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86节

  王珣和张志征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和一同从山西过来的人先见礼、互相拜个晚年。

  而后那十个少女之中,一个人率先开口:“见过王世伯、张世伯,恭贺二位世伯新年安康,财源广进……”

  其余人自然有样学样。

  “你是哪一家闺秀?”

  王珣特别看了这姑娘一眼。

  他们坐镇京城,书信往来之后,这便是他们十家暗地里遴选出来的十人。

  不见得全是家中直系,有旁支后人,也有关系匪浅的别家后人。

  山西从不缺美貌女子,即便此时大同一带也有“大同三宝,婆姨、火锅、皮毛”的俗语。

  如今这晋商十大家自己先优中选优,又岂是寻常姿容?

  那可是要“担当大任”的啊!

  而看其他少女此前就隐隐有以此女为首的模样,王珣当然要先问一句。

  这必定是一路上同行过来,容貌、才情、见识、脾性都最得别人倚重的那个了。

  “小女子范家旁支,家父在族学为教习。”

  “侄女闺名确不宜告知,令尊既能在族学教授子弟,那便还有功名出身。大家闺秀,果然不凡。”

  王珣笑容和煦,先以长辈身份夸赞了一番。若以他如今对皇帝的了解来看,只怕也会点选这个沉静知礼大方的范家姑娘为妃。

  于是他又换了个恭敬姿态,认认真真地请她们居上坐好,而后竟大礼相见:“得陛下恩典,你们入宫之后就都是贵人了,更是定有一人为妃,我们可不敢受这礼。现在,世伯们也恭愿娘娘们入宫之后皆得恩宠,逢凶化吉,步步高升!”

  在山西那边颇让知情之人不敢怠慢、出过首辅和公卿重臣的两家家主,就这么对着十个妙龄少女大礼跪祝,一时让她们手足无措。

  仿佛人人已经飞上枝头变为凤凰了,贵不可言。

  她们的目光顿时又不约而同看向那范家女子,只见她慌忙坐起:“还未入宫,世伯们何以如此相称?这实在是不敢当,不应当!”

  王珣和张志征相视一笑,携手站了起来。

  只要有一个识大体、明分寸的,那就够了!

  天恩虽隆,可那紫禁城内也着实凶险异常啊!

第106章 首辅病遁,天官请辞

  阅历丰富的王张二人只此一礼便试出她们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

  但这还不够。

  只见张志征又朝后面招了招手:“我们还备了些薄礼,略表心意。明日,宫里王公公会过来领你们去待选。入宫之前,我们毕竟还是长辈,有一些话要嘱咐你们。”

  听了王珣的话,自山西一路被送来的“十美”或者娇羞,或者激动,或者忐忑。

  那范家女子看着被送到前面的珍贵胭脂等各种礼物,还有诸多金叶子、小银鱼,更感觉到这次入宫的“使命”非凡。

  敢于对她们直接说出“定有一人为妃”这种话,那当然真的是皇帝旨意。

  来之前,她们其实就已经被千叮咛万嘱咐过。

  但王张两家的家主仍要叮嘱,可见入宫之后也并不见得会诸事顺遂。

  皇帝……为何会对晋地大商之家有这等殊恩呢?

  王珣凝重地开口说道:“陛下有用我们各家之心,你们入宫却不可骄纵。宫规森严,一心服侍陛下便是,万不可有媚惑之举,更不能有干政之心!”

  分寸他是懂的,皇帝只是用这种方式安他们的心,但绝不会容忍他们内外勾结。

  那是一个极有主见并且性格强硬的皇帝,所以他要先把话说明白。

  当然了,献入宫待选的本身就姿容绝佳,皇帝如果心喜而宠爱,那就更好了。

  “应当也不会将你们黜落再放归。故而留在宫中之后,若只一人为妃,其他人若没有昭仪婕妤才人贵人这等名分,就算要先做宫女,也万不可因此嫉妒。谁为妃,也不能明着照应其他人。”

  王珣特地看了一眼那范家女子,而后才对其他人说道:“陛下此次只点选一后二妃,将来却自然要子嗣繁茂……”

  王珣早已将诸多问题想周全,在这里认真叮嘱完她们,才让下人领她们过去梳洗歇息。

  一路从山西过来,眼下自然不是她们最好的状态。

  到后院里,不比一路上的旅舍客栈,总算是安顿了下来。

  而明天又将去到新的环境,一群少女哪能静下心呆着?

  不一会又到跑到了那范家女子房中,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刚才那些上好胭脂水粉和首饰、金银……

  “思容姐姐,若是你被陛下册封为妃,干脆就让我们九个都呆在你宫里吧?”

  仿佛她们也认定了这范思容最为出色一样。

  “谁知道陛下喜好呢?况且,你们都忘了王世伯叮嘱吗?宫规森严,这些事哪容得我们想……”

  她的年龄比其他九个要大上两三岁,在老家其实已过十八,是很晚还没谈婚论嫁的了。

  那是因为她父亲眼光高,轻易不肯许配人家。

  她父亲是范家族中一个秀才,只是多年还不能中举人。

  昔年颇有才名,范家极为器重,这才帮她父亲迎娶了一家远近闻名的千金绝色。

  如今却只能在族中族学里为先生了,对要送她过来的事情,父亲原本是不愿的。

  禁宫凶险,读过书的人看过不知多少历朝历代故事,本就怜爱女儿,又怎么会甘愿让女儿去涉险?

  但范思容觉得,如果就此能还了族中恩情,将来入宫之后能得恩宠,兴许还是能为亲生父亲请些恩典。

  她能学得知书达礼聪颖非凡,还是颇为崇仰父亲才学的。

  现在她看着这些天真的妹妹呢,心情颇为复杂。

  如今是相处如同亲姐妹一般,但王珣说得很清楚了:这次十人之中只点选一妃,其他人还可能会是宫女。

  不能明着照应其他人,还不是怕皇帝担心她们抱成一团,有干政风险?

  到时候尊卑有别,有人养尊处优,有的却形同奴婢……她们有些人可是打小千金小姐这么过来的啊。

  就这么呆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王安就过来将她们都带走。

  大明选秀女早有十分完善的流程,她们还是要先到集中的地方先筛选的。

  若按照过去的“盛况”,那是五千秀女入京。

  在宫外通过数道筛选之后,只有三百人会真正入宫接受更长时间的宫规、礼仪培训,然后才选择区区三人,让皇帝点选一个为后,另两人册封为妃。

  至于嘉靖朝和万历朝都有过的封“九嫔”,那不是皇帝大婚时的常规选秀女。

  王安忙这件事已经忙了很久。

  先是直接通过锦衣卫、五军都督府的序列去遴选了一批。而后才是与顺天府对接,自民间也遴选了一批。

  如今宫外专门进行初步筛选地方,其实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只待再挑出三百于正月十五之后送入宫中。

  这十个从山西来的少女自然算是“加塞”。

  “范姐姐,怎么办?”

  感受着已经在这里呆了很久的少女们异样的目光,这“山西十美”仍旧不由得抱团。

  范思容抿唇摇了摇头:“听吩咐便是,不争执,不闲谈。”

  “山西十美”不出意外地在随后一轮筛选中过关,也让她们被更多人注意、隐隐忌惮。

  而时间也来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该来的总会来,泰昌元年第一场议事的朝会,人人心情严肃。

  沈一贯那家伙果然请病假了!

  这带来了巨大的隐忧,也引起了更多的不满。

  萧大亨站在那里面沉如水。

  风雨欲来,浙党党魁不愿站在风口浪尖,那么接下来其他人难道不会把过去主政之人推出来背一些罪责?

  沈一贯糊涂!

  侯朝时候,隐隐听得有人在议论。

  “还是要补阁臣吧?申、王二公年纪也大了……”

  “那又有谁人可入阁?”

  

  萧大亨默默咬牙。

  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难道又点朱国祚,或是其他封疆大吏、致仕老臣?

  沈一贯以这种方式开始传达坚定的去意,大家又想起了赵志皋病瘫的那些岁月。

  申时行和王锡爵站在孔尚贤身后,一个心中忧虑,一个心中不满。

  孔尚贤则琢磨着前天才刚从临清送来的信。

  只要留居京城,那么每次朝会,孔尚贤想来就能来,而且能站在文臣最前面。

  他能一直站在这里,哪怕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天下士绅都会多一份感激。

  毕竟皇帝看见他,心里就会多一分慎重。

  三通鼓响,众臣入朝。

  马林也站在了武臣班列里,心中颇有怨气地走入右顺门。

  武臣班列之中还有一个人,戚继光的儿子,新的镇夷侯戚祚国。

  因为登州离的比较近,他最先一个赶到京城谢恩。

  入目处是又已经开工的皇极门,虽然现在时辰还早,工匠们还没来。

  乾清门下面,朱常洛坐到了御座之上,朝会开始。

  谢恩得以排在最前面,戚祚国感激涕零。

  马林一样要谢恩——上一次正旦大朝会,没有这个流程。而他虽然是被降职,却依旧算是皇帝恩典,毕竟没有革职为民。

  朱常洛也没有对他们多说什么,无非公式化的勉励一二。

  到了要正式开始奏事之前,朱常洛却先开了口。

  “首辅因劳成疾,朕着实挂怀。陈矩,你召太医一二,先代朕去视疾。盼能早日痊愈,回阁理事。”

  一众文臣心中震动。

  遣内臣视疾,和“代朕视疾”可是两码事。

  皇帝亲自视疾的话,一方面是当真极有尊荣,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真的要去了。

  现在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出,申时行还没想好要不要劝一劝,陈矩已经领了旨意迈步离开了。

  “开始奏事吧。”

  文武两班里却没有咳声,大家都还在猜测着皇帝是什么用意。

首节 上一节 86/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