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副科长给他协调了维修厂那边的手续,其他基本没干预,倒不是赵副科长偷懒,实在是这东西的设计已经完整了,没啥好掺合的,等结果就行了。
小组成员昨天下午就已经拿到各自的材料,高振东带著他们学习消化了半天。
到今天,两组的工作算是正式开展起来,早上先开工作会议。
另外一个副组长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吴副科长,50来岁的年纪,是个人精,知道自己这个副组长就是蹭来的。
陈总工的想法他很清楚,是为了给高振东打掩护,不让高振东那个副组长那么扎眼,同时也考虑到这个蛋糕够大,能够给大家好好分一分,这才给他安排的副组长。
这种情况争什么争?再争还能把陈总的组长给抢了?躺平分蛋糕就好,吴副科长心里非常明白。
会议开始,高振东请吴副科长先讲话,吴副科长摆摆手:“我就是来配合你协调咱们科之外的事儿的,具体的工作你比我清楚,你牵头安排就好,我听你的。”
高振东闻言也不客气:“吴科长谦虚了,那我就先把事情安排一下。”
“梁工,你已经看过材料了,对于热电偶的主要参数特性应该很清楚了,你先负责设计试验,包括验证试验和对比试验。具体的试验方法、流程、步骤、试验表格、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等这些的设计,都请你这位老经验出手了。”
本来这个事情高振东准备自己干的,不过有了老梁这位老将,那自然就把事情交给他。
梁发明点头应下,这种事情,他几十年老经验,做起来得心应手。
“方大姐,你负责学习掌握科里新到的Globar加热炉的用法,掌握之后把厂里有的高温材料拿来都烧烧看看,试验一下,哪些能在1300℃的温度下保证长时间工作机械性能基本不退化的。”
方迎红美滋滋的把任务接了,烧啥不是烧,何况学新设备用法,她愿意。
第20章 恍如隔世
“易师父,回头我请梁工给你说说这个东西的工作环境、安装条件、安装要求啥的,这个设备的外壳、保护管、连接件等等机加部分的设计你和我商量著来,具体的制作加工就交给你们了。要加工的材料是耐高温材料,硬度也比较高,和不锈钢类似或者有可能就是不锈钢,这一点易师傅伱要先考虑到。”
易中海自信点头,加工这块,他可以说手拿把攥。
“吴科长,厂里的设备、场地、人员的临时借用等麻烦事儿,就要麻烦您了。昨天陈总已经和钢厂那边联系好了,那边同意支援我们足够量的镍粉,麻烦您后续跟进一下。”
吴副科长满意点头,和厂里人其他部门的人打交道,对他这种老资格中层人员来说,驾轻就熟。而且这个事情是既重要,又不费事儿,很合他的心意。
高振东继续安排:“吴科长您那和炼钢厂确认之后,请这位易师父,您这徒弟叫啥来著?”高振东明知故问。
贾东旭心里大概是这个感受:“???昨儿你还东旭东旭的叫,今儿就翻脸不认人了?”
易中海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脸上笑开花:“贾东旭!”
“啊,对,贾东旭。”高振东又强调了一遍说:“请贾师傅在没开始加工工作的这段时间,先配合一下吴科长那边,吴科长把握和沟通相关事务,具体到跑手续和跑跑腿的事情就麻烦你先顶上,比如刚才说的炼钢厂的镍粉。”
高振东给吴科长安排了个跑腿的,吴科长心里暗暗点头,这年轻人,还是很体谅老同志的嘛。
贾东旭连忙应承下来。
“刚才各位拿到的任务,如果遇见问题,及时向吴科长和我反应,我们来解决。”
小刘急了:“老高,我呢我呢?”国企单位里,年轻同辈人喜欢模仿老同志,以“老X”互称。
“荣国你别急,你配合我,我们一起炼电极。”
小刘傻傻的:“方姐那儿不是有Globar炉在烧么?”
高振东笑了:“方姐那儿是在试验保护管材料,我们这里做的是电极材料。除了镍粉在炼钢厂已经解决了之外,其他材料主要在厂里解决,我一会给你一份材料清单,你去落实材料,比如铬粉、硅粉等等,如果厂里没有,你再来找我。
“另外,你顺便把科里小型真空感应炉的使用时间要下来,接下来我们要用到。我这里继续研究材料选择和配比问题,等你那里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试制电极。”
小刘这回踏实了:“好嘞,交给我。”
事情安排完毕,大家各领任务,分头开展工作去了。
对于电极制备这个最大的问题,高振东准备使用的方法是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混合适量的镍、铬、硅等主要材料粉末,以及辅助原料如添加剂、催化剂、微量元素等,模压成型之后,使用真空感应炉进行烧结得到成品。
粉末冶金的好处是烧结温度比熔炼法的熔炼温度要低不少,真空烧结又能带来对增容反应有利、气体参加反应少、系统内外物质流动可控、产品杂质少质量高的优点,两者结合,能大大提升电极制备的成功率。
当然,实际上实践起来,没有上面说的这么简单。
不得不说三轧厂这种大厂就是方便,50年代国内并不多见的真空冶金设备都能用上,高振东不禁想起了前世常听的一句话:“平台很重要。”
至于高振东说的研究材料选择和配比问题,其实并没有这回事儿,东西都在他脑袋里放著呢。
相反,他还得反向胡编几种性能没有那么好的材料配比方式,否则,一是研究没有连续性很可疑,二是没有足够的对比就说搞出最佳配比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研发连续性这个东西很重要,高振东前世,他的毕设老师和他扯闲篇的时候曾经说过,不少企业申报高科技企业,被毙掉的原因就是这个,而且研发连续性很难造假,真正的内行专家一眼就看出来了,甚至覆审毙掉的都不在少数。
大家都很忙,高振东也是,他这一阵“反向操作”就反向到了下午,中间不时还有组里的人来向他请教问题。中午去食堂打饭,正好傻柱在窗口,还笑他没精神。
下午下了班,高振东回屋把东西放下,洗了把脸,直奔傻柱家。
何雨水在门口看见他,甜甜的喊他:“振东哥,你来了?我哥都念叨你一会儿了。有糖没,有糖没?给我两颗呗。”
何雨水和高振东也是混熟了,高振东平时都笑呵呵的,见到院子里小孩的时候总能从兜里掏出点吃的来,加上傻柱和高振东是常来往的,所以何雨水见到他也不见外,亲热得很。
在这个年月,小孩是不挑嘴的,零食更是不挑,因为能有零食吃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如果是糖,那简直就是无上享受,能开心好几天。
高振东听见何雨水的话,从兜里摸出两颗酥心糖递给她,走进屋去。
傻柱头天晚上值夜班,中午过了就回家了。为啥厨子也要值夜班?因为这种大厂里,都是三班倒,夜班工人也要吃饭呗。
回家休息到下午饭点儿前半个小时,他就开始忙活起来了,直到高振东进来。
贾东旭已经在傻柱家里了,正在帮忙端个盘子拿个碗啥的。他拿著厂里介绍信和相关文件,去炼钢厂跑镍粉的手续,等今天能办的事情办完,已经快下班了,于是就直接回了四合院。
高振东见到贾东旭,就顺口问他今天事情办得怎么样,贾东旭挺高兴的:“挺顺利的,就是要签的字儿和要盖的章比较多,今天没弄完,看今天这情况,估计后天能拿到镍粉。”
这时候傻柱的菜也都弄好了,那只鸡一半炖了汤,一半做成了川味的辣子鸡,傻柱端著汤盆子,送到桌上,鸡缺只腿。
傻柱指著缺腿的鸡:“按照你中午吩咐的,给后院儿老太太送了只腿去。”
高振东坐下,招呼两人:“那就行那就行,坐下坐下,咱们动手。”
三人正动筷子,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小孩子的叫声:“爸爸,我要吃鸡。”
高振东转头一看,一个女的带著棒梗和小当,站在门口。
高振东看看这女的,再转头看看贾东旭和傻柱,一时间,真的感受到“恍如隔世”这词儿的意境,对于他来说,这是真的隔世。
这章费老鼻子劲了,安排硬核内容比较费劲,要考虑实际情况来著。
实际上电极的制备是做了很大简化的,一是笔者能力有限,二是这东西真写出来恐怕内容对于阅读太过不友好。
真空感应炉是顺应剧情做的处理,实际上那个时候国内的确有小型真空感应炉甚至真空电弧重熔炉,但是轧钢厂的原型厂应该是没有的,在钢铁研究总院和中科院金属所
这个时间段,其实国内仿制K型的大牛是有的,还成功了,只是没到N型
类似的话就说这一次,以后类似情况就不再啰嗦重复说了。
第21章 我喜欢他们的笑脸
看著这在时间轴上另类的“一家人”,高振东顿时觉得自己是外人,不该在这里,当然,这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万万说不得的。
来人正是秦淮茹和她两孩子,棒梗,小当,秦淮茹背著行囊,显然是刚从娘家回来,棒梗闻见肉味儿,循著香味就过来了。
要说《四合院》这个剧组,那是真的会选人,至少秦淮茹的演员选得那是真好。郝老师那张脸,再加上她的演技,放到60年代背景,既不像锥子脸那么令人出戏,也不像大青衣类演员那么不接地气,同时又把一个略显丰腴的俏寡妇的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过高振东也就是赞叹一下剧组和郝老师的厉害,对于秦淮茹,不管她是不是寡妇,他都没兴趣。
棒梗要吃肉,小当想吃糖:“高叔叔!我想吃糖。”这院子里的小孩子,就没有不喜欢高振东的。
高振东笑呵呵的拿出一把酥心糖,分给三个孩子,何雨水又得了几颗,开心得不得了。
严格说来,这顿饭的酒菜都是高振东出的,贾东旭也本分,没有叫刚来的娘三坐下,只是叫秦淮茹带孩子回家吃饭。
高振东摆摆手:“不用不用,都坐下吃吧,贾家嫂子和孩子远道回来,临时回家一时也弄不出吃的来,别把孩子饿著了。”
贾东旭有点感动:“振东,谢谢。傻柱,回头我把他们三这顿饭的口粮给你送来。”也招呼自家人坐下,两个小孩和何雨水去拿碗筷去了。
傻柱大咧咧的:“得了吧,计较女人孩子一顿饭的口粮,我还没丢份儿到那地步。”
说完转头看著高振东:“振东,我发现你真的挺喜欢小孩子啊,这大院儿里小孩子,就没谁没得过你好处的。”
高振东正在给自己倒酒,闻言倒酒的手定在了半空,抬起头看著几个孩子,说了一句:“看见他们的笑脸,我就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句话,让傻柱和贾东旭两个男人都红了眼,他们没上过战场,却能从高振东的神态语气里感受到牺牲的意义。
秦淮茹也叫住打闹的孩子,看著这三个男人。
高振东回过神:“扫兴了扫兴了,我们满上满上,我们动手。”
何雨柱和贾东旭把酒满上,端起酒杯对著高振东高举:“敬伱们!”
三人把酒一饮而尽,在孩子们开心的吵闹声中,开吃。
——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了两天,因为高振东一开始分工明确,目标分解得当,项目上的事情暂时都很顺利。
回风炉那边甚至试验样品都做完了,开始对比测试,毕竟那玩意就是依葫芦画瓢,按图索骥,加工量又很小。
快到中午,高振东正在和梁发明、易中海讨论机加工的事情,有人在办公室门口问:“请问哪位是高振东高技术员啊?”
高振东在坐位上挥挥手:“我就是,您是?”
来人进门走过来:“高技术员,你好,我是厂保卫处作训科科长,姓李。高技术员,有空没?想找您商量个事儿。”
手上的事情并不急,高振东站起身:“不忙不忙,梁工,易师父,你们顺著刚才我说的那几个点继续往下考虑,回头把结果给我看一眼再定。”
说完转过头:“李科长,你叫我振东就成。有什么急事,还劳你大驾亲自跑一趟。”
李科长抬起手看看表:“振东,我是来向你取经的,也快到饭点儿了,我们去食堂炒两个菜,我们边吃边说。”
高振东也抬起手看看时间,正好,快到午饭时间了,就没有推辞,跟著李科长去了小食堂。
进小食堂,李科长招呼著要了两个菜一个汤,里面掌勺的正巧是傻柱,两个菜的分量都有点儿冒尖。
高振东和李科长两人动著筷子,高振东也没打太极:“李科长,啥事儿,你说吧”,这不是谈判,不存在沉不住气的问题。
李科长夹了一筷子鸡蛋,开了口:“是这么回事儿,眼看这就国庆了,又是十周年。人武部那边下了新任务,厂里要训练基干民兵,而且对于基干民兵的技能掌握提出了高要求,但是更具体的呢,又没说,我接到了这个任务,有点抓瞎。”
高振东一听,饶有兴趣的问:“厂里民兵要参加阅兵?”
“那倒没有,不过十周年是个大事儿,肯定相关的工作都会抓得更紧一些。”
高振东闻言有些失望:“嗨,要是能参加阅兵就好了,我再去走一次分列式”。
李科长笑了:“早就听说高技术员文武双全,现在看来果然不假。”
高振东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继续说了,问:“那李科长是想聊聊基干民兵训练的事情?”
李科长点点头:“对,这个事情我还真有点抓瞎。以前训练民兵,就是打枪刺杀手榴弹那老三样,现在再拿来对付这个任务是肯定不够的。振东,你是战斗英雄,立了那么多次功,这方面肯定门儿清。我就想你来给我出出主意,合计合计怎么做。同时请你在厂民兵队伍里也挂个职务,杀杀那帮小伙子的傲气。”
李科长也很敞亮,你帮我忙,我给你挂个职务,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优越的交换条件。
不过高振东实在有点忙不过来,也没想著去挂那个职务,但是基干民兵这是好事儿,忙还是要帮的:“李科长,打仗我的确会,不过下战场也有好几年了,军事技能恐怕是跟不上部队里最新的发展形势啊。”
李科长哈哈一笑:“振东你别谦虚,你的那摞立功材料我可是看见过的,老厚了。帮帮老哥呗。”
高振东想了想,给他出主意:“我没说不帮啊,我给你出个主意。”
李科长马上来了精神:“你说,我听著。”
高振东想起了前世的一本书:“我记得我战友在信里给我提起过,总参动员部在今年3月出了一本书,叫《民兵军事训练手册》,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里面有核生化三防、射击、武器使用、战斗动作、战斗勤务的内容,就是针对民兵的,内容正合适。按说这书应该是人武部和厂里保卫处都有的,你去找找,按照这书来练,保准没问题。”
李科长大喜:“还有这好东西?我去找找。”李科长文化不高,好多上头发下来的东西都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甚至连看都不一定看过。
高振东笑著说:“你仔细找找,要是找不到,你告诉我,我找战友要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