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45节

  他赚钱了,但他并不开心。

  这可真是一个“贫穷”的大明。

  钱都去哪了,还用问吗?

  ……

  山海关那边,高淮在数银子。

  今年已经收的还没解送进京,过去存下的银子大部分也都在这,还有一部分拿回老家买了田宅。

  看着地库里这不到二十万两银子,高淮的脸色在烛光之下阴晴不定。

  “告诉他们,君父病重,人人都要表表孝心忠心!家产五百两以上,家家都得拿出至少一成!”

  “这两个月收的马、冬衣,再去各卫。孤山堡平乱在即,哪个卫兵备不齐,咱家都要回京呈奏!”

  “还有朝鲜,让他们别等了,把好料都带回来,宫中自有巧匠造办成礼!”

  如果真要回京,没有十万两以上,恐怕不显自己能干。

  

  但要他分出一大半去,高淮肉疼至极。

  转身往回走,他又说道:“早些睡,明日再一家家上门!”

  本来就肆无忌惮乱辽十年的高淮,此刻因为局势提前被激发更大的凶性。

  天家处处都要用钱,就靠每年百万两的金华银和那些土贡什么的,够啥用?

  嗣君也很快就会明白这些!

  税监征税形势已然大好,如今就能一年呈上去数十万两,将来百万两、数百万两不在话下,焉能现在就撤除了?

  高淮竭力搜刮,想拖下去,用“能力”证明矿监税使存在的必要性。

  深夜里,东罗城内的那处宅院内又是数人密议。

  “你们放心,我已得到明白回话。已有明旨,那阉货拖延不走,更以剿匪之名再加派搜刮,本就是大罪。激起民愤,自然而然!虽是军城,但邢督台和马总兵会按兵不动的。”

  “是啊,那阉货来之前,这辽东马市和来往商旅的好处,本就是他们的。如今陛下病重,将传大位于太子爷,那阉货圣眷不再,怕他作甚?人人都想回到以前的日子!”

  “马总兵当真已有明白话?督台大人呢?”

  “反正那阉货如今是亲自出面,我们只是寻机群起而攻之,又不是像临清那样火烧税署。不动镇守府,就没事!”

  “他家丁恶仆不少……”

  “故而要先暗中多找些人……”

  而宫里的旨意也到了锦衣卫。

  自从张居正死后,一直认可并支持他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也被清算,锦衣卫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正儿八经实职掌印的指挥使。

  如今,锦衣卫是以堂上佥书王之桢为锦衣卫提督,管锦衣卫事。

  他叫来了一个百户,表情严肃:“册立大典在即,抽不出太多人手。辽东你熟,这件事,你去办!”

  骆思恭利落地行礼:“卑职领命!”

  而后骆思恭迅速点了人出发。

  “骆头,都有明旨了,需要这么多兄弟一起去拿他回京?这个节骨眼,过两天就是殿下册立大典了,我们……”

  京城东面通往山海关的路上,是骆思恭加上一旗十人锦衣校尉马上奔行。

  “别啰嗦,赶路!”

第52章 接招!太子殿下!

  骆思恭如今是个百户,他底下有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五个小旗,每个小旗十人。

  现在他的话不客气,这一旗锦衣卫也就不啰嗦了,随他一起奔行在夜路上。

  每个人似乎都很习惯,因为他们是上过战场的。

  朝鲜之役,锦衣卫有参战。

  那个时候,骆思恭只是个小旗官。

  他和他底下的这十人,曾频繁深入敌后,刺探敌情。

  骆思恭的祖上,其实显赫一时。

  嘉靖皇帝的潜邸旧臣,官至锦衣卫指挥使的骆安,是骆思恭的曾祖。

  但骆安之后,骆家先只是带俸指挥佥事,而后是带俸正千户。

  到了骆思恭,君子之泽三世而衰。

  没了恩荫,就只能重新往上爬。

  就算能在册立大典上做个护卫又怎么样?真想爬上去,只能不断做事,不断立功。

  京城之中,田乐并没有把孤山堡剿匪方略呈入宫,邢玠在那,会做准备的。

  何况:太子册立大典正在进行,他也想看看嗣君会不会着急这事。

  从六月末降下明旨到八月末,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后太子册立大典正式举行。

  前一日颁诏、受册宝、具冕服叩拜皇帝、谒中宫。

  按照嘉靖皇帝拟定的新仪制,其实不用分几天了。

  但因为朱常洛转眼就将是新君,这次的太子册立大典就隆重了一些。

  八月二十八正日,则是先遣官郊祀,天地、社稷、太庙等一个都不能少。

  皇帝不露面,文武百官则在文华殿再看一次受册过程,其后则是跪贺。

  这全套过程里,朱常洛按照鸿胪寺官的引导做出相应动作便是。

  从文华殿中走完流程之后,又回到东宫。

  太子升座,宗室诸王遣使、未来的“诸王”恭贺。

  弟弟们都在宫中。其他藩王的使者没有悉数到齐也没关系,后面还有内禅暨登基大典嘛,那个才更重要。

  沈一贯他们觉得太子是拘谨柔懦守礼的,慈庆宫正殿上的弟弟们就不觉得了。

  “……小子常浩,兹遇长兄皇太子荣膺册宝,不胜欢庆,谨率诸弟谒殿下称贺……”

  朱翊钧如今有五个儿子,老二、老四、老八都已夭折。

  此刻老大坐在上面,老三被押往凤阳,代表老六老七的老五朱常浩虚岁刚到十岁。

  称贺的话都是规定好的,他背好了,忐忑说完才看了看大哥。

  大哥的眼神好冷肃!

  朱常洛倒不是故意吓他,礼仪场合自然严肃罢了。

  老五的生母是端妃,老六老七都是已经故去的李敬妃所生,大家过去都是被忽略的孩子。

  这一天的礼仪结束,大典却还有一项,次日要以皇太子身份亲谒太庙。

  按规矩,应该是皇帝亲自捧着祖宗神主、带着太子去太庙谒告祖先的。

  如今自然就是朱常洛自己去。

  他庄重地走出午门,身穿太子冕服踏上天街。

  此时此刻,高淮也备齐了仪仗,踏入了东罗城。

  “都是为了你们!不把匪贼剿干净,你们哪能在这里安心做生意?殿下登基大典之前,辽东捷报必须入京!”

  忠心耿耿的天家奴婢高喊着大义闯入一家店,朱常洛也迈入了享殿宽大沉重的门槛。

  此处里外秩序井然,门外护卫和官员依序而立,无人胆敢乱动或大声喧哗。

  山海关东罗城的这家店外、这条街,却渐渐围了不少像是看热闹的人。

  店内也忽然传出了咆哮声:“你这阉货,不让我们活,那就拼了吧!”

  “你想造反?”听到这话,高淮却觉得非常逗,肆意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好啊!给咱家拿下,抄家灭族!”

  ——

  “……既受册宝,勤学精益,察国事之艰繁,恤民生之忧苦……”

  ……

  “狗贼!欺人太甚!”

  “杀了这高扒皮!”

  “这样下去还有活路吗?”

  高淮的笑声后,这条街的形势却变了。

  他已经走过的地方,被“扒”过一道的人围了过来,大声控诉。

  他还没走过的地方,也有人过来了,看着被高淮家丁压在地上的商人厉声叫喊。

  看着门外这条街上陡然拥过来许多人,高淮这才有点慌,但神情和声音依旧狠戾:“你们都想造反?!”

  ——

  朱常洛依然一脸庄肃,向大明列祖列宗祭告。

  所祈所盼,无非国泰民安,内无灾祸,外无患乱。

  “拜!”

  声音一出,殿内殿外齐齐跪拜,位序规整,气氛庄肃。

  ……

  “杀!”

  东罗城的这条街乱做一团,你推我搡,层层包围。

  “打死他们!”

  “仗势欺人的狗奴婢,扒了他这身皮!”

  

  “万岁爷开恩,已经下旨撤了他,不用怕他!”

  “杀啊!”

  ——

  “册立大典礼成,臣等恭贺太子殿下。”

  午门前面,沈一贯领衔,在太子册立大典的礼仪之外加了这个环节。

  “辛苦列位臣工了。孤还要回宫谒告父皇和皇祖母,你们……”

  他仿佛有些不自在,沈一贯起来之后才弯腰再说道:“还请太子殿下面奏陛下。册立大礼既成,后日九月初一,禅位诏书及殿下登基诏书之事,臣等亟待圣断。”

首节 上一节 45/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