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48节

  视角回到1930年8月下旬的永利制碱厂办公室。

  侯德榜看着包国维递过来的材料怔怔出神,起初他还是有点懵逼,可材料上面的内容,他越看越入迷,也越看越心惊。

  “索尔维法的制取效率极低,所产生的废渣废液处理也极具难度

  察安法的制取,虽然解决了一些劣势.可制取出来的方法质量依旧是较差.”

  “于我研究来看,纯碱的制取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特别是文件里面的方法部分,侯德榜不愿意放过任何一個字。

  他专心致志地看过去。

  “研究相关文献之后,我于此做了一个猜想,或许可以将索尔维制碱法进行改进,使用氨碱法和合成氨法工艺联合起来,可以同时生产氯化铵两种产品

  具体方法可以表现为:第一步,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之中,使得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第二步,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NaHCO 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这个实验设想很简单,也很明确。

  无非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之后,产生纯碱。

  当过化学家的应该都知道,得到公式之后,想要继续研究制取其实并不难。

  可最难的是,经过千百次实验发现这个公式,犹如大海捞针。

  真要容易的话,侯德榜另外一个时空,也不至于要到1940年之后,才正式得出发现了。

  一时间,侯德榜看到这个实验设想之后,内心激起了惊涛骇浪,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包国维,十分认真地说道。

  “秉文,你真的没有学习过化学么?还是说这是国外某个教授的实验成果?”

  包国维愣了一下说道。

  “这个实验目前知道的,仅仅我与先生二人,至于化学嘛.”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学生时代,对于化学有过一些研究,近来得空了便会看一些国外的论文,侯先生你应该知道的,以我的身份想要获取一些国外论文并不难”

  包国维越说越没有底气,最后总结说道。

  “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偶然间产生了这个想法,倒还没有得到验证,所以特地给先生看看,有没有用.”

  有一些研究.

  得空看了一些.

  偶然间.

  这些字眼都在刺痛着侯德榜的神经。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胸口有点闷,脑袋里面天旋地转。

  觉得自己还是拿一块豆腐撞死好了。

  包国维这小子,怎么可以用这么轻描淡写的话,说出一个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

  侯德榜研究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仅仅一眼就看得出,这个实验绝对有戏,甚至于某些地方,与自己的研究不谋而合。

  甚至于,他还在脑海里面懊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想到这个方向,竟然走了那么多弯路。

  仅仅是一个公式,或许不能够完全保证,其中还需要各种剂量的调试。

  但凭借经验,侯德榜可以保证,这个实验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可以取得成功。

  届时,永利制碱厂乃至于整个华夏的制碱工业,将会得到一次飞跃。

  只要实验成功,实现量产,这种远超于以往外国技术的制碱办法,将会成为当今世界最好的制碱技术!

  包国维见对方久久没有反应,不由得在侯德榜的面前用手掌晃动了一下。

  “侯先生?侯先生?你觉得如何?”

  侯德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身上的一切疲倦似乎都消除了,眼睛里面目光炯炯。

  紧紧盯着包国维,仿佛害怕对方跑了一般,认真地问道。

  “秉文,你这项实验真的只有你我二人知道,再无第三个人?”

  包国维点了点头。

  “绝迹没有第三个人。”

  这个公式,一直藏在他的脑海里面,还是在来的列车上偷偷写成的。

  根本没有机会泄密。

  侯德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随后目光变得炙热起来,他立即起身说道。

  “秉文,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实验室试一试。”

  “啊?”

  包国维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着急,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有很多,这个联合制碱法,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可侯德榜根本等不了那么多,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验证,验证出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这就像是身处于沙漠的旅者,突然看到了绿洲一般,迫切的想要得到“水源”。

  包国维才刚刚起身,侯德榜便已经冲了出去,手里拿着那份材料,风风火火的样子。

  “秉文快些跟上来,实验室便在地下室里面,我们即刻实验,还能够在傍晚之前,得出结果来!”

  刚刚走出门,曹晏海便有些惊讶地说道。

  “师父?这侯先生怎么了,你不会又将人家给辩论魔怔了吧?”

  包国维的雄辩水平是出了名的,先前便有好几个不长眼的上门挑战。

  转头便如同魔怔了一般。

  曹晏海担心包国维没有分寸,给人家厂长弄疯了,在人家的地盘可不好脱困啊!

  包国维有些无语,踹了一脚曹晏海的屁股,连忙跟上侯德榜说道。

  “别搁这胡扯了,我与侯先生去做个实验,你跟上来在地下室门口守着。”

第343章 侯氏制碱法的提前出现!

  永利制碱厂的实验室有很多,作为当今国内数一数二的化工企业,没有国外成熟技术的帮助,很多细节都需要在实验室里面验证研究。

  办公楼地下一层的实验室,乃是侯德榜专属的地方。

  这里相对于其他实验,更加安静隐蔽一些。

  从一楼的入口进入,穿过几道闸门,包国维便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一片天地。

  地下室挖得很宽阔,足足有五六米高,墙壁上也贴上了白色的砖石,显得整洁干净。

  侯德榜接连掏出了好几把钥匙,开了好几道锁,这才进入到实验室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化学药剂的刺鼻味道。

  “秉文,快些进来。”

  侯德榜招呼了一声,便朝着实验室里面走去。

  包国维这才有机会打量一下屋内的陈设。

  一百余平方米的广大空间,天花板上的吊灯比寻常灯泡还要亮上数倍。

  还有金属制成的试验台,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实验设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有些器材甚至还有些灼烧的痕迹。

  许多器材,包国维只在前世的化学课上见过,例如集气瓶、导管、烧杯等等。

  甚至还有一台占据了半面墙的电子设备。

  包国维许多都不认得,可依旧感受到,这个实验室的花费估计不少。

  他在杭城见过方新川的实验,在沪市见过同济大学的实验室,大都没有这边齐全完备。

  显然,为了做好制碱事业,侯德榜和他背后的那位范旭东先生,不仅仅在人力上下了功夫,资金上也是毫不吝啬。

  正当包国维打量实验室的时候,隔壁房间推门走过来一个人,他脸上戴着口罩,穿着一身白大褂,手里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不知道什么液剂。

  “你是谁?”

  他有些恐慌地看向了包国维。

  也不怪他太夸张,这个实验室不同于永利厂的其他地方,乃是最为机密的所在。

  永利厂如今掌握的所有技术资料,全部都储藏在这里。

  看到陌生人,自然是有些害怕的。

  “仲庸不必惊慌,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包秉文先生,我带他做个实验。”

  这個时候,侯德榜已经从另外一个房间走了出来,他换上了一身白大褂,手里抬着一箱子东西,里头应该是实验器材和原料。

  他转头又对包国维解释说道。

  “这位是林继庸先生,乃是沪市复旦大学的化学系主任,这些天过来与我一起研究项目,可以信任。”

  林继庸?

  包国维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可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他拱拱手说道。

  “林先生您好,冒昧了。”

  嘴上这样说,心里不由得腹诽,这个侯德榜也太风风火火了。

  林继庸这才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是包秉文先生?我在沪市久仰你的大名,今日没有想到竟然在津门见到你了。”

  两个人客套了聊上两句,以包国维的名头,林继庸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聊了两句,待到对方摘下口罩,露出一张年轻颇具英气的样貌之时。

  包国维终于想起他的身份了。

  这位林继庸先生,在原先时空的历史之上,也是个传奇人物。

  他毕业于美国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先后担任过化学工业协会的委员,复旦大学理工学院院长。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还担任过十九路军顾问兼任技术组组长。

  抗曰松沪会战之中,他曾经主导参与制造化学武器抗曰,后又利用炸药引爆日海军旗舰“出云号”。

  消灭了曰本人一个大将。

  自此成为了曰军的追杀目标。

  于抗曰一事上,这位科学家可以说是功勋赫赫。

  想到这里,包国维不免尊敬了不少,点了点头说道。

  “没想到竟然是林教授,听说您乃是沪市化学界的执牛耳者,在沪市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机会拜见.”

  几句话,包国维便升起了结交的意思,这位可不是一个小人物,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帮助,自己的目标将会事半功倍。

首节 上一节 348/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