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2节

  面对祢衡炯炯有神的目光,张绣不解地回望过去。

  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总得告诉我你想说什么吧?

  两人就这样默默对视着,最终还是祢衡主动移开了目光。

  虽然之前黄祖要杀他的时候他骂不绝口,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模样。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当死亡真正来临的那一刻,他还是顺从了心的感觉。

  那破口大骂的表现更像是因为极度恐惧表现出的掩饰行为。

  真正从死到生走了一遭,他才开始思考,从前的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恃才傲物?

  年少轻狂?

  二者皆有吧!

  好在他遇到了张绣。

  这是一个跟曹操、刘表、黄祖都不同的人。

  祢衡觉得张绣第一眼看到自己,就已经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在被张绣救下以后,这种感觉更是越发明显。

  因为张绣对待他就是纯粹的老板对员工的态度。

  只要你能完成本职工作,其他方面爱咋咋地。

  所以如今说到贾诩,又想到那人正在张绣手下受到重用,本想开口讽刺两句,可看到张绣的目光最终还是忍住了。

  张绣当然不知道祢衡有这么多内心戏。

  当然了就算祢衡真的出言讥讽他也不会在意。

  就像祢衡心里想的那样,他本来就知道祢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贾文和为主公所谋是借与孙策交战之际伺机拿下江夏,但在衡看来,此计如今已不可取。”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然祢衡已经有意控制,但说话办事难免还是带着傲气。

  “他远在南阳,自不知此处情况,未能料到孙策这般早便返回。”

  祢衡说着手指在地图上一划,“江夏居荆、豫、扬三州之间,位置关键,一旦拿下,主公势必与刘表交恶。

  若被曹操得知主公得了江夏,北望豫州,只怕会再征南阳,令主公首尾不能相顾。

  还有那袁术,原本就与曹操狼狈为奸,值此时节,必有所动。”

  简单说来就是,如果现在还在跟孙策打仗,依旧可以把江夏作为目标。

  但现在孙策已经打道回府,再想谋取江夏,不但会跟刘表决裂,还会引来曹操、袁术的觊觎。

  得不偿失。

  张绣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祢衡的说法,“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但如今孙策已经过江,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平定江东,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可不能放过。”

  听到这里魏延忍不住插口:

  “主公何以认为那孙策必能平定江东?

  据我所知,如今江东势力错综复杂,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并非等闲之辈。”

  嗯,袁术也是这么想的。

  “很简单”,张绣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口吻说道,“因为孙策比他们强多了。”

  又来了!

  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魏延一听到张绣这么说,就知道事情多半要像他说的那样发展了。

  祢衡却皱了皱眉头,显然并不相信孙策有这么猛,“江东之事尚未可知,以某看来,主公不妨从此处入手。”

  顺着祢衡指的方向望去,张绣和魏延对望一眼,“寻阳?”

  “不错,此地虽在扬州,但距蕲春不过百里,一旦拿下,便可作为东进的起点!”

  “正平是说我们这次的目标是……”

  “庐江!”

  祢衡肯定地说道,“昔日袁术因庐江太守陆康不与求粮而大怒,遣孙策攻之,谓曰:‘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

  然孙策攻江拔之,袁术却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这让孙策对他更加失望。”

  祢衡被张绣拜为军长史以后,工作也没有少做。

  他看出张绣的目标,所以对袁术及其将领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如今说起这些来如数家珍。

  “刘勋为袁术故吏,恃宠而骄,虽舒城坚固,其必不能久守。

  且庐江为袁术所有,主公若拔之,刘表必乐见其成。”

  “打庐江吗?”

  原本是想谋取江夏,现在却要改成庐江,张绣思忖片刻,转向魏延,“文长,你怎么看?”

  魏延不是贾诩,还没有习惯这种问法,闻言愣了愣才说道:

  “我觉得正平先生此言有理,现在还不宜与刘使君交恶。”

  张绣又看了看地图,庐江紧邻江夏,位于扬州西北。

  江对岸则是扬州另外两郡:豫章和丹阳。

  他依稀记得孙策东渡长江,先是攻下曲阿,之后一路南下,连续拿下丹阳、吴郡、会稽、豫章。

  至于庐江则是等到袁术死后才拿下的。

  祢衡分析的也有道理,现在庐江的确是比江夏更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

  “就这么办!”

  张绣当即拍板,决定从寻阳开始,攻庐江!

第37章 魏延献奇谋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寻阳县位于庐江郡西南,是庐江十二县之一,距离蕲春仅百里之遥,快马加鞭一天就能赶到。

  张绣略一思索,转向魏延:

  “文长,你带一千人,明天一早出发,拿下寻阳!”

  “是!”

  魏延兴奋应下。

  这段时间天天和甘宁演训,虽然比在荆州充实,但到底还是打仗更有意思。

  眼见先锋的位置给了他而不是甘宁,魏延心里美滋滋。

  果然主公还是更在意先来的我。

  “不要高兴太早,你若是拿不下寻阳……”

  魏延一听张绣这话,连忙抢着说道:“末将提头来见!”

  张绣笑了笑没有接话,又对祢衡说道,“正平,这次你就要跟我们一起行军了,问题不大吧?”

  按说祢衡应该留下来搞内政。

  只是行军打仗一个谋士不带也不妥。

  之前不带,那是因为没有。

  现在有了祢衡,把他放在蕲春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祢衡昂首:“衡虽为文士,却非那吃不得行军之苦的文弱书生。”

  “好,只等兴霸做好准备,我们就去打庐江!”

  张绣说着看向魏延,“文长,你今天好好休息,这头一仗就看你的了!”

  “末将领命!”

  魏延重重抱拳,如是说道。

  ……

  ……

  “主公,粮草辎重已悉数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这么快?”

  埋头执笔的张绣闻言不禁一怔。

  他原本还以为需要好几天,没想到魏延离开的第二天,甘宁就来找他了。

  接过甘宁递给他的竹简细细看了起来。

  越看越觉得自己是捡到宝了。

  名将就是名将,哪怕在历史上以水战出名,但其他方面一点都不差。

  “好,通知下去,吃过饭后全军开拔!”

  “是!”

  甘宁先答应下来,随即有些迟疑地问了一句,“不等文长的消息了吗?”

  按时间来算,魏延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刚赶到寻阳。

  “本来是想等等,只是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张绣笑了笑,“那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站在一旁的等着送信的张先原本没有说话,这时忍不住说道,“主公的意思是……若是文长还没有攻下寻阳,我等大军赶到,便可助其攻城?”

  “怎么可能?”

  张绣显得信心满满:“我们又不用急行军,等到了寻阳,文长肯定已经攻下了寻阳。”

  甘宁和张先对望一眼,均是心道,看来主公对文长颇有信心。

  等甘宁离开,张绣继续执笔写信。

  信是给贾诩的。

  简单说了下自己的近况,主要还是告诉他自己接受祢衡的建议,把目标改为庐江郡。

  又让他继续坚持种田,务必要守好自家大本营。

  写完了这封信,他想了想,又拿出了一张纸。

首节 上一节 3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