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54节

  既然如此,自己不妨就更过分一点吧!

  公达、文若,对不起了啊!

  曹昂一旦发兵,消息自然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开。

  由于夏侯渊已经退兵,此时的张绣早就跟诸葛亮顺利会合。

  当听到曹昂带着司马懿前往长安的时候,不禁愣住了。

  司马懿!

  哪怕是没有看过三国的人,对于这个名字也不会陌生。

  至于看过三国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老阴比,更是被后来者视为三国时代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要知道,在三国这个时代,长寿从来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甚至于比起个人能力更有意义。

  假如某些原本早死的人能够继续活下去,那么未来的历史都将大不相同。

  像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第622章 诸葛亮:此子断不可留!

  “主公,敢问这司马懿……究竟是何人?”

  当听到司马懿这个名字的时候,诸葛亮冥冥中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这个家伙对自己很重要似的。

  这就有些古怪了。

  二者素未谋面不说,自己以前甚至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

  那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就在他心中疑惑的时候,恰好注意到张绣在听到司马懿这个名字的时候,情绪有了不正常的波动。

  虽然这个波动很小,但诸葛亮是何等敏锐的人?

  所以依旧还是被他察觉到了。

  先前张绣提到曹纯的时候,诸葛亮对他的事迹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对于他的事迹可谓是张口就来,都不带思考。

  如今张绣明明对这个司马懿很是上心,可偏偏他却对此人一无所知。

  这就让诸葛亮有些难受了。

  这该死的胜负欲!

  诸葛亮向来是很虚心的一个人,只不过由于他对于大多数事情都是略懂,所以很难让他有向别人请教的机会。

  此时既然机会来了,他也就趁势问出了这个问题。

  ——反正张绣肯定知道答案。

  对于这一点,他跟魏延在很久以前就达成了共识。

  听到诸葛亮主动问起司马懿,张绣也是有些感慨。

  对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关系,用一个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夙敌!

  三国时代中后期,天下基本上就是这两个人的舞台了。

  直到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寂寞。

  因为放眼整个天下,再也没有人能像诸葛亮那般了解自己了。

  哪怕他是自己的敌人。

  不过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误区。

  他们认为诸葛亮跟司马懿好像打了十几年仗,就连三国演义都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绘两人之间的争斗。

  一共一百二十回的小说就用了整整十回在交待这两人之间的精彩交手过程。

  等到诸葛亮一死,蜀汉政权很快就灭亡了似的。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到六出祁山死在五丈原,两人真正意义上的过招时间也不过五年而已。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被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依旧坚持了近三十年,蜀汉政权这才灭亡。

  所以片面的认为阿斗是一个昏君,对他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仅仅以他主政时期的所作所为来看,如果把他放到大汉盛世,此人定会是一代明君。

  只可惜跟汉献帝刘协一般,两人都是生不逢时。

  受张绣这个穿越者的影响,北伐比起历史上早了整整十八年。

  甚至于蜀汉政权都还没有建立。

  但张绣却没有想到,司马懿竟然也提前出场了。

  只能说,历史的惯性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素来以博闻强记著称的诸葛亮却对司马懿一无所知这件事情,那就更正常了。

  要知道由于自己改变了历史,使得诸葛亮比起历史上整整提前了近十年出山。

  卧龙少年成名,如今早就名满天下。

  反观司马懿,虽然跟诸葛亮年纪差不多,却因为张绣没有干预,复刻了他原本的生活轨迹,至今依旧是其名不彰。

  顺便一提,张绣在穿越以后打过很多人的主意,但司马懿却是一个例外。

  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这货一直躲在曹操的根据地,曹操盯得很紧,想要把他拐过来的难度还是挺大。

  有了贾诩、诸葛亮、庞统、徐庶这四大军师以后,张绣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

  专门为了司马懿跑一趟的性价比实在是有些低。

  再加上赤壁之战以后,郭嘉、荀攸、荀彧又先后加入己方阵营。

  如今自己麾下已经堪称这个时代的全明星阵容了。

  真是没有必要为了司马懿一个人大费周章。

  另一方面则是张绣的潜意识中不想用这个人。

  虽然说穿越以后很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这个世界的司马懿的人生轨迹八成不会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

  但是张绣对于这个人就是喜欢不起来。

  说白了还是先入为主。

  至于原因下文再提。

  两相结合,张绣对于司马懿的态度就很明确了: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想到这里,张绣便对诸葛亮笑道:“军师,这司马懿颇有谋略,汝可不能轻敌啊!”

  张绣对于司马懿的事迹了解大多都来源于这货在曹魏跟诸葛亮交手,开始崭露头角以后。

  但是那些事情张绣却没有办法给诸葛亮说——还没发生怎么说?

  对于司马懿的过去,张绣也仅仅知道他曾经拒绝过曹操的招募,最终还是委曲求全。

  所以他也只能这样模棱两可的这样说上一句。

  看在诸葛亮眼里,倒是颇有几分高深莫测。

  想到这里,张绣的思绪不由渐渐飘向远方。

  他想起了一个论点。

  三国时期,人的寿命是一个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因素。

  举个例子。

  袁绍比曹操大了几岁,可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挂了。

  曹操却一直活到了六十五岁,比袁绍多活了十八年。

  司马懿也就比诸葛亮大两岁,却多活了整整十七年。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是整整一代人了!

  假如其他条件都不变,袁绍、诸葛亮都能活的跟曹操、司马懿一样长,那么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再举个更明显的例子。

  大概是因为活到六十五岁的曹操把老曹家的长寿基因一个人给全部占完了。

  所以从他往下数的三代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儿子和孙子一个比一个短命。

  曹丕只活了三十九岁,也就是说他在三十三岁覆汉以后,只做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曹叡虽然当了十三年的皇帝,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曹丕更惨,因为他的人生就只有二十五年。

  他的早逝比起袁绍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司马懿造成的后果可要严重多了,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政权直接无了。

  根据后人演算,如果曹丕能够像他老子一样活到六十,那司马懿绝逼是曹魏一代忠臣。

  甚至都不用上曹丕,哪怕曹叡再多活个十来年,司马懿这个老阴比都绝对不敢有二心。

  可惜历史如果没有如果。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

  由于司马懿活得时间太长,正好又遇上曹叡早死,导致曹魏政权主弱无谋,他终究还是野心滋生,走上了曹操的老路。

  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报销。

  曹操父子篡夺了大汉王朝的基因,司马氏父子也是有样学样,篡夺了他老曹家的政权。

  所以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才是“三马食曹”中那三匹真正的马。

  马腾、马岱、马超只是可怜的背锅者罢了。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罢了。

  曹丕篡汉,司马篡魏,大哥别说二哥,也算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了。

  可关键是司马家在掌握曹魏政权以后所做的事情,却是硬生生以一家之力将“司马”这个姓氏给搞臭了。

  哪怕是堂堂太史公再加上砸缸救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都没有能够救回来。

  同样都是篡位,看看曹丕建立曹魏政权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汉献帝刘协这个末代皇帝的?

  封刘协为山阳公,以山阳的浊鹿城为都,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

首节 上一节 75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