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67节

  孙乾见状便皱起眉头,下意识就觉得这货没有憋什么好屁。

  果然,下一刻便听蔡瑁说道:

  “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

  今主公若纳之,曹操必加兵于我,枉动干戈。

  倒不如斩孙乾之首以献曹操,彼时操必重待主公也。”

  孙乾听蔡瑁当着自己的面就说了要斩了自己,不禁心中大怒,暗骂蔡瑁这货不是东西,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说道:

  “乾非惧死之人也。

  然刘使君忠心为国,非曹操、袁绍、吕布等比。

  前此相从,乃不得已而为之。

  今闻刘将军汉朝苗裔,谊切同宗,是故千里相投。

  尔何献谗而妒贤如此耶?!”

  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是声色俱厉。

  刘表闻言顿时觉得孙乾说得有道理。

  当初孔融来到荆州质问沮授和曹节的时候,刘表虽然莫名其妙,但一开始其实并没有那般生气。

  正是因为蔡瑁建议自己应该彻查此事,好给曹操一个交待,才让刘表觉得不爽。

  我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凭什么要给你曹操一个交待?

  特别是看蔡瑁那副模样,巴不得自己赶紧降了曹操才好。

  只是蔡瑁毕竟是自己的小舅子,看在老婆的面子上,他便将火撒在了孔融头上。

  这同样也是一种对蔡瑁的警告。

  咱俩熟归熟,你要这样瞎搞我一样会收拾你。

  如今蔡瑁再度僭言,刘表便脸色一沉,叱道:

  “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蔡瑁无奈,只得低头离去。

  心中却是暗想是时候让姐姐给吹一吹枕边风了。

  刘表的身体已经有了越来越差的趋势,有些事情还得早做打算才行啊……

第406章 建安六年大事记

  刘表将反对自己接纳刘备的蔡瑁逐了出去,随后又让孙乾把这件事情告诉刘备,之后更是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刘备一行人。

  刘备和刘表在城外相见,便是一副兄友弟恭的和谐场面。

  刘表与刘备把臂同入荆州,又专门给他分拨了院宅居住。

  自此刘备就在这荆州定居下来。

  过了几日,刘备听说孔融被刘表关了大半年的事情,不禁大吃一惊,便以自己跟孔融有旧为由,向刘表求请。

  实际上,刘表在下了关押孔融的命令以后,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此时听刘备说起才想了起来。

  关了孔融大半年,气也消了,于是便卖了刘备一个顺水人情。

  听刘备说完这件事情,孔融更加感慨了。

  刘表这个混蛋居然把自己给忘了?

  自己好歹也算是名动天下的大儒,他刘表就这样做?

  这次如果不是刘备,自己还不知道要被关到什么时候呢!

  于是孔融再一次谢过刘备,又好奇地询问他为何不投张绣。

  他是清楚刘备和张绣关系的,知道孙乾对刘表的那番话完全就是托辞。

  刘备闻言第三次叹了口气:

  “实不相瞒,张将军已然助我良多,备实在再难厚颜求其收留。”

  孔融恍然大悟,原来刘备是爱惜面子啊!

  他倒是没有怀疑这个理由,只是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再劝,便想着等日后有机会再跟张绣说说。

  在他看来,刘备如果投奔张绣,是比刘表强出百倍的选择。

  就这样,孔融在荆州又停留了几日,确认了刘表的确跟沮授和曹节的事情没有关系,便向刘备辞行,准备返回许昌。

  因为这次耽误的时间有点太长,所以他不再去江夏,而是直接北上。

  在经过南阳的时候,孔融想了想,还是顺路进入宛城,去看望自己的老友祢衡。

  祢衡见到孔融,十分欣喜,当即热情的招待了他。

  眼见曾经在许昌郁郁不得志,还要靠自己推荐的祢衡如今在张绣手下混得风生水起,孔融在为他高兴的同时愈加羡慕。

  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窘境。

  得知了孔融的困惑,祢衡便对他说道:

  “主公不日便要返回南阳,文举何不再留几日,将自己所图告知?”

  此时孔融才知道张绣原本也去了河北。

  他不由暗暗庆幸这次没再绕道去江夏,否则又要扑一个空。

  听祢衡说张绣再过几日就到,心想急也不急于这一时,索性安下心留在南阳,等待张绣回来。

  在此期间,他也帮着祢衡处理了不少政务。

  因为亲眼看到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便在眼前,这让他对于来张绣麾下做事的希望愈发强烈了。

  听到孔融一口气说完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张绣也觉得孔融有些太悲催了。

  就连一旁的陈宫也忍不住小声对张绣说道:

  “主公,不若将孔文举留在江夏相助仲业如何?”

  张绣看了陈宫一眼,这货自打跟着自己去了一趟冀州以后心就野了,八成是不想继续留在江夏了。

  如今孔融既有所求,对于他来说正好是打瞌睡遇上了送枕头。

  然而张绣却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文举啊……”

  张绣组织了一番语言,随即说道,“汝之遭遇吾亦十分同情,然如今曹贼势大,权倾朝野,只匡一人恐难应对。”

  孔融一听坏了,张绣连吴匡都拉了出来,这是要让他继续留在许昌当卧底的节奏啊!

  于是连忙说道,“曹贼知我对其不满,凡机密事宜皆不与我相商,融留许昌,对将军亦无太大益处。

  不若让融来荆州为将军做事,融定全力以赴!”

  张绣微微一笑,和颜悦色地说道:“文举若能留在许昌,便是不做任何事情,已是对绣最大的支持。”

  孔融:ε(┬┬﹏┬┬)3

  “文举也不必担心”,看到孔融的表情,张绣安慰道,“绣会将这段时间文举遭遇传至许昌,待文举返回,天子必厚待之,便让曹贼也无话可说。”

  孔融:o(TヘTo)

  张绣拍了拍孔融的手臂,又劝道:“文举心向张绣,吾以甚慰,还望文举能以大局为重,莫要感情用事!”

  说到这里,张绣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什么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这就是!

  孔融最终还是被张绣说服了。

  只不过荆州的遭遇着实让他不爽,反正张绣要替他扬名,孔融索性决定干脆再留一段时间。

  等到明年再回许昌。

  张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同意下来。

  反正也就几个月的事情,一眨眼就过去了。

  至于他说让刘备投靠自己的事情,还没说上两句,就被陈宫拉到一旁。

  两三句话过后,孔融便恍然大悟,自此不提此事。

  对此张绣只能拱手。

  是在下输了。

  张绣在南阳停留了几天,对于祢衡的治理成果十分满意。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南阳这个天下第一大郡和汝南这个第二大郡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被曹操从汝南划拨出来的弋阳也是一样。

  到时候原汝南郡的居民看到弋阳的发展势必会有所想法。

  随后张绣便返回江夏,把孔融留在了他的好基友祢衡这里。

  如同他在离开时预料的那样,这次出门将近一年,着实有些久了。

  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也算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今天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应该都不会再去北方了。

  等他安排好一应军务返回家中的时候,已经到了晩饭时间。

  张绣回到家里,便看到后院凉亭里小桥正拉着姐姐大桥的双手,兴奋地说着什么。

  一旁的邹氏和甄宓则是聚精会神的听曹节说话,因为太过投入,她们竟是连张绣回来都没有察觉。

  五个女人的相处模式过于和谐,以至于张绣都忍住没有去打扰,就这样静静地望着这一幕。

  直到邹氏若有察地转过头,看到正含笑望着她们的张绣,不由欣喜地站起身来,惊呼一声:

  “绣……博超!”

  一声“绣儿”只差一点便要脱口而出。

  好在最后还是硬生生给改成了博超。

  虽然如今亭中的几个女子跟张绣都有关系匪浅,但邹氏依旧只想在惟有自己跟张绣两人的时候叫出这个亲昵的称呼。

  听到邹氏开口,亭中诸人皆是顺着她的视线望去。

  被五双美眸同时注视的张绣微微一笑。

  肩上的怀英适时开口:

  “我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6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