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94节

  毕竟这个时候的他麾下的人才实在太少。

  孙乾、简雍二人只能说是可用。

  用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白面书生罢了。

  帮着他出个主意,像是脱离袁绍这种的还行。

  可要给他安排战略,特别是五年计划、十年计划,那就太为难人家了。

  别说是曹操和袁绍,就是自己这边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能吊打之。

  但理解归理解,张绣却不打算让他如愿。

  开什么玩笑!

  向来只有自己白嫖别人,哪有让别人来白嫖自己的道理?

  所以他便给出了标准答案:

  “绣先前不是已经说过了,若是出了什么意外,让曹操反败为胜,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备定了定神,“那博超认为可能会出什么意外?”

  看刘备还不死心,张绣也不得不佩服这一位的脸皮了。

  刨根问底是吧?

  那我便答给你看!

  “都说了是意外,绣又怎么可能知道?”

  刘备:Σ(°△°|||)︴

  张绣拍了拍刘备的肩膀,“玄德莫要再关心这些了,无论此战是谁获胜,你去投他便是。

  你贵为天子皇叔,谅他们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听着张绣的话,刘备心里苦啊。

  如果是袁绍获胜,以他的性格兴许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但如果此战袁绍能够获胜,等到他一统北方,那么他便将成为整个天下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彼时南方的刘表、刘璋、张鲁、孙策,甚至包括张绣在内,有一个算一个,肯定都不会是他的对手。

  等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自己能不能继续当皇叔的问题了。

  恐怕直接就是要改朝换代的结果了。

  如果是曹操获胜,没得说,恐怕他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自己。

  毕竟自从出了煮酒论英雄那事以后,刘备就知道曹操这货绝对容不下自己。

  衣带诏一事之后更是如此。

  除非自己是个女人。

  收回不切实际的幻想,刘备深深吸了口气,“如今备已无处无去,不知博超可否收留?”

  说完这句话,刘备双眼便一眨不眨地望着张绣,生怕错过他任何一个动作。

  “嗯?”

  刘备居然会说出这句话,这的确是出乎了张绣的意料。

  不过他反应也不慢,立刻使劲拍了拍了刘备的肩膀:“玄德兄这叫什么话?

  我张绣把话撂这儿,只要玄德兄不弃,绣必举双手欢迎!”

  刘备看着一脸真诚的张绣,脑海中顿时一片乱麻。

  只是他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这是张绣意料之中的事情。

  自从孙策、刘备、张杨等人来到江夏参加婚礼开始,张绣就跟贾诩、诸葛亮、陈宫对这些势力做过了详细的分析。

  其中就有一项是各方势力都有谁会有可能投奔自己。

  刘备,恰恰是其中最不可能的那个人之一。

  诚然这三兄弟跟自己的关系不错。

  身为皇叔的他又天然跟自己立场一致。

  因为自己不但跟曹贼有仇,还主动向国家上次了传国玉玺。

  更不必说自己还不止一次救过他。

  但正因为如此,刘备才更不可能投奔自己。

  究其原因,倒是跟曹操对刘备的判断相同。

  刘备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三国时代的三方团队虽然流传着诸如“曹魏好人妻、东吴控萝莉、蜀汉全是基”这样的段子。

  但不得不承认,三方团队里最富有浪漫色彩,又最令人心折的还是蜀汉。

  为了一个共同的、几乎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梦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这个团队的核心恰恰就是刘备。

  他以极强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打造的团队,纵然是在他身死以后依旧在诸葛亮的带领下为了这个理想奋斗了数十年。

  哪怕在诸葛亮身后五丈原后的十几年,临到蜀汉即将灭亡的前夕,依旧有老年版的姜维说出“我有一计,可使汉室幽而复明”和“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这样令人心酸又荡气回肠的话来。

  正因如此,蜀汉在张绣那个时代粉丝不少。

  甚至还被称为季汉。

  刘备不算是一个厚道人,但他的道德底线绝对是三方势力里最高的那一个。

  正因如此,他才可能来投奔自己。

  因为他自始至终的打算就是复兴汉室。

  所以刘备可以毫无压力的去坑曹操,去坑袁绍,就是不可能来坑自己。

  这大概就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在张绣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里,有一位叫七月新番的历史大神写过一部叫做《匡扶汉室》的小说。

  张绣恰好看过那本书。

  他感觉那本书对于刘备的这种心思分析的十分到位,因而穿越以后便直接拿来套用了。

  结果发现还真是好用。

  不过他刚才那话也是真心实意的。

  如果刘备真的愿意投奔自己,他是举双手欢迎的。

  作为一个近二千年后的现代人,专业知识可能有所欠缺,但他的眼界绝对领先这个时代。

  别说刘备,就算是吕布、袁绍、孙策,甚至是曹操加入他的团队,他也同样敢接纳。

  就是接纳曹操之前要额外多做一手准备罢了。

  最终跟刘备议事的结果跟先前鲁肃和他说好的一样。

  不会帮着他在汝南对付曹仁,但弋阳将会是他的一条退路。

  对此刘备也是无话可说。

  毕竟张绣不是袁绍,随便被他忽悠两句就肯兴兵。

  送走了刘关张三兄弟,张绣又带着贾诩去见了张杨。

第336章 各方反应

  出乎张绣意料,张杨跟自己刚一见面就直接说出了一句让他惊讶万分的话:

  “贤侄,你给个准话,什么时候派人去接收老夫的地盘和人马?”

  张绣:w(?Д?)w

  贾诩:w(?Д?)w

  张绣和贾诩都震惊了。

  这也太直球了吧喂!

  两人对望一眼,张绣咳嗽一声,开口道:“伯父何出此言?莫非朝廷有意让小侄接任河内太守一职?”

  “哼,你小子少给我来这一套!”

  张杨看了看张绣,又看了看贾诩,没好气地说道:

  “袁绍和曹操之战一触即发,彼时无论谁胜,第一个要对付的必然是离他们最近的我。

  老夫一把老骨头实在经不起折腾,还不如早早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拼。”

  “伯夫说的是哪里话?”

  张绣是真奇怪了,“伯父也就比曹操大上几岁,与那袁绍年龄相仿,何来‘老’之一说?”

  “吾之身体什么情况,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

  张杨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昔日杨丑之乱虽平,却留下了暗伤。

  如今每逢阴雨时节,伤处便加倍疼痛……”

  张绣听到这里,正准备把华佗和张仲景抬出来,不料张杨却摆摆手,提前阻止了他开口。

  “此仅乃原因之一也。

  值此乱世,若无雄心壮志,迟早为他人所趁。

  今观袁本初与曹孟德之战,又闻吕奉先与袁公路之事,吾才觉得自己当真是老了。

  既已无心与之相争,何不早早归去?”

  张绣听到这里,不禁皱起了眉头。

  张杨的意思他算是明白了。

  就跟那些穿越前快要退休的人一样,有了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

  正好身旁有一个像自己这种可以安心托付的人,索性把工作一交,提前退休了。

  就是不知道张杨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才让他产生了这种想法。

  明明之前一直好好的啊……

  张绣再三询问,张杨只是不说。

  这让他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便给贾诩使了个眼色,让他好好劝一劝张杨,自己则是赶去见其他人。

  这件事情张绣自然不可能答应。

首节 上一节 29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