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长端起茶杯:“太感谢了,高副队长,以茶代酒,敬你。”
“啥?啥时候我就高副队长了?”
“以你的条件,当个民兵副队长咋了。放心,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就挂个名,平时不会有事儿麻烦你。这个位置就是个内部职务,也没正式的级别,没钱,要说好处,就是偶尔能拿出来唬下人。再说,你这样的人在基干民兵里,哪怕挂个名,都是有大用的。”
要说这个位置真的像李科长说的那么没用?还真是,但也不全是,这种东西的运用其实是有很多说道的,那就说远了。
总的来说,李科长拿出这个位置,还是下了点本儿的,除了高振东真的解决了他的问题之外,未尝没有一点提前投资的意思。
说到这儿,李科长端碗喝下最后一口汤:“这个事儿就这样了,振东,你安心等著就行,呵呵。”
第22章 第一个项目!成了!
高振东不置可否,他还真是想摸枪了,枪,男人减速带名不虚传,就让李科长去折腾吧。
两人事情谈完,分开各自回办公室不提。
回到办公室,休息到下午上班,方姐过来了。
方姐递过来一摞记录表:“高组长,我把厂里的高温材料都粗粗的过了一遍,这是结果。”
高振东一边接过一边说:“你说说大概情况。”
方姐对数据非常熟悉,不假思索:“基本上都在1300度扛不住,大部分别说1300了,1000之前各项指标下降都非常厉害。”
说完,她指著记录表上几行字说:“就这几种,1300能坚持一会,这个范围内力学性能还凑合,不过回到常温后,特性变化很大,这个温度下抗氧化性也不行。”
高振东仔细翻看著记录数据,嗯,这几种都是铁铬合金,铬含量10以上那种。说这个可能不熟悉,说它们的另外一个名字就熟悉了:不锈钢。
其实,铬这个名称在后来,也成为了一种大家很熟悉却又没怎么意识到的符号,早年曾经有人说什么金属制品耐磨抗造不生锈,会说:“这是镀了克罗米的。”这里说的“克罗米”,就是铬。再后来,绝大部分上网的人都和这个符号打过交道,只是可能没有意识到:Google的Chromium开源浏览器项目,这里的Chromium,就是铬的英文名称。后来绝大部分的浏览器,都是使用或者某一版本使用这个开源引擎。扯远了,扯远了。
高振东想了想,对方姐安排道:“方姐,你把这里面的材料选出一个到现在为止最抗造的,通知易师傅,请他先拿这个加工保护管和法兰盘,做实验够用了,而且现在先验证的是安装和保护,以及温度响应情况,其他特性和抗氧化性暂时问题不大。”
方姐点头表示明白了,高振东继续说:“至于量产的保护管,我们自己炼合金试试。我给你个材料清单,伱和刘荣国一起,落实一下。”
高振东列了一个清单,然后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上周五抽奖抽到的一个史料类视频,于是又加了几样材料,把清单递给方姐。
——
忙忙碌碌中,周五了,说实话,高振东总有一种习惯性错觉,周五过了就可以休息了,然而现实是周六还要上一天班,这感觉,就很难受。
下午,高振东正在工作,赵副科长和小于拿著一摞表格,喜气洋洋的进来了。
“搞成了搞成了,实验数据很漂亮。”赵副科长挥舞著手中的表格。
高振东起身,迎向赵副科长:“赵科长,回风炉的试验做完了?”
赵副科长笑著点头:“是啊是啊,让相同房间均匀设置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到同一温度,回风炉比传统铁炉节煤10%以上,而且由于炉体更大,发热更均匀,炉外壁烫伤人的概率小很多,同时火力控制更加容易,二次燃烧,煤气问题也小很多,急用火的时候,火力上升也更快。总得来说贵出来这点钱,很值,你的这个设计太好了,看起来普通,却是真正为老百姓著想的。不过乙型那两台,效果不怎么样。”
高振东听见乙型效果不怎么样,差点笑出声来,还好忍住了。
他快速浏览了一遍数据,看著赵副科长,对著隔壁歪了歪头:“赵科长,咱们去陈总工那儿汇报一下?”
说著把记录表递给了赵副科长,意思很明显,这种好事儿,你又是组长,你来汇报。
赵副科长点点头:“对对对,振东,走!”
两人拿著数据,来到陈总工办公室,敲门进去。
陈总工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人正大马金刀的坐在沙发上,明显和陈总工很熟悉,高振东定睛一看,杨厂长,电视剧中也出现的那个。
赵副科长一看杨厂长也在里面,连忙道歉:“啊,杨厂长,陈总,你们有事儿啊,打扰了打扰了,我一会再来。”
杨厂长向他招招手:“不用不用,我们事儿谈完了,过来坐过来坐,我看你们喜气洋洋的,有啥好事儿让我也听听,沾沾喜气嘛。”
陈总一看大概就知道啥事儿了:“回风二次燃烧型节能固态燃料日用炉的项目有结果了?”
有杨厂长在,他说起项目,用的就是那个技术噱头十足,奇长无比的名字了。
赵副科长连忙点头:“对对对,陈总,效果非常好。”
杨厂长一听,啥炉?作为轧钢厂的领导,对这个词儿是非常敏感的:“你们整了个啥炉?生产的?”
陈总面有得色:“不是不是,就是个家用炉子,赵科长,你给厂长介绍介绍?”
赵副科长连忙拿著数据资料,把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试验成果都说了一遍。还把数据记录拿出来,一项项的指给两位领导看,边指边做说明解释。
杨厂长把整个事情都弄清楚了之后,拿过数据资料,仔细看了好半天,这东西虽然在高振东看来,科技含量虽然不是太高,可在杨厂长眼里,实用、易推广,又是厂里原始创新,而且还占了为人民服务的大义,大小也是能放个卫星那种。
良久,杨厂长放下资料,一拍桌子:“好!好东西!这个是真正的为人民群众著想的产品。虽然和我们主营业务关系不太深,但是是切实看到了人民的困难和需求,真正的把人民的需求看作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齐心协力,拿出了能解决群众困难的好产品。就是这个名字,嘶~~~~~~”杨厂长看著有点嘬牙花子。
陈总工马上接过话:“这东西简称回风炉,我起的!”明显是不想给杨厂长起名的机会。
杨厂长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被陈总看破了,笑著点了点陈总,继续说话:“主设计人员高振东,就是你?”说完看著高振东。
高振东笑著点头:“我只负责设计,制作和试验是赵科长领著人做的。”
杨厂长拿手轻轻拍拍试验记录封面:“早就听说厂里分来一个五道口学院的大学生,文武双全,年轻有为,果然名副其实。大家都辛苦了,都有功劳!”
陈总工笑著问:“老杨,我这徒弟不错吧?”
杨厂长一愣:“你个老东西倒是下手快。”
陈总工拿过试验记录,看了看,随意的说著:“嗯,乙型的失败了。赵副科长,回头你统计一下乙型这两台花了多少钱,我和振东自己买下来,总不能让厂里受损失。”
这个乙型是个怎么回事儿,老陈小高两师徒心里有数得很,老陈在杨厂长面前又提一句,无非就是加个背书。
杨厂长多少年的老油条了,这两师徒搞什么么蛾子?没听说为公家做研究还要为试验品掏钱负责的,失败的试验品,那也是试验品,只要项目上马手续齐备,没有私人掏钱的说法。
他马上拿起材料,仔细看了一下乙型试验品,就明白这一老一小两个鬼东西在憋什么屁了。
他眼珠子一转,马上否决:“那哪儿成,没听说为厂里正常的科研工作还要自己掏钱的,这个损失,啊不,这都不是损失,这个试验材料费,肯定得厂里出!”
眼看老陈脸垮了下来,杨厂长有种报复得逞的小快感,话锋一转:“不过为了鼓励我们的科研人员,这两台废品,就奖励给你们两师徒了。”
杨厂长抖了个机灵,浑身舒畅,满脸都是那种“你想借此得享美名又先享受,我偏不让你如意,享受拿走,名给我留下!!!”的小得意。
陈总哭笑不得,:“行行行,那我还省钱了。”他们两个人这种小动作斗了半辈子了,还是乐此不彼
杨厂长站起身来:“果然来你这儿就有好消息,我回去找宣传科的人,好好宣传宣传这事儿,老陈,回头厂会上,商量商量,怎么奖励一下他们。”
又转过头对赵副科长说:“赵科长,回头宣传科、销售公司和后勤的人找你,你好好配合。这东西好,销售公司那边可以买,后勤也能做一批在厂里用嘛。”
今天入库,多发一章,以资庆贺
第23章 众人所望,热情高涨
赵副科长和高振东两人从陈总办公室走出来,到了走廊上,赵副科长显得有些兴奋:“振东,这回我可是搭了你一回车,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太虚,就一句,往后科里有啥事儿,我能办的绝不推辞。”
高振东也知道这话半真半假,举个例子,如果高振东资历老上那么七八年,还有个股长之类的不算职务的职务的话,恐怕赵副科长就可能要防他了。
不过现在人家能说出这话,至少一般的事情上,不会下绊子。
高振东笑著和赵副科长客气:“科长您客气,有事儿我可真就厚脸皮向您开口了。”
回到办公室,小于已经回自己办公室了,方姐、小刘,还有为了工作方便搬到这个办公室的梁工,都凑了上来:“怎么样怎么样?那个项目陈总说啥了?”
高振东直接给他们放了个大卫星:“我们过去,正好杨厂长在,杨厂长听了之后,把项目组夸出花儿来了都。最后说了,厂里要奖励。”
小刘虽然进厂两年,但是明显还没摸清楚技术口的门道,问得就比较生活化:“奖励钱?工业票?肉票?”
高振东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要上厂会讨论决定。”
老梁就门儿清,一听也激动坏了了:“上厂会?那可能是奖名头了,钱啊票啊的厂长当场都能和陈总定出来。”
虽然回风炉不是他参与的项目,不过以小见大,老梁能据此大致估计下热电偶这个项目成了,自己能得到什么,这个项目比回风炉能说道的地方可更多,更硬。现在看来,自己八级有望啊。
小刘摇摇头:“名头有啥意思,我就想能奖励一张自行车票,我想买个车。”香车宝马,也是让男人走不动道儿的东西。
方姐点点他脑袋:“荣国你啊,还是年轻了。”也不多说,她也开心著呢。
办公室其他人听著,心里那个痒啊,不过没办法,谁叫陈总公开召集人手的时候犹豫了呢,后来有句话怎么说来著:“犹豫就会败北。”
这边几个人说著正开心呢,保卫处作训科李科长拿著本书,走进了办公室。
看见有人进来,几个人各自散开,干工作去了。
李科长走到高振东座位边上,自顾拖了根椅子坐下,散了根烟给高振东,然后把书往高振东桌上一放:“振东,书找来了,果然是好东西,就是有个事儿还得请你出出主意。”
李科长也不在乎别人看见他请教高振东,民兵的事儿请教战斗英雄,这丢脸吗?
不,这叫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把组织交待的任务做到最好。
高振东兴致勃勃的翻著这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前世作为资深军迷,他认真看过,不过已经不是原版了,而是在某平台买的翻版,而且是60年3月那版。59年3月原版早已变得相对稀有,寻常不可得见,想买都买不到,能买到了也是收藏起来,哪里舍得时时翻看。
高振东刚穿过来那会儿,能迅速的溶入战斗生活中,这本书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回可看见最早的59年3月原版了。
高振东边翻,一边对李科长说:“李科长,啥事儿?说说看。”
李科长把书翻到目录,指著说:“伱看,这里面内容太多了,民兵队的民兵都是厂里的工人,时间有限,一下子学不了这么多,得分出个轻重缓急来。所以我就来找你了,你对这个最熟,你给我提提建议。”
高振东点点头:“嗯,是这么个理儿,你别急,我看看。先说好,这本归我了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书,想起当年的日子了,心里痒痒。”
高振东也不客气,直接就把这本教材据为己有,也不怕李科长不答应,经常欠点儿别人这种小人情,其实对拉近关系有好处。
李科长拿出笔和一个笔记本:“行,你看完了你说,我记。”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简单记录他还是没问题。
高振东看了以后,指著目录开始选训练科目:“核生化知识要先练,这个是亮点。”
李科长依言,在本子上记下章节号,高振东继续选。
“射击训练这章全练,这手册里常用武器使用也在这一章。战斗动作这章,地形、方位、距离这三节往后放放,其他全练,尤其是夜间教育。”
“战斗勤务这章,全练,尤其是侦察、警戒、观察三节,剩下的行军和宿营拉练的时候再说。”
李科长下笔如飞:“好,好,好,这下就明确了,振东,要说到打仗,还得是你。要不是技术科前途更大,我都想把你调我那儿了,哈哈。”
当然,这话也就随口说说,都知道不可能。
高振东打个哈哈:“哈哈,就算没去,我这儿不也随时恭候李科长调遣嘛。”
李科长把所有事项记下,合起笔记本站起身,带著点神秘和邀功的神色悄悄对高振东说:“明天早上,进厂的时候注意看公告栏。”说完也不解释,走了。
高振东美滋滋的摩挲著手里的书,来到这个年代,对于到别人老宅子里踅摸老物件儿他兴趣不大,可是收集这类书,他可就不困了。
想到这里,高振东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过有一些还没到出版的时候,急也急不来。
擦擦并不存在的哈喇子,高振东回头继续工作,项目组的人被回风炉科研组的风光激励得干劲十足,主动加班,用战争年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个嗷嗷叫著往前冲”。
高振东作为项目带头人,也陪著他们一起干,晚饭都是贾东旭到食堂给大家打回来的,明天,基本上可以开始烧电极了。
差不多到晚上9点多,高振东才和易中海师徒一起,骑著借厂里的三轮车,一人骑,两人走路,就这都还是换著骑回四合院的。
为啥?因为车上还有个回风炉,炉身上纵向焊了四块钢板,还别说,厂里焊工师傅手艺挺好,焊得还挺好看。
第24章 闫埠贵的野望
三个人搭著手,一起把回风炉搬进高振东家,高振东拿出早准备好的烟管装上,又把铁皮灶里的火移到回风炉里,这就算齐活了。
贾东旭看著这炉子眼热:“这东西好,又能烤火又能做饭,还能摆饭吃,看著就暖和,师父,改天你也弄一个,孩子们去你那儿蹭火烤去。”
易中海也觉著不错:“嗯,这个不错,听说还省煤,是能弄一个。”一大妈身体不太好,易中海就觉得这东西烧上,对一大妈身体也有好处,要说这老两口,对外人咋样先不说,相互之间几十年那是真没得说。
话说易中海两师徒离开高振东家,回了自己家,高振东对门的闫埠贵家有响动了。
闫埠贵听见高振东回来,已经透过窗户盯著高振东家好久了,眼见易中海两师徒离开高振东家走了,连忙出了自己家,走到对门敲响了高振东的房门。
高振东起身开门,一看是闫埠贵,转身往里让:“原来是闫老师啊,这么晚了,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