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毗王子一听,脸色也变了。
他正在为失去这个冠而烦恼,因为这个冠实在是太贵重了,没想到竟然失而复得。
他在高兴之余,问道:“那两个人现在何处?”
“就在如意客栈。”苏毗富贵说。
“好,那两个人定是盗贼,先不要打草惊蛇,等到晚上,我带人前去抓捕他们。”
“好侄儿,这样做合适吗?那样一来,我的生意岂不是泡汤了?”
“叔,你想得太美好了,哪里会有这样的客户呢?那两个人纯属骗子。”苏毗王子说着又把那个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晚上。
苏毗富贵在前面带路,苏毗王子领着十名侍卫跟在后面,赶赴如意客栈。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等到他们到达如意客栈时,苏瑰、法通、木吉设、风吉设和水吉设一拥而上,就把他们全给抓住了。
折扇公子用扇子敲着苏毗富贵的脑袋,笑着说:“你这个人可真是不知好歹,我要做你的生意,你却带人来抓我们。”
“公子饶命啊。”苏毗富贵吓得磕头如捣蒜。
“婉儿,你就别再逗他了。”李承乾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原来那折扇公子乃是苏婉所装扮的,那俊俏的姑娘正是雪儿,两个人一唱一和,演了那出戏,便把苏毗王子给引来了。
众人对苏婉无不钦佩。
如果率军强行攻打藏博的话,不知要死多少人,也不一定能抓住苏毗王子。
苏婉不过是略施小计,苏毗王子便主动自投罗网了。
李承乾看着苏毗王子,问道:“是不是你杀了松赞干布的父亲?”
苏毗王子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了,想抵赖已经是不行的了:“是又怎样?你是什么人?”
“我乃大唐太子李承乾。”
“天呐!长安在万里之外,难道你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我听说松赞干布的父亲对你可不薄啊,把这么贵重的冠都送给了你。”
此时,苏婉走到苏毗王子的面前,把那个冠又摘了下来:“像你这种人,怎么能佩戴这么贵重的冠呢?”
苏毗王子却说:“囊日松赞任用新贵族,把我们这些旧贵族昔日的好处全忘了,我们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我自然要杀他。”
“你们这些人,利益稍微受损,就胆敢犯上作乱,甚至是诛杀赞普,实在是过分!全部押走!”
第二天早上。
李承乾把苏毗王子及其手下交给了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感到十分惊诧,同时,万分感谢:“殿下,难道你们有神人相助吗?你们没有军队,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抓住苏毗王子的呢?”
李承乾就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没想到这位苏婉姑娘竟然有此等谋略,真是让人佩服啊。”
苏婉一笑说:“这不过是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姑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你可不要忘记答应殿下的话,这里有一份协议,你先签了吧。”苏婉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一份两国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协议。
“当然可以。”松赞干布说着就要来签那份协议。
谁知此时尺尊公主来了,说:“慢着,先不要签。”
松赞干布又把笔放下了:“你怎么来了?”
尺尊公主说:“大唐太子帮着咱们抓住了凶手,我们表示感谢,但是,签署协议一事,事关重大,首先,你得认真阅读其中的每一条,每一款;
其次,这件事,你得和大臣们商量。你不能一个人做主啊,倘若有什么不妥之处,将来,大臣们岂不是要怪罪于你?”
松赞干布觉得她说得也对,于是,对李承乾说:“殿下,请你们先到馆驿休息,待我和大臣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好吧,你们商量一下也好。”
于是,李承乾和苏婉以及众人回到了馆驿。
苏婉没好气地说:“那个尺尊公主是什么意思嘛,她要是不来,松赞干布就把协议给签了,咱们此次出使吐蕃就算是圆满成功了。”
李承乾说:“你就不要生气了,这事也不是急的事,他们商量后再签,不是更好吗?”
“夜长了梦多,迟则生变,很多事情一拖延,就变了。”
“应该不会。松赞干布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他是个讲信义的人,可是,那尺尊公主可就不一定了。”
此时,杜正伦又过来了:“殿下,我说得没错吧,蛮夷之邦就是这样,你们昨天出生入死,去藏博把凶手给抓了回来,他们把咱们利用完了之后,马上就变了。
那尺尊公主和松赞干布是夫妻,谁知道这是不是他们两口子唱的双簧呢?”
苏婉一笑说:“也不一定哦!我总觉得那尺尊公主不是什么好人呢。”
李承乾说:“你们想多了,我料松赞干布绝不是那样的人。”
“殿下,你自己实在,却总是把别人也想得太美好。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看这样吧,回头我让苏瑰去打听一下,看看他们到底在议论什么。”
“还是你的鬼点子多,好吧,就按你说的办吧。”
“苏瑰,你过来!”苏婉喊了一嗓子。
“姐,什么事?”苏瑰过来问道。
“我交给你一项特殊的任务。”苏婉在他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明白。”
第67章 松赞干布赠刀 李世民发怒(求追读)
晚上。
大殿内,灯火通明
松赞干布召集了几位大臣开会。
松赞干布十分感慨:“本王的父亲出外打猎,没想到遇到了刺客,将其杀害。
经过调查,得知凶手就是苏毗王子。
当天晚上,本王命大相尚囊带领五百甲士前去捉拿于他,没想到苏毗王子和吐谷浑天柱王相互勾结,又杀死了我们三四百名军士。
此仇不共戴天,本王必报此仇不可!
正当本王一筹莫展之时,本王想起了大唐太子正在我们这里出使,于是,本王前去拜访他,请他帮忙。
大唐太子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本王的要求。
他们没有动用我们一兵一卒,就他们那几个人到藏博转了一圈,没想到就真的把苏毗王子给抓住了,并且带了回来,帮本王报了父仇。
现在,他们让本王签一份互不侵犯协议,你们说一说,是签还是不签?”
大相尚囊说:“大王,你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当初,你曾经在大唐太子的面前表示,只要他能帮你报了仇,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你都在所不辞,现在人家已经帮你抓回了真凶,不要说签什么平等协议,就是让咱们出兵帮助大唐,咱们也不能说别的啊。”
松赞干布的叔父论科耳说:“大相尚囊,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你说的‘义’是‘小义’,我们不能把个人的感情强加到国家利益上来。
当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驻扎在鸿门,拥兵四十万,刘邦驻扎在霸上,有军队十万;
项羽打算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当天夜里,项伯为了报答当年张良对他的救命之恩,跑到刘邦的军营对张良讲述了这件事。
这就叫糊涂,这就是‘小义’,在项伯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最终,使项羽错过了一次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的机会。
后来,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却护着刘邦,最终,刘邦也没有得手。
难道说项羽最后在乌江自杀,项伯没有责任吗?
因此,我们不能学项伯。”
“大唐热爱和平,实力雄厚,天可汗心胸宽广,视蛮夷之人和中原人没有区别,我们双方签署和平协议,有什么不好呢?”
“你说错了,你们听说过渭水之盟吗?
大唐和东突厥也签了和平协议,可是,后来,怎么样呢?
就在去年,大唐随便找个理由,挑起争端,就把东突厥给灭了。”
大相尚囊摇头说:“颉利可汗屡次侵犯大唐的边境,天可汗忍无可忍,才发兵攻打人家的啊。”
论科耳冷笑了一声:“那些都是唐人的片面之词,我听说是颉利可汗的一个部下要作乱,颉利可汗自然要去平乱,可是李世民却率兵来打颉利可汗,你们说,人家内部的事,关你李唐何事?
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尺尊公主说:“中原人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和亲,在他们力量弱小时就和亲,等到力量强大了,就找理由打人家。
在汉朝时,就是这样,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来,把匈奴给灭了;
在隋朝时,朝廷又把义成公主嫁给了东突厥启民可汗,李唐又与吐谷浑和亲,可是,他们只要把公主嫁给哪个国家,就会灭了那个国家。
因此,我反对和李唐签署这份协议。”
尺尊公主说到这里,一伸手把那份协议给撕了。
其实,尺尊公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她担心松赞干布去了长安之后,李唐会送给松赞干布一个公主,要是那样的话,她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松赞干布吃了一惊:“你这是干什么?”
“我认为论科耳说得对,我们坚决不能上李唐的当,如果签了这份协议,李唐肯定会对吐谷浑用兵,到那时,李唐肯定会让咱们出兵帮着他们攻打吐谷浑,等到把吐谷浑收拾完之后,就会来收拾咱们吐蕃了。
所以,非但协议不能签,而且,还得把李承乾他们给抓起来,如果李唐敢对我们用兵,我们就以他为人质。”
“胡说!若是这样做的话,岂不是陷本王于不义吗?
人家刚刚帮本王报了父仇,本王怎么能做这种不义之事呢?”松赞干布十分气愤。
“大王,刚才论科耳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那是‘小义’,你不能以‘小义’来损害国家利益啊。”
“你们所说的都是愚者之见,所有和中原人作对的,最终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亡国。
因此,我们必须和李唐交好,才是正道,否则,最终的下场将会和匈奴、东突厥一样。”
最终,松赞干布拒绝抓捕李承乾等人,这场会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苏瑰把探听到的情况报告给了李承乾,并且建议说:“他们可能会对我们下手,我们赶紧撤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我们是到此来出使的,孤料松赞干布和吐谷浑的伏允可汗不一样,他必定不会加害于我们。
我们用不着逃跑。”
苏婉一笑:“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那个尺尊公主不是什么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