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人的想法,张绣虽然达不到感同身受的地步,倒也能够理解。
况且在听闻了曹昂那货竟然真的学董卓放火烧城的时候,也是气得够呛。
你学谁不好,学董卓?
破坏永远要比建设来得容易。
自己得不到的,也不留给别人对吧?
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是吧?
曹贼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本来他是打算也去洛阳好好看看的,就是听到诸葛亮要来,所以才留滞了一段时间。
如今诸葛亮既然已经来了,他又有着强烈的意愿,那就一起走吧!
于是张绣便留荀攸、法正继续在潼关,自己带上了诸葛亮和同样想去洛阳的郭嘉一并离开。
当三人来到洛阳城下的时候,郭嘉和诸葛亮不禁感慨万千。
有生之年,竟然真的能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太不可思议了!
郭嘉是三人当中年龄最大的那个。
同时也是身份最为特殊的那个。
尽管跟荀彧、荀攸都是很早就跟随了曹操,但是他却跟那两人的想法不太一样。
对于曹操篡汉自立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以说,如果郭嘉一直留在曹操那边,那么当曹操称魏公、乃至称魏王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像荀彧和荀攸那样强烈反对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却是这三人当中头一个跳槽的。
只能说是有人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茵了。
张绣看看郭嘉,再看看诸葛亮,只觉得两人的表现都很有意思。
他又看了看跟随自己而来的其他将士,他们和诸葛亮、郭嘉的表现差不多,脸上皆是兴奋与激动。
只不过程度有重有轻罢了。
可能在他们的心目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直到今天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吧。
在郭嘉看来,自己能够从曹操阵营跳槽到张绣阵营属于是无心插柳。
但是在张绣看来却不是这样。
哪有什么无心插柳,只有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
自从穿越以后,张绣就已经定下了应收尽收的策略,并且也是一直将之贯彻执行下去。
抓落实。
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百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虚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
正因为张绣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且一以贯之的将之落实下去,才会取得如今的成就。
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这么坏的曹贼做为对比,张绣自然是显得格外高风亮节,品德高尚。
所以说,我张绣走到今天,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接下来,就看东线战场了。
他能在赤壁打赢曹操一次,就能打赢他第二次。
如今的张绣已经不再是刚刚穿越时那个只想着抱人大腿的宅男了。
甚至于重新完成统一全国都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了。
想到另一个世界里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荒唐,张绣下定决心,他要建立一个比起原本历史上的大汉王朝,甚至是大唐王朝更为强大,更为繁华的新王朝。
比起这个目标,曹操、司马懿只不过是第一关罢了。
西域、辽东、高句丽,还有……
张绣的目光飘向更远的东方。
那个地方,现在叫邪(yé)马台国是吧?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
“大王!”
正思忖之时,马超、高顺已经带人出城,向着张绣等人迎来。
张绣收回飘远的思绪,回过头朝着身后众人微微一笑:“走,进城!”
“进城!”
魏国都城,邺。
面沉似水的曹操怀着沉重的心情入城。
潼关一战,魏国精兵几乎全灭,如今只剩下东线的司马懿一支部队,以及在辽东苦苦面对战神吕布的边军。
拱卫邺城的魏军虽然精锐,战斗力丝毫不逊于其他两处,奈何人数实在太少。
面对如今锐气十足的蜀汉根本就不够看。
数日之前,曹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局势恶劣到了他无法想象的地步。
但他万万没想到,短短数日过后,他就得到了一个让他几乎要心痛到无法呼吸的消息。
潼关决战之后,自己的儿子,大魏王朝的太子曹昂在面对蜀汉大军时放火自焚,以身殉国。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
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还是非常了解的,能够做出这件事情,说明了他已经连一点点办法都没有了。
有道是两害相权取轻轻。
很明显,在曹昂分析利弊之后,觉得死在洛阳是比起逃离更好的结果。
所以他就这么做了。
客观地说,曹昂的做法的确是在某种程度上提振了士气,也无愧于他身为当朝太子的身份。
有种、够男人、是条汉子!
所以马超入城以后才会有死士不惜代价来对付他。
皆是受到了太子殉国事件的影响。
只可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皆是虚妄。
哀兵必胜,也是有条件的。
长子,还是已经被确定为继承人的长子丧命,对于曹操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巨大打击。
得到消息的丁皇后二话不说就紧闭宫门,再也不见曹操。
其愤怒和悲伤可见一斑。
至于曹操自己,却是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了。
只因事到如今,以曹操的眼光和智慧自然能够看出来,已经是必死之局。
哪怕是当初被吕布夺了兖州,官渡之战前面对袁绍的逼迫,赤壁之战大败而归,他都没有像如今这样绝望过。
原本曹操还觉得可以拖一拖。
北方到底是比南方发达,哪怕到了如今,人口、经济依旧还是占有优势。
如今张、孙合流,张绣还拿下了雍、凉、关中之地。
双方的差距正在不断被缩小。
最关键的则是,张绣麾下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简直就是发育怪。
事到如今,曹操绝望地发现,张绣竟然硬生生凭着人力弥补了双方的差距。
难道张绣当真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
程昱倒是从潼关逃了回来,可那依旧没什么卵用。
不过他倒是带来了司马懿对于张绣阵营的最新分析。
司马懿算是大魏后期之秀,也是如今曹操还能依靠的为数不多的人才之一。
他的分析是基于近几年跟张绣交手的过程,没有先入为主。
所以对于如今的战局还是有些帮助。
第669章 曹操:国家怎么成了这么个样子?
在新生的魏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说的就是人人都知道如今被曹操重视的司马懿,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大魏的征西将军。
可惜受时局原因影响,如今的他非但没能征西,反倒是在东南方向跟孙策干上了。
不过即使如何,司马懿也是身在东线心在西。
哪怕对手是孙策,但是他的内心却始终对张绣念念不忘。
所以如今眼见形势越发恶化,西线战场的魏国军队一败再败,司马懿再也忍不住,立刻向曹操上书,仔细分析了时局。
他的目的就是希望曹操不要放弃希望。
当初官渡之战前,郭嘉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他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目的就是给与曹操信心,不要被袁绍虚假的强大给吓住。
后来的事实也的确是证明了郭嘉有先见之明。
不被看好的曹操代替了当时人人都看好袁绍一统北方,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强的军阀。
司马懿原本也想是提出十胜十败的。
但是当他真正准备这样的干的时候,却是惊愕地发现根本无法下手。
只因……
张绣根本没有十败。
曹操也是没有十胜。
与之相反,怎么看都是张绣有十胜,曹操有十败……
毕竟刚刚才丢了潼关、洛阳,北方辽东入侵,国内经济混乱,通货膨胀,流言蜚语四起。
反观蜀汉政权,朝堂之上,君臣相佐、气氛和谐,战场之上,军队势如破竹、节节顺利。
所以司马懿无奈之下,也只能就事论事,对于张绣这个人分析一番,并将结果上交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