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煊并没有过于在意其余人的声音,瞧见王珪在那里招手,便走过去。
待到离开了人群,王珪才开口道:
“哥哥,我今天去看赌坊对你中解元的赔付比已经是一赔二了。”
“倒是有些经验。”
宋煊也懒得再管那些:
“时间充足,回家做些月饼预备着。”
“好嘞。”
王珪接过宋煊的考篮,直接奔着十二书铺而去。
因为中秋佳节即将到来,街道上的商家自是摆了许多灯笼。
因为“兔爷儿”深受小孩子喜爱。
除了灯笼之外,卖这个的商贩也不在少数。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
价钱极高。
宋煊瞧着陶宏等人订购的酒水送进后院,也没多说什么。
如今这个发解试的科举考试总算是过了,畅饮也是说的过去的。
从五代开始,私酿酒五斤就要死。
待到如今的大宋,是私自酿造五石才死。
酒水的利润极高,否则也不会出现私酿以及走私。
晏殊倒是专门上书请求过,对那些利润微薄的酒场一律禁止增加税收,以避免对百姓生活造成过大的压。
宋煊瞧着印模搞出来的月饼,倒是有些喜欢如此的慢节奏生活了。
待到新鲜出炉,宋煊捏起一个还有些冒着热气的月饼,瞧着上面的图案,莞尔一笑。
“陶宏,给外面摆摊的人送几个去,毕竟相邻这么久了。”
“好嘞。”
陶宏作为书铺的掌柜自是笑嘻嘻的端着木盘子出去。
皇城司几个人当真是受宠若惊,连忙道谢。
就算是外派能赚钱,可是许久不回家,那也是极为想念家乡的。
未曾想十二郎竟然会记着他们。
无论是否因为宋煊本就为人豪爽,可光是这一点,自是让他们在心中谨记。
其实应约来宋煊家里的人到底是少数人。
毕竟在宋城家里,中秋哪能往外跑呢?
张亢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叫着给我上点新酒,一进门就闻见了。
如此佳节,喝什么凉浆啊!
“对对对。”
王泰也大叫一声,他老家是山东的,可经过他爹王旦已经把家安在东京城了。
“倒倒倒,整大碗的,喝什么小酒盅啊,没意思。”
张亢自是大叫一番。
今天就必须要饮酒。
韩琦坐在一旁沉默不语,他倒是不知道大家能否中榜。
不过瞧他们这副模样,怕是没什么问题。
包拯瞧着满碗的清酒,自从妻子逝世后,他很少再饮酒了。
“嘿,我还是头一次喝新酒。”
范详嘿嘿的笑着,先是咂了一口,闭着眼睛,满脸享受的模样。
在宋煊这里,他可算是对得起自己的五脏腑了。
“先满饮一碗。”张亢端起酒碗大声道。
在座的自是晓得这位脱了官服的人是应天府推官。
“好,怕你不成?”
“哈哈哈。”
宋煊同样举起酒碗:
“我提一嘴啊,大家肚子里都没食,一碗酒下去,兴许就能倒上几个,可惜了这一桌子的饭菜了。”
范详一听这话,连忙拍了下自己的脑门:
“险些忘了,不能坏了这桌子菜,我等还是垫吧垫吧肚子吧。”
“哈哈哈。”张方平忍不住大笑:
“就算你吃了满肚子好菜,最后也得随着好酒吐出来,平白受苦!”
“那真是可惜!”
范详左右纠结,他可不想这么做。
既舍不得好酒,又舍不得好菜!
“那便先饮一口。”
张亢提了一嘴,众人笑嘻嘻的喝酒。
“十二哥儿,这次你可有把握上榜?”
范详抹了下嘴:“我知道你进入第二轮后,极为高兴。”
“哎,我怕宋十二的解元之位怕是不保。”
王泰连忙接过话题:
“此番解试当中,我四门答题亦是极佳!”
“哈哈哈。”范详当即放声大笑起来:
“王三郎,别看你爹配享太庙,可你还真不一定能够考中解元。”
众人一阵大笑,对于王泰能够考取解元这事,实在是不相信。
至少宋煊还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哎,你这个榜单上的最后一名,如何看不上我?”
王泰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心虚。
毕竟大家真的是在同一次考场上较量过,大部分人都是被范详击败。
就算范详是红榜上的最后一名,可是红榜之下的足有数千人。
“我如何能看不上你?”范详连忙往自己碗里夹着菜:
“我是觉得你与十二哥儿抢解元没那实力啊!”
“哈哈哈,在理,在理。”
吕乐简也是往自己碗里夹菜:
“我还觉得自己考的不错呢,那祝玉与赵概皆是考的不错,他们才有实力与十二哥儿竞争。”
“嗯。”
众人皆是看向一旁努力夹菜却夹不起的祝玉。
宋煊帮他夹了一下,祝玉连忙把自己的脸埋在碗里,不搭理众人。
“这么长时间了,祝兄弟的性子依旧跟个小娘子似的。”
“哈哈哈。”
听到吕乐简所说的话,众人自是一阵大笑。
祝玉却是不搭理他们的打趣。
“这么多,你们都对自己能够高中红榜很有信心了?”
应天府推官张亢饮了一口酒后,对众人询问。
“一般。”
张方平率先回复,反正这话也是从十二哥那里学来的。
“俺也一样!”
“大差不差。”
“还行。”
“凑合。”
“可惜咱们这里没有江潮,我有幸见过一次。”
张亢放下手中的酒碗:
“我听闻许多年轻人都会在中秋节去追逐江潮,好不过瘾!”
中秋时的观潮活动非常盛行。
北宋时期的观潮与弄潮活动曾因弄潮者多被淹死于江中,而在英宗治平年间一度被禁止。
然而。
“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
“怎么个意思?”
宋煊也只是在视频里看过钱塘江大潮。
当真没看过有人敢去当弄潮儿。
“观潮活动通常从八月十一日开始,“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人们租赁看台,哪怕只是一小块地方都不容易找到。
至于那些善于游泳的吴地青年,则会披散头发,身上绘有图案,手持大幅彩旗。
这些人勇敢地迎着潮水而上,在巨浪中翻腾跃起,展示他们的技艺,而他们手中的旗子却始终不沾水,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能力。
苏轼亦曾作诗来描述。
众人听着张亢的描述,十分羡慕,表示一会出去游玩一通,猜猜灯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