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揭天破宋来 第43节

  在后头往包围圈里杀得,还有五千赣兵以及三千忠诚军,他们在张喜的率领下,阵型不乱,士气亦高。没问题的,一定可以脱出重围,再杀将出去。

  搭箭于弓,正准备射击的王安节一箭突然射出,毫无准头。张巡只觉得脚下一沉,本来牙车颠簸,高低不平,并不稀奇。方才冲突而来,越过沟渠时,张巡一瞬间甚至有自己在武汉坐公交车最后一排的奇妙感觉,仿佛回到了原世。可如今这一沉,张巡再瞧,牙车左轮居然陷在了一处泥坑之中。尽管驾车的御手连连挥鞭,车轮也纹丝不动。

  张巡心头大孩,怎么偏偏是这种时候。

第108章 108.万死蹈阵救张巡(爱看书的某人冠)

  张巡驾下的这部牙车,在宋代古画里面其实有展示,车轮几乎有人高,上面安置著中军元帅的牙旗大。用四马、六马乃至于八马来拉,动力可算相当强劲。

  加上本身张巡并不会马战,也不会骑射,这才选择坐车赶来救援王安节。万万没想到,最近也没下雨啊,怎么就有泥坑?

  十几万人践踏,人死的烂泥合血水,就是一般的水泥地,也给你踩的粉粉碎了,论是泥埂土道呢。这会儿三分之一的车轮陷在泥里,横竖拔不出来。

  左右的军兵见状立刻来推,既拉又扛,那车轮只动了分毫,实在无法起来。

  四周虏骑也瞧见宋军牙车陷坑,便有人大呼射箭,还有人想要抢上前来斩将夺旗。只不过碍于之前“张巡”所表现出来的无双勇力,尚未有人敢于实行。

  车上其实主要就是牙旗大和张巡、王安节、御手等几个人,大蠢带上旗杆几十斤,真不算重。等张巡几人跳下车来,这车轮终于挪动了几分。

  就是虏的箭矢不断射来,左右还得分出一半人来,举著长牌,遮蔽箭矢,

  反倒延缓了拉车的速度,

  至于为什么不弃车换马?车上是中军师旗,张巡就算死了也不能把师旗丢掉。帅旗还在,宋军诸部这不就还在打,帅旗一倒,诸军必然瓦解。

  外头包围宋军的阿术也瞧见王安节就在牙旗大蠢下,大呼冲突,让四面甲骑,展示之前所用的挑马之术,击垮围绕在牙旗大车外的宋军。

  只不过这会儿人马都跑动开了,四面传令,一时间百余蒙古精骑还集合不来反倒是更外围的张世杰、姜才、马雍、苏刘义诸将,遥望见张巡的中军师旗深陷在虏骑的包围之中,不由得心中惊骇。

  如果换成是其他的什么将帅,那死了也就死了,这年头宋军诸将能够同心合意、其利断金的几乎没有。历史上打焦山之战,张世杰基本上是一军作战,与他约定的其他将帅几乎都没有赶来会合。

  但是,又要但是了,被围的是张二哥哥啊!

  此时的张巡,拥有整个南宋,数千万军民中仅有的一个正面特质一一得人合众。

  一条大江自四川至海口万里,处处都传扬著张巡的美名,连杭州的小儿都知道张巡是忠孝节义、古今无双的处土。宋军诸将,这会儿哪一个不曾受过张巡的恩义,当初从襄阳的血肉池里脱出,是张巡开门相迎,端上来一碗热饭。

  左右殿司官军,自丁家洲大溃而来,前城降虏,后城闭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赶到了张巡家前,才有了热汤寒衣。

  如今张巡陷在虏中,这要是都不去救,以后天底下就再也没有人能救我了。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虏骑主力这会儿都在包打张巡和王安节,四面宋军不过是分出去几千骑袭扰疲惫罢了,并不如何上心的应对。

  实在是和宋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这些元军士兵真的很少,甚至许多人就是没有见过会万死蹈阵,营救友军的宋军。十年二十年以来,一直如此,一名元军从上阵打仗开始,就没见过救友军的宋军,那自然不会存在需要防备的心思。

  十年二十年的习惯,早就成了自然,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四面的宋军几乎在同一时间,选择了去营救张巡。或者他们也不单单是为了营救张巡,也是为了营救他们心中最后那一团火。

  起先还只是互相射击,遥遥相对的宋元两军,突然爆发出了极其骇人的山呼。诸军喊声涌动如山一般,鼓声大催,展开军阵,向被包围在核心之中的张巡中军冲去。

  猝不及防的虏骑登时就被冲开,区区数千骑,如何拦得住救人心切的五六万大军。即便这五六万军,只是步兵,也未必拦截得住。

  “留后,诸位观察拥众来战!”

  身旁一名骑在马上的游弋突然对著张巡大喊,张巡翻身上车,以手搭眉,心中既惊且喜。诸路宋军,争相驰来,离得近的马雍所阵,张巡甚至能够看到他铁盔眉子下的双瞳。

  这会儿谢拉也跑到了张巡的身边,瞧见牙车陷在烂泥坑之中,大呼了一声我来。说罢便将铁棒插进车轮底部,喊了一声“起!”,浑身千斤之力张开,双目前瞪,御手催马再拉。

  铁棒的木杆“啪”一声断开,车轮竟然被硬生生的抬了出来,前马一拽,

  牙车拖出了泥坑。

  再瞧谢拉,早已杀得满面泥汗,周身浑如血浸,气喘如牛。张巡连忙招呼他上车,再是铁打的汉子,两透敌阵,步行死战,这会儿也该躺倒了。

  谢拉也不废话,扒著车后架,就靠坐到车厢板边上。见王安节也已上车,张巡连忙命令诸军起行。

  “儿郎们,随我冲杀出去!”

  长弓早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张巡只能抽出宝剑,对空虚挥。诸军震动,又见到游弋大喊援兵已至,各个振奋,擎枪挺刀,背负长牌,聚拢到牙旗大之下,跟随著张巡宝剑所指的方向杀出。

  入目处,都是激昂慷慨的宋军士兵,所焕发出的热情和勇气,令站在张巡身后的王安节心旌动摇。这样的场面,他的记忆中只有一次,是他父亲王坚激励勇敢,出城袭杀蒙哥大营,斩获极多的那次。

  十多年了,没想到今天在这,在张巡这儿居然又见到了一次。眼前的张巡何以如此得人?将士效死,这四个字说起来多轻易啊。

  以往的将官,喊得都是要钱给钱,要官给官,土兵虽然振奋,但那不过是一时之勇。眼前的将士,有一股气,一股看不见摸不著的气,一股愿意跟随张巡杀敌报国,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的气。

  再望四面八方的宋军,各举旌旗,奋死驰来,他们所要救得,也是眼前的张巡。是这个马战都不会,射箭也稀松,平时看著乐呵呵,毫无威严的张巡。

第109章 109.大涨我兵精气神(爱看书的某人冠)

  之前看到张巡中军赶来救王安节,阿术就很惊讶了。但想到王安节可能是张巡军中的“军主”,失了王安节,仗就没法打,那张巡来救也好理解。

  可这会儿是怎么回事?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我现在肯定是在做梦,什么时候宋军有这样的精气神了?其他诸镇宋军,看旗号就不是来自一处的,也不可能都是什么父子兄弟。要是陷在里面的是吕文德,他吕家的子弟拼死来救也就罢了,可以接受。

  一帮人,拼死冲阵来救一个张巡?张巡是什么东西?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货色。宋蒙交兵三十多年,要是真有张巡这么一号人物,怎么不早出来?

  疑惑实在是太多了,多到阿术几乎要失去分寸。今天这仗,和往昔十余年所打的仗都完全不同,差别太大太大,大到出乎元军诸将的一切正常行事逻辑。

  正在阿术身边,指挥虏骑包围张巡和王安节的阿刺罕拍马来到阿术身边,高呼元帅快些决策,一俟南兵卷来,十余万众就要把他们一万数千骑给包围住啦。

  三万五千元军,对阵超过十二万五千宋军水陆人马,本来看著好像也没啥稀奇的。但是今儿的宋军真的不一样,不可以往日的判断来度之。

  怎么办?

  阿术望了望四野的宋军,卷来如浓云,诸军均高呼大动,强兵在前,弱足在后,奋勇蹈来。不过是十里八里的距离而已,快一些的,这会儿已经和包打张巡的虏骑互相射击起来。

  骑兵本来就利在机动,一旦陷入同十余万步兵的阵地战,那十个宋兵打一个元兵,就算是堆也能把人给堆死啊。

  原本宽达二十里三十里的庞大战场,这会儿已经急邃缩小到十里的范围内。

  就这点距离,元军的骑兵怎么跑起来,根本发挥不了元军的优势。

  眼前这仗被鹰啄了眼,不能再啄另一只眼了。

  一面命后方修整已毕的张弘范率军前来接应,阿术一面下令解开包围,脱离同宋军的接触,相次后撤。现在元军骑兵想走,还能走的比较顺畅,要是真的被外围五六七八万宋军步兵围上,不掉一块肉是走不脱的。

  其实阵中很多虏骑也发现了情况不对,毕竟能在襄阳那座巨大的绞肉机里面活下来的士兵,就没有彻底的蠢人。应该说各个都是聪明人,对于战场有著敏锐的感觉和判断。当被包围在阵中的张巡和王安节拥众呼战,四野的宋军蹈死来救的时候,很多人就发现不对了。

  今儿这仗恐怕没法打下去咯,许多虏骑已经缓缓的脱离与宋军的接触,开始用弓箭和弩机同宋军交锋。

  待军令一到,虏骑飞驰。张巡只觉得自己眼前登时好像空了,不仅仅是敌人少了许多,连被踩踏起来的烟尘都少了许多。视线从模糊到清晰,就望见数十名环绕著张世杰的骑兵,杀到军前,高呼“留后安好?”。

  不及张巡开口,张世杰就发现了在牙车上的张巡,连忙仗著大枪护卫到张巡的车前。还连连打量张巡,发现张巡身上除了溅上一点血外,没有明显的伤口。

  扎甲要是挨了枪,会瞧见明显的甲叶崩落,毕竟牛皮串起来的手工艺品,刀枪插进去肯定会搅开甲叶的。

  等张巡开口说自己无事,张世杰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留下一半亲将,自己率七八骑回返本队。诸路大军这会儿也纷次来到,见张巡仗剑居于牙车之上,未伤及半分毫毛,各个欢悦。

  没多久姜才率队赶来,大呼“万胜!万胜!”,今儿这仗打得涨神气,就是得跟在张二哥哥后头才能打这样痛快的仗。

  因著虏骑渐退,宋军糜集,张巡也不往后面撤退,停下牙车,居中立阵,指挥诸军。别的不知道,张巡倒是怕元军仗其骑多,趁现在宋军大阵散开,反冲宋军。

  一旁王安节摆手,不用顾虑这个事了。因为元军在江南岸的就三数万人,这会儿全在阵上。初秋尚热的时节,他们的骑兵跑了这么一仗,马都换过两三次了,不可能再跑来冲击宋军。

  江上有刘师勇、刘师能兄弟二人的水军二万数千,元军渡江不可能不知道。

  那就不会凭空冒出什么元军来。

  至少这二三日不会再有什么大战了,元军的战马需要恢复,需要将养。很多蒙古军户的马,都是在河南的草场河滩上长大的,已经开始吃小米了,他们的战马也不像五十年前夺了金国昌州马场时那样充裕咯。

  马政,哈哈,总是一个封建王朝绕不过去的难题。

  听到王安节这么说,张巡点头,原来如此,那我们现在咋办。是整束军队,

  进攻润州?还是收拢诸将,徐徐退往运河江口,依托刘师勇水军,寻找下一次战机?

  那当然是立刻进兵润州丹徒城啊!

  元军现在败了一阵,军心士气已颓,战马也丧了马力,肯定选择保存实力退往建康,或者过江去扬州。但江上有宋朝水军,较为危险。

  且润州城池并不高耸,也非坚城,人困马乏的元军入城死守殊为不智。每一个元军军户都是忽必烈保住汗位的本钱,无意义的死在守城战里,是元军最忌讳的。

  按照王安节的判断,元军一定会撤往建康。建康虎踞龙盘,宋军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随军,肯定是打不下来的。

  且等宋军步兵大队进发至建康,江北的元军有生力量也进入建康了,宋军打不过的—

  嗯,至少以前的宋军打不过的。

  那我们现在是去收复润州?没错,王安节如此应是。宋军进驻润州,就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可以调动建康、扬州的元军。谁叫元军的主力铁骑回返北方了呢,阿术必然左支右出。

  好,明白了,张巡立刻下令兵进润州。不过十几里的距离而已,元军果然如同预料一般,绕城而走,根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还有建康这个江南的巨大支点型城市在,其他小城镇丢了,回头还可以打下来。

第110章 110.未能战胜于朝廷(爱看书的某人冠)

  雀跃欢呼的宋军簇拥著张巡进入润州城,原本投降虏的官绅惊骇万分,先前瞧见阿术信心满满的出战宋军,他们还以为会复制以前那些战斗的结果。万万没想到宋军“天胜”元军,光复润州,这叫他们如何是好。

  这会儿后方的陶居仁也接到了张巡的军报,欢喜非常的驰入润州,一面奉命署理润州知州,一面询问张巡战况到底如何。

  其实张巡想说一共就砍了几百个鞑虏的首级,其他负伤的元军大多都被同伙们带走了。还有一些被踩踏成泥,也捡拾不出来。反倒是宋军折了一千数百人,

  这“大胜”水分不小。

  可是跟著陶居仁奔来润州的李让拦住张巡,他口述,张巡草拟。

  虏骑积尸蔽野,号恸震江,委侧于沟壑者不可盛数。官军大胜,俘斩无算,

  所得器械,山积一般。

  靠!老哥你吹得有点过了啊。张巡写到一半就有点不好意思写下去了,李让瞧见,直接不口述,上来就编。

  不是?你这玩意儿?倒是陶居仁能懂。直说官军经年败绩,好容易有一次大胜,文中修饰也是为了振奋人心,激励三军。况且现在新君登基,亟需洗刷气象,如果有此大胜,不正说明留后乃是应运而生的元帅吗?

  让谢太后和赵湿觉得你是应运而生的良将,你在前线的行动就不会受到后方的肘。想想你摩下的军队,要么是御营军,要么是殿前军,即便是文天祥的赣兵,马上也会改编为侍卫亲军,都是天子的兵马。

  交到张巡的手里,即便是如今这年岁,官家也不会放心的。

  忽必烈对于海都的重视,远在于南宋之上。同理,南宋官家对于将帅的防备戒心,也胜于对忽必烈元军的防备戒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带宋的祖训。

  你哥这是瞎写不懂政治吗?这是很懂政治,在给你上加分项啊。况且润州确实光复了,这不是大胜,什么是大胜?

  嘶·—

  张巡在三十度的大热天里,硬生生的吸了一口凉气。这就是张母宁愿一死,

  都要死在宋土,不肯蒙受一天胡尘的那个带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果王师呢?吗的王师正在担心受到后方朝廷和皇权的猜忌。

  这种朝廷,替他死什么啊!

  一下子张巡就萎坐到了榻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倒是下头有军吏来报,询问张巡,是不是要抄没投降伪朝官绅的财产。

  没错的,说句大伙儿可能不信的话,吕文焕此时在宋境内的家产,朝廷还没有下令抄没。

  这斯都带著元军打到常州了,内残外忍的带宋朝廷还奢望吕文焕能够在元朝廷美言几句,不仅加封吕文德为和义武忠王,还优抚吕文焕的家属以及财产。

  多少人寒心呐。

首节 上一节 43/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