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揭天破宋来 第153节

第374章 374.大签京兆五千户

  张巡于青居城等待张珏的这个当口,汪惟正不仅顺利跑路回了苍溪大获城,开始组织防御。还急忙给正在成都的叔叔汪良臣,以及陕西四川行省右丞李德辉报信。

  至于在六盘山(固原)和京兆路(西安)之间来回巡弋的忽必烈之子秦王(原安西王)孛儿只斤:忙哥刺,因为路途遥远,尚未通知到。

  东川元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虽然也就损失了一万多人,且新附宋军占大多数,这要是放在其他战区,甚至都未必第一时间汇报给忽必烈。但这是在四川,两川元军主力的一半都丢了,全川大震啦。

  必须立刻报信给忙哥刺和忽必烈,教他们知晓。

  除了积极上报之外,稳定局势,击败来犯的宋军才是当务之急。川西除了元军自有的一万余人外,还有前年投降了的一万多新附宋军。算起来约有三万人,可抽动这三万人去支援大获城,川西怎么办?

  听闻那张巡可是带了五六万大军进川,只用了一天(汪惟正谎报)时间,就击溃了东川元军,

  完全有实力分兵啊。

  一旦分兵,配套本地川兵,立刻就能来打嘉定和成都。

  所以只能请汪良臣先派个二千人驰援大获城,西川元军不动,动陕西、陇西一带的元军。请忙哥刺赶紧签发军士南下,驰援大获城。

  忙哥刺作为元朝在陕西、四川这一侧的方面大王,治下有十五万军户。何止是兵强马壮啊,简直是壮不可言。以至于后来他儿子,还参与了元朝中枢的夺位呐。

  虽然话说是远水不解近渴,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西川都自身难保了,想要稳定大局,只能靠陕西。

  李德辉原本就任安西王相,忙哥刺摩下的政务都是他在处理,这些数据全在李德辉的脑子里。

  重点是李德辉这人乃是干才,非常有办事能力。

  伴随著汇报给忙哥刺的文书,还有他希望,或者说是要求签发京兆路五千军户南下大获城的内容。

  五千军户的正丁作为军士,充实到东川,军户们的家属,则手提肩挑,人拉马拽,运送粮食和食盐进入四川,增强大获城的守备。

  好啊,好就好在李德辉的行动力强。

  既然有他的文书,忙哥刺一边上奏忽必烈,一边就按照李德辉的部署,直接签发京兆路五千军户南下。

  肯定不走子午谷,先顺渭水往上游走,然后转入骆道。谁叫骆道最便捷呢,宋敏求在《长安志》曾记载其间所经驿馆多处,行旅极多极众。

  不过骆道还非常险峻,南宋时与金兵军事对峙,骆道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完颜亮分道攻宋之际,吴部别军姚仲就曾出骆道反击。另外陆游《忆南郑归游》诗有“千艘漕粟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之句。

  历史上元朝灭宋之后,军事需求大减,骆道才逐渐荒废,改走更加平安顺畅的陈仓道和褒斜道。

  军令一下,无可更易。

  本来就是从各地迁移来京兆路的探马赤军户们,只能收拾起家当来,扶老携幼,带儿牵女,人丁数万,并粮食十四万斛,绢帛二万,白银五万两星夜兼程向汉中赶去。

  不得不说李德辉,或者整个两川元军都在赌,赌张巡会稳固青居城、运山城防线,等待盛夏酷暑过后,再行北上。

  有这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些探马赤军户们就能抵达汉中,甚至是抵达广元。到时候家属就地安置,分给田土,正军们直接拉上大获城的战场,或是守城,或是进战。

  总比现在大获城就三千人守卫,还人心惶惶要强。

  加上汪良臣支援的二千人,以及京兆路签发来的五千人,大获城的人马增加到一万,便不再惧怕张巡五六万众攻城啦,

  另外西川这边也不能干瞪眼,至少做出向重庆进攻的样子,骚扰宋军。如果能把张巡拉回重庆来,那真叫意外之喜。如果不能,至少也把川兵留在重庆,不叫川兵也去青居城,参与进攻大获城的军事行动。

  说干就干!

  两边都算很有执行力。

  张巡一面认可了张钰的计划,命令他从四川各山城内,这个城抽二百,那个城抽三百,集合五千川兵,再精选五千名丁壮背负粮食,穿越米仓道,进攻洋州。

  一面也动员起各队人马,和诸将通气,去大获城试试。能打咱们就打,不能打咱们就走。有手里这家伙,四川再大,也没人能够留得住咱们这几万兵。

  诸将在武胜城砍瓜切菜一般的击破了东川元军,士气极为旺盛,都称愿意一试。那张巡也不多话了,拔营启程,北上运山。

  汇合了在运山城成守的姜才,将城池交给张钰的部将,同时命令王应节屯一千兵在运山城,剩下四千兵往赴巡弋大获城到运山城之间的粮道,维系安全。

  前后九日,终于抵达大获城下。

  万万没想到张巡居然真的在六月份出兵作战,汪惟正心下大骇,好容易恢复的平静立刻就动摇了起来。

  幸亏他知道青居失守可以把锅推给张大悦,大获失守,那可就没人能背锅的道理。并没有直接弃大获城而走,反而开始鼓起勇气,动员兵士,一定要奋死守城,陛下一定会发兵来救云云。

  确实有援兵的,他叔叔汪良臣派来的二千人,昼夜兼程往大获城赶,可到底走的是陆路,没有走水路的张巡移动快。

  二千元军瞧见已经在大获城周围列营的五六万宋军,一开始还想著依靠己方熟悉地形的优势,

  连夜杀进大获城呢。

  很可惜,大获城三面环水,只有西侧铜鼓山一面与陆路相连。其他三面不仅环水,还全是三百五十米高的悬崖绝壁。唯有北门稍微平缓,连接码头,能够正常出入。

  宋军在阆水上游和北岸设置营垒,以刘师勇的水军堵死大获城的水城码头之后,元·援军居然无法入城,只能去城十五里下营,开始和大获城灯火相闻。

第375章 375.围三阙一缓攻城

  不是?这么看不起我的吗?

  张巡听说西川元军二三千人去城十五里下寨,试图进援大获城的消息之后,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宋军生券加熟券,有五六万人。要是把正在从后方一程一程往北运粮的民夫算上,那张巡有二十万“天军”,可以号称百万。

  结果区区两三千人,也敢在咱面前跳?

  倒也不是西川元军跳,因为城内的汪惟正是汪世显的长子长孙,而他们是汪良臣派来的兵马。

  或者说的直接一点,是从巩昌元帅府里签发来的汪家世兵。

  有一说一,救皇帝他们都未必这么勇,救家主却敢二千人樱数万兵之锋。

  无他,效忠尔。

  他的一切都是汪世显、汪德臣给的,那么他们的效忠对象就是汪世显和汪德臣。现在二人死了,则效忠的对象就顺利的继承到了汪惟正头上。

  一旦人身依附形成,并且不断加强,二三代人之后,就会变得天经地义。以至于说出是地主老爷养活了我们一类的话,这就是规训好了。

  再者如今时代大潮流是这样的,元朝最受信用,最得权益的便是大汗的怯薛。大汗与怯薛,恰似汪惟正与汪家世兵。

  汪惟正死了,固然还有儿子,还有兄弟叔伯。可他这不是没死呢嘛,没死就得来捞他,

  算了,张巡也不纠结西川元军为什么不走,反而还想呼应大获城的原因。直接遍视诸将,在座的哪位为我击破当面之元军?

  说那么多废话毫无意义,最后还不是凭手里的刀枪?西川元军占据了大获城西北的槐树驿(今苍溪县六槐乡),此处不仅有山势倚靠,往西不远便是嘉陵江,可以通过嘉陵江同广元保持联系,

  获得补给。同时距离大获城又只有十几里,还遥遥望见大获城唯一陆路相连的铜鼓山。

  铜鼓山地区,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村村通,那山里也没修出几条公路来,仅有的道路都是沿著阆水(东河)岸边建设的。大获城真就是除了北水城(王渡镇),与外界只有山间兽径相连。

  以至于现在汪惟正想要杀出城来,呼应城外的西川元军,都难以做到。因为北水城被刘师能的水军给堵得严严实实,之所以还没开打,是张巡尚未下令。

  先前汪惟正不是调集了上百艘船只,到武胜城和张巡对峙嘛,把嘉陵江上游各船场水寨的兵船都抽空了。

  本来打定的主意是张巡有船,他也得有。如此才能够灵活的应付张巡,打消张巡的优势。万万没想到陆战一个多小时就分出了胜负,根本就没有任何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于是大获城北水城内的兵船全都赔在了武胜城,如今水城无船倚靠,徒然一道土垣而已,刘师能打几发裹阳炮,水城就会告破。

  张巡巴不得大获山上的汪惟正从山顶城堡内下来救援呢,打野战多轻松啊,打攻城战是张巡极力避免的。

  这也是张巡之前一直没下令攻破北水城的原因之一,他希望汪惟正再多派几个兵士下来守北水城,减少大获城内的防御力量。

  “诸位,围三阙一,放走汪惟正如何?”既然要速战速决,张巡就不准备全杀大获城守军了。

  “应当如此。”王安节今儿还绕著大获城看了四分之三圈。

  缅怀一下,因为大获城是他爹王坚修筑的,也算是故地。今儿他带兵过来进攻大获城,自然要瞧瞧。

  “那就由姜才一队去战槐树驿,刘师能一队战北水城,王安节一队登陆北滩,开西侧铜鼓山一侧,放他汪惟正走脱。”张巡指著简略的地图,开始部署。

  早先时候,张巡称呼诸将,还会以官职相称。现在直呼姓名,一则张巡连战连捷,威势日盛。

  二则行军作战,颁布命令,务求明白。军中姓王的,姓张的多有重复,各个都是观察使、团练使,

  如何叫的明白。

  “节帅,大获城不妨稍后再攻。”计划已经说定了,坐在一侧的叶李却出言建议。

  “嗯?”张巡打仗的时候,那是真不一样,眼神一扫到叶李,叶李心脏一紧,甚至都觉不得腿疼了。

  “武胜一战,鞑虏丧胆。如今大获城能守,便是期待城外有援军来。若能在其眼前摧破援军,

  则城内必然胆寒。如此放开一面,城兵瓦解可期。”

  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叶李现在投到张巡门前,就是巴望著张巡建功立业,能为叶李提供一个治平天下平台的。

  “姜才,你多久能打破槐树驿?”张巡没有回答叶李,而是转头望向姜才。

  “一日,不,由晨至午,半日!”姜才先前已经瞧过了槐树驿的地形和临时草建的营垒,颇有几分信心。

  除开槐树驿这一线外,整个战场几十里范围内都被宋军所控制。姜才可以毫无顾忌的进攻,不需要防备什么身后。

  凭他的勇力,以及张巡魔下士卒的精悍,张巡要求他三天拿下一座城,他肯定报三十个小时就行,实际二十九小时打进城,还能够留一小时擦鞋吃早饭呐。

  “军中无戏言喏。”张巡笑了笑,反手过来,用小木棍指著姜才。

  “半日,就半日。”姜才却一点儿都不紧张,也是笑著回答张巡。

  “哈哈哈哈..”左右的宋军诸将都笑了起来,

  如此,那计划就稍加修改。姜才清晨发起攻击,其余宋军不动,只是对大获城围三缺一。等到午后,槐树驿被攻克,大获城内胆寒。再开始发起对大获城的总攻,一举摧毁大获城的防御。

  命令宣布完毕,张巡就站在地图前面,让诸将一个一个站起来,复述一遍命令。诸将纷纷应命,立在帐内向张巡大声回报,

  一一听明,张巡点头,各自回营准备吧。

  至于张巡本人,则由御营前军中营的初九护卫著,直接开到北水城正对面的江滩上,立下阵脚。别得咱也不多说,就搁这最好的舞台,看诸位将军们的表演啦,

第376章 376.姜才登壁破槐树

  晨钟一响,联营皆起。

  张巡如今在军营里睡觉,颇有一种自如的感觉。说睡就睡,睡眠质量极好。甚至不需要睡八九个小时,有那么六个小时,就觉得神清气爽,精力百倍。

  约略是一睁眼就能够开始期待好消息,脸上还带著笑呐。

  简单洗漱,早上也是吃干饭的。要打仗了,肯定顿顿干。咸菜条子管够,谁叫咱张二节帅还管盐呢。至于其他的,那其实就很少了,也就得两杯热水而已。

  毕竟深入敌境,能够饱餐咸菜饭,已经是此时后勤的极限。当然要是能够缴获元军的牲畜,那宰来吃也无妨。

  另外张巡吃的也是咸菜饭,官兵一致嘛,顶多就是打进城了,能够开小灶。在野外下营,是完全没小灶说法的。

  饭碗一掷,远山间就能听到呼喊声和厮杀声了。姜才一军是夜半起身,清早吃得干粮,连口热乎的都没整上。不过先锋攻城,条件艰苦也是必然的。

  可打下槐树驿,张巡的赏赐也不会少。虽然这不算是先登,却是破阵的大功。

  此时南宋记功的名目还挺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传到了明朝,尤其是传到了明朝中后期,就完全以首级记功了。这种记功方法绝对是畸形的,根本就不靠谱。

  吴惟忠先登攻城,打牡丹峰,左胸中弹,仍旧死战夺垒。但由于李如松下令不允许割首级,他也没去抢首级,最后居然没有论为首功。

  骆尚志同样率兵攻城,被日军用滚石砸中,直接从城墙上摔下。他竟然把战死的日军尸体扔上去砸城,且继续持戟攻城。

  这么猛的人,赏银二十两。

  搁咱这,少说赏二千两,还得保奏一个观察使。可搁带明,二十两银子就打发了,原因是骆尚志没有首级功。

  真是操蛋啊!

  其他将领,这会儿也眺望著槐树驿方向,虽然因为山峦起伏,没有办法实际看到十几里外的战场,但光是听听声音,那也能过干瘾。

  宋军这边看,大获城内的元军自然也在看。大获城处于平均三百五十米高的山岭之上,最高处海拔有六百多米。城下的张巡看不见槐树驿的战况,城内的汪惟正却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引五千兵去攻槐树驿的姜才,分作六路,四路攻寨,一路游弋,一路坐阵。其子姜彬率队先登槐树驿站南门,呼声如浪一般,一层压过一层,一波胜过一波,才开战便使出全力攻寨,试图一战而定。

  驿站内的西川元军并非不能战,他们乃是跟著汪世显在金蒙大乱斗的吃人时代一道转战创建起来的老底子。虽然最早的那一辈汪家世兵早就死完了,可这种一直在作战,没有被打得全军覆没,

首节 上一节 153/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