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这个黑脸小子换洗的衣服也颇为简朴,还有补丁。
包拯倒是没有推辞,只是道谢。
这才稳稳坐下来,他已经打算好了。
待到考上应天府书院后,他再寻一些能挣钱的活计,到时候也好还宋煊钱。
宋煊洗漱完后,才重新坐在饭桌旁,看了包拯一眼。
罢了他脸色太黑。
根本就看不出来包拯休息好没休息好。
换个话题吧。
“包兄,你对于此番入院考试可有把握?”
宋煊随意的闲谈着。
“自是要全力以赴。”
包拯倒是没谦虚。
他远道而来,就是求学而来。
否则远离父母背井离乡作甚?
包黑子属于父母的老来得子,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就退休了。
待到他不到三十岁考中进士后,因为父母年迈,求朝廷给他在合肥附近任职。
但是父母又不舍得他离家,包拯就直接辞职了。
待到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又守孝,从考中进士到重新当官期间,足有十二年的时间是闲赋在家。
听了包拯如此肯定的语气,宋煊愣了一下。
大家都对考取应天府书院做出全力以赴的决心,唯有自己觉得随便考考。
往好了说便是心态好,往坏了说便是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尽力。
难怪张方平昨天一直都劝自己,想来他早就看出来自己的心态问题。
但好在宋煊是一个听劝的。
他喝了口粥后,才点头:
“我辈读书人还是要努力对待每一次考试,方能对得起这么多年来的辛苦读书。”
包拯深以为然,把碗里的粥吃的干干净净后,才开口:
“十二郎,你家底可丰厚?”
“嗯?”宋煊侧头瞧了包黑子一眼:
“包兄想要借多少钱?”
包拯倒是没有想到宋煊会这般发问,一下子就愣在原地。
见宋煊当即要招呼人来拿钱,包拯连忙制止:
“我是想着十二郎家世一般,又养着如此多的人,怕是手头不宽裕,待到我挣到钱后,便把在此期间住宿与饭钱一同结给你。”
“额。”
听着包拯的话,宋煊轻微颔首:
“包兄且安心,在此住宿期间,只要有俺一碗饭吃,便有你一个碗洗的,饿不着你。”
读书用功到深夜的张方平,方才一言不发,此时闻言更是发笑,被米粥给呛到了,还是一边拍着胸脯,一边狂笑,止不下来。
包拯再一次被宋煊的话给钉在原地,阿巴阿巴的不知道要说什么。
此时年轻的包黑子,还不是父母双亡、儿子也没有了的铁硬心肠时刻,弹劾谁都不惧怕。
包拯叹了口气:“只是恨此时的我财力不足,否则定然不会来叨扰十二郎。”
宋煊又拿在手里一个肉包:“无妨,俺颇有家资,添一双筷子,且吃不穷俺的。”
“况且咱们几个大男人,吃吃喝喝就花几个钱?”
“包兄且安心,俺在老家可是有名的及时雨,谁不知俺宋十二的大名?”
“就算是官府的人见到俺,也得客客气气的。”
刚刚缓过来气的张方平,再次狂笑起来。
那及时雨是什么好名头吗?
勒马镇三害之一哎。
我滴十二哥哎!
包兄将来若是做官,对付的就是你这种人!
张方平就是喜欢十二哥胡说八道的模样,总是能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包拯实在不明白,张方平为何总是发笑!
宋煊说的话有那么好笑吗?
第67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
包拯丝毫不理解笑点在哪里。
宋煊趁着早饭说话的间隙,总算是让包拯暂且打消付钱的心思。
传出去。
这有损俺及时雨宋煊的名头,初到宋城,还是要靠名声立足的。
包拯洗完碗后,瞧着宋煊与张方平二人在院子里打一些缓慢的招式,似乎是养生之法。
可他没见过。
但其余几个伙计挥舞着棍子,包拯就看明白了。
一瞧就是像是几人围攻同的路数。
看起来像是什么军阵演练之法。
但兵书在大宋是禁止流通的。
你若是在为将一途上表现良好,兴许皇帝会把太宗皇帝搞的军阵图传授给你瞧瞧。
到时候打仗,尔等将士按照此图部署即可能打胜仗。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信这个军阵图。
至于另外一旁的小奶狗也是三五成群的蹦蹦跳跳演练偷袭捕猎。
待到二人打完三套八段锦,微微出汗后,包拯见他们停下,才开口:
“十二郎年纪轻轻便注重养生之道?”
“这是自然。”
宋煊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毕竟俺颇有家资,不能人没了,钱没花了。”
“啊?”
包拯发现自己与宋煊深入接触后,他的言谈并不符合传统的读书人,反倒是频频语出惊人,但细细想一下,也颇有道理。
不过也对,在那种家庭里长大,没有长歪便已然是成功。
张方平最开始也对宋煊的许多行为言谈不理解,但随着接触多了,不理解的地方原来是自己没有料到的。
十二哥想的极其长远。
现在他看包拯就如同看当初茫然无措的自己一个样,遂忍不住总是发笑。
“张大郎何故发笑?”
张方平瞧着眼前的小黑子,过了一会才开口:
“我是笑包兄无智,我张方平少谋。”
包拯听闻此话,一时间都觉得他们俩都不正常。
人好好的,看着也不像是有脑疾的。
宋煊似笑非笑,把手中的毛巾放在一旁:
“包兄勿要见怪,俺们平日里的玩笑总归是不过脑子的,一笑了之。”
包拯连连应声表示理解,他俩年纪尚小,说话确实是让人难以理解,也许这就是他不理解堂弟讲的笑话一样。
“其实俺们是在锻炼身体,经常读书写字,容易腰酸背痛,年轻点无所谓,可是年纪稍长,便会显露出来。”
宋煊又给包拯解释了一遭:“这个八段锦,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练习,用来强身健体。”
“哦?”
包拯感到有些意外,如此全面的养生之法,他未曾听过呢。
最著名的便是华佗的五禽戏,但是已然失传了。
“此八段锦是何人所创?”
宋煊指了指自己道:“俺自己想出来的。”
八段锦是南北宋时期才搞出来的成套理论,到了明清后大受欢迎。
“额。”
包拯方才瞧了三遍,他虽不是过目不忘,总归是瞧着动作简单,但又是宋煊自己所创,他又有些不相信。
“方才戏言尔,此乃一个过路的白胡子秃驴教给俺的。”
听了宋煊的解释,包拯这才认同的颔首。
如此便全都说了通。
似这种养生之法,绝不是少年人该追求的。
张方平瞧着包拯听信十二哥随口讲出来的胡话,心中忍不住冷笑一番。
此人看着憨厚,估摸在合肥大抵是没有见过什么真正的天才。
将来就算他真如十二哥所言能考中进士,想必排名也不会靠前。
昨天听他所言,他在合肥就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了,所以才想着要外出求学,而且还是独自一人前来考取应天府书院。
那就说明他们那地方的学子,估摸还没有多少实力前来此处参加考试。
张方平始终认为,如果你的天赋够高够努力,那一定会见到宋煊站在你面前。
去年他与宋煊站在河边畅谈的时候,十二哥一句天才只是见俺的门槛,便登时让张方平浑身颤栗,久久不能自语。
平日里不认真学习的十二哥尚且能够吊打许多人,他一旦要努力起来,张方平相信包拯也会晓得那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