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品种的鹦鹉,竟然能活这么久?
“主公,窃以为这是好事。”
“哦?”
张绣笑着问道,“军师指的是哪件事情?”
“皆是。”
“皆是?”
“皆是。”
诸葛亮肯定地说道:“此战过后,夏侯惇和郭嘉势必不敢再轻启战端,如此一来我等便又多出数月时间用以筹谋入蜀之事。
此外,郭嘉既已到了荆州,主公便可顺势请其来江夏。
若郭嘉不应,可见其心不诚,主公便可依先前之计行事。
若郭嘉答应,夏侯惇面对元直,更是不敢动手。
至于马幼常之事……主公亦可借此机会整顿军中纪律,为入蜀做准备。”
在诸葛亮的眼中,此时没有什么比入蜀更重要了。
这也正常,在得到了刘协的明确支持以后,张绣入蜀这件事情就有了官方背书,不再是师出无名。
此外这段时间诸葛亮夜观天象,捏指算过以后隐隐察觉,吴匡的到来对于张绣入蜀这件事情来说起到的作用很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第505章 张绣不会降曹
虽然三分天下最初是由庞统向张绣提出的,但诸葛亮却是这个战略的忠实拥趸。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甚至比庞统还更要积极一些。
自打从河北战场回来以来,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件事情上边。
张绣和庞统已经把前期工作做好,彻底拿下了荆州,这也让诸葛亮可以安心地考虑如何经略益州的事情。
在诸葛亮看来,只有彻底拿下荆州、益州这两州,张绣才算是拥有了能跟已经基本统一北方的曹操争霸天下的资本。
否则拖的时间越久,双方差距只会越大。
截止目前,诸葛亮已经将益州地图绘制完毕,其他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张绣去了一趟许都带回吴匡的这种行为,对于诸葛亮而言就是意外之喜。
等到跟吴匡一番长谈以后,他的看法再度发生了改变。
这已经不是意外之喜了。
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吴匡的儿子吴班、侄子吴懿如今皆在刘璋麾下办事。
吴班字元雄,以为人豪爽侠义著称于当世,颇受刘璋重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吴匡的从子吴懿。
如今他在刘璋麾下任中郎将,跟张任、刘璝(guī)、泠苞、邓贤等西川主要将领关系都不错。
张绣对于吴匡的重要性理解主要集中在他儿子吴班和侄子吴懿身上。
但诸葛亮跟张绣不同,他敏锐地发现吴匡的侄女吴苋或有可能是比吴班和吴懿更重要的人物。
吴懿和吴苋两兄妹要比吴班这个堂兄弟更早来到蜀地。
因为二人的父亲、吴匡的兄弟早年便已经去世。
他又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当刘焉前往蜀地的时候,吴懿和吴苋全家也就跟过去了。
严格地说,吴懿其实是刘焉、刘璋两父子最早的班底。
哥哥成了刘焉的心腹重臣,妹妹的经历更为神奇。
因为刘焉听闻相面者说吴苋有大贵之相,所以便让儿子刘瑁迎娶了她。
显然,他这样做是有想法的。
可惜的是,吴苋并没有为刘瑁带来好运。
两人成亲不久,刘瑁便因狂疾去世。
自此吴苋就成为了一个寡妇。
诸葛亮跟张绣不同,他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相面者的这种说法。
随即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最终得出一个结果。
那个相面者的看法没有错,吴苋极有可能跟甄宓、郭女王、步练师、曹节等人一样,有着贵不可言的将来。
谁能够娶到她们,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事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从娶了甄宓、郭女王、曹节张绣来看,这件事情可信度应该还是不低的。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吴苋也跟甄宓、郭女王几女有着类似的面相,那么为什么娶了他的刘瑁还会早逝呢?
按说他不应该是从此一帆风顺、青云直上吗?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悖论。
对此诸葛亮也找到了参考答案——因为刘瑁福薄命浅,承受不住这份气运。
就像身体虚弱的人不能直接吃大补之物一般,似刘瑁这种福缘浅薄的人,给他一个有旺夫命数的老婆是没有问题的。
那样一来,刘瑁的未来再怎么也能够比原本生活的更加幸福。
可把吴苋这种命数中带有母仪天下的女人强加于他,那么他就会像身体极度虚弱的人去吃上百年的老人参那般。
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因为虚不受补,直接崩了。
诸葛亮在跟吴匡问过了刘瑁和吴苋的生辰八字以后,更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不光是吴苋,哪怕换成甄宓、郭女王等人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对于刘瑁而言,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普通女子。
这样虽然不至于成就王图霸业,但怎么着也不会英年早逝。
可以说刘焉完全是好心办了坏事,坑了自己的儿子。
但无论如何,吴苋嫁给刘瑁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刘瑁一死,刘璋继任益州牧,吴苋便成了他的嫂子。
话说刘璋也曾一度有过娶嫂的想法——毕竟相面者的话还萦绕耳旁。
但最终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总之,吴班和吴懿的妹妹是现任益州牧刘璋的嫂子,有了这一层关系,两人在益州将领中地位较高。
尤其是吴苋的亲哥哥吴懿,隐隐还要比张绣的大师兄张任更受重用。
当然,两兄弟的能力原本就不差。
多了吴苋这一层关系,也就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但是对于谋划着入蜀入川的张绣而言,意义却大为不同了。
所以这个人也有必要利用起来。
“主公,亮以为如今万事俱备,已是可以着手入川了。”
“这么急?”
张绣被诸葛亮的话给吓了一跳。
“夏侯惇虽败,但曹操不日必自引大军来,若我等现在就要对蜀地用兵,岂非要两线作战?”
如今张绣的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三国中后期曹魏那种地步,一旦两线作战,那便相当于主动将自己放置在了极其不利的境地。
哪怕是三国中后期的曹魏实力超出蜀汉政权跟东吴政权两者之和,也是极力在避免两线作战。
听到张绣的话,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主公莫急。”
张绣:(lll¬ω¬)
咱俩到底是谁急啊?
你这都已经要着手入川,跑步进入小康社会了,还叫我别急?
仿佛是看出了张绣的心思,诸葛亮随即解释起来:
“亮并非要让主公现在就要对西川用兵,而是先遣人进入蜀地,与主公师兄、吴匡子侄等人加以联系,好为今后大事计也。”
“这样啊……”
如果只是派遣小股精锐先行前往益州倒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是要跟张任还有吴懿、吴班联系,那么赵云和吴匡就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既然诸葛亮主动提出了这件事情……
张绣看了一眼诸葛亮,口中说着猜测的话,却用上了肯定的语气,“莫非孔明亦想亲自入蜀?”
“亮正有此意。”
诸葛亮点了点头,解释道:“今时不同往日,纵然彼时曹操亲至,有主公统率,再有士元、元直、公与诸人相辅,亦足以与曹军匹敌。”
张绣闻言沉吟不语。
无论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还是就现在的具体情况分析,曹操接下来肯定是要打荆州的。
好在自己在许都已经初步敲定了联孙抗曹的战略部署。
另一方面,即便曹操真要出兵,也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等到那个时候,自己跟孙策肯定已经把条件谈妥了。
只要没有意外,迎接曹操的应该会是一场大败。
这样说来,让诸葛亮先去益州踩踩盘子还真是一个好主意。
如今的张绣已经以比历史上的刘备更快的速度拿下了荆州,如果能够再快一步拿下益州的话,对上曹操的优势自然更大。
想到这里,张绣当即拍板:“好!便让子龙护送汝与吴匡前往蜀地,随行人员便由汝自行挑选。”
“喏!”
诸葛亮闻言大喜。
跟了张绣这么多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张绣这种对自己百分之百信任的态度。
虽然诸葛亮自己也不知道张绣对自己的这份信任是从何而来。
面对张绣的这份信任,诸葛亮自然是以十倍的热情和态度来回报。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结束河北战事刚刚回到荆州不久,就继续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多快好省建设幸福美好新大汉而努力奋斗。
大会说小事,小会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