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绣就引军来到孙策营前。
得到消息的孙策刚刚走到阵前,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看到太史慈把他的兜鍪挑在阵前,让军士大叫曰:“孙策头已在此!”
看到这一幕的孙策既好气又好笑。
当初他跟太史慈在神亭单挑,他仗着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但是太史慈也掣了他头上的兜鍪。
第二天两军阵前,他就枪挑太史慈的小戟,令军士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
当时的太史慈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
没想到时过境迁,太史慈现在居然还在用这一手。
更让他无语的是,对方居然还一直留着他的兜鍪。
正思量间,就见太史慈提枪出马,声称要与他决胜负。
孙策见状不禁皱起眉头。
昨天经过一夜的商议,他在原则上已经同意了周瑜等人的意见,派人修书一封给刘勋,告诉他张绣和他的主力部队在此。
只是等刘勋有所举动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原本想着让周瑜留在这里拖住张绣,自己去攻吴郡、会稽,没想到才第二天就被张绣堵住了。
这不禁让孙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说张绣真是来和自己争夺江东地界的?
他这边还在犹豫,陈武已经拍马冲出,跟太史慈战成一团。
双方一开始不分胜负,但战到三十余合,陈武就渐呈不支之象。
孙策军中黄盖见状,立刻杀出助战,张绣这边赵凡迎上,接下黄盖与之交锋。
谁知两人战不数合,黄盖竟也落入下风,看得众人暗暗称奇。
孙策担心两人有失,又让蒋钦、周泰二人加入战斗。
张绣这边能与这两人一战的就剩下了一个甘宁。
不得已,他只能把自己的府卫队长,曾经声称要把自己的姓倒过来写的老王派了上去。
老王本名王虎,跟太史慈、赵凡、甘宁三人相比实力要逊上一筹。
但他凭借着一股子勇猛劲儿与三人齐肩并战,愣是跟孙策那边四将打成平手。
八人分成四组捉对厮杀,张绣和孙策两边也是鼓声大震,为己方将领助威。
张绣原本以为这样的战斗还会持续一阵,谁知阵后突然传来一片喧哗声,跟着一只彪军从背后抄来。
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又引一军刺斜杀来,显然是想前后夹攻,让张绣军首尾不能相顾。
张绣却并不惊慌,在第一时间亲自领兵迎上两人。
“看枪!”
他以一敌二,却是先发制人,手持长枪自左往右一划,霸气外漏。
起手就是师门绝学百鸟朝凤枪中的三一斩月。
周瑜和程普见状大惊,各自举起兵刃招架。
只听当一声脆响,周瑜和程普的武器就被同时荡开。
程普原本是双手握着铁脊蛇矛,左手直接就被这一枪给震开,只剩右手握住矛柄。
周瑜手中的长剑也是险些拿捏不住被震飞出去。
“好大的力气!”
“好枪法!”
两人对望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之色。
周瑜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张绣作战,只听孙策说张绣如何如何厉害。
程普虽然在下雉跟张绣有过交手,但并没有亲身体会。
所以听孙策盛赞张绣的武艺,两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服。
直到此时跟张绣交过手,两人才发现孙策不是把张绣说得太厉害,而是把他说得还不够厉害!
眼看张绣只用一枪就击退周瑜和程普,全军顿时士气大振。
因为周瑜和程普袭阵带来的些许慌乱被迅速压了下去,一众将士个个奋勇当先,随张绣一起顶住了对手的进攻。
随着张绣的虎头湛金枪上下翻飞,一套百鸟朝凤枪施展起来,让周瑜和程普的七分精力都用在了防守上。
两人心中暗暗感慨,北地枪王,名不虚传!
张绣自己也是颇为感慨。
和刚刚穿越时相比,一场场的实战让他的枪法越发娴熟。
再加上身穿经过强化的盔甲,哪怕对上周瑜和程普这两位名将,也是稳稳占据了上风。
他扭头看向孙策,目光中露出一抹期待。
第65章 你这样纠缠有意思吗?
孙策热血沸腾。
看到张绣以一敌二力敌周瑜和程普,恨不能亲自上场以身代之。
却被一旁的韩当、宋谦死死拦住。
原本的计划是周瑜和程普扰乱后军,他率大军压上,一鼓作气打败张绣。
谁知遭遇突袭的张绣后军不但没有慌乱,反倒是压住了周瑜程普。
这个时候大军再压上也已经是于事无补。
至于孙策想要代替周瑜和程普,那自然是更不行了。
就在这时,孙策看到周瑜和程普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担心二人有失,只得下令先鸣金收兵。
张绣也不去追,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孙策收兵。
那副模样看得陈武等脾气火爆的目眦欲裂。
只是孙策军纪严明,眼见他鸣金收兵,心中纵有不甘也只能缓缓退去。
“这张绣竟如此坚如磐石?”
当日夜里,孙策大寨灯火通明,他再一次召集众将议事。
“能让主公吃亏的岂会是常人?”
张昭把众人今天跟孙策交手的情形看在眼里,摇头道:
“张绣当日在宛城曾以一敌六,单骑喝退曹操十万雄兵。”
说到这里,他看向孙策,语重心长地说道:“张绣,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
听到张昭又提起暗杀张绣的事情,孙策本能的产生了抵触心理。
不过他也没有立刻否决,正准备开口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就听张纮开口道:“不可!”
看到众人的视线都朝自己望来,张纮一摸颔下长须,侃侃而谈:
“主公今来江东,乃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
今连太史慈亦投张绣,可见此人名气已彰,若杀之,是害贤也。
彼时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
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
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也。”
孙策一听张纮这话顿时大喜:“君言正合吾心,绝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也。”
他说着又看向了周瑜,想听听自己这位好兄弟怎么说。
周瑜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江东二张又有不同,看到孙策向自己望来,他缓缓说道:
“杀张绣绝非易事,常言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若主公与张绣相争,反被袁术、刘繇所趁,殊为不智!”
张昭和张纮是从杀了张绣以后的结果来分析,周瑜则是直接从能不能杀张绣来入手。
结果就是,杀不了。
并且一旦跟张绣全面开战,那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了。
孙策见周瑜也不赞同杀张绣,点了点头,随即皱眉道,“只是张绣一直阻我大业,当如何?”
周瑜沉吟片刻,开口道,“主公或可与张绣一谈。”
“哦?”孙策精神一振,“公瑾速速说来。”
孙策和诸将议事的时候,张绣也在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太史慈已经归顺,自己来到江东的一个目的已经达成。
接下来只要像今天这样再跟孙策拉扯一段时间,等刘勋听到自己在江东的英雄事迹后发兵就可以了。
运气好兴许能够反推舒城,既而拿下整个庐江郡。
就算打不下舒城,也要尽可能收编和歼灭刘勋的有生力量,壮大自身实力。
现在就看刘勋什么时候动手了。
正思量间,甘宁走了进来。
张绣看了他一眼,奇道,“怎么了?”
甘宁脸色古怪,好像是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一样。
“主公,孙策派人来了。”
“哦?”张绣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来的是谁?”
“周瑜,周公瑾。”
张绣很快就见到了周瑜。
看到张绣,正在背着手打量府中装饰的周瑜就微笑着向他行了一礼,“见过张将军。”
言辞举止不卑不亢,加上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更显风度翩翩。
“公瑾不必多礼,请坐。”
等两人落座,张绣开门见山地问道,“公瑾今天来是替伯符跟我谈判的吗?”
“谈判?”
周瑜把这个词咀嚼了两遍,觉得非常契合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
原本他以为张绣只是能打,没想到这一开口倒是令他刮目相看。
“正是如此”,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张绣,“不知张将军打算何时离开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