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83节

  经过整整十年的发展,张绣手中的那支谍报队伍早已今非昔比。

  如今除了辽东、交州、西川等汉王朝边陲之地,张绣的密谍早已经遍布全国。

  不夸张地说,张绣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情况,用不了一个月,有关他的所有资料就能放到张绣案头。

  徐庶本名徐福,又出身单家,故而才用单福这个名字。

  所谓单家,就是贫寒之家的意思。

  贾诩又问起了另一件事情,“那卧龙、凤雏又是何意?”

  张绣笑了笑说道:“卧龙便是孔明,凤雏则是士元。”

  贾诩闻言立即看向庞统。

  这一次轮到庞统沉默了。

  自己有了“凤雏”这的称号,怎么自己个儿都不知道呢?

  偏偏主公还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真是让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眼见庞统默不作声,贾诩也不追问,又转向张绣询问道,“那刘玄德迎娶美娇娘又是何意?”

  张绣微微一笑,“此事便说来话长了,只是如今时局变换,只恐未来亦如我料那般。”

  贾诩闻言也笑,“当初主公若听诩言降了那曹操,世事变迁,主公方才所言那马跃檀溪、卧龙凤雏等事亦非不会发生。

  是故焉知那刘玄德不会迎娶主公口中那位美娇娘?”

  “文和此言得之。”

  “既如此,那美娇娘究竟是何人?”

  听着张绣跟贾诩之间的对话,徐庶和庞统对望一眼,满脸写着无语。

  这两人实在是太无聊了!

  居然能为了完全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认真讨论这么久。

  单福就是徐庶,既然五年之前都没有去投刘备,此时在张绣麾下深受重用的他又怎么可去“鼎立相助”刘备?

  至于卧龙、凤雏之言更是无稽之谈。

  先不说这两个奇怪的绰号是张绣从哪里想出来的,单是让诸葛亮和庞统去辅佐刘备这件事情,怕是刘备本人都不会相信好吗?

  可张绣和贾诩偏偏还乐此不疲。

  于是徐庶和庞统就看着张绣和贾诩认真探讨,假如张绣当时听了贾诩的话投降曹操以后的历史走向。

  并且讨论的还有模有样。

  在他们的假设当中,假如张绣当时投降了曹操,那么没有后顾之忧的曹操就能够先后扫除吕布、袁术、张杨等人。

  如今更会用更短的时间打败袁绍,继而统一整个北方。

  这是贾诩当初在宛城之战时就已经持有的观点。

  单从这一点来看,贾诩的确是目光如炬。

  等到曹操一统北方,那就是拥兵百万之众,下一步定然会对付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

  到了这个时候,刘表肯定守不住。

  那么在荆州的刘备就会自然而然取代刘表,跟江东孙家结盟,共抗曹操。

  所谓的美娇娘,便是孙策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了。

  按照张绣的情报,孙尚香才智敏捷、刚强勇猛,颇有其兄孙策风范,身旁一百多个侍婢,个个执刀,时时守卫在她身边。

  一旦孙刘两家结盟,她就要嫁给刘备作为双方的桥梁纽带。

  等到那个时候,曹操虽然人数众多,但因为北人不擅水战,到异地作战水土不服等原因,势必要迎来一场大败。

  此战结束,天下三分之势便会初成。

  “越说越玄了……”

  徐庶见两人说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朝庞统使了个眼色。

  庞统回了一个眼色,“无所谓,他们开心就好。”

  就在两人眉来眼去之际,有人求见张绣,徐庶见张绣谈兴正浓,叹了口气走出室外。

  片刻之后,徐庶返回,趁着张绣和贾诩中场休息的时候连忙说道:

  “主公,襄阳消息,蔡瑁发现了刘玄德的金蝉脱壳之计,命人追击。

  仲达和刘玄德被檀溪所阻,沿溪北上之际被追兵赶上。

  蔡瑁见高顺在侧,故不敢现身,令蒯越责问刘玄德为何不辞而别。

  刘玄德指明蔡瑁相害之意,蒯越不认,意图令之返回。

  仲达当机立断,主动率军出击,速败蒯越。

  如今已护送刘玄德返回新野。”

  张绣听完徐庶的话,歪了歪头:“这就完了?”

  徐庶闻言不禁一怔,这可不就是完了?

  蔡瑁早就被张绣吓破了胆,如今看到是高顺出手帮衬刘备,自然能够猜到这就是张绣的意思。

  可他又不甘心这么放跑了刘备,所以只能让蒯越来趟这雷。

  谁知道高顺却是个认死理的。

  既然他得了张绣的命令,别说来的是蔡瑁和蒯越,就是刘表亲至,他都不给面子。

第421章 被遗忘的将才

  檀溪边上,负责护送刘备的高顺与蒯越率领的追兵发生了一场小范围的战斗。

  虽然蒯越人多势众,还有主场作战的优势,但依旧没能打赢高顺。

  要知道当初高顺当初在吕布麾下的时候,就以善于练兵著称。

  他的直属部下虽然人数不多,但铠甲兵器却都是精练齐整。

  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不高,但在高顺的训练之下个个都能严守军纪,作战时军备严整,韧性十足。

  因为往往能够快速攻陷敌方阵营,所以他麾下人马有着“陷阵营”的美誉。

  等到跟随张绣以后,虽然一直以来只统一城之兵,但由于张绣治下不缺兵缺粮,后勤保障充分,所以高顺练起兵来反倒更加得心应手。

  这次他到襄阳虽然只带了三百余人,但愣是靠着令人可怕的冷静和沉着压住了蒯越带来的近千人。

  蔡瑁眼见这般情况,就想把事先安排的三路伏兵一起压上去。

  你三百人再能打,也不能一个打十个吧?

  否则自己谋画了这么久,还是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结果到最后连刘备的毛都没有碰到,那不成了一个笑话?

  但就在他准备下令之际,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浮现在他脑海中。

  北地枪王!

  此时此刻,蔡瑁再一次回想起了被张绣所支配的恐惧。

  罢了!

  既然张绣一意要保刘备,那便放他一条生路好了。

  放走刘备事小,得罪张绣事大。

  这几年蔡瑁过得挺舒服,可不愿意再回到以前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至于刘备,相信他在经此一役以后应该也会收敛。

  大不了回头自己暗中警告他一番就是了。

  就这样,纵然心中万分不舍,但蔡瑁在张绣的淫威之下最终还是没有阻拦,放任高顺带着刘备回到新野。

  他自己则是返回去跟臧霸商量这件事情的后续事宜。

  如今自己想杀刘备一事已经暴露,说不得还得靠着张绣帮自己在刘表面前美言几句才是。

  如今蔡瑁已经看得明白,便是自己的姐姐蔡氏在刘表枕边说话都不一定有张绣好使。

  这都叫什么事啊!

  以徐庶的视角来看,整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从头到尾都是清楚明白,没有什么遗漏。

  可为什么张绣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呢?

  不等徐庶发问,就见张绣一脸遗憾地说道:

  “时代变了,说好的马越檀溪也没有了,当真是太可惜了!”

  徐庶:( ̄△ ̄;)

  “是啊,太可惜了!”

  一旁的贾诩也附和着说道,同样也是一脸可惜。

  庞统:Σ(`д′*ノ)ノ

  你们两个够了!

  不要把那种像传说一样的故事代入到现实啊喂!

  徐庶和庞统到底还是年轻人,眼见张绣和贾诩两人这般模样,均是忍不住在心中呐喊起来。

  无论如何,有关蔡瑁下手对付刘备这件事情在张绣的插手之下最终还是解决了。

  除了蒯越试图阻止高顺,被高顺一个防守反击解决了数十名士卒之外,刘备本人以及他带来的人都是安然无恙。

  至于张绣说的什么纵马跃檀溪、南漳遇水镜、走马荐诸葛等一系列事情自然是都没有发生。

  虽然庞统和徐庶对此不以为然,然而张绣心里明白,在真实的历史上,除了刘皇叔纵马跃檀溪这件事情是经过艺术加工安排在三国演义之外,剩下的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只不过由于张绣的介入,这些事情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单福、卧龙、凤雏这三人早早就被张绣招揽到了自己麾下,刘备永远失去了这三名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

  说起来,张绣虽然也挖走了不少原本应该投靠曹操的人,但是曹操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

  反观刘备,直到现在还只有最开始创业跟随他的两个好兄弟,可以说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这也是张绣屡屡出手帮助他的原因。

  除了确实佩服他的人品之外,就是因为自己挖走了太多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基本盘,结果导致刘备现在混的比原本历史上更惨,甚至极有可能再也没有办法像历史上那雄起了。

  当真是罪过罪过。

  不过想到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自己这样做未尝不是在拯救他脱离苦海。

  干脆把刘备从这创业的艰辛当中解救出来,由自己来承受这份苦难吧!

  善哉善哉!

  数日之后,高顺和臧霸一起返回江夏。

首节 上一节 38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