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凭他们眼下的实力,很难做到这一点。
“还是先与子龙会合再说吧。”
在初步定下计划以后,诸葛亮一行人便开始南行,准备与赵云等人会合。
就在诸葛亮和赵云两队人马双向奔赴的时候,袁尚却是又一次迎来了一场大败。
主要是他没有想到马延、张顗居然也会投降曹操。
结果就是自己当成援兵的部队反了水,一个不留神就被截断了粮道。
能力所限,莫得办法。
袁尚经过认真研判,认为西山大寨已经难以继续防守,便下令夜走滥口。
只可惜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袁尚的一举一动完全在曹操预料之内,他的大军还在扎营的时候,就见四下火光并起,一众伏兵齐出。
在这种情况下,袁军哪里还有战斗的心情?
更何况他们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曹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一败再败,足足退走五十里后方才停歇。
眼见着己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袁尚终究是无奈地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
“投降吧!”
他的目光环视四周,淡淡说道,“派人去告诉曹操,我愿降……”
“主公不可啊!”
“曹贼为老将军夙敌,主公怎能向他投降?”
“是啊,若老将军泉下有知,也不会同意的!”
众人一听就急了,纷纷开口相劝。
可惜的是,袁尚在经历了连番失败之后已经丧失了斗志。
如果审配还在他身旁,说不定他还会听劝,可审配偏偏不在。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能劝得动他。
“袁谭都可投降,为何我不可?”
袁尚听得烦了,忍不住勃然大怒道:
“他身为我父长子,尚不顾及曹操乃我父夙敌,我为幼子,又何需在意?”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得,这个时候你倒是想起要向大哥学习了。
那当初袁绍刚死的时候,你怎么不发扬一下风格,让你大哥来继承大将军之位呢?
那样一来兄友弟恭,不就没有现在这些事情了吗?
还有你也不是幼子,幼子已经得病死了,不要在这种时候拿年纪小说事啊喂!
不过这些话终究是不好说出口。
众人莫得办法,只得再度苦苦相劝,声称正是因为袁谭降了曹操,他才更加难容袁尚。
可惜的是此刻的袁尚一心只想投曹,什么劝解都听不进去。
他自信的认为,跟大哥袁谭相比自己在曹操面前更有价值。
所以最终还是无视了众人劝解,直接遣人去曹操营中请降。
“袁家老三请降,诸君以为此事是真是假?”
曹操见袁尚主动请降,心情大好,连跑了诸葛亮和甘宁的事情都不计较了,还跟其他人开起了玩笑。
许攸第一个开口说道,“自是真的,如今袁尚已是山穷水尽,再无诈降可能。”
郭嘉、程昱等人早就习惯了许攸这种喜欢出风头的行为,见他主动开口,纷纷点头附和。
“子远所言甚是!”
“啊对对对!”
曹操闻言又道,“子远以为吾当受降否?”
“受!”
许攸坚定地说道,“主公同时招降袁谭、袁尚两兄弟,则河北四州之地,唾手可得也!”
曹操听许攸这么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众谋士见状皆是有些疑惑,程昱忍不住便问道,“主公因何发笑?”
“我笑那审配无谋,诸葛亮少智!”
曹操用手点了点被袁尚派来的使者,如是说道。
“他二人与我相争多年,可最终还是中了某釜底抽薪之计,哈哈哈哈哈……”
曹操这笑容是发自真心的。
在袁绍死后,他曾一度以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
没想到大好局面却硬生生被诸葛亮和审配扳回了一局,险些又回到这五年的僵局。
幸好他听从郭嘉的意思撤离了河北。
结果袁谭和袁尚这俩败家子没有让自己失望。
确切地说,他们内斗起来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自己在新野那一仗都还没有打完呢,袁谭已经被袁尚逼得向自己投降,主动让开了道路。
这一次,优势总算是再度回到了自己这一边。
他自己也是不负众望,没有再给诸葛亮任何的机会,一举奠定了胜机。
纵然你诸葛亮、审配再厉害,如今还不是被自己人给坑了?
这样的结果,他又怎么能不开心呢?
等到笑完以后,他便告诉袁尚来使,自己接受了袁尚投降,让袁尚回去好好准备便是。
只是等到使者一离开,曹操便立刻下令,让徐晃和于禁去劫寨。
许攸不禁一怔,“主公不愿受降?”
“区区一袁家小三,还不值得我如此重视!”
此时此刻,曹操身上王霸之气满满,信心十足地分析道:
“那袁尚纵然此刻是想真心降我,待他日势必还要再反,便如他那兄长袁谭一般。
既是如此,我便要彻底将之打落谷底!”
曹操是一个强势的领导,当他下定决心以后,自然没有人再反驳。
结果就是,满心欢喜等着曹操来受降的袁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再次遭遇迎头痛击。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强头风便是如此。
这一次,袁尚为了逃命,就连印绶、节钺、衣甲、辎重等重要物品也全部抛弃了。
最终只带着少数人马朝着中山逃走。
比当初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的景象还要惨。
至此,曹操的围点打援之策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回攻冀州,拿下邺城了。
因为之前在袁尚受降这件事情上落了面子,所以这一次许攸主动向曹操献计,让他决了漳河,水淹邺城。
这一招当初在攻下邳的时候曹操就用过,如今也算是故技重施了。
不过为了麻痹审配,曹操耍了一个小花招。
他先是放出消息,声称己方大部分人马都被派去追击已经逃走的袁尚和诸葛亮等人。
然后只安排了一小部分士卒在城外掘壕堑,故意做给审配看。
审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这段时间审配很累、非常累。
先前诸葛亮等人还在的时候他没有觉察,但如今张绣留在河北帮忙的人马一离开,他顿时感觉压力山大。
诸葛亮、沮授皆是一等一的人才,特别是诸葛亮。
可以说如今整个北方,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正因如此,只要他在城中,邺城士卒便莫名的感觉到一阵安心。
虽然审配对外宣布的消息是诸葛亮离开邺城是去搬救兵了,但人们还是难免会产生疑惑。
此外,甘宁、太史慈、张郃三人也是当世一流良将。
有这三人在城中,哪怕只是帮着训练士卒,也能够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可他们也走了。
反倒是荀谌和逢纪虽然是自己人,但是存在感并不高,走了和没走区别不大。
总之,这段时间审配觉得自己的头都快要炸了。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幽州和并州的救援还没有赶到,袁尚安排断后的两员大将被曹操劝降,袁尚一败再败……
特别是袁尚想要向曹操投降,却被反被一波推平,这件事情更是在军中引起了极坏的影响。
你袁绍的嫡长子和继承了家业的下代家主都想着投降夙敌,凭什么让我们这些士卒替你卖命?
再加上张绣留在河北的人也撤了,未免给人一种“我们已经被抛弃了”的感觉。
审配没有办法,只能严令城中士卒不得讨论此事。
为此还不惜亲自下手处斩了好几个将领,这才勉强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
可是他的心里也清楚,自己这种做法就是饮鸩止渴。
弦崩得太紧,终有断掉的一天。
他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也不知道邺城、冀州能撑多久。
但只要邺城一日不被攻破,他就要坚持到底。
所以当他得到曹军在外挖掘的消息以后,立刻赶上城头观看。
不过心中未免有些疑惑,难道上次吃得亏还不够多,这次又要挖地道吗?
不过当看到曹军在城外掘堑的时候却恍然大悟。
他立刻反应过来,对方是打算决漳河之水来灌城。
当年在徐州之战时,曹操攻下邳就已经用过一次了。
只不过邺城比起下邳可要坚固得多,曹军掘得这般浅,显然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