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26节

  接着一队甲士围了上来。

  刘道规擦了一把脸上的冷汗,就知道分到谢琰麾下就没有什么好事。

  周围士卒们低声骂骂咧咧。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刘都督为正,我军为奇,卫将军用兵,真乃孙吴复生也!”

  高衡竟然拍起了马屁。

  征虏中兵没动,高衡的部曲先动了。

  刘道规也只能跟在后面,对这次剿贼已经不抱任何幻想。

  孙恩手上可是有三十万之众,谢琰几路兵马加起来,也才一万多点。

  看他的样子,似乎还想复制淝水之战的奇迹。

  但淝水之战能打赢,是因为有很多客观原因和巧合……

  好在谢琰也花了些心思,征调了几百艘民船,顺着溧水一路南下,从溧阳登陆,步行进入宣城郡的广德县,贴着天目山南下。

  短短三天,刘道规所部士卒掉队的就有百多人。

  其他人马掉队更多,尤其是高衡所部,落在了后面,高衡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留在广德,谢琰还算硬气,被麾下亲卫抬着一路跟在后面。

  一路沼泽加林地,累得够呛。

  终于今日吴兴郡东面的安吉。

  但城中有丘尪所部贼军数千人。

  “张牙何在?汝率八百甲士,一个时辰,攻破此城!”谢琰躺在竹舆,额头上还有一个肿包,又红又大,不知道是被什么虫咬到了,颇为滑稽。

  “领命!”

  一将昂扬而出,带着八百甲士就去攻城。

  城池不高,年久失修,塌陷了不少。

  但再破再旧也是一座城池,丘尪本来就是吴兴郡的豪强,这座小城里面全都是本地百姓,见到北府军,反而激发了斗志,殊死抵抗,男女老少一起上阵。

  城中准备大量的山石,如雨而下。

  甲士也扛不住。

  而且他们本就赶了几天的路,又困又累又饿,所以就成了疲军。

  不到半个时辰,张牙的八百甲士死活攻不进去,灰溜溜的带着伤兵返回……

  谢琰气的脸皮直抖,如果连这座小城都拿不下,更不用说山阴城。

  他奇兵突袭的想法虽好,但根本不切实际。

  谢琰扫视众将,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刘道规也躲在人后,只当这一趟陪他出来游山玩水。

  “当年邓艾灭蜀,翻山越岭,穿行七百多里绝域,此地距会稽不过三百里而已,为了朝廷,何必惜命!”

  谢琰说的大义凛然,但还是没有人主动站出来。

  刘道规心中暗笑,人家邓艾伐蜀,带头往悬崖下滚,这一路走来,他坐在竹舆上,两脚不沾地气,说的当然轻松。

  士卒这一路行来,发病而亡的就有十几人,被毒虫咬伤的两百余众……

  一点好处都没有,就让人冲上去玩命,别人也不是傻子。

  场面一度尴尬无比。

  谢琰没办法,语气软化一些,“今夜总不能露宿荒野吧?”

  还是没人回话。

  正想看谢琰如何收场,却不料后背被谁用力推了一把,刘道规一个趔趄,站了出来。

  其他将吏悄悄往后挪,让刘道规更突出……

  谢琰两眼一亮,“果然还有忠义之士,若能破城,记汝首功!”

  刘道规回头,都是一些幸灾乐祸的眼神,也不知道刚才是谁下的黑手。

  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不上也要上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谢琰手上有持节之权,二千石以下,皆可斩之。

  “属下领命!”刘道规拱手一礼。

第183章 信

  无论如何仗还是要打的,真在荒野里面过夜,光是蚊虫就能要了人的命。

  江南多水,而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蚊虫。

  刘道规不为谢琰想,也要为自己的部下着想。

  夜长梦多,丘尪是本地豪族,知晓此地地形,万一援军赶到,到时候更麻烦。

  不过士卒们斗志高昂,跟以前一样,都指望发一笔横财。

  而谢琰麾下的台兵,都如丧考妣模样,没有半点斗志。

  这一路行来,谢琰一门心思的“建功立业”,根本就不管手下士卒的死活,也就不怪军心低迷,没有人愿意为他卖命。

  “看到前面的那座城没有?拿下来。”

  刘道规也不废话,穿上铁甲,左手盾,右手斧,大步向前。

  “杀!”征虏中兵士气如虹,猛然大吼一声,惊的谢琰险些从竹舆上摔下来。

  其他将吏纷纷投来异样眼神。

  山石雨点一般落下,守军抵抗十分坚决。

  不过经验略显不足,征虏中兵都是老卒,佯攻两次,耗费了他们大量体力后,忽然从西北两面发动猛攻。

  激战半个时辰,刘遵就率先登上城墙。

  青壮与北府军比起来,差距巨大,虽然也穿着盔甲,却完全没有阵列,长矟也没什么章法,胡乱捅刺。

  檀祇率右部轻松杀入敌群之中,牢牢占据城墙。

  两边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一员贼酋在城头高呼:“朝廷无道,我等宁死不——”

  最后一个字还未出口,喉咙上就插上了一支弩箭,高珣往弩中再添一支箭矢,朝向哪里,哪里的贼人便后退几步。

  都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子,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也不会跟着孙恩造反。

  东吴三郡是响应天师道而起,并不是真正的妖贼。

  征虏中兵登上城池的那一刻,战斗就结束了。

  刘道规大声道:“城池已破,降者免死!”

  部曲也跟着高呼:“城池已破,降者免死!”

  哐当一声,有人扔下武器,跪伏在地。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丢下兵器。

  城中任有一些人负隅顽抗,但大势已去,改变不了现状。

  城门“吱呀吱呀”打开,城外的谢琰等人还在发愣,前后不过一个半时辰,攻城便结束了。

  但他们发愣,麾下台兵没有愣,高呼一声:“入城!”

  紧接着,发出一阵阵欢笑声。

  眨眼之间,城中火光冲天,男人女人的惨叫声一起传出。

  但谢琰却无动于衷,刘道规下城迎了上去,拱手道:“谢公,属下破城之时答应他们降者免死,三吴八郡百姓,大半是被贼人裹挟,当行怀柔之术,彰显朝廷恩德,贼势自可瓦解。”

  几个将吏脸上浮起冷笑。

  谢琰挥挥手,“一群贱小而已,当镇之以威,破三吴妖贼胆气,为将者,不可有妇人之仁。”

  刘道规没想到竟是这个结果,但自己说出口的话,不能失信于人,正准备再劝的时候,忽然被刘怀慎拉住了。

  谢琰脸色阴沉,在将吏的簇拥下步入城中。

  “为何拉我?”刘道规疑惑。

  刘怀慎道:“吴兴太守谢邈乃卫将军从弟,南空公谢明慧乃谢家嫡宗,皆死于乱民之手,谢家伤亡惨重,岂肯善罢甘休?”

  刘道规恍然大悟。

  谢琰口口声声为了朝廷,私下里还是为谢家报仇。

  只是……这些城中要遭殃了。

  这些北府台兵下起手来,不比胡人的手段差多少。

  北府军是北方侨民,而城中的百姓是地地道道的江东百姓,即便过去了八十年,两边也从未将彼此当成自己人。

  北伧、南貉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下起手来,毫不留情。

  刘道规走在街巷上,听到的都是惨叫声,见到的是一具具剥光了衣服的女尸……

  “参军,我等……不如也……”

  赵良之、林舟子几个老卒一脸羡慕之色。

  但见刘道规神色不对,都识相的住嘴了。

  刘怀慎安抚他们,“速速占领府库,里面钱粮随意取之,只有一条,不可残害百姓,莫要忘了,你们是刘参军带出来的。”

  “领命!”

  士卒们这才欢天喜地的去了。

  烧杀持续到天黑方才停息,北府军本来就赶了几天的路,烧杀掳掠也要精力和体力,大部分人都累了。

  刘道规带着士卒驻守东门。

  周铮弄了几头羊过来,洗剥干净后,架在火上烤,眨眼就香气四溢,“唉,这世道……这一场大乱,司马家也完了。”

  他是地地道道的吴兴周氏。

  刘怀慎割下一个熟肉,递给刘道规,“慈不掌兵,阿规莫往心上去。”

  刘道规不是仁慈,而是莫名的烦躁和郁闷,有种背信弃义的感觉。

  这时,城门下一阵嘈杂。

  当即就有士卒火把照下,却是一群群的百姓,有老人也有孩童、妇人,互相搀扶着,睁大眼睛,望着城头上的“刘”字认旗,纷纷跪了下去。

  白日攻城的时候,很多人记下了这面旗帜。

  所以现在来找刘道规,这座城池本来就不大……

  一旦天亮,城中的这些“王师”养足精神,还会继续作恶。

  “你们好大的胆子!”刘遵厉喝一声。

首节 上一节 126/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