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儿子到了那儿,若年幼,南京锦衣卫会给安排进私塾,若年满十四,一律安排进官学。”
“进了官学,食宿全是学政衙门出钱。教课的还都是大儒。”
朱希孝把这四宗好处一说,众人个个欢喜。
孙越笑道:“我就说嘛,跟着师父有福享!弟兄们在一处,别说是享福了,就算是一起扫大街也是个乐子!”
朱希孝道:“我这里还有两桩喜事呢!陆都督有令,林十三属下全部袍泽,官升一级!”
“其中孙越、李高二人,升两级为百户。另有圣旨,李高特赐飞鱼服,绣春刀。”
锦衣卫中不是升到百户就有飞鱼服在身,绣春刀佩腰的。只是有了受赐这两样东西的资格而已。
李高受赐飞鱼、绣春,显然是沾了他姐姐李妃李彩凤的光。
孙越和李高升了官,更加欢喜。
林十三心中却打起了鼓:卫里如此厚待我和弟兄们不太对啊。千万别暗中又交待什么差事。
下差之后,林十三回到老宅,把全家人聚到一处,说了此事。
一家人遇到了一个难题。碧云、芸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锦衣卫满天下走。她们是一定会带着虎儿、福儿、王小串去南京的。
林有牛去是不去?
不去南京吧,六十多岁的老人家跟儿子、孙子、干孙女相隔两千里,骨肉分离。
去南京吧,京里的冰窖生意便要关门大吉。制冰、采冰、贮冰、卖冰是林有牛一生的事业。
林有牛以前甚至想过:哪日我这冰窖生意干不下去了,我就该驾鹤西游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视作生命的东西。对于林有牛来说,冰窖生意便是他的生命。
林十三说完了调任南京的事,林有牛沉默良久。
两刻之后,林有牛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我留在京城。你们去南京。”
“我都六十四岁了。还能活多少年?有生之年,凭着冰窖生意多给子孙攒下些钱,我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啊!”
碧云和芸儿是女人,眼泪多。二人的眼泪像是尿一样喷涌而出。
林十三的眼睛也有些湿润:“爹,您考虑清楚了?南京和京师隔着两千里地呢。您要是留在此地,咱们家不知多久才能团圆一回。”
林有牛道:“我考虑清楚了。人老了最怕没事做。你前一阵不是说嘛,刑部有个黄郎中。”
“这黄郎中七十有八。却精神矍铄,头发都是乌黑的。简直称得上鹤发童颜。”
“可前一阵皇上赐他告老还乡,他几乎一夜白头。在家闲居、含饴弄孙本来是美事。可他却因无事可做整日愁眉苦脸。没几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说啊,你若想让你爹多活几年,就得让你爹有事情做。”
“留在京师经营冰窖生意,别的不敢说,每年能给你们攒下两万两银子,还能多活二十年!”
林有牛心意已决。林十三只得道:“爹,那您在京师一定要保重身体。”
林有牛笑道:“晓得,晓得。我活的越长,给虎儿、福儿留下的银子便越多。上了西天便能无愧于祖宗。”
碧云问:“那府里的二十几个下人呢?”
林十三道:“他们都是京城本地人。都遣散了吧。只带着张伯、魅娘、春哥儿去南京。”
林家下人中有严世蕃的耳目。这回林十三正好借去南京的机会,用名正言顺的理由摆脱耳目。
当天夜里,林十三去找了罗龙文。
京城是个是非地,林有牛做的又是锦衣卫和宫里的生意,保不齐会遇上什么麻烦事。
别人都是托妻献子,林十三这回来罗府,是找罗龙文托付亲爹来的。
林十三先跟罗龙文说了自己即将调到南京的事。
罗龙文一拍桌子:“陆炳这个狗瘠薄焯的!你跟阁老府走的近,他早就看你不顺眼了。这一次直接把你一撸到底,发配到了南京!”
“他娘的,官场里失了势的官员、宫里失了宠的太监,发配地都是南京!”
“你在北镇抚司大权在握。去了南京锦衣卫却放屁都不响!”
“陆炳这混账王八蛋。他这是把你往死里整啊!”
林十三道:“义兄息怒。调令已经开了,木已成舟万难改变。我这趟来找你,是将我父亲托付于你。”
“他舍不得京里的冰窖生意,打算留在京里。我远在南京,不能堂前尽孝不说。万一他在京师遇到什么事,我是鞭长莫及啊!”
罗龙文道:“这你放心。咱俩是斩过鸡头、喝过鸡血,一起在桃花林里拉过肚子的兄弟!”
“你亲爹就是我亲爹。谁要找他老人家的麻烦,我第一个不答应!”
林十三拱手:“义兄,您真是江湖豪情、侠胆柔肠!我认您这个义兄算是认对了。”
罗龙文道:“客套话不必说。对了,你几时动身?我和小阁老,还有咱那些朋友们为你摆个送行宴。”
林十三道:“此事倒是不急。我们得出了正月再启程。还有二十多天呢。”
罗龙文道:“南京城是应天巡抚‘三不沾’赵贞吉的地盘。徐阶、赵贞吉那帮人视你为最铁杆的严党。你去了那儿,仔细三不沾给你穿小鞋。”
林十三道:“义兄放心。我林十三也不是白给的。他们若容我在南京舒舒服服的过安逸日子便罢。”
“他们若找我的茬儿,仔细我生生撕下他们一块肉!”
第193章 去南京的真正目的为抗倭保驾护航
罗龙文这儿没白来。
锦衣卫常年监控百官,给百官建密档,收集百官把柄黑料。唯独不收集本卫堂上官的黑料。
这是陆炳为防锦衣卫的堂上官们争权内斗,相互攻讦。
故南京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是怎样的人,林十三两眼一抹黑,没有密档可查。
罗龙文的督捕司则不同。严党誓要将其打造成小锦衣卫。故督捕司一直暗中搜集锦衣卫官员的情报,汇集成档。
其中甚至包括了南京锦衣卫的堂上官密档。
林十三到南京上任,罗龙文没啥能帮的。干脆连夜派心腹去了一趟督捕司,调来了南京锦衣卫三位堂上官的密档。
罗龙文将密档交给林十三:“这东西不能送你。只能让你看。你看看吧,了解下未来上司的脾性,总比一无所知强。”
林十三翻开了密档。
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徐鹏举;指挥同知,临淮侯李庭竹;指挥佥事掌镇抚司事,诚意伯刘世延。
魏国公徐鹏举,徐达之后。职南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南京守备、兼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当初靖难之役,徐家两边下注。老大徐辉祖站队建文帝,屡次率兵与燕军大战。后被成祖囚禁到死。
老幺徐增寿站队燕王。充当燕军在应天城的内应。后因事情败露,被建文帝所杀。
永乐北迁后,徐辉祖一脉承袭魏国公,居于南京;徐增寿一脉封定国公,居于京师。
徐鹏举是第七代魏国公,他可不像自己的老祖徐达。是个实打实的草包,南京人送了他一个雅号“草包国公”。
他与岳飞同名。据说他临产时,其父徐奎璧做了个白日梦。梦见岳飞对他说:“吾一生艰苦,为权奸所陷,今世且投汝家,享几十年安闲富贵。”
故其父为他起名“鹏举”。
用着岳飞的名,却是个大草包。可见白天做梦都是反的。
临淮侯李庭竹,李文忠、李景隆之后。职南京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提督操江、兼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
李庭竹与徐鹏举正好相反。此人宏德邃学,庄简恤士,一肚子墨水不说,还勇武善战,数次率军抗倭。
诚意伯刘世延,刘伯温之后。职南京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兼锦衣卫指挥佥事掌镇抚司。
由于洪武朝的是是非非,诚意伯爵位断袭百年。直到嘉靖初年,嘉靖帝重用勋贵,借以打压文官,才让刘世延的祖父复爵诚意伯。
别看刘世延只有二十来岁,却是个少年英雄,有勇有谋。不过他有着普通勋贵的毛病,喜欢贪个污、受个贿什么的。
罗龙文给林十三的密档十分详细,记载了这三人的一切好恶。
林十三看完后道:“义兄,多谢您了!这三份密档让我受益匪浅。”
罗龙文道:“老弟,你是块金子。我信你到哪儿都能金光灿灿。不要在意陆炳的打压。我告诉你一桩大秘密。”
“陆炳.恐怕命不久矣了!”
林十三惊讶:“什么?”
罗龙文问:“你有多久没见过陆炳了?”
林十三答:“自我从辽东回来见了大掌柜一面,就再未见过。算起来有半年了。这半年以来他的所有命令皆是少掌柜陆绎或指挥佥事朱希孝代传。”
罗龙文解释:“太医院的御医、京城内外的名医,他全看过了。是肝疾入骨,无药可治的绝症。用不了一年,恐怕就得一命呜呼。”
“等陆炳身死之日,就是你起复回京之时。”
林十三听了这话愣了片刻。对他来说,陆炳是一个严厉的上司。但陆炳又是一个好人。
得绝症了?
林十三把亲爹托付给罗龙文,看了一会儿南京锦衣卫官员密档,又聊了一会儿。回到家已是子夜。
官职的调动让他满腹心事,一夜未睡。
翌日,林十三像往常一样来到北镇抚司点卯。
点卯结束,朱希孝道:“十三,你跟我去一趟卫衙办几件事。”
二人骑着马,本来是去锦衣卫本衙方向。
朱希孝却突然说:“不去卫衙了。去陆都督府上。陆都督要见你。”
林十三心中暗道:人真是不经念叨。昨夜还说半年没见过大掌柜了。大掌柜这就要见我。
二人进得陆府。陆绎领着他们去了陆炳的卧房。
陆炳脸色苍白,卧床不起,闭着双目。
仅仅半年没见,他仿佛瘦了几十斤,苍老了二十岁。
陆绎低声道:“爹,林十三来了。”
陆炳睁开了眼。陆绎连忙将一个枕头垫在他背后。
陆炳开门见山:“林十三,知道我为何调你去南京嘛?”
林十三答:“属下不知。”
陆炳道:“如今朝廷的第一要务是抗倭。但江南有一大批人在给抗倭使绊子。或推诿塞责,或出工不出力。”
“甚至有人暗中通倭,给倭寇提供明军情报。”
“南京锦衣卫那群人,吃喝玩乐个个都是行家里手。若说经办秘密差事,为抗倭保驾护航,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故,我调你去南京锦衣卫。命你严查内贼通倭情事,兼管搜集倭寇军情。胡宗宪若有事让你办,你在南京也方便。”
说到此,陆炳一阵剧烈的咳嗽。
陆绎接话道:“林十三,我爹让你去南京,既非贬谪,也非让你去享清福。而是让你去为抗倭出力。”
“南京锦衣卫的大部分官员虽都是酒囊饭袋。但我爹慧眼识英雄,前两年推荐了临淮侯李庭竹、诚意伯刘世延担任二堂、三堂。”
“这两个人都是世勋中罕见的忠勇无双者。遇事你可跟他们二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