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66节

  就是想让曰本人看看,就算是以他们的生活元素为背景,华夏人依旧能够讲出属于华夏精神内核的故事!”

  “另外.”包国维眯了眯眼睛说道。“我也想在其中为曰本人塞入点佐料,诸位应该都有见到,曰本人在我国内之猖獗,时常散播一些华夏人需要曰本人这个‘哥哥’协助的言论。

  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为了谋划侵略罢了!”

  林徽因有些惊讶地说道:“所以,秉文你写这篇小说,主要还是为了对曰本人施加影响力?这样国内的出版,便显得不是那么有必要了。”

  包国维没有明说,算是默认了对方的总结。

  如今,《人间失格》已然在曰本传播开来,告诉众人倒没有什么事情了。

  他笑着说道。

  “咱们文人,不能够上场杀敌,也不会带兵打战,在科学技术方面不如专家,从商从政也不太擅长。

  可却不要忘记了,舆论战场上的重要性。

  古代王朝做事,尚且讲究一个出师有名,这便是舆论的重要之处。

  诸位万万不可将此战场留给其他人。”

  包国维超过时代的理解,完全让在场的诸位诗人、作家乃至于教授震惊了。

  舆论战?认知战?

  这在诸位的眼里是十分新奇的一个概念。

  可所有人都不是笨蛋,单单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包国维所说的是什么了。

  “这舆论战,在如今的民国也有么?”年轻的萧红不免有些不太相信,包国维说得并不符合她平日里的认知。

  “自然是有的。”

  包国维微微一笑,他随后便开始为众人悉数外国人在民国的认知战争。

  实际上,不仅仅是后世,民国时期外国人的认知战、舆论战就没有停过。

  北洋军阀时期,诸多地方军阀都曾经受到过西方列强的扶持。

  即便是他们在势力地区内横征暴敛,制造了无数流民,为了自身利益出卖国家和民族,可依旧得到了西方媒体报道的美化。

  诸如吴佩孚,就一直受到英美的支持,直系军阀连年征战,为了争夺北平的控制权,与皖系、奉系大打出手。

  可以说,如今民国的乱局,这些“自私自利”“占山为王”的军阀要背上一个大锅。

  而他们,恰恰也是认知作战的重灾区。

  再说曰本人,为了美化自己的狼子野心,对外进行了大量的舆论宣传,扬言要给亚洲带去解放云云。

  还有诸多曰本学者,炮制了许多歪曲历史的研究成果、数据,说什么东北地区自古便与曰本有联系云云。

  相关理论和报道,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开的报纸、杂志、学术著作多个渠道。

  在如今的民国,也不难找到一些吹捧华夏曰本乃是兄弟国家,黄种人帮助黄种人,曰本人是来帮助我们的论断。

  发表相关报道的,甚至还是一些华夏本土的作家。

  舆论之恐怖,细细观察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可就算是如此,国府当局却依旧置之不理,为了所谓的“大局”,甚至还打压反对曰本人的言论,取缔针对曰本人的游行等等。

  与之相比较,国府对于国内其他舆论,却是施加以高压控制。

  实在是令人气愤。

  听完这些之后,徐志摩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说道。

  “长此以往下去,我国民被洋人所影响,不愿维护国家利益,失去民族意识,国将不国。

  国家施以正确措施,也会被人所曲解,国民也随之反对。

  不知不觉之间,一个国家的利益就会被出卖,百姓们盲从了错误的方向,同样也失去了自己的利益.”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西方列强狼子野心,其心当诛!”

  经过包国维的讲解之后,众人才渐渐醒悟过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领域。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对于认知和舆论都是缺失的状态。

  将话语权交给了别人。

  就像是将一群绵羊的领头权利,交给了外头的豺狼一般。

  包国维继续补充说道。

  “群体聚集在一起就是盲目的,你可以相信群体聚集的力量,可永远不要相信群体的智慧。”

  这句话,在如今的语境下,显得十分的深刻。

  众人思考了许久,才渐渐琢磨出其中的意味。

  角落里头,不常搭茬的朱光潜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乌合之众!”

  包国维点点头说道:“《乌合之众》是一本好书,各位有空都可以去看看。”

  朱光潜则是补充说道:“当人是孤独的个体之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当他融入到群体之后,所有个性便会被淹没,他的思想会渐渐被群体思想所取代。

  而当一个群体存在之时,它就会存在情绪化、盲从、非理性等特征。”

  在欧洲留学之时,朱光潜对于心理学十分有兴趣,特别是学习了艺术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多个类目。

  对于朱光潜来说,《乌合之众》乃是一本再熟悉不过的书籍。

  只不过,从前的朱光潜并没有很在意这本书,阅读之后,也早就将其埋藏在记忆之中。

  可包国维今日这一提,算是勾起了他的回忆,结合对方论述的事情,还有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一瞬间对于乌合之众这本书,有了更加新的理解。

  朱光潜认认真真地说道:“古人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百年的历史下来,个体的百姓之中,并非没有智者,可在群体之中,就算是饱学之士也难免被影响。

  秉文所说的,确实是我们平日里并没有关注到的东西。

  如今想来,便觉得遍体发寒,仅仅依靠着舆论便可以操纵群体的力量,让他们自我毁灭。

  兵不血刃的毁灭一个国家民族。

  实在是不得不防备!”

  徐志摩也握紧了拳头说道。

  “孟实兄与秉文所说的都对,我们不该让百姓被西方人牵着鼻子走,特别是让曰本人入侵咱们的舆论阵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看向包国维又扫视在座的众人,目光炯炯。

  “秉文还有各位,我有意成立一个组织。”

  包国维面容古怪地吐槽说道。

  “这可不兴成立啊~”

  徐志摩挠了挠头,赶紧解释说道。

  “并不是那种组织,而是将作家群体的有识之士集合起来,正如秉文你所讲的,我们成立自己的组织,去正确的引导舆论。

  力求要将海外进行舆论战的野心之徒,赶出国门之外!

  这种事情,并且一人之力可以达到,必然需要成立一个组织。

  各位可有意向?”

  包国维愣了一下,顿时觉得徐志摩是一个天才。

  从前自己只想着一个人努力,可就算是他影响力再强,一张嘴巴也抵不过一千张嘴巴啊?

  必然需要一个成建制的组织,有协作的去对抗这些势力才行。

  国府不会去做,那自然只能民间自发组织了。

  可他事情太多了,而且四处联络人,包国维并不擅长。

  包国维点头说道:“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可以算我一个,不过具体的事务,还是要劳烦槱森兄来办。”

  徐志摩在交际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八面玲珑,成立一个组织,拉人入会这种事情,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包在我身上。”

  徐志摩拍了拍胸脯,对于这种事情,他显得十分热衷。

  即便他现在已经忙成狗了。

  包国维看了看对方,又想了想说道。

  “若是组织真能够步入正轨,我想我可以提供一些运行资金。”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就算徐志摩不去推动,回头抽出空来,包国维也会去想着成立这样一个组织。

  一个非盈利组织,没有资金是很难支持下去的。

  以包国维如今的财力,资助这样一个组织,还是错错有余的。

  另外一方面,包国维知道徐志摩缺钱,就算是朋友,他也不好直接帮助对方。

  如今成立一个文学组织,倒可以名正言顺给对方开些工资。

  起码不让徐志摩为了省钱,而去坐什么邮政飞机,最后英年早逝。

  “这自然是极好的!诸位觉得如何?”

  一听到钱,徐志摩的干劲又增添了好几分,他满怀期待地看向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

  女主人林徽因率先开口说道:“加我一个,我虽不专精于文学,可在建筑设计方面,还是能够出些力的。

  这些年来,许多西方人都将咱们的文化瑰宝偷窃了去,实在是可惜可恨!”

  保护华夏古代建筑,也是林徽因与梁思成二人游历全国的原因之一。

  妻子加入了,梁思成也是当仁不让,点点头说道:“我也一样。”

  “算我一个。”

  “这是再好不错。”

  “我也加入。”

  一时间,客厅里面的青年们,同仇敌忾起来,纷纷对于这个事情表达了自己的热情。

  徐志摩干劲十足,当即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便给自己文学组织想个名字吧?”

  这些人时常聚在“太太的客厅”里头,也该有个自己内部的小组织了。

  徐志摩当即提出一些自己的构想,可不是太过于浅显,就是太过于深奥,不够上口响亮。

  想了想,包国维提出了一个想法。

  “就叫明心社如何?”

  “明心社?”徐志摩眼前一亮。

首节 上一节 566/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