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61节

  次日一早,邺城之上便竖起一面白旗,上书“冀州百姓投降”六个大字。

  这一幕自然引起了城外曹军众人的注意。

  “是真是假?”

  “自然是假。”

  程昱都不稀得去分析,便直接下了定论。

  反倒是曹操这个当主公的笑着对众将解释道:“此是城中无粮,是以教老弱百姓出降,其后必有兵出也。”

  说完这句话,他便将徐晃、于禁各引三千军马,伏于两边,只等兵马出城。

  至于曹操自己,则是乘马张麾盖来到了城下。

  冀州不是徐州,等到占领以后还要花时间来建设它。

  所以只要“冀州百姓投降”这六个字光明正大的亮了出来,他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样子。

  其实曹操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打算。

  那就是在占领了冀州以后,就要将政治中心迁移到这里,从此以后,他要让邺城成为整个国家事实上的都城。

  至于许昌,就挂着汉朝都城的名字,让汉帝刘协和少部分随行人员继续留在那里就可以了。

  等曹操来到城下,就见到城门大开,一众百姓扶老携幼,手持白旗自内向外缓缓走出。

  曹操命人仔细盯着百姓队伍,生怕有袁军混入其中,抽冷子给自己来一个狠的。

  好在审配这人还是比较有节操的。

  他并没有干那种容易误伤到百姓的事情。

  直到等城中百姓走完以后,他才将兵马派出。

  不过曹操早有准备,眼见百姓出尽,城中兵出,立刻命人将红旗一招。

  早早埋伏好的徐晃、于禁两路兵马便齐齐冲出。

  有这二人带队,曹军对上袁军直接开启了乱杀模式,城中兵马不是对手,只能又退了回去。

  正当曹军以为已经完美解决了这一波攻势的时候,却不料一员大将突然逆着人潮冲了出来,对着于禁便是当头一刀劈下。

  “吃某一刀!”

  于禁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下意识横刀一封,只觉得虎口发麻,双耳也震得嗡嗡作响。

  他顿时意识到,来人当是一员骁将。

  心中不禁有些诧异,袁尚麾下什么时候出了这样厉害的角色。

  等抬头一看,不由失声叫道:

  “甘宁!”

  “正是甘某,看刀!”

  甘宁要的就是被别人认出来,闻言痛快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即对着于禁又是一刀。

  于禁见来者是甘宁,也不敢大意,鼓足精神与他战作一团。

  一旁的徐晃知道于禁不是甘宁对手,一挥大斧就要过去助战,却不料一支长枪自侧方斜斜戳来。

  徐晃见状,不得不挥舞手中大斧将这一枪格开。

  枪斧相交之际,徐晃便已经知道来人是一员劲敌。

  果不其然,太史慈那张面孔在下一刻便出现在了他面前:

  “你的对手是我!”

  眼见来者太史慈,徐晃暗暗叹气,知道自己是别想去救于禁了。

  好在于禁虽然打不过甘宁,但两人间的差距倒也没有那么大,所以一时半会不用担心。

  在于禁被甘宁打败之前,曹操自会安排其他人手接应。

  事实也正如徐晃所料。

  曹操统揽全局,一看到太史慈和徐晃拦住了徐晃和于禁,立刻安排夏侯兄弟上前接应。

  便在这时,城中又有一将飞奔而手,使一把长枪拦住夏侯兄弟二人,正是河北名将张郃。

  他以一敌二,拦下了夏侯惇和夏侯渊。

  曹操见状大怒,正要再派其他人上前助战,却不料就这么一耽误,甘宁已经杀败于禁,夺路就走。

  “追!”

  眼看甘宁就要杀出重围,曹军众人顿时就急红了眼。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那就是团结可以输,甘宁必须死。

  所以眼看甘宁要跑,甚至不用曹操吩咐,一群将领就已经冲了过去。

  此时先前返回城中的袁兵也在这个时候重新杀了出来,场面顿时变得更加混乱。

  曹操没想到张绣麾下的一众将领居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跟他们硬拼,一时间战场上伤亡率大增。

  他不禁觉得有些奇怪,诸葛亮这是要什么,不过是袁家的盟友罢了,拼什么命啊!

  可看眼前的局势,有甘宁、太史慈、张郃为首,别说是张绣的本部人马,就连刚刚被击退的袁军都开始跟着他们抖了起来。

  不知不觉,曹操便离邺城越来越近。

  殊不知威胁也在悄悄降临。

  城头之上的审配看得清楚,如今张军和袁军虽然取得了上风,可一旦张绣麾下这三员猛将离开,他们还是冲不出去。

  与其这样,倒不如给曹操一个教训。

  于是在觑到机会的审配指挥下,城中弩箭如雨,齐齐朝着曹军射军,好巧不巧有一箭正好射中了曹操的头盔。

  只差一点,便要穿过其中空隙射中他的头颅。

  曹操和一众将领吓了一跳。

  原本还打算去抓甘宁的众将得知消息,急急将他救回阵中。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便眼睁睁看着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居然也是手持长刀、披挂上阵,还将一员偏将斩落马下。

  曹操那个气啊!

  你一个军师把自己当武将使,还在两军阵前斩杀了己方一个将领?

  当真是欺我军中无人?

  所以他刚一回营,立刻下令军中众将去追。

  可惜的是诸葛亮早有准备,设下伏兵将追上来的夏侯兄弟杀了个灰头土脸。

  众将不敢再追,只能无奈撤回。

  虽然跑了诸葛亮等人,但终是没能让审配和袁尚会合。

  曹操觉得此次的战略目的也已经达到,于是吩咐荀攸留下处理百姓,自己则是更衣换马,又引众将去攻袁尚大寨。

  这一次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一场混战过后,袁尚毫无意外的遭遇了大败,引败兵退往西山下寨,同时传令人去催取马延、张顗军前来。

  如同沮授所说的那样,在给袁尚出主意走小路的时候,马延倒真是没有想投降曹操。

  他只是单纯觉得走大路可能遭遇埋伏。

  直到这个时间节点,他和张顗还在认真的完成着袁尚部署的任务。

  然而此刻曹操却并没有攻击他们,而是下令让吕旷、吕翔去现身说法,告知投降曹操的好处,从而招安他和张顗。

  得知袁尚已经大败,马延和张顗对望一眼,便迅速做出了判断。

  两人当着吕家兄弟的面斩了袁尚派来的催他们出兵的使者,便领兵跟着二吕投降了曹操。

  曹操也是大大方方封两人为列侯,并且下令即日进兵攻打西山。

  “冀州完了!”

  已经离开了邺城的诸葛亮得知这一切,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

  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以至于他连想帮都不知道怎么帮才好。

  “唯今之计,只有联络袁熙和高干……”

  毕竟袁熙那边还有个田丰是自己人,吕布算是半个自己人。

  说起来,张郃虽然从袁谭那里回到了冀州,但纪灵却依旧留在袁术那里卧底。

  这是诸葛亮的安排,他觉得让纪灵留在袁术身旁比回到他们这边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纪灵虽然已经不想干这份卧底的工作了,但是在诸葛亮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摇了摇头,转向甘宁问道,“子龙到了何处?”

  “距我军还有不到三日距离。”

  由于审配的配合,所以诸葛亮也稍稍修改了计划。

  张绣留在冀州的班底悉数撤出,荀谌、逢纪也正式加入,和他们一起离开了邺城。

  不走也是不行了。

  审配摆明了要跟曹操死磕到底,他们总不能留下来陪葬吧?

  所以当诸葛亮找到荀谌的时候,一直都是在摸鱼的荀谌欣然同意,顺便还拉了逢纪一把。

  诸葛亮自无不可,反正主公的要求是应收尽收,既然逢纪主动投奔,他就替张绣先把人收了再说。

  如今袁尚这边已经指望不上了,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拖延曹操打下冀州的时间了。

  按照张绣的要求,这一次的战略目标是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替张绣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如今他们已经从邺城中脱离,也算是离开了曹操的包围,等到跟赵云一行人会师,自身安全这一方面就无忧了。

  接下来就是该考虑怎么完成第二目标了。

第472章 破城(肆)

  诸葛亮决定要救审配。

  主要是因为这次己方人员这次能够顺利从邺城脱身,审配的帮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不是审配主动提出让他们跟城中士卒一起跟在冀州百姓之后出城,那么诸葛亮就要按照之前的计划行动:

  先派出甘宁去拉仇恨,再派出太史慈跟张郃护送其他人离开,自己还要留在城中,等待日后自行脱身。

  可有了审配的帮助,无论是冀州百姓还是邺城士卒都能够替他们分担相当多的注意力。

  虽然甘宁依旧是起到了拉仇恨的作用,但风险明显要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所以无论是出于感激,还是对人材的珍惜,他都觉得有必要回邺城一趟。

  如果放着不管,在邺城被攻破以后,以审配的刚烈,绝难幸免于难。

首节 上一节 46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