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53节

  后来他的儿子姬发在牧野之战率领领军打败商朝军队,商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帝辛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史称武王伐纣。

  姬昌建立了全新的周王朝,并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

  曹操说自己愿做周文王,那已经被确定为继承人的自己岂不就是周武王了?

  就在曹昂热血沸腾,想着应该怎么回应自己的父亲时,忽有人报说曹洪求见。

  纵然曹洪是曹操的族弟,心腹中的心腹,但父子二人还是对望一眼,默契地停止了这个话题。

  主要还是太敏感了。

  等到曹洪进入,曹操便主动站起身来,拍着他的手臂热情说道:

  “子廉快坐,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曹洪分别向曹操和曹昂行了礼,随即面色沉重地说道:

  “先前少主派子和出征,与妙才共援凉州……”

  一听这个开场白,再看到曹洪的表情,曹家两父子同时都在心中暗叫一声不妙。

  怕不是又被张绣给打败了吧?

  随后曹洪接下来说的话就印证了两人的猜测。

  “……如今二人数败于蜀,折了两个先锋,其势甚急,今上书求救,请魏公裁处。”

  说完这句话,曹洪又看了看脸色越来越黑的曹家父子,最终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就连子和他也……”

  “子和、子和怎么了?”

  曹操一听,立马脸色大变。

  曹仁是曹操从弟,曹纯又是曹仁一母同胞的兄弟,所以曹纯也跟曹洪、曹仁一般,都是曹操从弟,关系甚好。

  曹洪深吸一口气,终是将曹纯中了张绣埋伏,宁死不降,最终被张绣斩杀的事情说了一遍。

  “什么?”

  曹昂听到曹纯身死的消息,不由呆立当场。

  曹操则是面无表情,脚下一个踉跄。

  片刻过后,他终是无法忍耐,放声大哭起来。

  等哭到一半,他猛的反应过来。

  原来这件事情神卜管辂已经在之前预言过了!

  三五纵横、黄虎遇龙,故城之西、伤折一股。

  所谓三五纵横,意思就是说今年是建安十五年。

  黄虎遇龙,则是进一步说明时间在庚寅年五月。

  长安是汉朝旧都,所以称之为故城没什么问题。

  至于伤折一股,自然是曹纯和曹操有兄弟之情。

  当时他不明白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问管辂他又不说。

  但现在看来,竟是一一对应上了。

  “快、快去请管辂先生!”

  眼见管辂的占卜这般准确,曹操立马就派人去找。

  结果自然是连根毛都找不到了。

  曹操一方面恼怒自己还是对管辂不够重视,放跑了这样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人。

  另一方面则是对斩杀了自己兄弟的张绣越发痛恨起来。

  眼见找不到管辂,深恨张绣的曹操就要亲自统率大军,准备前往凉州给曹纯报仇。

  曹昂连忙带着其他人将他劝住。

  主要还是左慈那一下太伤了。

  如今曹操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像是缓过来了的样子,但是身体到底还是虚着。

  凉州那边的气候又跟这边不大一样,众人也不放心他再去出征。

  于是满宠便建议让曹昂代替父出征。

  曹操原本并不愿意,毕竟这个仇还是要亲手报才行。

  但想到自己不久之前才对曹昂说过那样的话,思虑再三,还是同意了众人的意见。

  便让曹昂先去对付张绣,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出发,跟自己亲自出手也没什么两样。

  如果他还不行的话,自己再上也不迟。

  虽然答应了让曹昂领军出征,但曹操对于这件事情依旧是非常上心。

  亲自安排、亲自部署,让曹洪、曹休、曹彰、夏侯惇、许褚等等能打的全部都与曹昂同行。

  这样一来,在面对张绣的时候,将领方面至少不会再吃亏了。

  又嘱咐众人定要将张绣带回邺城,不论死活。

  就在一切都安顿好以后,钟繇出列,对曹操和曹昂谏道:

  “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夏侯将军虽久用兵,却非张绣与诸葛亮对手。”

  他这句话刚一说出口,就感觉一道阴森恐怖的目光朝着自己射来。

  钟繇都不用转头,就知道那是夏侯惇。

  如果是旁人的话,自己感受到的应该是两道目光才对。

  不过钟繇对此并不在意。

  按照刚才的标准,这次是由曹昂带父出征挂帅,但是前线战将依旧还是夏侯渊。

  如今钟繇却提出当众说夏侯渊不行。

  夏侯惇作为兄长,自然是本能的觉得一阵不爽。

  然而哪怕他已经对着钟繇发动了死亡凝视,后者依旧是鸟都不鸟,继续把话说了下去:

  “臣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未知魏公准否?”

  钟繇,字元常,出自颍川钟氏。

  他不但是一名治世能臣,而且还有非凡的文学造诣。

  他的书法博取众长,擅长隶书、楷书、行书。

  其书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因而深受同样喜欢文学的曹操信任。

  同时作为荀彧早期向曹操举荐的人才,钟繇的资历也足够老。

  所以如今魏国满朝文武中也只有像他这样寥寥数人才敢说出说夏侯渊不是张绣对手,不适合为将这种话了。

  说白了,曹和夏侯就是一家。

  所以夏侯渊跟曹操的关系本就不比曹纯跟曹操的关系远。

  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之于曹操,也就相当于是曹仁和曹纯之于曹操。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次死的是曹纯。

  换成是夏侯渊,管辂那句伤折一股的预言照样可以套用他身上。

  眼见钟繇这么勇,曹操和曹昂这父子二人对望一眼,顿时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思所想。

  最终,还是由曹昂开口问道:“公乃正直之士,有何贤士,可退蜀兵,可早召来与父亲分忧。”

  钟繇依旧还是无视了夏侯惇那只独眼散发出来的冷光,对着曹操和曹昂行了一礼,缓缓说道:

  “主簿司马懿也。”

  司马懿!

  有一说一,这个答案是曹操和曹昂都没有想到的。

  原本他们还以为钟繇会推荐曹洪,甚至是曹彰、曹丕挂帅呢。

  前者是曹操族弟,威望资历不下于夏侯渊。

  虽说有鲁莽的缺点,但现在这种时刻,正需要这种敢打敢拼的人。

  至于后两者更是曹操的亲儿子,曹昂的兄弟。

  由他们来挂帅,便是夏侯惇和夏侯渊都不好说什么。

  可钟繇却偏偏推荐了司马懿。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仅仅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啊。

  当然了,在张绣那边,他的四大军师除了贾诩,另外三人跟司马懿年纪也差不多。

  徐庶略大一二岁,庞统和司马懿同岁,诸葛亮甚至还比之要小两岁。

  可这三人的出道时间却要比司马懿早得多。

  庞统和徐庶跟着张绣干了七八年,诸葛亮甚至已经有十年之久。

  作为张绣的四大军师,三人早已经名扬天下,司马懿根本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可如今钟繇却以身家性命来举荐他,可见对他有多大的信心。

  便在这时,曹丕也出列道:“父亲、兄长,丕亦举荐司马仲达!”

  作为司马懿的好朋友,他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力挺对方的。

  随着曹丕出列,朝中陆陆续续又站出几人,同时向曹操和曹昂举荐司马懿。

  看到这种情况,曹操便给了曹昂一个眼色,让他自己决定。

  曹昂看向司马懿,就看到后者在些惊讶的同时,目光却也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跃跃欲试。

  又想到平日曹丕私下跟自己也说起此人,言谈之间对他颇多推崇,想到自己这位兄弟并不是华而不实的人,曹昂便重重点了点头。

  罢了,如今这形势比人强,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说实话,其实他也对夏侯渊不太放心来着……

  于是这件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曹昂挂帅,年轻的司马懿为大将,许褚为先锋,曹洪、夏侯惇、曹丕、曹彰同行,赶赴长安与张绣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曹操也离开了邺城,再一次回到许都。

  眼看张绣的势头一天比一天更,曹操也觉得自己是时候应该再做些什么了。

  荀攸已经投降了张绣。

  荀彧反对自己称魏公,甚至不惜自杀。

首节 上一节 75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