鞋就是胶鞋,他也就买了双皮鞋。
卖衣服的地方有勉强给锁裤边的,李龙去让量了,把裤边锁好,带着就离开了大楼,回到了院子里。
等顾晓霞回来,李龙把这件事情给她说了一下。
“真的?那太好了啊!”顾晓霞也是开心不已,“那我得给你好好准备准备,你得换套新衣服……”
好吧,大家都是一个看法,都是让他换套新衣服。显然,除了他自己,其他知道他即将去自治区接受表彰的人,都认为必须穿新衣服过去。
“衣服我已经买了。”李龙把一套新衣服拿出来给顾晓霞看,“现在就是等具体的通知。对了,我们社里还给我支了差旅费,按中层干部的标准。”
“你们社里很重视啊,不过这也是应该的。”顾晓霞笑着说道,“如果是我们单位,领导会更加重视,还会去帮你准备可能的发言,以及到时参加表彰时可能接受记者采访时要回答的话等等。”
李龙这才反应过来,也是啊。供销社这边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还是觉得这个并不重视,所以就没提。
好在李龙觉得真要碰到有这样的场面,他自己是能应付的来的。
对于李龙觉得自我感觉可能不够格参加这次会议,顾晓霞有她的理解:
“自治区那边既然确定了表彰你,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有些时候并不是看具体做了多少事情,主要可能看的还是导向作用吧。”
这时候李龙不得不承认,进入机关成为国家干部的顾晓霞在这方面看的比自己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