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拱手:“十三谨记大掌柜、少掌柜教诲。”
陆炳刚才还在说话呢,这才片刻他便昏睡了过去。陆绎对此似乎已经见怪不怪。
陆绎道:“你去南京为抗倭出力,手下只有那三十几人怎么能行?我给你四个北镇抚司总旗队。”
“这两百人个个精通暗杀、跟踪、查案。乃是北镇抚司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会潜伏在南京城中,随时听从你的调遣。”
说完陆绎拍了拍手:“薛阎王,出来。”
一个人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林十三心中暗惊:薛阎王?
这薛阎王乃是北镇抚司之中最神秘的存在。他的本名已不可考。
卫中人之所以称他为“阎王”,是因他号称北司第一暗杀高手。
此人已有五十岁,在卫三十多年。一直管暗杀,功劳多的数都数不清。
但很奇怪,陆炳却一直压着他。让他当了三十年的百户,从未得到过晋升。
陆绎道:“那四个北司总旗队,一直是老薛带着。此番老薛也去南京,暗地里潜伏。他今后直接听命于你。”
林十三朝着薛阎王一拱手:“薛老前辈,有礼了。今后还请与我同舟共济。”
薛阎王道:“为抗倭出力,乃是职下本份。今后我潜伏南京,愿惟林千户之命是从。”
陆绎道:“好了,事情说完了。林十三,这番你是重任在肩!”
“说白了就是代表锦衣卫,在江南替抗倭保驾护航。”
“倭患不平,你不得回京!”
林十三拱手:“属下领命。”
出得陆府,林十三心中五味杂陈。
本来寻思是去南京享福的,结果依旧是办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差事。
转念一想,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上报朝廷、下救黔首。若真能为平定倭患出一把力气,也算不枉此生。
数日之后,永定河畔。
严世蕃又约上了林十三垂钓。
这几日天气有些好转,不似初三那般寒冷。
在严世蕃面前,林十三得装作恨陆炳恨的牙根痒。
林十三怒道:“义兄。陆炳那厮好狠的心肠,直接把我发配到了南京锦衣卫。到了那边,我一丁点的权力都没了。放屁都不响!”
严世蕃本来对林十三存着三分戒心,但得知林十三“被贬”南京后,戒心烟消云散。
严世蕃道:“没办法,陆炳那厮最近反水了。似有跟我爹对着干的苗头。”
“你跟我严家走得太近了,这几年又颇得圣宠,权力太盛。他自然要打压你。”
“放心,那厮没几天活头了。我严家不会不管你。你只需在南京享乐个一两年,便可风光回京。”
“你如今已是千户。再回京时,说不准能成为锦衣卫的堂上官,至少也可以担任南司或北司的镇抚使。”
林十三道:“有义兄这句话,我的心就放肚子里了。”
严世蕃又道:“你可以和鄢懋卿一同南下。他常驻杭州,你常驻南京。今后你们在江南相互也有个照应。”
林十三嘴上说:“好。那今后我就要多蒙鄢总盐照应了。”
心里却暗道:这次我去江南,说不定差事之一便是对付鄢懋卿。
二人正说着话,臭砖头打得窝起效了!
严世蕃鱼竿上的鸡毛漂突然向下一动,又往上一顶。中鱼了!
严世蕃提起鱼竿后大惊失色!
钓上来的鱼,竟是一条死了的鲤鱼。且这死鱼吃的是正口。
死鱼正口,乃是历朝历代钓鱼人的大忌!
严世蕃提起死鱼看了看:“这,这。似是不祥之兆啊!”
林十三眼疾手快,一把夺过严世蕃的鱼竿,连死鱼一起扔进了冰洞之中。
林十三道:“义兄,死鱼正口,必有鬼祟。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走吧!”
严世蕃道:“好,走,走。”
二人离开了永定河。
严世蕃道:“难道真有水鬼?不然死鱼怎么会把鱼钩吃个正口?”
亏心事做多了,就怕鬼叫门。
严世蕃跟他爹杀过太多人,整过太多人。遇上这样的不祥之兆,心里未免打起了鼓。
林十三劝慰严世蕃:“义兄,永定河里的河精水鬼多了去了。死鱼正口是常有的事。”
“只要及时离开便可。无需挂在心上。”
严世蕃满腹心事,沉默不言。
林十三回了福寿街的新宅。
只见家里几乎成了裁缝铺。七八个裁缝正在忙不迭的给孙越、李高等三十几个袍泽量体裁衣。
碧云在一旁张罗着。
林十三问碧云:“这是?”
碧云笑道:“南京气候不似京师。再加上老人家有说头,去新家要穿新衣。我让裁缝给弟兄们每人做几套四季常服。”
“南京可是个富贵人扎堆的地方。弟兄们去了那儿,在穿着打扮上不能失了体面,低人一头。”
碧云在替丈夫收买人心上一向是不遗余力。简直就是林十三的贤内助。
孙越笑道:“还是师娘想得周到。弟兄们跟着师父、师娘,既有金银拿,又有新衣穿。”
李高道:“就是就是。师娘待我们这些人真像是对待亲儿子一般呢!”
林十三道:“你俩快别这么说了。她比你们二人还小一岁,倒成了你们的娘?”
“孙越、李高,哦,还有张伯。你们随我去书房。”
四人来到了书房。
林十三将陆炳派他去南京的意图一一告知他们三个。
张伯惊讶:“大掌柜、少掌柜连薛阎王都派给了你?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林十三颔首:“看来江南的魑魅魍魉太多。我只有带着一尊活阎王去,才能震慑恶鬼。”
张伯道:“我之前就猜到,大掌柜派你去南京,绝不是让你过安逸日子的。”
林十三喝了口茶:“我的富贵是朝廷给的。总要替朝廷出些力。对付倭寇,总比待在京城掺和那些鸡零狗碎的党争要强。”
张伯却道:“错了。告诉你,东南抗倭牵着朝中党争。”
“你去江南,一定不可掉以轻心。江南是富贵温柔乡,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当初武宗爷去了趟江南,回来便不明不白的死了。”
林十三颔首:“嗯。多谢张伯提点。”
孙越摩挲着下巴:“也就是说,这回咱们去南京没有定差。凡跟抗倭有关的事,全得管起来?”
林十三颔首:“是这样。应该这么说,南京锦衣卫千户的职位算是我的掩护身份。暗中还是办北镇抚司与抗倭有关的秘密差事。”
李高笑道:“反正我是认准师父您啦。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李高随林十三去南京有一桩大好处。李高是裕王府的人,关键时刻可以把他推出去,拉大旗作虎皮。
接下来的十几日,林十三参加的送行宴是一场接一场。
二月初一,他带着三十几个袍泽、二百家眷,和鄢懋卿结伴经运河南下。
第194章 取悦魏国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是六朝故都,虎踞龙盘。
林十三一行人经运河一路南下,到达扬州后与鄢懋卿分手。
阳春三月,江南,瓜步渡。
六艘官船满载着三十几名锦衣卫和一众家眷,在瓜步渡中缓缓行驶。
瓜步渡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个福地。
明王覆而大明兴。一百九十四年前,小明王在廖永忠的护送下前往金陵,途径瓜步渡时,廖永忠用了一招稀里糊涂突然落水计。
小明王覆舟而亡,而吴王朱元璋拥有了称帝的合法性。
一百九十四年前,小明王的沉船上有一个护卫亲兵弃船苟活,开启了锦衣卫一代枭雄的传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言归正传,六艘官船的头船甲板上,站着林十三和孙越。
这师徒二人分别拿着一份地图仔细钻研。
林十三手中拿着的是南京卫戍驻军图。
南京驻军共分为卫所军和营兵两大体系。
卫所军体系分为四大部分。员额高达十万。
第一个部分是留守五卫。即留守左、右、前、后、中卫。
第二个部分是孝陵卫。
第三个部分是亲军六卫。即锦衣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
第四个部分是水军四卫。即水军左卫、水军右卫、江淮卫、济川卫。
营兵体系则分为振武营、新江口营、大教场营、小教场营、池河营、浦子口营。员额只有一万八千。
嘉靖三十四年,十万卫所军坐视几十个倭寇打到南京城下。
这其中有两部分原因。一是卫所军制崩溃,有名无实,毫无战力可言。
二是有人想借倭寇之手进南京城当平账仙人,从中作梗。只是没有得手。
自那场闹剧之后,嘉靖帝意识到了南京卫所军已经烂到了骨头里。于是下旨招募营兵,以勋贵领兵。
这才有了营兵六营。
营兵中打仗最狠、军纪最差的是振武营。选诸营锐卒及淮安、扬州丁壮矫捷者三千人组成。剽悍的很。
要想融入南京的军政体系。就要先了解这个体系的构成。
林十三又在心中默念了一遍本朝新修订的《大明官制》中关于南京军政官员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