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70节

  不过这最多也就是贾张氏馋点儿,你说你傻柱这么愤愤不平是干啥。

  高振东还没说话呢,何雨水先念叨上了,何雨水也是十一二岁了,好多事情能多少想得明白点儿了,这年头,孩子心理上早熟。

  “哥,肉是振东哥的他都没在意,你跑个腿倒是急上了,你说是吧?振东哥。”

  高振东笑著摇摇头,没说话。

  “去去去,你小孩子懂个啥,我就是看不惯。”

  听到这里,高振东隐晦的点了傻柱一句:“看不惯无所谓,你别惯著他们家几个孩子就行。”

  “振东,你这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别惯著。”

  “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啊,高振东居然说不惯著孩子了。”

  高振东笑笑:“我什么时候没底线的惯著小孩了?”

  傻柱想想,好像还真是,他觉得脑袋有点乱,但是为什么乱,他却想不清楚。

  甩了甩脑袋,像是要把纷乱的想法甩出去,他端起酒杯:“不想了不想了,来来来,喝酒喝酒。”

  第二天,高振东却没有到京钢厂上班,他回了第三轧钢厂。。

  就在前一天,第一炉NF材料已经精炼完成,铸成了厚胚。

  厚胚取了一部分样品,送到京钢厂的试验室做机械性能和环境耐受试验了。

  这类试验,京钢厂的条件要比第三轧钢厂好,环境耐受试验的试验项目不少,不是短时间能全部做完的。

  剩下的厚胚,已经送来第三轧钢厂这边试著轧板了。

  高振东过来,是来交代轧板工艺的。

  轧板还没开始,相关人员都在高振东身边,听著他交待工艺。

  高振东从轧板的粗轧开胚开始说,钢锭加热、升温速度、目标温度、保温时间等等一直说到开胚精整扒皮。

  然后是中板轧制,从加热工艺到中板轧制工艺,然后成品热处理要求,成品精整方法等。

  待轧钢厂的人员把所有要求再次明确了一遍,没有什么问题,高振东就离开轧钢厂去了京钢厂。

  他在这儿盯著没有意义,轧钢的具体工作,轧钢厂车间的人可比他熟练多了,他只要交代好工艺就行,剩下的车间里的人会处理好。

  而且轧钢不像捏橡皮泥,从包装盒里拿出来就能捏,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很长的。

  别的不说,就高振东要求的工艺里,开胚时钢锭加热和保温时间加一块儿,就高达十几个小时,蹲在这里完全是浪费时间。

  临走的时候,他还去老陈那儿转了一圈,老陈神神秘秘的告诉他有好事情,高振东一问,老陈就不说了,只说事情还没敲定。

  想起前一天和傻柱吃饭,傻柱提起的技术科升级技术处的事情,没准就是这个。

  傻柱还开玩笑叫高振东“高处长”,被高振东反手灌了三杯酒。

  不过高振东没有揭穿,让老陈保持他的神秘,有时候,这么哄一哄老头子,其实大家都开心。

  回到京钢厂,NF材料试制车间没有开炉炼制。

  第一炉NF钢已经炼出来了,下一步如何调整,要看这炉钢的试验结果才能决定。

  这个试验结果,不只是京钢厂试验室的检验结果,还包括第三轧钢厂轧板的情况,以及轧制出来的中厚板的检测结果。

  不过京钢厂的人工作热情很高,趁著这个空档,在加紧推进AOD工艺的事情,一堆人围著高振东打转。

  特别是写申报书的,要请教技术部分的内容,然后用合适语言写出来。

  也就是AOD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全新工艺,而且是有明显效果和优点的,这让写申报书的同志工作非常轻松。

  要是换一个意图强推上马的项目,那乐子可就大了,改头秃了都不见得有用,还有可能被审项目的人当笑话讲。

  “XXX项目那个申报书写得啊,一堆套话,没一条实在的,到了创新点和预期效益的时候全特么吹牛,一点儿实际经济效益没有,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社会效益。”

  在他和京钢厂的同志沟通AOD的事的时候,第一炉NF材料的试验报告也在陆续送来,总体来说,情况不错。

  机械强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一项项环境耐受试验的数据也不错,部分达到了向总的需求指标,有一部分略差一些,但是相去不远,属于是可以凑合用的程度。

  再说这才第一炉,还有调整的时间。

  时间就在忙碌中过了一天,轧钢厂那边来人了,开口就来了一句。

  “高主任,不好了!”

第135章 NF钢裂了!(4k)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很紧张。

  高振东倒是不慌不忙:“急什么,第一炉不出问题才是怪事儿了,具体说说。”

  大家一听,对啊,这特么第一炉啊,那没事儿了。

  再说了,在京钢厂这边的试验表明,至少机械和环境耐受性是没问题的,最少第一步已经是成功的了,慌个屁。

  这不高主任还在这儿嘛,急什么。

  想到这里,人们不由暗赞,还是高主任沉得住气,战场上下来的人,果然是每临大事有静气。

  其实倒不完全是是高振东沉著冷静的原因,而是他知道,这炉钢到了轧制阶段,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精炼后还有几个环节没有加进去,这是高振东故意的。

  不是因为高振东要故意藏一手,而是真的一炉钢就达标,那这个事情就不太好解释了。

  太神奇不是好事情,适当降低一下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不是坏事情。

  真的一炉炼成,大家疯狂夸赞,然后戴上一个“高一炉”的外号,看似好事,实则不然。

  至于这是不是浪费资源?扯呢,没有高振东,二十年之内想浪费这个资源都没机会,或者说一直耗费资源二十年。

  废几炉和废几十年,选一个吧。

  再说这也不完全浪费,废钢利旧生产新钢,本来就是常见事情,高振东前世的历史里,在断镍的时候,就是用废钢基本保证含镍钢的生产的。

  听见高振东丝毫不慌的语气,第三轧钢厂过来报信的人也平静下来,汇报导:“高主任,初轧胚表面出现裂纹,导致最终的板材成材率很低。”

  热塑性有问题?成材率低。

  大家放下一点心来,成材率低,说明还是能成材,至少结合京钢厂这边的数据来看,路子方向还是对的。

  能一炉钢就炼到这个程度,已经很神奇了好不好。

  于是大家都轻松不少,看著高振东。

  高振东对三轧厂过来的同志道:“取样品过来了没?”

  那位同志点头:“取过来了。”

  高振东转头对京钢厂的同志道:“麻烦京钢厂的同志现在带他去试验室,用他带来的样品,做一个X射线微区分析。裂纹内、非裂纹静态区域、过渡区域都做一个。结果出来了拿来看看。”

  X射线微区分析仪是北边大毛子最先生产的一种用X射线对固体物质微小区域进行成份分析的仪器。虽然还没有日后的EPMA(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那样把扫描电镜显微成像结合进来,但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先进手段了,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这就是背靠京钢的好处了,在这方面,他们的仪器设备要比第三轧钢厂齐全。

  X射线微区分析做完,京钢厂的同志很快就把数据拿来了,高振东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交给三轧厂和京钢厂的相关技术人员:“大家都看看。”

  大家都看了看,都是这个行业的老手了,不至于连数据都看不出一二三来。

  等大家看完,高振东笑笑:“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于是大家三言两语的交流起来。

  “一些过渡区的有害元素含量有点高啊。”

  “那算啥,你看裂纹部分,那才叫高,你看看这硫和氧。”

  “非裂纹静态区域基本上看不见。”

  “那看来就是硫和氧惹祸了,再降低就好。”

  “再降低?怎么降?AOD工艺下,现在都万分之一左右了,差点低于检出限,仪器都差点检测不出来了。”

  “是有点麻烦,我们想想在氩氧之外,再添加什么可以把氧和硫脱出来。”

  “难,氩氧精炼本来就是要吹氧的。”

  大家纷纷出主意,讨论了很久,但是还是没拿出个办法来,一时之间,想不出往氩氧气里添加什么东西,才能把氧和硫在已经很低的程度上再进一步降低。

  大家最后,把眼睛都看向了高振东。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抛开原理不说,只说办法的话,在工艺过程中要通过两个手段。

  一是全程严格控制温度。

  二是在出钢的时候添加一点东西。

  就这么简单。

  全程控制温度,高振东在一开始做工艺要求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

  而现在高振东要补上的,就是第二块短板。

  见大家都在吹炼气体上做文章,高振东笑了:“大家不要老想著吹炼气体的事情啊,脱硫脱氧还可以在精炼后处理的。这样,试试在出钢的时候,添加xx公斤Si-Ca块,随钢流添加xx公斤Fe-B。”

  强制脱硫脱氧?

  大家想到这里,不由得暗骂自己见了新工艺就走不动道,出钢的时候强制脱氧不是传统手段了?这就给忘记了。

  这也是很多搞技术的人的通病,为了技术而技术,看见所谓的高科技走不动道,却把很多实用简单低成本的技术手段扔在一边。

  实际上,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就是旧有技术换个壳包装一下。

  没办法,不包装一下,扯点高科技,没法讲故事,卖不上价。

  前世,高振东的老师审查过一个大数据项目,剥开包装,实际上是一个矿山机械,而且实际研究内容和大数据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事在他们圈子里一时间传为笑谈。

  不是看不起矿山机械,矿山机械同样重要,而是实在对这种现象哭笑不得。

  被高振东轻轻上了一课的大家,不由得心生佩服,还得是高主任,牢牢把握住技术的本质,什么好用就用什么。

  得到高振东明确的改进方向,大家很快忙碌起来,研究项目就是如此,不怕慢,就怕站。

  第三轧钢厂赶过来报信的同志,见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方向,也准备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京钢厂的同志还不忘叮嘱:“同志,记得把裂纹的废钢运回来,里面镍、铬、钼挺高的,我们还能用。”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准备著炼制第二炉NF钢的时候,老陈这边却在向总报喜。

  是的,就是报喜,虽然成材率低,但是至少环境耐受性能是基本赶上了要求的。

  成材率再低,好歹也是成材了嘛,还是有一些合格的中厚板轧成了的。

  这就是希望,先给他们吃个定心丸,至少让他们能安心的在这条技术路线上把他们的工作搞下去。

  否则万一因为他们研究成果的量产工艺所需材料无望,他们搞不下去了,或者另起炉灶浪费时间浪费金钱,那可就太可惜了。

  这次,电报费是厂里报销,老陈就豪气了很多。

  为了速度,而且说得比较详细,有些敏感,走的是机要加急通道。

  所以向总收到的电报就详细很多。

首节 上一节 70/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