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112节

  “把朕的东西拿出来!”他猛地挥手。

  他身后的许彬上前一步,把手中的盒子打开,取出了一个东西。当七大首领看清那东西时,齐齐变色。

  “是玉玺!”

  他们都知道,如今大明皇帝陛下的玉玺,是后来新做的,曾经有段时间,还用金玺代替。直到亲政之后,才用上新玉玺。

  “没错,就是玉玺!”正统皇帝冷声道,“玉玺一直就在朕的身上,朕虽然兵败土木堡,但玉玺没有丢。这是证明朕身份的第一个东西。”

  卜列听了,没了之前的强势,但怀疑并未消失,接着问:“还有呢?”

  正统皇帝再次挥手,他身后的袁彬捧着一个盒子上前。袁彬目光扫过:“诸位,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我也能证明眼前的陛下才是真的大明皇帝陛下。”

  袁彬当年跟随宣宗皇帝到关西,见证了关西七卫与大明的结盟。而且,宣宗皇帝留下袁彬与关西七卫通信。后来,袁彬潜入漠北,也一直与关西七卫秘密通信。

  “袁老弟,这不是小事,你就把手中证据拿出来吧。”卜列道。

  “好!”袁彬打开盒子。

  他从里面取出一个卷轴,卜列一眼就认出了,惊道:“盟书?”

  袁彬点头,大声道:“这是当年宣宗皇帝与你们关西七卫的盟书,你们以长生天立过誓言,只要宣宗击败马哈木,你们就会是大明的盟友,会全力助大明皇帝一次。”

  卜列从袁彬手中拿过盟书打开,双手微微颤抖,眼中燃烧着豪情:“是盟书!当年与宣宗皇帝结盟,我们西挡察合台,东击瓦剌,多么让人怀念啊。宣宗皇帝,一代英主也!”

  其他六个首领也都围了上来,他们当中有四人虽然是二代首领,但十几年前也都知事了,知道那段峥嵘岁月。

  正统皇帝看他们的表情,暗暗松口气。

  只要整合关西七卫的势力,那他就还有回京城的机会。况且,漠北传来消息,也先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到时候,朝廷与漠北开战,就是他左右渔翁之利的时候。

  总有一天,他会昭告天下,他才是大明的皇帝,号召天下兵马跟随他一起,打进京城,拿下伪帝。

  ……

  京城。

  朱祁镇又过上了早朝—批折子—翻牌子,这样三点一线的日子。

  说实话,身心俱疲,懂的都懂。当然,每天黄昏去坤宁宫撩下太后,惹她气恼,也是件乐事。逐渐的,他似乎都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这日,他实在是太闷了,于是带着杨贵芳去了于谦的大营。自从沉迷火器之后,于谦一般都待在神机营。

  轰!轰!轰!

  看了最新火炮的威力,朱祁镇赞赏的点头。其实,在太宗时期,明军火器已经很先进了,史书上记载,因为土木堡之败,明军元气大伤,以至于火器也像是断了层。

  现在,有于谦的努力,再加上朱祁镇提供的燧发枪原理,兵部加大投入研究火器。火炮和火枪都有了新改进。

  “老于啊,明年朕给你拨款,成立一个兵工厂,专门生产火炮和火枪。”朱祁镇道。

  “陛下,口说无凭,你要不写下来?”于谦抱拳。

  朱祁镇扶额:“朕一言九鼎……”

  说到一半,他顿住了,得吸取上次的教训,因为一句‘一言九鼎’,被山东布政使董与昌和河道总督王涞整去五百万两。

  “明年大明各地,都推行了新政,税收肯定翻倍嘛。”朱祁镇一笑,自己心里都没底。

  于谦当然知道陛下张口就来,没有继续追问。他领着皇帝,还有杨贵芳看了营房,鼓励鼓励将士们。皇帝好不容易来一次,得好好利用。

  转了一圈后,回到中军大帐,商议最近的军事安排。杨贵芳突然朝着朱祁镇跪下,面色严肃又恭敬的一拜。

  “你什么情况?突然就跪拜?”朱祁镇问。

  “陛下,臣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来军中。”杨贵芳认真道,“看情形,也先定然会挥兵南下,这一回,我们不能让他进关。到时候,于少保肯定是要北征的,臣要跟于少保北征,臣要做大明朝的霍去病!”

  朱祁镇哼一声:“口气不小!”

  他转头看向于谦,瞪眼:“老于,你是不是背着朕,从朕身边挖人?嘿,你长的一副忠臣的样子,怎么能干这种事?”

  “呵呵!”于谦无语的表情,“陛下,他原本就是臣的属下,是你从臣这里借走的。还有李秉,丁秀,张伦,都是你借走的。”

  朱祁镇摊手:“不都是朕的臣子嘛,老于啊,分什么你的,朕的呢?”

  杨贵芳心中羡慕于少保跟陛下之间的那种君臣感情,看起来像是朋友。他知道自己还到不了那一步,再一拜:“陛下,是臣自己的想法,于少保没有找过臣。”

  朱祁镇一笑,起身拍了拍他肩膀,道:“好,朕就准你入军中,跟着于少保好好学!做不成大明的霍去病,也没关系,你做大明朝的李靖啊。那霍去病下场不好,英年早逝。”

  “谢陛下!”杨贵芳大喜。

  朱祁镇虽然想着把杨贵芳放在身边,但为了给大明未来留下个将才,还是放他入军中。他深信杨贵芳的能力,一定会大放异彩。

  因为这人不仅聪明,还足够腹黑,名门之后,但不会被声名所束缚。他修的是修罗道,还够狠。

  特么,名将之姿!

  ……

  不觉间,已是深秋时分,天高云淡,风带凉意。

  朱祁镇下朝后,缓步至乾清宫廊下,举目四望,只见皇宫之内,亦是满目秋色。金黄的银杏叶如同散落的碎金,铺满了宫道两旁,偶尔随风轻舞,旋落而下,添了几分寂寥。红墙碧瓦间,几株枫树挺拔,枫叶如火,燃烧着最后的绚烂。

  远处,御花园内的菊花正盛,虽不似春日繁花似锦,却以一种坚韧之姿,绽放于这渐凉的秋风中,给这萧瑟之景添上一抹生机。

  朱祁镇望着这一幕幕秋景,心中不禁涌起淡淡的萧瑟之感。宫墙之内,虽无民间那般秋收的繁忙与喜悦,却也在这份宁静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

  他轻叹一声,没有进殿,而是走向了一旁的院子。秋风吹过,落叶纷纷。

  “你们都别进来!”朱祁镇挥手。

  他自己一个人进了一旁的院子里,曹吉祥带着太监和宫女们站在外面,他们都不知道陛下在院子里做什么。

  上个月,陛下叫来工部的人,在那院子里建了个窑炉,不知道陛下再烧什么。每天都会进去看看。

  轰!

  突然一声巨响,院子中炸了,火光冲天。曹吉祥吓傻了,连忙往里冲,大喊:“陛下……陛下……”

  他还没到门口,就看到皇帝跑了出来,浑身凌乱,但面色兴奋:“朕,成了!”

  太监和宫女们,吓得齐齐跪在地上。朱祁镇还在兴奋中,他其实在试做混泥土。之前视察黄河大堤,想着如果有混泥土就好了。

  混凝土原理倒是不复杂,主要成分是水泥、水、砂和石子。但是,这世上没有水泥。不过,石灰石和黏土经过煅烧可以得到类似水泥的物质。可这需要高温煅烧,需要在窑炉中进行。对窑炉的要求很高,朱祁镇这段时间就试了试。

  “快,把工部那帮人给朕召来。”朱祁镇下令。

  曹吉祥确定陛下没事之后,命令小太监去传旨工部。

  ……

  太后听到爆炸声,从坤宁宫急急赶来。这会儿的朱祁镇,一个爆炸头,身上的龙袍全是口子,他脸也是黑色痕迹。

  “怎么了这是?”太后急问。

  “没事!”朱祁镇仰着黑黢黢的脸,可一双眼睛却是清澈明朗,“太后,朕做出了一个好东西。”

  一旁的曹吉祥拜道:“太后,陛下差点把自己炸上天,太危险了!”

  朱祁镇抬腿就是一脚:“嘿,你个奴才,还告朕的状?”

  曹吉祥委屈啊,他也是没办法,皇帝陛下你再这么玩下去,迟早把奴婢们都玩死。可不得告诉太后,让你以后不得冒险。

  “陛下都干了什么,你一五一十告诉本宫。”太后冷道。

  曹吉祥便把这段时间皇帝陛下干的事,都告诉了太后。太后听了,气得抬手就打向朱祁镇,又气又后怕:“你要死啊!改天把皇宫也炸了得了!”

  朱祁镇灵活的躲开,还很得意的解释:“太后,你是不知道朕做出了多么伟大的东西。”

  “你给本宫站住!”太后一手叉着小蛮腰,一手怒指朱祁镇。

  她今天穿着淡紫色的长裙,冷艳端庄,一头黑发散落在身后,在乌黑发亮的发丝衬托下,更显肌肤的细腻白皙,只是这会儿被气红了。

  “太后,陛下。”

  皇后,贤妃,德妃等后宫的妃子都跑了过来,也是听闻爆炸声后来的。她们一听这都是陛下整出来的,齐齐撸袖子。

  朱祁镇一头黑线,今天有一劫啊。

  幸好,那传旨的小太监回来了,说工部的人到了。

  “都回去吧,朕要与工部商议大事。”朱祁镇挥手,“朕这回做出来的,叫混泥土,能造福万世的。哼,你们这些女人啊,啥都不懂。”

  说完,他麻溜的跑了。

  贤妃上前扶着太后道:“陛下把我们全都鄙视了,母后,他鄙视我们就算了,还敢对你不敬,这不能忍。从今天开始,我们谁都不搭理他。”

  太后看着朱祁镇远去的背影,在愣神,她心想陛下莫不是真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这厮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但不会瞎做事。

  “母后?”贤妃轻轻摇了摇太后道,“你不会是舍不得吧?”

  “谁舍不得了?”太后目光瞬间清冷,“那是你们的事。”

  说完,她大步而去,对这帮皇帝的妃子,看都没看一眼。

第141章 太后受惊了:伪帝不能使女人怀孕

  夜色正浓。

  朱祁镇像个大爷似的直挺挺躺在软榻上,今夜他决定全程被动。

  一旁的贤妃身着一袭由薄纱与几片布帛巧妙拼接而成的亵衣,她那白皙的肌肤在白色薄纱的映衬下更显细腻柔滑。朱祁镇微微侧头,紧抿着嘴唇,给人一种被迫无奈之感。

  “陛下,别这样一副表情嘛。”

  贤妃轻盈地贴近,尽管身着清凉的薄纱,却仍难掩其肌肤的娇嫩。青丝如瀑,滑落肩头,散落在他的胸前,幽香袭人。她秀美精致的脸庞贴近他的脸,一双柔荑轻轻捧起他的脸颊,将他的脸转正,吐气如兰。

  “姐姐,求放过。”朱祁镇故作害怕之态。

  “真讨厌。”贤妃眼中闪过一丝羞赧与媚意,随即抿了抿嘴唇,更显妩媚之姿。

  半个时辰之后。

  贤妃慵懒地依偎在朱祁镇的怀中,玉背迷人。

  “陛下。”她幽幽一叹,“臣妾进宫好几个月了,还未能怀上龙种,臣妾担心啊。”

  朱祁镇轻抚她那柔顺的发丝,眉头皱起。

  也是奇怪了,自己宠幸了不少后宫的妃子,她们没有一个怀上的。特么,难道朕有问题?不可能是她们有问题,况且,像周贵妃,那是有过孩子的。

  “不会是朕有问题吧?”朱祁镇一下子紧张起来。

  贤妃微微抬起头,凌乱的发丝下,秀美的脸也有同样的担忧:“要不,请太医来看看?”

  “这有点丢脸啊。”朱祁镇眨眼。

  “你是陛下,谁还敢说你?”贤妃瞪眼。

  她心中也急啊,陛下来她这里的次数最多,也是希望她诞下皇子,将来好晋封皇后。

  ……

  坤宁宫。

  太后不再垂帘听政后,就很少召见大臣。但是,她今天召见了工部尚书高谷,问他陛下到底做出了什么东西。

  高谷也是个老臣了,为人清正刚直,还是个雅士。他竟然有些激动:“禀太后,陛下做出来的叫混泥土,这东西可造福万世啊……”

  他吐沫横飞的说一通,太后听完,美目闪过光彩:“这东西如此稳固,岂不是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河堤大坝等等?”

首节 上一节 112/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