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5节

  傻柱乐了:“二大爷,您就这话说得有水平。”

  要不咋说傻柱嘴臭呢,明明是一句捧著刘海中的话,说出来比特么不说还难听。

  傻柱也感觉不对了:“啊,不不不,说反了,就您这话说得有水平。”

  “嗯?”

  “嗯?”

  看著转过头来盯著自己的一大爷和三大爷,傻柱往自己脸上轻扇了一巴掌:“嗨,瞧我这破嘴噢。”

  易中海听不下去了:“傻柱打人不对,许大茂搅合别人相亲也不好,两个都有错,也各自都有损失。看在许大茂被打了的份儿上,傻柱,你赔许大茂两块钱。”

  刘海中、闫埠贵:“嗯,对对对,就这样。”

  易中海端起茶缸子:“三位管事大爷都定了,就这样,要是谁不服,自己去派出所。散会!!”

  许大茂成功搅黄了傻柱相亲,被打的都是浮皮的伤,能得两块钱,就觉得心满意足。要知道这狗东西现在还没和娄晓娥结婚,经济上远没有日后电视里那段时间宽裕,两块钱还是看得比较重的。

  傻柱打了许大茂一顿,气儿也顺了,加上知道自己先动手屁股不干净,也麻溜的摸了两块钱扔桌上。

  大家一看热闹没了,于是三三两两散开来,各自回家。

  傻柱、许大茂也明白今天高振东实际上是救了他俩各半条命,散场之后都奔高振东这儿来道谢。

  高振东看了半天戏,其实觉得三位管事大爷和聋老太的演出虽然隐蔽,但比这两位要精彩得多,不过两位主角都来谢幕了,自然得好好回应。

  和许大茂没太多说的,你感谢我客气就完事儿了,傻柱那儿,高振东敲了一顿饭,高振东出材料,傻柱出手艺的那种。

  没办法,傻柱虽然手艺还比不上日后,但就算现在,手艺比高振东也好太多了,而且擅长川菜,高振东前世就好这一口。

  傻柱乐呵呵答应了,高振东干脆叫他先回家去,等著自己拿菜过去。在高振东自己这里弄是不成的,锅碗瓢盆灶料勺这堆东西肯定没有傻柱那儿齐全。

  傻柱应了一声先回去了,高振东想了想,干脆弄了一只鸡,一条猪前腿,一件猪肝,提溜著就往傻柱家里去了。

  傻柱一看就惊了:“哥哥,还没过年呀,你这就安排上了?”

  高振东放下东西:“没事儿,你弄上,我去请我一战友来,一块儿热闹热闹,还有你家雨水也要吃的嘛。那鸡你弄烂一点儿,弄好了给后院儿老太太端一份儿去。缺啥配菜你自己张罗一下,我就不管了。”

  傻柱连声称好:“好嘞好嘞,你去请人,我这里先弄著。”

  高振东出门,直奔王德柱家而去。

  王德柱正好在家,听见高振东要他聚聚,开开心心就出门了。

  高振东向万月芹告了个罪,毕竟周末把人家男人给叫走了,临走,还拿一把大白兔逗著小梅叫了好几声“高叔叔”。

  到了傻柱家,高振东也没说太多,只介绍王德柱是自己战友,在派出所工作,傻柱听见这个,悄悄弯起两个指头,对著高振东叩了叩,傻柱和德柱,这就算正式认识了。

  饭菜齐备之后,高振东回屋拎了几瓶二锅头,三个人就开开心心边吃边聊天儿,何雨水也在一旁,吃得满嘴流油。

  席间高振东还纳闷儿:“贾家那混小子呢?没来找你蹭肉吃?”

  傻柱咧嘴一乐:“得亏那小子跟著他妈回姥姥家了,要不然我吃个饭恐怕都不安生。”

  三个人吃到八点多了才散场,傻柱又喝大了,王德柱有点酒意但是不重,自己回了家。

  高振东送王德柱出门后,走回家休息了一会,早早的就上床睡了。

  明天,可就要正式上班了。

第12章 重熔未动,电偶先行

  第二天起来,按例运动吃饭洗漱过后,高振东认认真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面貌,背上挎包出门上班。

  严格说来,这是高振东两辈子近30年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坐班,部队里的作息与厂矿,那是完全不同的。

  高振东带著一点新奇的感觉,向厂区走去。

  一路上早起上班的人熙熙攘攘,虽然衣著朴素,但是大部分都精神奕奕,朝气蓬勃。

  进了厂区,高振东直接去了自己的科室:技术科。

  技术科的科长是厂里总工兼任,算是低职高配,既体现出厂里对技术工作的重视,侧面也能看出来这年月技术人才的短缺。

  一个科长往下,是一串干部,总工兼任,其实是压制了一串干部的晋升通道,而总工之所以不得已兼任,一般来说都是实在没有办法,拿不出这么一个胜任岗位的人才来。

  毕竟技术管理这位置,不是只有行政管理经验就能很好胜任的,技术上没有几把刷子,既服不了众,也很难在全局上统筹把握系统性技术工作。

  作为一个上万人的大厂,三轧厂广义上的技术系统其实分成了几个部门:技术科、质安科(质量安全管理)、维修厂。其中核心部门是技术科,质安科是为了预防既当裁判员又做球员而独立成立,维修厂负责厂内所有设备具体的维护维修工作。

  技术科有大概40来个人,主要承担厂里的生产工艺改进、产品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创新等核心技术工作,同时也承担了设备材料采购选型、配合质量安全管理、支持重大设备检查维护、协助厂领导班子制定技术发展计划等工作。

  科里一共有4大1小5间办公室,1间小的是总工兼科长的办公室,其余的人分在4间大办公室里。

  另外还有仓库、实验室等若干,一间资料室用于存放技术资料,虽然不大,但是归档技术资料就大部移交到行政部门文件管理那边去了,也还够用。林林总总的,占据了整整一栋小楼。

  一到科里,高振东就先去找科长(总工)报到。

  高振东打听过,总工姓陈,三级工程师,五十来岁的样子,是一个头发有点花白,带著眼镜的瘦子,个头中等。

  高振东敲门进了陈总工办公室,双腿一并,站得板板正正,朗声开口:“报告陈总!高振东报到。”

  陈总脸上带著笑,抬起头来,仔细打量了高振东一下,开口夸奖:“早就听说五道口学院新分来的大学生是个带过兵打过仗的,文武双全,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啊,小高,坐,坐。另外,叫我陈工就好。”

  高振东一听这话,估摸著这位陈总是个对技术身份认同超过行政身份认同的:“好嘞,陈工。”

  高振东看见陈工桌上有烟,知道这是个抽烟的,实际上这时候的技术人员,抽烟的很多。

  他拿出自己的烟,给陈工点上,自己也顺势坐下,不过自己没抽。

  陈工和高振东聊了一会儿,心里越发喜欢,这个新来的大学生不愧是干过具体工作,又大学里深造过,还自己搞过小发明创造的,工作思路清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广度不错,实践经验也有,好好带带,很快就能上手。

  眼见聊得差不多了,陈工问道:“接下来准备怎么开展工作?不用顾忌,说说看。要是其他大学生,我不会问这个,不过我看你应该是能有自己的想法的。”

  高振东理了理思路:“陈工,我是这么想的,先学文件吧,厂里的规章制度,技术科的规范要求,现有设备产品的技术资料啥的,我准备都好好学习消化一下。”

  “嗯嗯,对。”陈工点头,手里烟头上长长的烟灰随著他点头的动作掉了一截下来。

  “另外,我还准备下车间去好好看看,我才毕业,轧钢厂的生产工作我还没接触过,实践经验也很缺,就是个学生,不扎扎实实的到现场学习一阵儿给自己充充电,我心里不踏实。”高振东顺嘴把前世的话都秃噜出来了。

  “充电?哈哈,这个说法好,有意思。”陈工品了一下这个词儿。

  沉吟了一下,陈工对高振东道:“你这想法和思路不错,我给你一个星期,也能把伱说的这些先弄个大概,剩下的慢慢在工作中学习,然后你先配合我工作。”

  这就是要重点培养的意思了,老国企的优良传统,老带新,陈工亲自带,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高振东站起身并腿立正:“明白,谢谢您,保证按时完成这进厂的第一个任务!!”

  接下来这一个星期,高振东就在忙碌的学习中渡过去,每天上午看厂里资料,下午去各类主要的生产车间,晚上回家继续啃一些能带回家的资料。

  车间里工人对他都很热情,主要是他自己首先不摆架子,未语先笑,大炮(香烟)开路,对男的言必称师傅,女的那就一声大姐先招呼上去了,加上这个时候,大学生还挺稀罕,哪怕是个萌新大学生,那地位也不低,见到他虚心请教,也没有不懂装懂指手画脚,厂里工人对他都基本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能说的都说。

  这个星期基本上就没怎么注意院子里的事情,就是偶尔到傻柱家蹭顿饭,给院子里小孩发两颗水果硬糖,中间还提著半斤棒子面儿,去聋老太家看了看她。

  周日早上,忙碌了一周的高振东坐在桌前,一支钢笔在本子上轻轻敲著,总结这一周的收获和下一步的工作。陈工说了给他一个星期熟悉情况,应该是有个隐含的意思要看看他这一周的成色的。

  根据这一周的在车间的见闻,一线生产工人的反馈,技术资料的内容,以及自己当前掌握的知识能力等条件,高振东发现了一个现在就能做,还能快速出成果的东西。

  毕竟电渣重熔(ESR)的研究开发不是一个小工程,虽然设备要求和原理相对简单,但是也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够把握得住的。

  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一个萌新技术员,他现在没有足够的成绩证明自己提出搞ESR是靠谱的,ESR在这个时代,看起来还是很高大上的一个东西,不说黑科技吧,那至少是个高科技,一下来提这个,科里有疑虑是正常的。

  因此他准备从另外一个更加简单但是也有技术含量,当前技术条件和材料设备也能满足研制需求,同时也对轧钢厂乃至上游炼钢厂和相当大一部分的工厂都非常有用的东西。

  ——热电偶!!!!

第13章 不能让新人独自承担责任

  作为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一次测温传感器之一,热电偶已经使用了大半个世纪。

  简单来说,热电偶就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的一端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此在回路中构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应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偶具有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热响应时间快,测温范围大,从-200℃~2800℃均可连续测温,性能可靠,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当然,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选择合适分度的热电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其中使用最广的,是K型热电偶,一种廉价金属热电偶。这种热电偶测温范围从-200℃~1300℃,因为综合性能适中,价格便宜,是工业上最为常用的类型。

  而高振东准备做的,是K型热电偶的改进型,N型热电偶(镍铬硅-镍硅热电偶),也是一种廉价金属热电偶,在20世纪70年代才被研究出来。

  N型热电偶除了具有K型一样的特性之外,还解决了K型热电偶的两个问题:在300~500℃间、以及800℃左右这两个范围内的热电动势不稳定。

  同时N型热电偶也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不受短程有序化影响等优点,综合性能较K型更好。

  至于高振东是为什么在没有抽到热电偶相关材料的情况下想做这个东西,是因为前世已经大四,正在毕设,毕设课题就是《高温环境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正好用到了这个东西。

  为了做好毕设,虽然不是自行制作而是使用成品,但是高振东还是收集了大量的这个玩意的资料,并且还吃得比较透,知道这个东西其实最大难点在于正负极材料的组成和配比,其他部分在现有条件下是完全可生产的。

  恰好,因为毕设,高振东对各类热电偶的材料组成和配比是烂熟于心,如果不是因为价格太贵,其实S、R、B这些各有特色的贵金属热电偶他也是熟悉的。

  说干就干,高振东立马著手开始写热电偶的研究计划,顺便把回风炉的报告也一勺烩了。

  这一写,就是一整天,饭都是对付的面包牛奶,经常做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写东西写得顺畅的时候,是真会上头的。他甚至写得忘记抽奖了,等第二天想起来的时候,只好安慰自己就算抽,也就是抽个小说,高振东是懂安慰的。

  ——

  周一上午9点半,陈工办公室。

  瞅著陈工有了点空,高振东赶紧去了他办公室,将两份材料放到了陈工桌上:“陈工,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请您给指导指导。”又顺手给陈工敬了支烟。

  陈工正好有空,拿自己的烟扔了一支给高振东:“嗯,正好儿我有空,我瞅瞅。来,你也抽,我前两天可看见你抽烟的,渴了自己倒水喝。”

  高振东点上烟,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在椅子上坐下。

  陈工一看手上的第一份材料,封面写著一行字:《回风二次燃烧型节能固态燃料日用炉研究计划》。

  老陈一看这玩意,觉得有点意思,翻开封面,页数不多,但是东西还挺全。

  开篇前言就是“为了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节约燃料,降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支出……”

  再往下看看,还别说,小伙子词儿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概况”、“研发必要性”、“研发可行性”、“需求分析”、“初步设计”、“研发工期”、“研发成本”、“资金使用计划”、“试验计划”等等,洋洋洒洒好几页,整挺全。

  其中工期计划在列表的同时,还用甘特图做了工期计划图,最后附的设计图也画得很详细,很完整。

  这份材料陈工看得很快,看完了抬起头,又点了支烟:“嗯,不错,光凭这个材料格式和组织,就有连我都值得学习的东西。别的不说,横道图这东西,厂里好多老技术员都没听说过。”

  其实高振东是觉得厂里的技术研究立项文件格式自己总是用不惯,就拿了日后常用的项目建议书格式套了一下,听见陈工夸奖,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瞎捣鼓的格式,让您见笑了。”

  陈工抖了抖烟灰,继续说材料的事:“我看了,东西不错,原理和设计应该都是可行的。虽然和厂里工作关系不大,不过如果弄出来了,后勤和销售公司那边应该很有兴趣。”

  高振东很高兴,自己的回风炉有著落了。

  陈工边看报告,继续问高振东:“不过我看两种试验型号里,甲型的原理和设计我看已经很好了,那个在炉壁上开四条纵缝的乙型的必要性是?”

  高振东总不能说我就是故意弄了个乙型等著捡漏呢,四条纵缝找钢板一焊,跟正常的甲型一样。

  做研究,试验正常的产品肯定是公家的不能动,等量产再买又不知道猴年马月,干脆弄个失败品自己买下来,既不占公家便宜,又能快速解决自己入冬的取暖工具问题。

  他只好把自己的想法漏了一半:“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增加空气进气量,嘿嘿,我是这么想的,如果试验下来效果不好,我就自己花钱买下来,总不能让公家受损失。”

  陈工一听,愣了一下,带著一点看透自己孩子鬼把戏的那种笑容,哈哈一笑:“哈哈,难得你有心了。不过,怎么能让伱一个新人独自承担损失,作为领导,我陪你冒这个风险。乙型,做两台!”

  高振东一脸感动:“唉呀,太感谢陈工的关心了。”

  两人相视,嘿嘿轻笑,心照不宣。

  陈工的笑,是那种“任你小子狡猾似鬼,也逃不出我的火眼金睛”的小小得意。

  高振东的笑,则是那种“我备高帽百顶,今仅余九十九矣”的轻松。

首节 上一节 5/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