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113节

  “是啊,陛下简直是神人。”高谷道,“他也是巡视黄河后,觉得需要更稳固的材料,这才试做出来的。现在工部正按照陛下提供的原理,在继续试呢,用不了多久,就能大规模使用了。”

  “很好,那你们就按照陛下的旨意去办。”她挥挥手。

  高谷退了下去,看的出来,这个尚书也被皇帝折服了。

  太后单手撑着脑袋,蹙眉沉思。

  这伪帝懂得太多了,政务方面提出了新政,治河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核心方案,这回还做出了什么混泥土。

  当朝大臣和天下百姓,是越来越拥护他!

  “太后,德妃娘娘求见。”双喜来报。

  “请。”太后收回心神。

  德妃孙蓁蓁是她的侄女,与她关系自然亲近。孙蓁蓁一番参拜之后,坐在太后身旁,聊起后宫的一些事。

  “本宫不在,贤妃替本宫执掌后宫,倒是紧紧有条。”太后淡淡道,“她有些才华,可野心也大。”

  孙蓁蓁抿了抿红唇:“贤妃跟姐妹们都挺亲近,挺好的啊。”

  太后没好气的瞪一眼:“你以后肯定不是她对手,没有本宫,你肯定做不上皇后的位置。”

  孙蓁蓁挽着太后的手臂,亲昵道:“皇后还没废呢,再说,废皇后的主要原因是她没有所出。可……可我和贤妃,也没怀上龙种啊,其他娘娘也没有。”

  太后听到这里,猛地一顿。

  是啊,都快三年了,伪帝没能让一个妃子怀上,这当中肯定有问题。

  ……

  朱祁镇这两天有点心神不宁,脑子里总冒出一个问题:朕是不是哪里有毛病?

  “陛下,太后娘娘召你。”曹吉祥来报。

  “这会儿召见?”朱祁镇皱眉,“出什么事了?”

  曹吉祥拜道:“听说是太医院院使谈复也在,太后莫非是病了?”

  朱祁镇立即起身,匆匆赶往坤宁宫。进门后,看到太后好端端坐在那,与院使谈复谈笑风生,哪像是病了?

  “陛下来了。”太后招手道,“谈院使来给本宫诊脉,你也来诊诊,上次你在济南感了风寒,可别落下什么病根。”

  朱祁镇不管自己,先向谈院使急问:“太后是病了吗?”

  谈院使摇了摇头:“太后娘娘身体没有大碍,比以前还好了不少。”

  朱祁镇松口气,太后见他如此关心自己,嘴角笑意闪过。谈院使伸手道:“陛下,臣给你把把脉。”

  “好。”朱祁镇伸手。

  谈院使把住他的脉搏,过了一会儿,面色微变。他又让皇帝陛下换一只手,又把了一会儿,还盯着皇帝端详了好一会儿。

  “看什么看?朕有疾?”朱祁镇心里发毛。

  “哦,没有,陛下身体强壮的很。”谈院使连忙道。

  朱祁镇无语瞪眼:“那你看这么久?医生看人,吓死人,你知道不?”

  谈院使慌忙一拜:“臣知罪,臣见陛下身体强壮,有些好奇怎么练出来的,请陛下恕罪。”

  “陛下这是吓唬你呢。”太后抬抬手,目光落在朱祁镇身上,“没事了,你忙你的去吧。”

  朱祁镇心中温暖,知道太后是担心自己的身体。

  他退出坤宁宫后,急急赶往文华殿,约了内阁大臣谈事。曹吉祥跟在他身后,道:“谈院使是太医院老人了,深得太后信任,他最近得了个孙女,太后还专门赏赐了呢。”

  “对医生好点,应该的。”朱祁镇一笑。

  “太后还给他孙女赐名了,叫谈允贤。”曹吉祥道。

  朱祁镇一愣。

  特么,女医明妃传?谈允贤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名医。当然,电视剧都是瞎编的,谈允贤与朱祁镇那是没有半点交集。

  不过,这时间线也不对吧?谈允贤才出生?还是太后赐名?果然,大明已经偏出了正常的历史轨道。

  ……

  坤宁宫。

  朱祁镇走后,太后挥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了谈院使。

  “谈院使,说吧,陛下身体是不是有疾?”太后沉声问。

  她是相信谈院使的,因为谈院使不仅医术高,而且还专研道家养生,对医和道有着独到深刻的领悟。

  谈院使沉思了一会儿,道:“奇,太奇怪了!陛下的身体健康的很,但是他的精气神有些问题。用道门的话说,人有三魂七魄,陛下的其中一魂跟他的身体,有一些排斥。”

  太后听懵了,冷眼:“这跟他不能生育有关吗?”

  “有!”

  谈院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继续道:“男子传宗接代,是靠精元,那是男子身体的精华。陛下他神魂出了问题,导致精元紊乱,所以不能让女子怀孕。”

  太后:“???”

  她似懂非懂,感觉自己也不会真懂,直接问:“有办法治吗?”

  “用药是没法治的。”谈院使皱眉,“主要是要找出陛下神魂出问题的原因。据臣观察,陛下应该是土木堡之后,三魂就出了问题。可臣也想不通啊,魂魄对本体是不可能产生排斥的,除非那不是陛下的魂魄。但,那也不可能啊,魂魄寄生,在道家上说,是极其严苛的。除非那魂魄原本的本体与现在的宿体极其相似。难度陛下在土木堡丢了一魂,恰巧被一个合适的魂魄寄生了?那丢失的那一魂哪去了?不不不,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太匪夷所思了。”

  太后:“!!!”

  老头你学医就学医,非要去学什么道?你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啊?本宫完全听不懂了。你以后还是别修道了,会影响你的医术。

  “那会影响陛下健康吗?”太后最后问。

  “哦,那不会!”谈院使肯定道,“只是一点点排斥,对陛下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只是要传宗接代,就难了!”

  太后挥挥手:“没事了,你下去吧,此事你知本宫知,不要传出去,明白吗?”

  谈院使恭敬的一拜:“臣明白!”

  太后看着他走后,嘴角勾起一抹笑,心中暗道:“那家伙不能使女子怀孕,这样也好,后宫不会诞生新的皇子,朱家血脉不会乱。”

  ……

  郕王府。

  朱祁钰和钨行道在园子中漫步,两人都面色凝重。

  “太后不给正面回复,不过,她说会保本王继续在京。”朱祁钰皱眉,“军师,你说的没错,她在等她的儿子来摘取伪帝的成果。”

  钨行道若有所思,长叹一声:“太后的反应,在我所料之中。只是,那于谦,到底怎么想的?之前,他与我们可是有过初步约定的。”

  朱祁钰冷哼,眼中杀机闪过:“于谦,就该死!如果没有他一直支持伪帝,我们大明朝会有今天?他可是手握兵权。”

  “王爷,不用生气。”钨行道一笑,“于谦这个人,宣宗皇帝有句话说的极对,他忠的不是朱家,而是天下。我只希望他还记得宣宗对他的恩情,于谦啊,也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朱祁钰缓缓点头。

  钨行道沉思了一会儿,继续道:“王爷,眼下最关键的还是找到正统皇帝。我是觉得有些奇怪啊,正统皇帝失踪,最着急的应该是太后了,因为那可是她亲儿子。可太后也只是一开始着急,现在怎么不急了呢?”

  “除非她已经知道我那皇兄在哪了。”朱祁钰脱口道。

  “很有可能!”钨行道眼中寒芒闪过,“那说明太后在利用王爷你之外,还有别的盟友。”

  朱祁钰面色愤恨:“这女人,厉害啊!”

  ……

  乾清宫。

  朱祁镇正在听锦衣卫指挥使石彪汇报:“陛下,西北传来消息,那假皇帝召见了关西七卫,还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就这么被认可了?”朱祁镇大惊。

  “因为假皇帝手上有玉玺和盟书。”石彪皱眉,“陛下,那关西七卫跟着假皇帝恐怕要搞事情,我们不得不防。”

  朱祁镇暗暗心惊。

  玉玺在正统皇帝身上,他不奇怪。那盟书也在正统皇帝身上?难怪太后说不知道盟书在哪。正统皇帝有玉玺,万一哪天昭告天下,说他才是真皇帝,还真不好办。

  “陛下!”石彪突然跪下拜道,“请你不要被那假皇帝所影响,朝野上下,还有天下百姓都不会信的,哪怕他手上有玉玺。比如臣石彪,只认陛下你。”

  朱祁镇明白他的意思,笑着抬手:“朕当然明白!”

  石彪站起来,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道:“要不要臣派人去斩了那假皇帝?”

  “恐怕没那么容易!”朱祁镇微微含笑。

  石彪目光坚定:“臣试一试!陛下,你同时想别的办法。关西七卫,其实也就是几个小部落,他们真要整事,也不会那么快。”

  朱祁镇若有所思的点头。

  先下手为强,召关西七卫首领进京?他们估计会各种理由不来。

  那就分化他们!关西七卫,他们的内部结构也复杂的很,有蒙古人,藏人,回回人,撒里畏兀儿人等。

  朕就再封他几个首领,让他们内部斗去。

  “杨贵芳。”他喊一声。

  喊完,他才想起来,杨贵芳已经去了于谦军中。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喊:“曹吉祥,去把柯潜叫来。”

  柯潜是恩科状元,本是在江南协助徐有贞。要么说徐有贞懂事呢,当他知道杨贵芳去了军中,就让柯潜回京。其实,就是给皇帝一个可用又可靠的年轻人。

  没多久,柯潜上殿。

  “柯潜啊,你这次在江南办差有功,朕还没赏赐你。”朱祁镇一笑,“这样,朕封你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后帮朕起草圣旨。”

  “谢陛下隆恩。”柯潜惊喜的磕拜。

  朱祁镇抬手让他起来,道:“拟旨,朕要召几个西北部落的首领进京,朕要赏赐他们。”

  ……

  圣旨拟好,柯潜去安排人去西北传旨。

  朱祁镇坐在御座上闭目沉思,这时,礼部尚书李贤求见。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李贤最近忙于推行考成法。

  李贤,也是与徐有贞一样,早期就支持了朱祁镇,可以说是心腹大臣。朱祁镇对自己人,语气轻松很多:“最近够你忙的了吧?”

  “都是臣分内之事。”李贤拜道,“自从推行考成法,朝野上下风气焕然一新。”

  接下来,他开始汇报具体推行进度。朱祁镇听着,还是比较满意的,从朝廷到地方,都动起来了。

  李贤汇报完后,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祁镇摊手一笑:“还有啥事?吃饭就不行,朕要陪太后用晚膳。”

  “陛下!”李贤表情严肃,“臣觉得,郕王该去就藩了。亲王就藩,那是太祖定下的祖制。”

  这事,终于有人提出来了。

  朱祁镇最近也想着,把朱祁钰赶出京城,让他就藩去。他拧了拧眉:“可是这事不能拟提出来啊,你是朕的人,大臣们还以为朕要赶走自己的弟弟呢。”

  “臣有个人选。”李贤道,“礼部尚书胡濙。”

  朱祁镇听了,十分赞同,因为亲王不就藩,有违礼法,胡濙确实也能管。他皱眉:“可胡濙会站出来说吗?”

  “陛下,这事交给臣去办。”李贤十分自信。

  “好!”朱祁镇颔首。

  身边有几个得力的人,办事就是顺。

首节 上一节 113/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