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说张绣顿时笑出声来。
大笑不止的模样把周瑜搞得莫名其妙。
“将军何故发笑?”
“我笑你周瑜无谋,孙策少智!”
张绣听周瑜问起,收敛笑声道,“江东不是汝家,我为何要离开?”
周瑜没想到张绣说话这么耿直,被噎了噎才开口道,“刘繇不得人心,严白虎、王朗各自为政,江左之地,迟早为吾主所得。”
“那也是日后的事情了”,张绣摆了摆手,“况且有我在这里,伯符哪能那么轻松。”
他这副摆明来找茬的模样看得周瑜眉头一皱:“张将军,吾主称你为世间英雄,与你惺惺相惜,你又何必如此?”
“我怎么了嘛?”
张绣双手一摊,一脸无辜地说道,“太史慈请我帮忙,我又是渡江又是赶路,还要放着自己的事情不管来跟你们打一仗……
我还没说什么呢,你们倒委屈上了?”
周瑜:(ー`?ー)
他设想中自己跟张绣谈判的场景不是这样的好吗?
应该是他一个人面对张绣麾下一众文士,舌战群儒,说得他们哑口无言才对。
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张将军,你我都知道,你之基业在庐江,乃至南阳。
实不相瞒,我主已修书一封告于刘勋。
刘勋知张将军后方空虚,必攻皖城。
将军此刻返回,不但可败刘勋,亦可挥师北上,直取舒城。
若等消息传来,只怕是想走也难了。”
他顿了一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张将军实无必要与我主相争。”
张绣听明白了,周瑜的话核心就是一个意思。
你这样纠缠有意思吗?
有意思啊!
不这样的话,怎么能骗的刘勋真的来打皖城?
如果自己现在就回去,只怕刘勋还没动身就会打消这个念头。
所以他就是要纠缠!
“刘勋没那个胆子”,张绣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便是他真的来了,文长足以应对。”
看到张绣胸有成竹的模样,周瑜也无法判断他的话是真是假。
正想开口,却听张绣又说道:
“再说我若离开,你们去攻豫章,那时我不是失信于人了吗?”
周瑜:(╯°Д°)╯︵┻━┻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抽出腰间长剑对着张绣刺过去。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心头的怒火解释道:“我主本就打算攻吴郡、会稽,可将军今日却派人来叫阵……”
话还没说完,就听张绣插口道,“我焉知汝等不会绕道去攻刘繇?先前不也绕开泾县先去陵阳吗?”
周瑜:┻━┻︵╰(‵□′)╯︵┻━┻
已经没有必要再谈了。
周瑜站起身来,径直走了出去。
他被张绣把心态搞崩了,生怕自己再留在这里真的会拔剑。
等回去就告诉孙策,跟张绣这种人讲道理是没有的,打,只有打!
张绣尤嫌不够,还在后边呼喊:“公瑾慢走,我不送了!”
周瑜闻言足下生风,走得更快了。
他刚一离开,太史慈就意气风发地走了进来。
“主公,那周瑜被你气跑了?”
张绣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孔明能三气周瑜,自己不如孔明,勉强气个一次半次还是没问题的。
第66章 太史慈绝无二心
自从跟周瑜谈判破裂以后,张绣就跟孙策就卯上了。
双方围绕着泾县,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攻防战。
一开始是孙策想要东进,返回丹阳,张绣不让。
但是打着打着就乱了。
到最后就连双方将领都混熟了。
反正张绣手底下能打的来来回回就那四个人。
孙策手下一众将领都跟甘宁、太史慈、赵凡、王虎交过手。
结果交战双方惊讶地发现,赵凡这个当初跟着太史慈的骑卒竟然有着不输于太史慈的战斗力。
孙策那边倒还好些。
想当初神亭一战,孙策领十二骑对上太史慈和赵凡。
孙策去追太史慈,两人大战五十余合,刘繇援军才赶到。
在这期间,就是赵凡以一己之力挡住了程普等十二人。
虽然说他拼斗多回,最终不敌逃回城中,但正是他引着刘繇援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太史慈和孙策。
至于十二骑则是追至城下折返救主。
双方在神亭岭下和以刘繇、太史慈为首的一千余人一场大战,结果人人以一当百,个个全身而退。
所以此刻见到赵凡如此威猛,倒也没有太大惊讶。
张绣这边就不同了。
就连太史慈自己都不知道赵凡这么有本事。
尽管这一路上赵凡都跟着他,但此人不显山,不露水,实在是太过低调。
太史慈当初之所以带着赵凡去庐江,更多的是因为当初只有他愿意相信自己,而不是因为知道他战斗力爆表。
他这个跟赵凡朝夕相处的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张绣和甘宁了。
特别是张绣。
他思来想去,还是没能搞清楚赵凡这个人究竟是谁。
但……管他呢!
赵凡是跟太史慈一个级别的武将,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至于这位曲阿小将如此威猛,为什么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张绣也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一方面是刘繇不识货。
只看太史慈这样猛将在刘繇帐下的待遇就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就是赵凡这个人的性格如此。
他淡薄名利,既然刘繇不用他,那正好躺平划水。
但如今遇到自己这样明主,他自然变得精神焕发了。
尽管这么想似乎是有些不要脸,但张绣思来想去,发现这还真是最接近事实的猜想了。
这个意外之喜也让张绣跟孙策的僵持战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不过双方始终只是斗将,至多是小股部队作战。
在张绣和孙策两人的有意约束下,双方并没有爆发大的战役。
所以除了精神上比较疲惫,双方损失并不大。
“张博超到底想干什么?把我们拖在这里对他有什么好处?”
又是一天的武将战结束,孙策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在江夏城那次两人是互有默契的极限拉扯,那么这次他就是单方面被孙策扯麻了。
“他似乎并不担心后方被袭?”
周瑜之前被张绣气得够呛,不过这两天也回过味来,“其中必有蹊跷。”
“主公可于明日以谈判为由邀张绣相见,设伏杀之”,张昭捻须一笑,“彼时刘勋出兵,张绣军必将不战自退。”
听到张昭又一次这么说,孙策终于忍不住了。
“刘勋,小人也”,他对着张昭说道,“似张博超此等人物才可称为吾之对手。”
张昭并不反对孙策的意见,点头道,“正因如此,才更应留刘勋而除张绣。
假以时日,主公只需伪与勋好盟,遣使卑辞厚币,其必喜之。
彼时主公便乘虚而袭之,则勋后不能独守,退无所归。”
孙策默然。
理智告诉自己,张昭说得没错。
可让他真像张昭说的那样去设计杀害张绣,他依旧无法下手。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封六百里加急书信送到。
孙策展开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刘勋已于三日前起兵,直攻居巢!”
“终于肯出兵了吗?我等的花儿都谢了。”
与此同时,张绣也收到了魏延从居巢送来的消息。
也许是他在这边闹出来的动静太大,也许是孙策的那封信起了作用,也许是二者皆有……总之,刘勋终于出兵了。
张绣把信递给甘宁和太史慈,“文长说他自己就能应付,让我继续留在江东,你们怎么看?”
甘宁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太史慈则是说道,“既然留在江东已是无用,倒不如返回居巢,与那刘勋一战!”
张绣相信魏延能够应付刘勋。
不过太史慈说得也对,刘勋既然已经出兵,他留在江东的确是意义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