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希望曹操能够放下成见,正视张绣这个一直以来被他瞧不上的对手。
只因哪怕是到了现在,魏国依旧有不少人看不清形势,认为张绣是走运才能到今天。
简直愚蠢透顶!
他们也不想想,如果张绣仅仅只是因为幸运就能够拿下这原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孙策算什么,曹操又算什么?
只能说这些人当真是鼠目寸光。
希望曹操不要被他们所影响。
当然这些话司马懿并没有说。
但是他相信以曹操的智慧看到了自己对张绣的一番分析,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意思了。
对于司马懿的正文部队,曹操的确是相当感兴趣。
首先,司马懿猜测,张绣拥有一支非常干练的情报部队。
虽是猜测,但是司马懿却坚信这是一件肯定的事情。
一方面体现在张绣非常熟悉魏国内部情况。
甚至包括很多没有跟蜀汉打过仗的将领。
此外就是张绣传递消息的速度明显要比他们更快。
明明魏国才是天下正统,接受了绝大部分汉王朝的政治资源,可偏偏在情报方面却不及偏安一隅的张绣。
要么说明张绣在多年之前就开始布局,这自然说明张绣在魏国安插了许多间谍。
其次,纵观张绣多年来的战场经历,司马懿发现张绣的作战风格非常单调。
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简单粗暴。
依靠着之前说过的情报优势在第一时间确定情况,随即迅速出击。
战场之上,逼迫对手被动防御,防御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被迫跟张绣决战。
一旦进入决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可以凭借着强悍的个人武力率军破阵,然后迅速扫清敌人。
魏国的虎豹骑自成立以后就鲜有败绩,可依旧不是张绣对手。
这还是在以少对的情况下。
人数相同的时候更不必说了。
至于以多对少,不好意思,那直接就是碾压局。
再次,张绣对于人才有着一种超乎常理敏锐感。
如今名满天下的卧龙凤雏,是他一手挖掘出来的。
特别是卧龙诸葛亮。
在被张绣委以重任之前,根本就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
虽说有志不在年高,中秋战国时期便有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的故事。
但要知道实际上甘罗并非在十二岁时就担任丞相,而是在成年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最终成为秦国的重要政治人物。
可诸葛亮那真是刚一加入张绣阵营就被张绣当成贾诩一样重用。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可是在之前没有展现出任何方面的天赋。
像郭嘉、田丰、沮授、张郃等原本就有实力的人在加入张绣以后表现出众并不稀奇。
可是名声响彻大江南北的魏延、甘宁、太史慈等人,在遇到张绣之前皆是默默无闻。
可一旦加入张绣,立刻展现出极强的个人实力,一跃成为世之名将。
正是这种眼光,才让很多人认为张绣就是单纯的运气好。
可是细细思之,司马懿只觉得不寒而栗。
因为这已经可以用未卜先知四个字来形容了。
对于司马懿提出来的以上三点,曹操完全同意。
不但如此,他甚至还补充了一点。
张绣好色。
这句话并不是贬义。
就像曹操,他自己也好色。
不但好色,还好人妻——不对,不是好人妻,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喜欢的那些女子恰好就是人妻罢了。
尽管事到如今还没有能够查清楚曹贼好人妻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但是就连曹操自己也累了,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只因……
他发现人妻是真的美好啊!
等到对张绣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以后,曹操和程昱面对面凝望着对方,久久不语。
强,太强了!
为什么当初就没有发现,张绣会是一个这么强悍的对手呢?
此时此刻,曹操忽然想起了当初官渡之战前,荀彧曾经说过,袁绍固然是当前大敌,但是张绣也不容忽视。
后来官渡之战结束不久,曹操又跟袁绍发生了仓亭之战。
这个时候,郭嘉也劝过自己,袁绍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是时候把注意力放到张绣身上了。
可惜当时的曹操因为自己连续数次以少胜多,正沉浸于胜利的喜悦当中,并没有把两人的劝解听进去。
不过这也不能怪曹操。
毕竟一直以来袁绍都是以曹操老大哥的身份示人。
眼看着自己即将要击败老大哥,取代他的位置,他又怎么能不兴奋,怎么能不激动呢?
可是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自己当时的确是大意了。
谁能想到,一个出身凉州的小小豪族竟然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曹操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就足够传奇了,假如后世有史,他定然属于本纪。
可再看看张绣……
对此,纵然是像曹操这样的枭雄之辈,也只能无奈地说上一句,人比人,气死人。
痛定思痛,他跟程昱商议一番,得出了一个结论。
如今想要在战场之上击败张绣已经不可能了。
这一点二人跟司马懿的看法相同,在张绣攻克潼关,拿下洛阳以后已成定局。
所以如果还想打败张绣的话,只能用一些盘外招。
说白了,就是要在战场以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对付张绣?
到底是程昱,略一思索便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张绣的形象:
张绣,男,凉州武威人士,三十九岁,勇武、机敏、眼光独到,弓马娴熟、极善枪法,好美色。
司马懿不单单是向曹操给出了对张绣的分析,同样也是提出了如今的应对方案。
他的看法就是,得让张绣打水仗。
纵观张绣这些年来的经历,只要是他所率领的战斗,就没有失败过的。
所以北地枭雄、乱世不败的神话也是从这一场一场的战争中积累起来的。
但是。
张绣的不败战绩悉数来源于陆战。
至于水战,似乎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尽管当年赤壁之战曹操败给了张孙联军,但众所周知,那一战是因为北人不习水战,军中疫病流行所致。
更重要的是当时张孙联军的主力是孙策率领的东吴水军。
至于张绣,他所做的不过是在赤壁之战以后分别葫芦口、华容道等地提前设伏对付曹操罢了。
一提起这件事情曹操就越发生气。
因为那一战不但打碎了他一统天下的美好愿望,还让他痛失郭嘉、徐晃、荀攸、于禁、夏侯霸、郭淮。
后两者倒也罢了,可前面四人却是他文臣武将中的核心啊!
赤壁之战是孙策打的,可最后收获最大的却是张绣——他早早就派人进入西川,还扣着自己不放,以卑鄙无耻的手段拿下东、西二川。
反正曹操扪蛋自问,如果换成自己是孙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可不知道张绣给小霸王喂了什么迷魂汤,孙策不但没有生气,还是又送妹妹又送国土。
搞得曹操差点以为孙策是不是也爱上了张绣。
总之,如今陆战没希望,只能打水战了。
蜀汉的水军原本也就是一般水平,可在孙策投靠张绣以后,东吴水军精英全成了蜀汉人马,这一仗依旧不好打。
这里正好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应对方法。
据司马懿所说,他在秘密赶赴潼关之前已经做通了孙策的思想工作,让他不要背刺张绣,而是坐山观虎斗,谁赢就帮谁。
结果魏国军队自己不争气,输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自然不会帮他们。
在长江上游的那场大败之后,如今的孙策已经是蠢蠢欲动,随时打算出兵北上,跟魏国水军再战一场。
可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让蜀汉内部产生矛盾的话,机会不就来了吗?
这个矛盾,自然是要从张绣跟孙策的联盟下手。
对于孙策,无论是曹操、程昱,还是司马懿都有一个共识。
此子也跟张绣一样,绝非池中之物。
否则当年也不会以传国玉玺为质,跟袁术借兵三千东渡长江起事了。
如今他虽然在明面上已经归顺了张绣,但江东地区经过孙家长年开发,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归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能够让张绣跟孙策产生矛盾,既而让曹魏跟东吴联盟的话,接下来的仗还是可以打的。
至于方法,自然是从张绣好色的弱点入手,上三十六计之美人计!
只不过,张绣的妻妾貌美乃是公认的。
正妻甄氏不必多说。
就是因为甄氏被张绣给抢了,袁熙才找到了相貌相似的贾氏作为替代。
后来邺城之战,曹丕只看了贾氏一眼就下定决心要得到她。
如今对她依旧是宠爱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