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升起为雍州刺史时,襄阳还盘踞着郗恢势力,与南阳太守闾丘羡合谋,举兵拒守。
但杨佺期放出风声,说桓玄将率大军入沔,自己只是先锋前驱,借了桓家势,郗恢部众多是桓氏部众,斗志涣散,倒戈投降。
杨佺期挥兵急进,斩闾丘羡,驱郗恢回建康,随后抚慰将士,救济百姓,修缮城池,选练士卒,人心悉归。
在江汉平原上决战,桓玄心中没底。
这一战关乎桓家的未来,容不得半点失误,一旦战败,桓玄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气和声望,便会烟消云散。
而建康的司马元显也在虎视眈眈。
这一战桓玄出兵,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名不正言不顺。
打赢了还好说,战败了便会遭到东西两面的夹击。
司马元显当初升他为江州刺史,而不是荆州刺史,原因便在此。
卞范之笑道:“杨佺期悍勇,利在速战,我军粮草充足,利在不战!”
“不战?”桓玄眼中亮起一团精光……
荆州江陵。
杨佺期虽然只有八千步骑,但其中骑兵有两千之众,剩下六千皆是甲士。
随行的还有两万余南雍州的青壮。
如此一来对后勤压力极大。
一开始杨佺期认为江陵是桓氏故地,人心皆在桓玄身上,让殷仲堪放弃江陵,率众退至襄阳,坚壁清野。
但殷仲堪舍不得荆州,劝杨佺期南下。
杨佺期顾及知遇之恩,也就同意了。
“今日粮食为何少了一半?”
“我等为殷侯卖命,难道连一口吃的都舍不得吗?”
士卒们的抱怨声惊动了巡查的杨佺期。
杨佺期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其兄杨广道:“荆州粮食都储存在巴陵,为桓玄所得,江陵城中并无多少。”
“什么?”杨佺期目瞪口呆。
殷仲堪明知道江陵城中无粮,却一直隐瞒,还骗他说收集了不少,已有储备,让他放心大胆来援,吃喝绝不是问题……
杨佺期真就信了,率军前来,准备在江汉平原上凭借骑兵优势与桓玄决战……
“殷侯误我,此战必败……”杨佺期气的翻白眼。
没有粮食,再精锐的士卒也没了战力。
杨思平劝道:“桓玄大军方至马头,裹足不前,现在退回襄阳还来得及!”
殷仲堪实在太不靠谱了,这种盟友让杨氏三兄弟心中没底。
杨佺期回望身后的士卒,精甲耀日,杀气腾腾,心中实在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我若退兵,荆州必为桓玄所得,届时其合豫、江、荆三州之力,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且南雍州人心亦在桓氏,我等一退,军心立即崩溃,当此之时,唯有决死一战!”
开弓没有回头箭,长江中上游被桓温经营的几十年,遍地都是他们的故旧。
杨佺期要么不来,来了就不能后退。
事到如今,只能往前冲,或许还有一些赢面。
杨广恨声道:“竖子不足以之谋,殷仲堪徒有其表,蠢如鹿豕,累及我家!”
第206章 谋定
征虏将军府又陷入拉扯推诿之中。
推来推去,互相指责,盐渎劫这件事反而没人关注了。
四艘海船停泊在广陵港口上,刘道规登船,里面堆满了钱帛,不下三四万缗,四艘海船加起来,足有十一万之多。
刘道规的钱袋又充盈起来,“怎会如此之多?”
蒯恩大笑道:“刘毅想巴结司马元显,用这些钱买一个振武将军,还未运上去,就被我等劫了!这些钱不算多,若是所有盐场恢复,这些钱算什么?”
琅琊毕竟不能跟盐渎比。
盐渎从春秋时代便被大力经营。
“分你两万缗,剩下的全部换成粮食,藏在兰陵,过年之后,每户一石粮。”刘道规冲刘怀慎道。
马上就要天下大乱,粮食是硬通货,钱会不断贬值。
“阿规放心。”刘怀慎点头。
“两万缗?你真愿分钱给我?””蒯恩眼神一亮,他被刘毅吃干抹净,都留下心理阴影了。
而刘道规从不吝惜钱财,喜欢拿钱砸人,利益均沾,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你出了大力气,我为何不分钱给你?我的规矩便是赏罚分明。”
“我现在才知道你兄弟二人为何名头越来越大,非但刘毅斗不过你,只怕这江左都没人能斗得过你们。”
蒯恩满脸钦佩之色。
刘道规笑了笑,“你去我兄长那边,先换个名字,蛰伏几年,等风头过去了,定由你出头之日。”
“好!”蒯恩拱手一礼,带着属下,乘着夜色登上了另外一艘商船,往京口而去。
刘怀肃连夜在广陵购买粮食。
原本以为九万缗钱能买到很多,去不了粮食的价格已经涨上了天,一斗米卖到了一缗三百钱,一石米便是十三缗!
刘道规这七万缗钱只够买五千三百多石。
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
刘怀肃感慨道:“去岁西凉姑臧大旱,一斗粗粮都卖到了五缗,人多相食,饿死十余万。”
李大目道:“那还买不买?”
刘道规咬牙道:“买,全都买,还需要尽快!”
今年天师道作乱,三吴八郡百姓死伤惨重,被孙恩掠走了二十余万,粮食价格还要上涨。
钱留在手上已经没用。
而且孙恩随时卷土重来,到时候有钱也没用。
刘道规现在满脑子都是粮食,以前在京口,家中经常青黄不接,深知饥饿的可怕,人饿起来,也就什么都不管了。
如今摊子越来越大,粮食问题更容不得马虎。
幸好手上捏着泗水之南的耕田,经过去年的开荒,今年应该能有所收获。
回到公廨之后,刘道规尽量低调起来。
让桓弘、高雅之、刘毅他们去狗咬狗。
刘牢之也派人过来问询过一次,但涉及桓氏和司马氏的内斗,他也只是浅尝辄止,明哲保身,站得远远的。
按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拿掉桓弘。
却不知为何一直无动于衷,甚至连刘毅也没有问罪。
刘道规正疑惑的时候,袁鹤送来一封密信。
看完信后,刘道规也呆住了。
不是司马元显不愿意动手,而是他现在焦头烂额,根本没功夫管这摊烂事。
短两个月,西府诸军竟然决出了胜负。
桓玄拿下巴陵后,主动后退了一步,率大军退回零口,此地是零水入长江之口,位于丹阳郡当涂县。
杨佺期和殷仲堪以为桓玄畏惧己方声势,又因军中乏粮,遂主动出击,大战于马头,杨佺期率殷道护等精锐一万人水路并进,大破桓玄先锋郭铨。
但随后桓玄率精锐赶来,水陆两面夹击,先破殷仲堪水军,再合围杨佺期。
杨佺期力战,却不敌西府军精锐,后路被西府水军阻断,全军覆灭,杨佺期单骑逃奔襄阳,被冯该追上,与其兄杨广一同被斩首,传首建康,悬于朱雀门示众。
其弟杨思平,堂弟杨尚保、杨孜敬逃入蛮地,幸免于难。
殷仲堪逃向酂城,为桓玄追兵所俘虏,被迫服毒自尽。
其子殷简之,以丧车将尸体运至建康,埋葬在丹徒……
桓玄一战而获雍荆二州,威震江左,加上江豫二州,实力急剧攀升,已然超过了建康。
谁都知道他的下一步将要干什么,长江上游重镇全部落入桓玄手中,建康已在兵锋之下。
“殷仲堪不仅坑了杨佺期,还坑了司马家……”
刘道规简直无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盟友。
殷仲堪手握长江上游的要塞和重镇,随便弄点可用之人上去,坚壁清野,固守不战,也够桓玄喝一壶的,至少不会赢得这么轻松。
难怪他跟王恭关系好,两人都是一路货色,名气吹的震天响,到了关键时候,全都派不上用场,一泻千里。
王衍、庾翼、殷浩、王凝之无不如此。
殷仲堪的快速败亡,更大的影响还在后面,司马元显原想坐山观虎斗,但败得这么快,来不及反应,荆襄就被桓玄吞并了。
一个庞然大物崛起在长江上游。
长江下游的江左,形势为之一变,桓弘权势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刘怀慎看了密信后,也是惊呆了,“若非殷仲堪服毒自尽,我真怀疑他是桓氏的内应……桓玄一箭双雕,威震江左,只怕桓弘会对阿规不利。”
刘道规笑道:“这是广陵,北府军的地盘,桓弘能奈我何?他应该怕我才对!”
上一次示威,效果非常好,他们几人咬来咬去,没有一人来找自己麻烦。
说明这些人心中都有数,不该招惹的人绝不会招惹。
刘道规现在根基已经稳固了,广陵城外不敢说,但在广陵城内,桓弘和刘毅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刘怀慎摇头,“此言……有理。”
“既然朝中顾不上我们,干脆将盐渎拿下,恢复盐场,垄断盐利。”刘道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嘴边上的肥肉,不吃便是暴殄天物。
盐渎就在射阳陂的旁边,一脚的功夫,军户随时可以跨过去。
也就是说,盐渎在军户的控制之下。
而军户现在唯刘道规马首是瞻,天时地利人和,不拿白不拿。
“若朝廷追查下来,只怕怀疑上我们……”刘怀慎这个名字没有叫错,干什么都十分谨慎。
“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朝廷已经完了。”
第207章 后动
桓家一统长江中上游,基本恢复了当年桓温的势力范围。
桓玄今年也才二十五岁,接下来他要干什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