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223节

  说罢止住了这个话题,兴致勃勃地问道:“离乡多年,不知如今绍兴府和江南是什么光景?”

  

  陶崇道一时古怪,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对他讲讲这些年江南的变化。

  老实说,陶氏这么多秀才、举人、进士,受到的影响就很大。

  而且这家伙是被虏酋掳来的,却又说着知恩图报,陶崇道实在有些吃不准这家伙的忠义观念。

  只是对他的际遇之奇十分感慨罢了。

  “绍兴府啊……”于是他只讲些最近十几二十年绍兴府的雅事趣事,聊为谈资。

  其他的不说,这龚正陆对他是十分尊敬的,对他大明钦使的身份更加恭顺。

  这段时间以来的安排……陶崇道忽然想,若是建州女真部名正言顺地建国了,恐怕规格更高。

  新消息从赫图阿拉城往东北部传去,而在熊廷弼的有意安排下,建州女真由于皇帝遣使令他们带敕书朝觐的压力而愿进献亲女为婢的消息已经传开。

  与此同时,抚顺关那边的将卒忽然开始演练起充当礼仪卫兵,调来了一大批光鲜喜气仪仗的事情,也被来往行商看在眼里。

  这也不像仅仅作为宫女的规格啊!

  时已五月,东北开始进入暖和的季节,路途更加便捷了,消息也更加便捷了。

  本来已经准备启程的叶赫部贝勒纳林布禄听闻消息之后大惊失色,难以置信地请来大明使臣询问情况。

  “……这,本钦差可不知晓。”

  “上国既想联姻那建州女真,难道让我们去朝觐不是呵斥努尔哈赤,而是准备借机打杀我等?”

  大明使臣见他这模样只是板起了脸:“本钦差是来宣旨的,都督若不愿奉旨前往朝觐,本钦差这就启程回京复旨了!”

  上国有令,你说去不去就完事了!

  明使太嚣张了,纳林布禄神情惊怒不定。

  而出使叶赫部的使臣随后才多了一句嘴:“以大明国力,打杀你等还要用这种手段?你们是大明授宝之藩官,总该学些仪制才是,简直一窍不通!眼见你们争战不休,祸及大明辽东边民,陛下这才降旨过问,毕竟女真各部都分属大明奴儿干都司四百二十卫所!兴许是建州女真畏惧天威,奏请陛下从轻处置呢?”

  纳林布禄接过了话头难以置信地问:“从轻处置?就因为愿意进献亲女入宫?皇帝陛下……就要这个?”

第279章 叶赫那拉的自救

  “详情如何,本钦差可不清楚。既说好明日启程,还走不走?”

  纳林布禄心里七上八下地看着他,难做决断。

  明初时大明的兵锋之盛铸就了最初的奴儿干都司底子,成化犁庭的影响力还在,李成梁这个女真杀神还活着。

  由于女真实在有太多部族分散在这广袤的东北地区,他们又都处于相对原始的社会结构下,所以女真诸部一直不曾融合统一。

  这百年间,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都南迁得离大明更近了。由于生存空间的矛盾,摩擦逐渐加大。

  各部的氏族结构开始演变得更先进一点,又没有一部已经足够先进、彻底完成了兼并统一的大业。

  建州女真后来居上,其余各部的“生死存亡”威胁更加紧迫。

  这种情况下,大明那些敕书代表着的身份,也是一个护身符。

  永乐朝初建奴儿干都司时设了一百八十一个卫所,而后一直到如今,名义上仍然存在的奴儿干都司共有四百二十个卫所。原先的羁縻卫,朝廷还是要派人在这里的。但如今,这奴儿干都司诸多卫所,实际只羁不縻了。

  但名义上,他们仍然是大明登记在册、授了宝印敕书的臣子。

  皇帝降旨,钦差来宣,不听命其实就是抗旨。

  当然了,因为特殊的关系,“抗旨”的情形也不是没有过。只不过,那样就要做好迎接拳头的准备,或者拒绝朝贡、不承认袭替者敕书身份的风险。

  想着莫测的未来,纳林布禄十分犹豫。

  当年组织九部联军一同讨伐建州女真部,本以为会是叶赫部铸就无上威望、一统其余诸部的决战,没想到却是最后的辉煌。

  那一战不仅大败,纳林布禄的哥哥都战死当场。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索要兄长的遗骸,没想到努尔哈赤竟将他的遗憾分为两半,只送了一半回来。

  这是何等侮辱!何等不共戴天之仇!

  而对大明,纳林布禄又惧又恨。

  他的父亲杨吉砮,是被李成梁杀的。

  他继任贝勒想要征服哈达部、扶持一个臣服于己的贝勒,这事又是大明阻止的,最终李成梁率军突袭夺下叶赫西城,叶赫部已经只剩一个叶赫东城,岌岌可危。

  如今想来,那一战才是叶赫部由盛转衰的真正转折点。那一战之后,努尔哈赤那家伙获得了大量敕书,实力这才通过朝贡越来越强。

  现在大明天子居然贪恋美色,看不出努尔哈赤野心勃勃吗?

  “……钦差既然知道了,好叫钦差大人知道:那努尔哈赤相貌丑陋,莫不是夸耀了女儿容貌?还盼皇帝陛下不要被他哄骗了。”

  “那就是欺君之罪。”明使不以为然,随后意味深长地笑看着他,“陛下君临四海,哪里会因为区区边蛮女子而魂不守舍?都督,你这可是小觑陛下了,殊为不敬。”

  “臣不是这意思……”纳林布禄却心里一沉,“皇帝陛下降旨,令我们带上全部敕书入关朝觐。如今不知努尔哈赤怎么说的,但他狼子野心,陛下不可不察啊!”

  “都督对本钦差说这些那却无用。本钦差来此,只为了向叶赫部颁旨。若是叶赫部之事,本钦差尚可斟酌商议,或是代为奏请。建州部那边,则另有同僚专办。”

  “……我们叶赫部的忧虑,还请钦差大人体谅。那贼子吞并多部,大半敕书都被他夺了。这么多年下来,钱财比我们多,兴许是重金贿赂了那边的钦差大人美言。钦差大人,我们叶赫部的苦处您也看到了,还盼指点一二。叶赫部虽比不上建州部富有,但绝不会亏待钦差大人!”

  明使脸色古怪。

  过了许久他才说道:“都督已问了本钦差这么长时间,陛下究竟想怎么做,本钦差委实不知。不过依我之见,总要看看各部哪些人听宣听调,哪些人忠顺臣服。你们诸部之间打来打去,只要不祸害大明,不劫掳边民,朝廷一向也懒得管。当年若不是你们为祸太甚,宪庙不会出兵。前些年宁远侯出兵,也是为此。”

  说罢看着纳林布禄:“在朝廷多年观瞻之中,至少建州部屡屡朝觐。陛下登基之时,努尔哈赤更是亲去朝贺了。如今他愿献亲女为婢,陛下赐了恩典也不足为奇。反观你叶赫部,当年都督率兵侵掠边关,甚至兵临威远堡,后来又抗命拒不交还哈达部贝勒之子。即便本钦差帮叶赫部美言,也要陛下听得进去才行啊。”

  纳林布禄脸上青红交加,一时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当时确实脑子一热做了兵逼威远堡的事,后来才挨了李成梁的重锤。

  “忠顺!陛下和朝廷要的,始终是忠顺!都督不必不亏待我,想要朝觐时让陛下体谅你们的难处,叶赫部是要向陛下和朝廷表忠顺。不带疑虑尽快启程是忠顺,如今若担忧陛下亲重建州部,也该让陛下知道叶赫部更忠顺。这些,可不是本钦差几句美言就能办到的,本钦差美言在陛下又算得了什么?”

  “……比叶赫部更忠顺……”纳林布禄看着这明史。

  知道的情况太少了,反正现在只知道明廷认为努尔哈赤那家伙能够屡屡亲自去北京朝觐,这就是忠顺。现如今肯献女为婢,也是忠顺。

  所以说不能再犹疑大明召他们去朝觐的用心,除此之外,还能怎么样显得更忠顺?

  比财富,叶赫部早已比不过建州部。

  这么多年女真诸部之间打得热闹,但李成梁重锤叶赫部之后,纳林布禄这么多年确实不再敢去袭扰大明边关。

  但这件事努尔哈赤那家伙也没干过,而且听说送回了不少逃出边关的汉民。

  那是多好的阿哈和诸申啊!

  纳林布禄想来想去,既舍不得钱财又舍不得那些阿哈和诸申。

  所谓阿哈,努尔哈赤也希望龚正陆做过,那就是包衣奴隶。

  而诸申则是依附民,地位稍高,往往是归附的小部族的部民。汉人之中,也有一些因为一技之长不必成为阿哈,部族里有一些汉人诸申。

  大明换新皇帝之前的那几年,女真各部都有不少汉民逃来,心甘情愿成为缴纳阿勒班的诸申。这些汉民,是很好的诸申。劳役、兵役和贡赋,只要不比他们在辽东边墙之内更重,他们都甘愿缴纳这些阿勒班。

  如今的女真诸部,也不像过去一样只把他们作为阿哈来用了。让他们成为阿勒班,赏给一些贝子和小部族头领,也是大部贝勒收拢人心的一个好法子。

  

  纳林布禄现在就算想像努尔哈赤一样遣回大明逃民,也办不到。

  那不是动自己的根基吗?

  所以最后,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东哥,犹豫了很久之后才试探着开口说道:“钦差大人在这里这么久了,也知道东哥……”

  明史愣了一下,随后古怪不已地看着他:“都督说笑吧?不说你们女真各部自己都戏称她是老女了,就说你们叶赫部将她许给这个许给那个过,在大明,许过人便有婚约。再说她许的第一个人又被你们杀了,这还是寡妇。另外还有那谶言……”

  “仍是处子之身啊,过去种种只是情势使然,不得已……钦差大人美言一二,皇帝肯不肯褒奖叶赫部忠顺,自然还是陛下做主。”

  纳林布禄是万般不愿的。

  虽然说乌拉、哈达等部如今是因为形势使然应该成为天然盟友,但如果有东哥这种定能收一部贝勒心的女人,那必定锦上添花、盟友关系牢固万分。

  可如今形势又不同了。大明已经不管女真诸部纷争十几年,现在忽然由皇帝亲自出面要处置这些事,更已经有了被建州部说动的迹象,叶赫部不得不自救。

  布占泰那小子没出息!过万大军劫杀区区数百人都能战败,如今正被建州部猛攻。

  辉发部的拜音达里也是个靠不住的小子,杀了七个叔叔才坐上那个位置,他们内部就问题重重。

  鞑靼那边也指望不上了。那林丹汗开始有动作,临近的鞑靼部族自顾不暇,何况昔年九族联军惨败在先?

  纳林布禄无奈地发现,如今反倒只能指望大明。

  只能赌大明希望女真诸部不会被建州女真全吞了,赌大明不愿辽东边墙外建州女真一统各部后成为祸患。

  纳林布禄越想越觉得恐怕东哥去大明皇帝枕头边不停吹风,才能让那天子相信努尔哈赤似忠实奸,乃是……乃是什么来着?

  对!汉人讲的卧薪尝胆!

  时代变了,哈达部已经不存在,乌拉部和辉发部连消耗建州部都指望不上,这东哥就算嫁过去又能如何?

  纳林布禄后悔过。他父亲的死与哈达部有关,因此当初他力促部族贝勒、东哥的父亲以东哥为饵伏杀了哈达部头领。如果当初没有这样做,或者后来明廷没有阻止,那么哈达部不被建州部吞并,海西女真诸部还能够互相扶持抗衡努尔哈赤。

  现在已经晚了,东哥已经二十七岁,恐怕用她获得大明的帮助,才能够发挥最大的用处!

第280章 矢志复仇

  纳林布禄好说歹说,明使终于“半推半就”、扭扭捏捏地应承了下来,答应先帮着奏请看看。

  当然也是以进献婢女的方式,只不过根据纳林布禄的请求,一定要多说一下这叶赫那拉东哥的美貌、温柔、知礼。

  能知多少礼?反正都可以学。

  纳林布禄也是一族头领,虽然如今不是他担任贝勒管具体事了,但他相当于“太上王”。在叶赫部掌握的大明敕书中,他仍然是其中官职最高的都督。

  这么多年头领的经验,从纳林布禄自己来看,大明皇帝也应该从现实需要出发留下叶赫等部避免建州女真继续坐大。

  东哥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事情至此确实顺利进入了朱常洛想要的剧本。

  没办法,大势使然。努尔哈赤怕大明现在就盯上他、打压他,叶赫部有努尔哈赤给的压力。

  消息还未传入京城,实际上也不用传到京城,熊廷弼已经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件事。

  传到辽东就行了。

  大大有名的叶赫老女要被叶赫部献给大明皇帝?在辽东的一些读书人顿时啼笑皆非。

  “这可真是热闹了。那叶赫老女被许给建州虏酋过,也许给乌拉虏酋和辉发虏酋过。如今建州虏酋也要献女为婢,但瞧抚顺关那边的架势,陛下还当真准备给个位份?朝廷究竟怎么想的?”

  “这关系要好好捋一捋。你们看,陛下若收了那努尔哈赤之女,那努尔哈赤算是陛下什么人?可陛下若也收了那叶赫老女,不又是努尔哈赤……乱七八糟,成何体统!”

  “嗐!别的且不论,如今一道旨意出边关,女真各部吓得纷纷献女,倒是颇有成祖、宪庙时威震东北的气象了。”

  “哼!本就是奴儿干都司麾下,理该如此!”

  “名存实亡啊。若不是陛下撤了矿监税使,遣了宁虏伯为辽东总兵官,又派了新抚按整饬辽东边防,女真虏贼早就要翻天了。要我说,该收了那叶赫老女,压一压建州虏贼的气焰!”

  “兄台这话若传到朝堂,一定得一句放屁!那叶赫老女多大年纪了?我看传言必定夸大。再说了,蛮夷女子,寡妇身份,克夫之命,啧啧啧……”

  “做个使唤丫头不就行了?有个由头便好。”

  “大明办事,何须这等由头?区区蛮夷。”

  “书生浅见而已。当真如此简单,辽东何必如此整饬边防?这些蛮夷,不记打。我看宁虏伯在辽东都六年多了,磨刀石都坏了不知多少吧?这回啊,看看陛下和枢密院到底准备怎么做。我看这两部是瞧出不对劲了,要献女,往日怎么不献?”

首节 上一节 223/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