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
此人举孝廉出身,先为董卓部将,起家拜郎官。
董卓死后,依附于李傕、郭汜。
他曾献计李傕、郭汜,在西凉军中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
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
李、郭与长安守将吕布作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
此后李郭把持朝权,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其多有斡旋。
待两人罢兵后,上还印绶,又先后依附同乡段煨、张绣。
宛城一战,献计张绣,以少胜多,大破曹军。
此人现乃张绣军中第一谋士,深得其信任,尤擅算计,虽其名不彰,实不可小觑。”
在得知贾诩上门以后,孙策便会集诸将商议。
军中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昭洋洋洒洒说了一堆,竟是对贾诩的生平如数家珍。
众人听在耳中,却并不惊讶。
自从孙策跟张绣作战几度失利,他麾下一众谋士便开始了对张绣的研究。
贾诩作为张绣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张绣的核心人物,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
张昭介绍完贾诩的生平,便立刻建言道:
“主公,无论此人因何而来,某以为可趁机将其除去。
此人一死,张绣便如被断一臂。”
孙策闻言顿时皱起眉头。
一旁的周瑜也点头道:“窃以为子布此言得之。
贾诩之于张绣,尤如荀彧、郭嘉之于曹操,甚至尤有过之。
主公可试图招揽,若其能为我所用,自是上佳。
若不能,当杀之!”
见周瑜和张昭意见难得保持了一致,孙策便沉默不语。
黄盖见状,猜到孙策心意,咳嗽一声,提醒道,“主公当先见其人,再说其他。”
“不错,让某先看看张博超到底想要做甚。”
贾诩来到孙策帐中,目光向四周一扫。
但见文武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又将诸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一记在心中,顿时心中了然。
向孙策施礼已毕,贾诩便坐于客位。
在贾诩观察诸人时,其他人也打量着他。
眼见贾诩做文士打扮,丰神飘洒、器宇轩昂,不知道的人恐怕想不到这会是一个年逾五旬的长者。
众人沉默片刻,孙策就使了个眼色。
蒋钦立刻开口,以言挑之,“贾诩,如今我军正攻江夏,你却孤身一人前来,当真是好胆量!”
贾诩微微一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事公奕将军莫非不知?”
蒋钦怒道,“那赵云阵前枪挑我军两员大将,此事你莫非不知?”
贾诩又笑,“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刀枪无眼,生死由命,岂可与如今某来出使相提并论?
再者……”
他的目光环视四周,“两位将军一息尚存,怎可以此为由?”
蒋钦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张昭冷哼一声,“我等决意与张绣死战,亦可杀你!”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陈、周二位将军虽未伤及性命,然伤势亦不可耽误。
若在此处停留过久,只怕难免有性命之忧。”
黄盖突然开口:“如此说来,先生此来是为请我等罢战?”
“公覆将军,如今你我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何以不停?”
“愿闻其详。”
孙策和周瑜对望一眼,都是暗暗惊讶。
贾诩对答如流倒也罢了,关键是刚刚双方见礼时孙策并没有把众人介绍给他,但贾诩此刻却能把他们一一认出来。
要知道双方可是第一次见面。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这件事情,就听贾诩说道:
“如今江夏已尽入吾主之手,太守黄祖已成俘虏,孙将军想必已然知晓。
吾主闻孙老将军昔日为黄祖所害,只要孙将军愿就此退兵,我主便可将黄祖交予将军。”
跟江东诸将唇枪舌剑,贾诩陈述利害、分析利弊,经过一番铺垫,最终还是说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反正现在江夏的话事人都换了,你们就别再打这里的主意了。
看在张绣和孙策关系不错的份上,杀父仇人黄祖我们给你,你还是乖乖回去吧。
当然,贾诩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很明确:
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张绣,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
周瑜看着自信满满的贾诩,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直接。
他跟张绣谈判可是步步为营,直到最后一刻才说出了真正目的。
在他看来谈判就像交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才是正道。
贾诩智计过人,乃是一流人才,怎么一上来就把底牌给亮了?
还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这、这不是明码标价吗?
这天底下,官场上,哪有这么死心眼的?
第129章 对不起,这场战斗我要赢
夜半三更,西陵城外。
江夏水军屯于沔(miǎn)口,与江东水军形成对峙之势。
不久之前,江夏水军先锋张硕在侦察江岸时与同样也在侦察的江东水军先锋凌操相遇。
双方二话不说,直接开战。
结果凌操轻舟当先,依靠后援部队小胜。
张硕不敌,率军退回沔口,向水军都督陈就请援。
陈就奉黄祖之命回防江夏,原本是想趁张绣跟孙策交战时来个无差别覆盖式攻击。
谁知等他回到江夏,才惊讶地发现江夏的天变了。
他的老领导逃之夭夭不说,就连整个江夏军都在都督苏飞的率领下尽数投了南阳太守张绣。
于是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降,要么死。
得益于黄祖平时的苛刻行为,陈就对他的老领导感情并不深。
因此苏飞劝了几句,陈就便果断投降。
反正张绣也算刘表的部下,所以他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张绣对陈就弃暗投明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肯定,让他仍领水军都督一职,迅速率部赶回沔口支援张硕。
这已经是没怎么耽误时间的最快操作,但就这么一来一回,赵云和文聘已经赶在陈就之前到了沔口。
文聘自从主动请缨以后,早在第一时间就赶到沔口观察敌情。
赵云比他来得稍迟,但也没晚多少。
恰好文聘那时也对这场战斗有了初步想法,两人商量过后一拍即合,当即开始布置。
陈就来到沔口,见到赵云和文聘的部署,便是又惊又喜。
然而等张绣也来到沔口,才让他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惊喜。
“既然文和已到孙策大营,我们便可以进攻了。”
陈就:Σ(っ°Д°;)っ
张绣一句话就陈就整不会了,原来话还可以这么讲吗?
眼见文聘和赵云皆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他跟张硕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
“主、主公,既然军师还在孙策那里,我们现在进攻,岂非主动置他于险地?”
张绣看到陈就迟疑的模样,不禁摇了摇头。
如果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西凉兵和南阳兵,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质疑自己。
黄祖自己不行,带出来的兵执行力也这么差。
不过眼下还得依靠江夏水军来应付眼前的局面,又看到附近一众江夏士卒皆是面露不解之色,他还是决定稍微翻译一下。
“你可是担心我等发起进攻,文和会有危险?”
陈就心说原来你也知道啊,我以为你是故意想坑贾诩呢。
当然了这话自然不能说出来,他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军师孤身一人前往敌营,胆气固然令人钦佩。
只是我等一旦动手,对方恼羞成怒,只怕会向军师先生下毒手。”
他倒也想干脆地执行命令,只是贾诩在张绣心目中地位重要。
一旦人有个三长两短,生怕张绣会因为此事秋后算账。
黄祖就干过这种事情。
张绣笑着摇了摇头,“恰恰相反,我们越是主动,文和越是安全!”
赵云和文聘闻言,皆是目露沉思之色。
陈就和张硕依旧一脸迷茫。
张绣见状叹了口气,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中更别想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