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想的是不加理会,直接冲出门去,不料高顺却是淡淡说了一声:“拿下了”
立刻便有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卒一拥而上,将门吏和正准备前往报信的人直接擒下。
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直接就把刘备给看呆了。
他练兵的水平不低,一眼就看出跟随着高顺的这些士卒看上去平平无奇,实际上却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精兵。
此时高顺才转过头对刘备抱了抱拳:
“吾主亦未料到蔡瑁欲害使君之心竟是这般坚定,如今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把守,便由吾护送使君自西门而走。”
高顺和臧霸是被张绣特意派来帮刘备的。
这就是崔钧当时说的那条计策。
虽然他和好友徐庶分别效忠于不同的主公,但是因为同在荆州,张绣跟刘备又关系不差,所以两人之间还是多有往来。
正因如此,崔钧十分清楚只要张绣能伸出援手,那么刘备此行定然会安然无恙。
只是当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刘备却犹豫起来。
崔钧再三询问,这才得知当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所迫,没有投奔张绣,而是选择投了刘表,因这件事情一直都对张绣心中有愧。
然而崔钧却认为张绣胸襟宽阔,肯定不会在意这种小事。
他的好友石韬、孟建,包括关羽、张飞、孙乾、简雍也都是这个意思。
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再顾忌面子,性命要紧。
在他们的一致恳求下,刘备终究还是手书一封,崔钧骑快马赶赴江夏送信。
然而故意延迟几日,等得到了确定的答复以后这才出发。
原本看到刘琦和刘琮二位郎君的时候,刘备还有些后悔自己答应了崔钧去向张绣求助的事情。
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要靠他帮忙。
刘备不禁有些感慨,自己欠张绣的人情已经太多了。
如果他是一个女子,那没什么好说的,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以身相许也就罢了。
可他偏偏是个男人。
再者他自己就是一个枭雄,自然能够感觉到张绣其志不小。
所以他的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没有去投张绣,还能以朋友和盟友的身份跟张绣相处。
这也是他始终不愿意去投张绣的原因。
当初投公孙、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包括现在投刘表,刘备都是做好了随时要跳槽的准备。
可是投张绣……
说实话,刘备是真的没那个信心。
特别是这些年以来眼睁睁看着张绣从一城之地发展到如今足以和袁绍、曹操对抗的实力派诸侯,刘备更是心中雪亮。
自己如果真的投了张绣,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鸠占鹊巢,想办法将改旗易帜。
二就是彻底视张绣为主公,为他而战。
前者他做不到,后者他还是也做不到——至少目前做不到。
所以刘备便才会这般纠结。
可偏偏他这番心思还没有办法去跟旁人去说。
说实话,刚刚高顺领着一大群人一拥而上向自己敬酒的时候,刘备也被吓到了。
这群人自己见都没见过,光是这阵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对付自己。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高顺却声称他是奉张绣之命来帮刘备脱离险境,拉着刘备就悄悄离开了人群。
听到张绣的名字,刘备顿时放下心来。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但一直以来的遭遇却充分说明,张绣肯定不会害自己。
所以他便顺从地跟着高顺离去。
再回头望去,却见坐在自己身旁的臧霸已经笑嘻嘻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跟前来敬酒的人你一杯我一杯喝了起来。
刘备恍然大悟,这便是李代桃僵之计。
此时听高顺这么说,刘备当即向着他长长一揖,“备多谢高将军相救!救命之恩,备他日定有厚报。”
“不必如此,顺亦是奉主公之命行事。”
见到高顺不卑不亢的模样,刘备心中的欣赏之意愈浓了。
原本紧张的心情也平复下来,在和高顺一起骑马离开西门,朝外走去的时候,忍不住问道:
“吾观高将军极善练兵,心仰慕之,可否将此法传于备?”
第420章 刘玄德迎娶美娇娘?
高顺听刘备说让自己把练兵之术传给他,便看了刘备一眼。
刘备见状连忙说道,“是备唐突了,若将军不便说就算了。”
“没有什么不便”,高顺摇了摇头,“顺练兵只求四字:令行禁止而已。”
“令行禁止……”
刘备越是来回咀嚼,越觉得这四个字颇有大道至简的味道。
可又一想,就连张绣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都有这样的才能,刘备是越发羡慕张绣了。
此时此刻,纵然依旧身处险境,刘备依旧忍不住反思起来:
为什么张绣的运气会那么好?
为什么这些良材美玉怎么都喜欢往他那里跑?
自己和他相比,究竟差在了哪里?
思来想去,刘备依旧是没能找到答案。
在刘备思索的时候,高顺亦是一言不发,很快,他便护送着刘备来到了檀溪之前。
名为檀溪,其实是一泓湖水,它顺流而下直通襄江。
两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只一望就知道这檀溪表面上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水下必是一个又一个的漩涡。
刘备见状顿时便失了颜色。
他下意识转向高顺询问:“此溪宽不可渡,若我等再耽误片刻,只怕追兵便要赶到,这可叫人如何是好?”
却见高顺一脸平静,面对刘备的提问,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
“刘使君不必惊慌,只需纵马跃过檀溪便是。”
刘备:Σ(っ°Д°;)っ
由于高顺的话过于离谱,以至于刘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这檀溪目测足有三丈多宽,除非是能腾云驾雾飞过去,否则单凭一跃之力,怎么可能去到对岸?
刘备愣了愣,这才开口道:“高将军莫非是在说笑不成?”
“当然不是说笑啦!”
张绣怀里抱着张绵,笑呵呵地说道:
“若是此次吾不派仲达和宣高去助玄德,刘玄德也能安然无恙。
此时他定会纵马跃檀溪,之后便是南漳遇水镜,先得单福鼎力相助,后得卧龙凤雏辅佐。
自此之后便出将入相、迎娶美娇娘、走上人生巅峰。”
徐庶:(⊙_⊙)
庞统:( ̄△ ̄;)
作为听众的徐庶和庞统颇为无语地看着张绣。
五年的相处下来,对于自己这位主公偶有奇谈怪论这件事情两人都已经习惯。
但是每次听到他像这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时,两人依旧是一阵无语。
都是三个孩子的爹了,怎么有时候还像是个小孩子呢。
可偏偏还有人喜欢陪他一起无聊。
“吾知水镜乃颖川司马德操,与庞德公、黄承彦为友,如今正在南漳隐居。
只是那单福、卧龙、凤雏又是何人?”
徐庶和庞统颇为无语地转头,看向同样一本正经问话的贾诩。
五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了解一个人了。
贾诩的能力毋需多说,无论徐庶还是庞统都是颇为自信乃至自负之人,可二人却没有一个敢说自己的才能在贾诩之上。
作为张绣阵营中资历最老的人之一,贾诩以其老到的经验、毒辣的眼光、非凡的才能深受张绣信任。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在张绣心目中地位甚至还要超过赵云和诸葛亮,哪怕这两人都是张绣不远千里亲自去拉来的人材。
当初宛城之战,张绣麾下能拿出手的只有三张牌。
他自己是底牌,胡车儿是明牌,贾诩则是王牌。
直到救下祢衡之前,贾诩都是张绣麾下唯一的谋士。
如今时过境迁,随着刘晔、鲁肃、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一流人才加入团队,贾诩便越发心安理得摸起鱼来。
只是他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徐庶和庞统却从来都没有轻视过他。
但让两人无奈的是,如今的贾诩对于其他事情都不关心,无论什么事情都能甩手交给其他人,偏偏只对张绣的个人问题比较感兴趣。
比如娶妻纳妾生子这样的事情。
再比如每当张绣在胡言乱语的时候,他也会开心地加入讨论,并且每次都是一副谈兴颇浓的样子。
就像现在。
对于观众的好奇心张绣也是有问必答,“单福便是元直也。”
“哦?”
贾诩闻言立刻看向徐庶。
徐庶见状,只能无奈点头解释道:
“庶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
问吾姓名不答,吏乃缚吾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市人识之,然市人虽有识者亦不敢言。
后吾幸为同伴窃解救之,便更姓名而逃,单福乃吾托名耳。”
对于张绣知道自己的曾用名,徐庶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