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自己如今的核心发展思路还是那九个字,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如果真的像张杨说的那样接受了他的地盘和人手,那么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威胁度势必会大大增强。
扩充地盘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
当然他也能看出来张杨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他的确是抱着为自己好的心思。
但有的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
“相信老贾应该能说服他。”
贾诩的本领无需怀疑,身为河内太守、安国将军、晋阳侯、大司马的张杨虽然也是个利害角色,但在这种事情上还是比不过贾诩的。
贾诩和诸葛亮都被安排出去,张绣想了想,干脆把鲁肃叫了过来。
除了贾诩和诸葛亮,他就是自己麾下外交技能最强的人才了。
随后张绣便去见益州刘璋的使者。
刘璋派来的是张绣和赵云的大师兄张任。
原本关系就是人生四大铁的那种,再加上双方原本就没有冲突——至少现在没有。
所以会谈十分愉快。
张任和张绣这一对师兄弟也有十多年没有再见面。
先前因为张绣一直忙于成亲的事情,所以两人一直都没能好好聊一聊。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博超,干得漂亮!”
张任刚一见面,就毫不吝啬地对着张绣竖起了大拇指:
“原本吾还以为咱们三人当中子龙才能将师门绝学发扬光大,未曾想如今你竟取得了这般成就!”
面对师兄的赞誉,张绣笑道,“师兄太过谦了,西川枪王成名之际,子龙与我还在山上跟着师傅学艺呢!
要说将师门绝学发扬光大,师兄才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张任闻言连连摇头:“吾之所以认为子龙能够将师门绝学发扬光大,并非是因他悟性最高,最有希望悟出百鸟朝凤枪最后一式。”
“哦?”
被张任这么一说,张绣顿时来了兴趣,“不是因为这个,那是为何?”
张任刚才开口说光大门楣的时候,张绣第一时刻想到的的确就是这个原因。
赵云在三人当中悟性最高,最有希望悟出百鸟朝凤枪最后一式,既而将这门枪法发扬光大,扬名立万。
可现在张任却这样说,他自然会觉得奇怪。
“光大门楣可不仅仅是靠武艺。”
张任叹了口气,“你我师兄弟没有外人,有些话我便直说了。”
对于张任这位大师兄,张绣的记性完全来自于没有被自己穿越之前的原身。
他在山上学艺的时候对自己和赵云这两位师弟照顾不少,颇有一种长兄如父的意思。
此外,他还是三兄弟枪法中唯一一个偏向“力”的选手。
然后就没了。
但总体而言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这次不远千里专程赶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更是让张绣对他更加敬重。
于是张绣便正色道:“师兄但说无妨。”
“若非师弟如今虎踞四州六郡之地,又身兼扬州刺史、右将军、宣威侯数职,汝以为我主会放我专程来此否?”
只一句话,张绣便反应过来,沉吟着说道:
“原来师兄是这个意思。”
“正是如此”,张任点了点头,“昔日听闻叔父过世,曹操大兵围城,为兄本想若你能逃出生天,便让人将你接至益州安顿。”
听到张任这话,张绣不禁心头一暖。
有一说一,童渊这三个徒弟的感情是真的好。
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昔日的情分依旧没有褪色。
张绣拱手:“多谢师兄关心。”
张任则是摆摆手,继续说道:
“未曾想汝不但打败曹操,而且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最令为兄高兴的是,汝还亲自北上,将子龙也接了过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任看向张绣的目光就像是慈祥的老父亲看到出息的儿子一般:“做得很好……”
做得很好?
张绣感觉张任这话有些怪怪的。
“为兄在主公面前说话份量亦是重了不少,这都是托了师弟之福。
只是有一事,为兄却要说在前头。”
看到张任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张绣心中一动,“师兄请讲。”
第337章 废柴逆袭流主角张鲁
张任看着张绣,目光凝重地说道:
“如今我主与师弟并无冲突,这对你我自是好事。
只是这世间形势最是瞬息万变,若是有朝一日,师弟与我主兵戎相见……”
张任说到这里,脸色愈发严肃:
“……彼时为兄自当竭力相劝。
但若为兄苦劝未果,你和子龙在战场与为兄相见,为兄必不会手下留情!
是以吾也希望你能将此事转告子龙,战场之上,切莫对为兄心慈手软。
切记切记!要紧要紧!”
张绣:∑(;°Д°)
这还真是……
那话应该怎么说呢?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因为师傅童渊对张任的评价就是“少有胆勇、有志节”。
所以这的确是张任能够说出的话啊。
看着张任一脸严肃的模样,张绣站起身来绕到他身后,在后者惊讶的目光中捏起了张任的肩膀。
“师弟,你这是……”
张任转过头去,一脸疑惑地看向张绣,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我是让你放松一些。”
张绣没好气地说道,“师兄未免也想得太远了一些,我与刘璋中间可是隔着荆州呢!
你把刘表当成死人了吗?”
“此事我自是知晓。”
张任有些尴尬,“然则师傅在山上便常常教育我等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停停停!”
张绣加重了手上的力道,张任吃痛,剩下的话便没能再说出口。
“师兄莫要忘记,你这次是来为我道贺的,不是来给我添堵的!”
张绣吐槽了一句,这才说道,“别说这件事情现在还未曾发生,就算是真的发生了……”
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师兄又怎知,那刘璋不会在彼时率众投降呢?”
张任闻言豁然起身,目光惊疑不定地望向张绣。
“这样看着我做甚?”
却见后者一脸平静,从容说道:
“方才师兄还说这世间形势最是瞬息万变,或许他日两军阵前,师弟只需一席话语,便叫那刘璋拱手来降,蜀兵不战自退。
如此一来,你我兄弟不必兵戎相见,岂不美哉?”
张任:(=?Д?=)
刚刚还说自己,感情你这想得更远啊!
连刘璋投降这种事情都想出来了?
张任沉吟片刻,终究有些无奈地开口道,“师弟当真对蜀地有意乎?”
“说说罢了”,张绣双手一摊,“既然师兄想得长远,做师弟的便顺着师兄的话说一说,也算是尽了孝道。”
你这算是哪门子的孝道!
张任闻言更无奈了。
不过毕竟这个话题是自己先开口引出来的,他也不好再多说。
两人又聊了一阵这些年分别以来的故事,直到鲁肃第三次过来,说是张鲁那边的来使再三来催,张任这才说道:
“师弟还是先去看看吧,为兄这次过来打算在你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不会立刻离开,我们来日方长。”
“那敢情好!”
张绣闻言露出欣喜的目光,“若是如此,说不定师兄还能等到子龙回来。”
张任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见过张绣以后,他也的确是更加想念那个浓眉大眼的小师弟了。
张鲁派来参加张绣婚礼的人是他的功曹,名字叫做阎圃。
只看外貌的话,就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
这壮汉一看到张绣,便一脸惊喜地说道:
“圃平日久仰张将军大名,平日便心向往之,今日得见,当真是三生有幸!”
这么会说话吗?
尽管张鲁和他名义上的盟友刘表不和,更与师兄张任的主公刘璋势成水火。
但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张鲁此时跟张绣并没有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