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隋文帝积攒了殷实的家底儿,隋炀帝能那么折腾吗?
后来,裴蕴向隋朝廷献‘貌阅法’,使得那些想偷减赋税的人无处可藏,最后,隋朝的国库日益充盈,巅峰期,隋朝的粮仓都是满仓,很多粮食没有地方堆放,大隋的财富不知道是我们的多少倍啊。
可惜的是,朕没有他那个本事,若论打仗,朕还凑合,理财这一块,比人家差远了。”
魏征趁机说道:“陛下有自知之明,这很难得呀!”
“不过,刚才你提到了东宫那三间老房子已经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东宫的形象,确实有必要修缮一下,好吧,朕准奏了!”李世民说着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字:准!
有了这个批复,李承乾便可以到国库里去提取银子了。
李承乾是个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沓的人,一万两银子到手之后,他立即召集工匠,开始修缮那三间老房子。
说是三间老房子,其实,房顶上的琉璃瓦,大多碎裂,木料已经腐朽,墙壁也坑坑洼洼,多有坍塌之处,还有什么价值呢?好像还不如推倒重建。
不过,李承乾转念一想,重建和修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重建的话,肯定有大臣们会说太子奢侈;
可是,修缮就不一样了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老房子还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据说,当年,李渊曾经在这房子里睡过一晚上,侍寝的正是那位尹德妃。
毕竟是皇爷爷奋斗过的地方,意义重大。
第32章 孔老先生怒斥太子,长孙无忌话说往事(求追读)
早上。
东宫。
李承乾正站在那三间老房子的前面,看那些工匠在施工。
不盖房子不知道,原来修缮房屋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各种石料、木材、砖、瓦等都要经过精挑细选,李承乾尽量做到既不浪费钱,也要高端大气,最起码要和东宫的规格、风格相匹配。
李承乾经过计算,除去材料、工匠的工钱之外,还能剩下五千两左右的银子。
果然有一半左右的利润。
他心想怪不得从古至今,那么多人都喜欢搞工程,原来这里面有赚头啊!
典型的就是隋炀帝,他修建洛阳城、显仁宫,筑长城,凿大运河,无修无止。
“承乾,你这是在干什么?”
此时,有一名老者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离老远就听见他的声音传了过来。
李承乾转过脸来一看,来的这位老者,不是孔颖达,却又是谁?
他赶忙上前,躬身施礼:“老师,您来了!”
只见孔颖达脸色铁青,胡子撅着,颤抖着手,指着那些工匠:“停下,快停下!”
那些工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挥了挥手,那些工匠都从房子上下来了,远远地躲在一边。
李承乾一看,看样子,老师是生气了,可是,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呢?怎么把他老人家气成了这个样子?
孔颖达怒道:“你太让老师失望了,这事儿,你做得太过分了!”
“您老人家何出此言啊?”
“自古以来,作为君主也好,太子也罢,都要以身作则,勤俭治国,切记不可铺张浪费,奢侈无度!
东宫那么大,难道还不够你住吗?
你又何必修缮这几间房子?”
“不是,老师,这房子也太破旧了,影响形象呀。”
“你若真的觉得破旧了,全部推倒,垃圾拉走,不就完事儿了吗?
这样还能多出一块土地,可以种点花草树木,环境又好,又敞亮。”
李承乾听了,一皱眉:“孤不过修缮三间破旧的老房子,何谈‘大兴土木’四字?”
孔颖达气得浑身发抖,那老脸跟猪肝似的:“你还在狡辩!
为师已经听说了,你为了修缮这三间房子,动用了国库一万两银子,是也不是?”
“是的。”李承乾坦白地承认了。
“你知道一万两银子是多少钱吗?
为师这么和你说吧,一户农家,数口人,耕田一年,挣不了十两银子,换句话说,一万两银子就是一千家中等的农户一年的收入,这还不叫铺张浪费,叫什么?”
李承乾听他这么一说,也不便再说什么,好像一万两银子的数目也很可观。
“汉高祖七年,萧何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了未央宫,那未央宫规模庞大,十分奢华,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啊。
萧何怕刘邦责备他,便劝说道,皇帝以四海为家,如果宫殿不豪华壮观的话,不足以显示你的威信,而且让后世子孙不能超过它的规模。
这是多么荒谬啊!
如果为师记得没错的话,当年吴起是不是对武侯说过‘国之固,在德不在险’的话呢?”
“回老师的话,吴起的确对武侯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如果君主不修德行的话,即使同坐一条船的人也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是啊!所以说,承乾,你作为大唐的储君,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考虑呀,不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如果你坚持修缮这三间房子的话,那么,为师一定去找你父皇理论一番,这也说明为师教育失败,为师还有什么脸面到东宫来教导你的学业?
为师就辞官不做,回老家种地去了,让你父皇另请高明吧。”
老头子说到气愤之处,把袖子一甩,不住地摇头叹息,气呼呼地走了。
此时,李承乾的耳边又响起了模拟器的声音:【叮!宿主,检测到对方已处于愤怒的边缘、对方已破防、对方情绪波动异常,现开启模拟选项:
一、上前追上他,好言安慰,并赠以金银;
二、就按他所说的办;
三、随他自去;请选择!】
李承乾心想孔老先生那么清高,赠给他金银,估计他不会要的,相反,他会认为自己很俗气;
因此,第一项不能选;
至于第二项,如果按他所说的去做,那自己的计划岂不是全盘落空?
所以,第二项也不能选;
“孤选第三项。”
【回答错误!后果很严重,请问宿主要更改答案吗?】
嗯?又错了,难道要选第二项?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用改!”
李承乾心想这么好的计划就这样被孔老先生给搅黄了,如果不修缮房子的话,那五千两银子从哪来?
没钱,怎么发宫女和太监的月例?
没钱,怎么去收买和笼络那些大臣的心?
没钱,拿什么去养称心和那十名突厥壮士?
难道说孤还得把一万两的银子还回去吗?
这……这可怎么办?
晚上。
东宫。
李承乾坐卧不安,眼看五千两的银子就要到手了,却又无计可施,他知道孔颖达的倔脾气,说得出来就能做得出来,他说去找父皇理论,肯定他就能这么干。
此时,但见苏婉乐呵呵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殿下,我给你出的主意怎么样?你赚钱了没?”
李承乾的心里正烦着呢,也没说话。
“哟,殿下,你的脸色为何这么难看?
我不是听说你已经把一万两的银子批下来了吗?
已经动工修缮房子了吗?
这不是好事吗?
你怎么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
谁惹你了?”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便把孔颖达来搅局的事对她讲述了一遍。
苏婉听了之后,双手抱于胸前:“哦,原来如此,我早就听说这位孔老先生是个书呆子,他还不承认,不过,也不能说他呆,因为我听说了一个关于他的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有一次,他去找你父皇要求增加俸禄,你父皇没同意,他就赖着不走。
你父皇被他逼得没办法,赏赐他黄金十斤,他才不大情愿地走了。
你可听清楚了,那是黄金,可不是白银哦。”
“啊?有这等事?”
李承乾一听,心想孔老先生,你可真行,你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噢,你缺钱了,知道去找父皇要钱用,那么,孤这偌大的东宫,这么大的开支,没钱,能行吗?
再说了,你是孔子的后代,那么清高,怎么会做出此等俗事出来呢?
你的俸禄也不少啊。
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现在,你知道了吧?他的清高都是装出来的,文人就是这样,死要面子。”
李承乾一只手托着下巴,低头想了一会儿,道:“现在且不说他,就说这一万两银子怎么办呢?
这老房子是修缮,还是不修缮呢?
如果不修缮的话,孤岂不是要把这钱送回去?”
苏婉撇了撇嘴:“你傻呀,到手的钱怎么还能送回去呢?”
“不送回去,那咋办呀?孔老先生死活不让修缮那几间房子。”
“那他到底是啥意思呢?”
“他说修缮那房子太过奢侈,不如把那些房子推倒了干净。”
“他真是这么说的?”
“是啊。”
苏婉眼睛转了转,莞尔一笑:“既然他让你把房子推倒,那你就推倒好了。”
“啊?孤若把房子推倒,这一万两的银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