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266节

  他们已经懂得凭马的机动性骗弹骗炮,然后在乘隙冲击。

  袁可立知道有了燧发枪,可如今不能量产,边军主要还是以前的火器。

  但是能够灵活运用。

  此前数战里,像一窝蜂这样的火器还没被使用,主要是火绳鸟铳和虎蹲炮,再配以三眼铳、喷筒等。

  现在,这些之前靠外围军阵保护起来的“围城”车当中实则是战车的一窝蜂被推动着往前线去了。

  它们将成为鸟铳装填间隙的惊喜。

  一次就能射出去三十二支火箭,其实很盼鞑子能径直冲得近一些。

  东南面离大营不远的地方,是一处较窄的河湾。

  西面,乔一琦带着还剩下的八百余人死守。

  “大丈夫生不封万户侯,死当留万古名耳。安能坐寒毡,守破砚,局促辕下驹乎!”他大声说道,“看吾神射!”

  他说得文绉绉,也不管其他大头兵听不听得懂。

  但是乔副千总很猛,大家都知道。

  乔一琦生于富家,打小就喜欢疏财结纳豪杰,练武谈兵。别看他书读得也不错,武艺同样夸张,能开五石弓左右射,运槊如飞。

  

  当年他是以武勇骑射名贯三吴的,那时倭贼已经在攻朝鲜,江南也担心再有倭寇,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招募乡勇想要保一方安宁,这才有了饮酒时谈笑起陈桥驿兵变的祸事。

  现在他连连射出三箭,而后稍息了一口气,忽然盯住了一人:“那人定是贼酋!拿强弓来!”

  他有两副弓,一副轻一副重。

  强弓能射得更远,当然也更加吃力。

  乔一琦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道:“定要让鞑子以为我们已经岌岌可危,要护住东岸援军过来!我射杀此贼,鞑子就该拼命了!”

  说罢猛然用力,弓如满月,然后他就屏住呼吸,稳住双臂缓缓移动,寻找那个松手的时机。

  “才冲了两回就折了他们一成多人手,汉人不来救?”

  马背上,石保兴奋地盯着面前的明军,还分心对扈从说了一句。

  “岱青杜陵和大汗压着他们,哪敢乱?他们为什么不在大营后面的河边搭桥?”

  扈从有些奇怪。

  “管它呢,当然是这里河面窄一些,看那边民夫害怕的样子。”石保远眺了一下,“收点手,大汗想等他们把浮桥搭完再看看动静。”

  前方的河面上,对岸撑着许多小船到河中央,随后吃力地搬动船上载过去的大石头。石头上系着绳索,沉入河底就好像锚一般,然后后面又有人铺着木板在小船上钉牢。

  场面是紧张的,毕竟河的西岸正在激战。

  石保忽然觉得这活也不好干,怎么才能算是既紧张明军搭起这浮桥又不吓跑了他们搭不起这浮桥?

  大汗让他带了三千人来,总不好显得胆怯不敢战。

  “装作箭矢不太够了,抵近些再……”他转头吩咐时,陡然脑门一寒,锐利的破空声大作。

  随后他就眼前一黑,在马上软绵绵地被颠了几下坠落下去。

  “好!”

  叫好声中,乔一琦吐出一口气,把长槊握紧了:“万胜!”

  “万胜!”

  岱青的五弟阵亡,他带领的人顿时红了眼,哪还管什么要留手等浮桥搭好?

  “忽惹!”

  “忽惹!”

  箭矢如雨,直奔这河西岸的阵地而去。

  大营和这里,都在遍野的敌骑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但他们就是始终在这里。

  袁可立遥遥望了望东南面,心里压下悲悯。

  他不需要管这浮桥搭不搭得成,他只需要虏酋心里多一个选择,多一分犹豫,在这里多耽搁他们一点时间。

  哪怕只有半个时辰甚至一刻钟。

  就在此时,西面靠北的敌骑忽然整体有往南移动的态势。

  袁可立只过了片刻就直接大喊:“传告各营,义州援军已至!”

  他只是猜的,但那个方向却响应一般地传来战鼓声。

  随后只见那些敌骑似乎只是往南收缩一下腾开冲刺距离,随后又迅速如潮水一般冲过去。

  袁可立怔怔地看着仿佛要分裂成两个明显战团的敌骑,忽然心中一突:“右翼快分三千人往援,阻他们一阻。鞑子不是一心,有人想往北逃!”

  刚刚冲了一轮,察觉到石保那边有异的林丹巴图尔又看到了左翼的异动。

  他愣了一下就恨声道:“岱青!”

  关键时候,岱青似乎还是准备带着岭南四部往义州方向打出去。

  就在这时,西南面的游骑归了阵,到了他面前喘着气喊道:“大汗!汉人皇帝的龙旗!汉人皇帝来了,在西南面,两千骑,汉人的英国公带着!”

  林丹巴图尔陡然双眼血红,咆哮着:“你去告诉岱青,别想着跑了!擒杀汉人皇帝,局面顿时逆转!”

  说罢挥舞着金刀大声说道:“汉人皇帝仓促过河而来,随本汗前去擒杀他!”

  袁可立在那边瞧着敌骑忽然大乱,又有调转马头往西南面去的架势。

  这怎么打得乱糟糟的?

  他不知道林丹巴图尔为什么发了疯,他也想不到忽然有“王见王”的局面。

  才十几岁却走到越来越绝望境地的林丹巴图尔心目中,大明皇帝同样是个骄傲而有雄心的同类人,要不然他为什么敢于从宣大到辽东全线开战?

  关键时刻他御驾亲征了,很合理。

  两千骑先行赶来,当然是想要鼓舞这边的士气,拖延时间。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法子。

  同样的,对于林丹巴图尔来说,这也是绝地翻盘的最好机会。

  对才十几岁容易上头的他来说,又是一个新选择。

  西南面的小凌河东面,张维贤紧张地擎着那面旗帜。

  从山海关那边忽然送来这东西之后,李成梁让他带人先快马赶到战场。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第332章 绝世功劳

  “快些,再快些!已经探明了,前面一直到锦州都没有鞑子了!卜石兔,让他们再快些!天黑前必须过锦州!”

  卜石兔心里骂骂咧咧:老子也是鞑靼人!

  可他已经见识过了,这个大明的彰勇侯在战场上就像是一个疯子。

  现在他又疯了一样地赶路,完全不惜马力。

  就这样奔行,赶到了战场又如何?马儿的腿都软了,还能打?

  不过现在卜石兔倒是越来越激动了。

  察哈尔的岭南四部老巢都被大明清扫了,他留下了三千多人收拢那些归降的部民。

  大明这边的军情里,又似乎确实把林丹巴图尔和岱青都围困在了大明边墙之内。

  黄昏时分,他看到了大明的边墙,心中不免有些古怪。

  没想到还能有带着兵大摇大摆地进入大明边墙的机会。

  “不到百里了,再快些,别歇脚,天黑了可不好赶路!”

  刘綎已经派人到前面喊着开道了。

  “彰勇侯率土默特仆兵往援锦州,速速开关!”

  “李都督已经遣人来过,确是彰勇侯?关防印信可在?”

  “都在这里,吊上去,一刻别耽搁。侯爷说了,东西都搁你们这,随后再送去!”

  远在西边大宁一带的李化龙此刻却往北去了,他要到敖汉部的驻牧地一带。

  这份功劳,他来不及分一杯羹了。

  “把这燕山一带理清楚了,未尝不是大功。本都督守着西口,你去援宁虏伯守好通辽,这大宁镇总兵,本都督可保举你。”

  马林此后连连得胜,现在已经感受到当年刘綎等将的快乐。

  他顿时抱拳:“末将听令,定然尽心竭力!”

  “去吧,带他们赶着这些牛羊。一应过冬军需,本都督随后会送去。”

  他要坐镇这后方稳住这得来不易的开平、大宁一带了。

  建州反了,连朝鲜都反了,后面辽东仍旧有许多战事。

  但袁可立竟然能把这口袋最终扎在了锦州东面,这一战若大功告成,辽东那边此后都该由袁可立来主持大局。

  夜风之中,看着马林去准备启程,李化龙回到了帐中。

  大明武略重臣后继得人,李化龙自然是信重宽慰的。

  刘綎这个武夫嗜战如命,他非要赶去,那就由得他。兴许气势如虹之下,建州那边又旋即剿灭,这场大战就当真功德圆满了。

  居然真的一战夺回开平、大宁,李化龙此刻仍觉得有些侥幸。

  汗庭本不该如此不智的,难道当真像皇帝和田乐他们说的那样,十几岁的汗庭之主,真到了战场上一定会得一些教训的?

  只是这教训恐怕太过惨重,他还有汲取这份教训的机会吗?

  天黑了,张维贤在逃命。

  擎着天子龙旗逃命,这不像话。

  但李成梁有过交代,说陛下只送简单的几样仪仗来,人没到,那就是让他们用好这饵。

  他心惊胆颤地往海边跑,身后有追兵,侧前方也有鞑子绕过去堵截了。

  论骑术精湛,他们还是比人家差一些。眼看回旋空间越来越小,张维贤感觉自己恐怕要交代在这。

  林丹巴图尔已经杀红了眼。

  岱青没有过来,他又已经从那边追到这边来了。

  追着追着,他其实过程里也想到过:汉人皇帝真的会只带两千人深入战场吗?

  但他既然一时激动之下已经下了命令,就容不得他再多犹疑。

  到这一刻,他只能咬牙追下去,反正已经很快就能围杀他们了。

首节 上一节 266/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