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射中萧挞凛,那也是守弩士卒惊,匆忙击发,萧挞凛肉身接住两米长的箭,直接毙命。
“报。”
捕头丁哲连忙一溜小跑,当即躬身行礼:
“禀推官,郭村张右举报同村郭彦私自宰杀耕牛。”
张亢当即颇为兴奋的嗯了一声,转身就要走,忽然止住脚步:
“十二郎,不介意随我去消消食吧,帮我判断一二此人说的是否为真。”
宋煊倒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的如此之快,消息才放出去多久,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前来告状了。
这未免也太过积极了!
“也好。”
宋煊说完之后,就拿过衣服穿起来。
丁哲自是小心万分,他本以为宋煊会给他好看,结果给他的是金子。
如今连张推官都有事请他出手帮忙,那自己指定是要抱上这条大粗腿了。
张方平自是跟着去。
同样懵逼的包拯也被拽走,说是换换脑子。
一直死读书是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反倒会对读书起到厌烦的作用。
对于张方平的歪理,包拯也无力反驳,但他还真没敲过判案。
张亢连进了二堂,直接坐在上面,听着下面张右的诉说,并且还拿到了新鲜的五斤牛肉。
他摆了摆手:“来人,速去把这个私自宰杀耕牛的郭彦以及里正都叫来。”
然后又让丁哲附耳过来,仔细交代一番,这才闭上眼睛歇息。
张右脸上带着喜色,这下子真是赚到了。
不仅大仇得报,连带着还能得到五十贯赏金。
五十贯!
够潇洒好一阵了。
张方平与包拯则是在堂后听着宋煊给他们俩说这件案子的事。
包拯嘶了一声,倒是没想到宋煊能想出如此办法来。
“若是他只是贪图钱财,并不是真正的凶手呢?”
面对包拯的提问,宋煊坐在椅子上:
“俺只是给了破案思路,这种人是凶手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同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牛老了,本就是可以上报宰杀的,偏偏他来举报!”
张方平也是点头附和:“先看看那条牛舌有没有在他家搜出来吧,找到证据才好说话,那么一大块肉,怕是舍不得丢弃。”
包拯自是不希望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愿意放过坏人:
“若是全都被他给吃了,全无证据,那可就不好办了。”
宋煊知道包拯断案有一套,顺着他这个思路回答:
“你说的有道理,他要是一天吃掉两斤牛肉,算他厉害。”
“只是俺暂时也想不出什么新的法子,只能待到那农夫被带来之后,还需演戏,诈一诈这个举报之人,掌握口供。”
第75章 马弓手宋煊请战
包拯也无法否定这个举报者是另外的人。
而不是凶手。
这种事还是要讲证据的。
大家都无法说服对方。
张亢走进来听了个话音:
“十二郎接下来是有什么应对?”
“待到那农夫到来之后,就先差人捂住他的嘴,不让他说话,你来大声斥责他。”
“然后诱供举报者,问他是怎么知道牛不是病死,而是被私自宰杀的,让他自己主动提供证词。”
宋煊的话倒是让张亢嗯了一声。
诱供这种操作。
他们都没觉得有啥问题。
只要能拿到证词就行,跟一个凶手讲什么规则。
若是让他逍遥法外,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在乡村,因为大部分人手中都没钱,更不敢违抗官府旨令,私自吃牛肉。
前来买牛肉的人非常少。
郭彦被捕快带来,一路上有些腿软。
即使那个推官告诉他主动宰杀耕牛无罪。
可毕竟是空口白牙,万一上官不认,那可是不小的罪过了。
官府的信誉本来就低的可怜。
而张亢见到农夫正好赶来,立马派人将其捉拿进来,并严声斥责其杀牛之罪。
他指着地上的牛肉:“大胆刁民,与你同村的张右,已经拿着五斤新鲜牛肉来举报你了!”
郭彦刚想辩解什么,就被丁哲派人捂住了嘴。
而张右听着郭彦被官人怒斥,则是一脸得意。
按照大宋律法,举报他人私下杀牛者,可以获得五十贯铜钱。
但张亢丝毫没有拿钱给他的意思,反而问道:
“张三郎,那郭彦对外说牛是病死的,你怎么证明他私自杀牛呢?”
张右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回推官的话,我亲眼见他割掉了牛舌,然后吃掉了,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他家搜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牛舌?有没有人从他那买走牛舌!”
张亢颔首。
就等着你小子说割掉牛舌这话呢。
然后他示意丁哲上前说明情况。
“禀推官的话,我在张三郎家中搜到了半截未曾吃掉的牛舌。”
听到丁捕头的话,张右连忙跪倒在地:
“官人容禀,小的冤枉那个,定是那郭彦故意打击报复,把牛舌藏在我家中了。”
张亢冷哼一声:“那碗里剩下的几块煮熟的牛舌,也是郭彦放在你家碗里的?”
听到这话,张右浑身颤栗,但嘴依旧强硬:
“我的被冤枉的,我是被冤枉的。”
啪。
惊堂木一拍,左右差役大喊威武。
吓得张右瘫软在地。
张亢冷哼一声:
“方才你的说辞已然全都记录在案,若是你再不从实招来,那就别怪本官用刑!”
原来两家农田挨着,张三郎懒惰,田苗长得瘦弱。
每值秋收时,便偷偷割走郭彦家的稻米。
为此,两家有了矛盾。
前几天,他见郭彦将黄牛拴在路边的柳树下,又四下无人,便萌生了割掉牛舌,伺机举报,以此牟利的想法。
方才还在害怕发抖的苦主郭彦,着实是没想到案子已然悄然之间破了。
“青天大老爷啊!”
郭彦连忙跪俯在地,痛哭流涕。
张亢对于青天大老爷这个称赞很是满意。
随即就判张右全额赔偿郭彦的买牛钱,并且给他徒一千里去干活。
宋煊在后面听着那个举报者承认,以及证据被搜出来,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算是没翻车。
熟人作案的几率很大。
“十二哥这主意当真是不错。”
张方平更是直接夸赞起来了:
“否则便会让奸人得逞,不如主动钓鱼打窝。”
包拯却是若有所思,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如此棘手的案子。
终究是贪婪让他主动撞进网里来。
“十二郎的主意,当真是妙啊。”
张亢挥舞着双手,身手极其利索的跑进了后堂。
方才那股子碾压张三郎智商的得意劲,以及郭彦一个劲青天大老爷之类的话。
此事一旦传开,必然会让他在民间大涨一波声望。
到时候离任。
说不定有万民伞相赠呢。
再加上他大哥在朝中美言几句,兴许就能尽早往上提一提。
这对于一个官员的仕途,是极其有利的。
谁不愿意往上爬啊?
谁愿意一辈子只当个从六品的小官!
朝中无人难做官,张亢的指望,也不过比他早几年中进士的亲哥。
可惜他这个身材模样,当初中榜的时候,没有哪位宰相愿意捉他为婿!
宋煊完全理解张亢此时的亢奋的情绪。
谁不愿意自己为官后被百姓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