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07节

  所以我们切不可将希望寄托于文和,相反,文和孤身前往敌营的勇气恰恰源于我们。

  记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弩箭射程之内。”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主要是触景生情,想起了穿越前的那段屈辱史。

  张硕见陈就没有吭声,大着胆子问道:“那……我们打?”

  如果不是没有援军,他之前就想要跟凌操狠狠干上一场。

  先前的小规模战斗让他承认江东军水战实力不弱。

  可自己能成为江夏水军前锋,也是一刀一枪拼上来的。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如今张绣这话真正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打!”

  张绣斩钉截铁地说道,“放心大胆地打!若此战能全歼敌军,我们连谈判都免了,到时我给你记头功!”

  “诺!”

  张硕被张绣一席话说得热血沸腾,心想这位主公可比黄祖强多了,不愧是我们张家人。

  “子龙、仲业,你们也去!”

  张绣转向赵云和文聘,叮嘱道,“仲业你正常发挥,子龙你从未有过水战经历,此战便以学习为主。”

  等众人都离开,张绣身旁便只剩下了他的亲兵卫队。

  虽然他刚才话说得漂亮,但心里其实清楚,这一仗他们不可能做到歼灭江东水军。

  江夏水军的战斗力原本就不及江东水军,将领方面更是不如。

  好在贾诩借着谈判之名把周瑜、黄盖等几个最擅长率领水军作战的将领给拖住了。

  再加上这边毕竟是江夏主场,军中器械一应俱全,他们这边又先发制人,占据了主动权。

  所以这一场战斗只要能够重创江东,甚至只要让孙策和周瑜意识到跟现在的江夏水军打仗占不到便宜就已经足够了。

  “孙策,对不起,这场战斗我要羸!”

  张绣双眼闪烁着坚定光芒,一字一句地说道,“江夏,我要定了!”

  随着一支点燃的火把划破夜空,这场战斗终于拉开了帷幕。

  江夏水军都督陈就率一艘蒙冲舰牢牢守住沔口。

  先锋张硕独领一艘蒙冲顺流而下,目标直指先前将他逼退的江东水军大将凌操。

  赵云与张硕同船,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一方面是就近观察他如何指挥水军作战。

  文聘指挥另一小队水军紧随其后,稳稳跟住赵云和张硕,随时准备策应支援。

  他统率水军作战的能力不在陈就之下,张绣之所以没有让他指挥这场战斗,一是因为他对江夏水军还不熟悉,二是为了安陈就、张硕等江夏故将之心。

  凌操没想到江夏水军居然会主动进攻。

  但他并不惊慌。

  周瑜虽然不在,临行前却把所有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

  于是他一边派人将此间战事报知孙策和周瑜知晓,一边从容指挥舰船作战。

  “此战关键便在于那两艘蒙冲!”

  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双方开战没过多久,凌操便意识到了这一点。

第130章 真的要赢?

  蒙冲,又称艨冲、艨艟。

  这是一种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艇。

  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其船形狭而长,航速又快,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是水军作战的主力船。

  江东水军这次只带了一艘蒙冲舰,但凌操依旧认为问题不大。

  战斗又不是只比双方军械多少,否则战前双方把各自兵力一亮,人少的那一方直接认输就得了,还打什么打?

  从先前跟张硕的交锋他就已经看出,江夏水军作战意志不坚,后援亦是不足。

  就是不清楚他们怎么就吃错药主动发起了进攻。

  然而双方交手没过多久,凌操就感觉不对劲了。

  明明是都是江夏水军,但跟之前给自己的感觉却大为不同。

  险些被自己斩杀的张硕变得格外勇猛,恨不能驾着蒙冲辗到他脸上。

  就连紧随其后的那一小队水军亦是横冲直撞、格外灵活。

  “难道对面换了将?”

  他惊讶地望去,却见沔口的蒙冲舰依旧挂着“陈”字旗,快要冲脸的蒙冲也挂着“张”字旗。

  可见江夏水军依旧还是由陈就挂帅,张硕为先锋。

  “当真怪哉!”

  他愈发疑惑,亦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站在河边崖顶高处观战的张绣看到己方先声夺人,占据了优势,暗暗点头。

  其实他原本也想跟赵云一样去上蒙冲舰。

  所谓技多不压身,学一学水战,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但当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却被众人劝住。

  就连平日对他言听计从的赵云都坚决反对。

  理由是水战不比陆战,流矢暗箭的威力成倍增加。

  张绣虽然也会游泳,但水性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在这种级别的战斗中危险系数实在太大。

  文聘则是直接摆烂,声称如果张绣要上船,这一仗他就拒绝参加。

  陈就和张硕就更不必说了。

  先前两人担心江夏水军主动挑起这一仗会威胁到贾诩的时候,好歹还有张绣兜底。

  要是张绣真的出了事,只怕他俩第一个会被砍成肉泥。

  张绣见众人意见前所未有的一致,也只能妥协。

  但心中却打定主意,回头一定要好好玩水,争取早日把这一块短板补上。

  看着对面水军的“凌”字将旗,张绣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他并不认识这个叫凌操的将领。

  倒是听说过一个叫凌统的。

  此人亦是在史书留名的将领,跟张辽在逍遥津一战同时成名。

  不同的是,张辽成名是因为他以八百破十万,斩战陈武,大破甘宁、凌统等人,险些生擒孙权。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更是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凌统则是败中成名。

  他以三百亲兵为孙权断后,战至只剩孤身一人。

  等孙权彻底脱离危险才离开战场。

  因逍遥津之桥被曹军破坏,各条道路亦被封锁,面对桥败路绝的绝境,凌统身披战甲,最终以潜泳的方式游过逍遥津。

  也不失为一段传奇。

  “凌操、凌统……”张绣默默念着这两个名字,心说为二人八成又像诸葛玄和诸葛亮那样是亲戚。

  等回头有空问一问孙策便是。

  正思忖时,就见凌操为了争夺主动权,在几番尝试以后最终还是派出了全部主力舰队。

  张绣见状,右手握拳在左手掌心重重一击:

  “羸了!”

  他心情大好,暗自思忖穿越后自己天天健身,还换了跟穿越前完全不同的发型,不赢才怪!

  ……

  ……

  “主公,水军急报!”

  江夏水军主动进攻的消息传到孙策大营,众人尽皆失色。

  “岂有此理!我杀了你个老匹夫!”

  第一个坐不住的是黄盖。

  先前贾诩舌战群儒时他表现的颇为冷静,此刻却是勃然大怒,抽出铁鞭就朝着贾诩冲了过去:

  “好你个贾诩,竟想出如此毒计!”

  然而他还没冲到一半就被周瑜拦下:“公覆,莫要冲动!”

  “莫要拦我!”

  黄盖一边挣扎一边大声斥道,“此人便是一毒士!他来此假意谈和,实则将我等拖在此处,欲要灭我江东水师!”

  他是真心想要冲过去鞭笞贾诩,可却没有办法突破周瑜的阻拦。

  周瑜一边牢牢挡着黄盖,一边拿眼去看贾诩。

  只见后者面对随时都有可能会冲过来的黄盖,老神在在稳坐在原地,神色丝毫不乱。

  这让周瑜在越发忌惮的同时也不免有了几分佩服。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着要不要干脆松手放黄盖过去得了。

  但他的理智最终还是阻止了这种冲动。

  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从江夏军主动进攻的那一刻起,贾诩的安全就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所以他才会拦着黄盖。

  实际上,既然张绣敢让江夏水军进攻,那就算是他跟黄盖等将领去了也是无用。

  况且原本的计划也只有他一个人去指挥水军。

  所以贾诩此举最多只能算是把自己一个人给拖住了。

  但话虽如此,想到自己不知不觉就被贾诩摆了一道,心中还是颇为不爽。

首节 上一节 10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