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加陆师,不需要多吧,至少各半。也就是要有二万水军,以及二万步兵,才能够盘活川中八柱防御体系,以及抵御元军的入侵。
毕竟元朝在四川的统治区,其治下人口也就是六十万左右,能拉起来的壮丁顶天十来万。实际的机动兵力,至多二三万。即便有陕西方面的部分兵力支援,宋军有四万野战军,也完全足以应付。
好,这四万野战军哪里来?
朝廷招募熟券军去四川屯守,可以解放出一二万川军精锐出来野战。剩下二三万野战兵,全得靠外头招募。
“朝廷总得有个说法吧。”张巡手底下才几万野战军?真要是驰援四川,淮南没法要了。
“朝廷尚未有明文来。”这两天姚嵩也在等朝廷的回信,可朝廷哪里能反应的这么快呢。
就在张巡等人商议此事的同时,朝中的陆秀夫和文天祥也正在积极的商议此事。另外朝廷中也终于多了个会打仗,且真打过仗的将领。
原知邕州,也就是将来南宁的广西经略使马墅,因为朝廷重整殿司的军令,以右武卫上将军的身份,入行在临安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他也不是自己孤身来的,随军还有五千桂兵,是以姗姗来迟。
一来,就遇上了四川急报。
第298章 298.大旱兵灾相堆叠
朝廷的人事在张巡离开之后,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变化。原任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的吕师孟被一脚飞端去了桂州静江府,担任知静江府,
原任广西提刑的邓得遇被提拔为知临安府,知临安府的李带接了吕师孟的班,担任金书枢密院事。
贾余庆因为二圣的力保,还是担任参知政事,于是朝廷的政事堂格局变为了平章政事汪立信领衔。左丞相缺员,文天祥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陆秀夫担任参知政事·枢密副使;贾余庆担任参知政事;李蒂担任金书枢密院事。
理论上有五个人,但汪立信在鄂州已经第三次乞骸骨了。贾余庆备位而已,李蒂负责补充新军。实际上还是文天祥和陆秀夫做主,不过上头有变化,就容易让下面的人有干劲。
现在四川终于有回信来,那么肯定要议的。正好马从广西调来,几人就坐在政事堂内商议此事。
马家是将门,本贯在陇西岩昌,北宋西军出身。先后在四川和广西等处转战,既打过元军,
也打过安南骚扰之兵。这一回真算是他遇著了,吕家将跟著吕文焕一波跑路大都,空出来的位置终于轮到其他将门子弟。
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恐怕他一辈子也坐不上殿前都指挥使的位置。现在不仅坐上了,要不了多久节度使和太尉,他也会坐上的。
怎么著吧?
能怎么著呢?还不是请朝廷速速选将练兵,招募勇敢效用之士,发给双倍饷俸,整治衣甲器械。赶紧送他们入川川,加强四川的战力。
杨文安的出兵和退兵,显然都是跟著伯颜的灭宋主力发动的。就像荆湖战场的阿里海牙一样,
都是在配合作战。现在伯颜退走了,杨文安自然也退兵回镇。
趁著这个喘息的空间,朝廷恢复三边。淮南有张巡,荆湖有李庭芝,四川嘛-”
文天祥到底带了好几年兵了,虽然不精通,至少入了门。扣著书案就问马,要几万生券军,
几万熟券军?每年要荆湖和两淮输送多少钱粮?又需要朝廷输送多少铠甲军器?
朝廷设置站场,疏通运道,保持后勤,又需要征募多少民夫?另外四川自己内部能够解决多少问题,能否产盐发卖去荆湖,弥补一部分开支?
一番话把马给问愣了,您是真帅臣啊!
那可不,文天祥状元相公学习能力一流,带兵这么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挥舞不起铁棒大刀杀虏,可指挥三军稳步进战杀虏,已经没啥太大问题了。
“相公,淮南张二节帅有帖到。”文天祥正问呢,外头的架阁官金应夹著一份公文入内。
“尔行的?必是言四川事。”
展开一瞧,张巡的淮南幕府都计算好了。朝廷要招募六万熟券军,也就是守城厢军,去四川沿江各镇屯守。加上他们的二十万家属,则夔州到重庆这一线的城防和一般工农业生产,都将拥有保障。
四川一千六百万人口杀得就剩一百多万,等到元末明玉珍进重庆称帝,全川人口也就百数十万。最后还是明朝创建,移湖广填四川,才使得四川人口逐渐恢复。
军队出征,不可避免的要调动各种人力,加入到军事保障任务中。四川的人力已经耗空了,所以六万熟券军是最少的。
另外再招募四万生券军,也就是勇敢效用士。有残存的数万川兵配合,如此,不仅能够守御川东,还有主动进战的可能。
“嘶——”陆秀夫默默地吸了一口冷气。
二圣要在杭州募十二万兵,现在四川又要募十万兵,这怎么募的起呢?把他陆秀夫打杀了卖肉,也募不起这么多兵丁。
“张二节帅周划齐全啊。”马暨看完张巡的帖子,心想直接按这个方略办不就得了。
“周全是周全。”文天祥把帖子放下,有些难为。
“所以朝廷的意思是先于荆湖募熟券一万,屯守夔州,以保川门。再以五千生券,驰援重庆?”张巡和姚正议论呢,朝廷的公文就到了。
“朝命令我三弟去重庆?”王安节也没想到。
朝廷的公文里说,让王安节分一千生券军给他弟弟王应节,然后再于淮南募二千勇敢,于江西募二千勇敢。到鄂州取齐,一万五千人入川支援。
“正是如此。”姚还皱眉呢,向朝廷建议出十万,朝廷的答话是我看一万五先凑合著。
“不应该啊。”张巡亲手帮著陆秀夫“卖国”的,朝廷现在还有几个钱的啊。
“另外还要淮盐支五千石,随军赴川。”
“这倒小事。”五千石盐而已,随便那个场多晒两天即可。
“怎么还抽淮南的兵?”王安节没想到朝廷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弟弟身上。
估摸著是觉得他们的爹王坚在四川战斗过,而且战斗的很成功,所以决定派遣王应节去四川助守重庆。
“一千人倒也罢了,徐徐在淮南补齐便是。”张巡摆手,抽这点人不能向朝廷叫苦。
“也罢。”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张巡魔下这帮军将不太乐意脱离张巡的小集团。
“朝廷在临安措集大军,怎么不相机派遣呢。”二圣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往临安拉十二万人,这事是公开的。
十二万壮丁,往四川派个三万,也不至于外重内轻吧。况且四川军情如火,临安天下太平,敦轻熟重?二圣看不明白,陆文看不明白?
姚只好摊摊手,表示这事他也不知道。要不要发个帖子去问问?反正走水路,四五天就能打个来回,还算方便。
其实川东发往朝廷的奏报很多,积压了二年的奏报一股脑的全都送到了临安,很多事情是张巡不知道的。
比如四川大旱。
旱到什么程度呢?旱到钓鱼城已经开始易子而食了。守卫泸州的安抚副使王世昌甚至因为饥饿而无力作战,最终只能自而死。
守卫重庆的李株和张珏,若非突然得到了张巡送来的一万斛小米,这会儿也已经饿死了。
第299章 299.淮盐有商来支运
算了,朝廷如何办理那是朝廷的事。陆文他们在临安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张巡现在只管守好淮南便是。
在朝廷的回文之外,盐铁司的公文也送到了淮南。黄震借靠张巡的威风,以及中枢尚可施行的威令,向全国各路的州县重申,禁止插手盐场事务,禁止苛剥亭户的政令。
好好好!
有了朝廷的令,那张巡就可以毫无负担的把盐河上所有的钞关都给他拆个干净。你们要恨去恨老黄头,我张二平时还是人畜无害的。只有生气起来,才会使出小拳拳打你。
瞩咐包圭装五千石,算了,八千石吧。将盐巴都交给王应节,由他押运,带著送往四川。之前看王应节给他哥哥做副将,好像也挺卖力的。但因为和王应节对接的场合不多,张巡也不太清楚这人的本事如何。
不过既然老兄你要去重庆,给俺舅舅带封信。朝廷给不给那是朝廷的事,亲娘舅问咱要点军器啥的,咱肯定要给。况且李让也在淮南,张巡不给,李让也会给的。
德佑三年的元月,终于在风雨飘摇之中来到。
别人不知道,但张巡知道,瞧见德佑三年的皇历,真叫一个恍如隔世啊。历史上这会儿小皇帝赵都去大都做瀛国公了,现在不仅平平安安的在临安接受群臣的朝拜,怕不是还自觉有中兴气象呢。
您中兴著吧,张巡派出侍卫亲军,沿著盐河就是狂暴轰入。这些老女真老契丹,论建设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但是论破坏,那真叫一个手到擒来。毕竟都是刑徒,给他们找点事情干干,那效率还挺高。
一开始还有州县上报来扯皮,可朝廷的公文已经相次发送到各州县了。你有什么不满的,那你就行文去临安,看看老黄头接不接,
另外还有地方上来奏报,说这些私设的钞关,有一部分还沾著安抚司和转运司的“公事”呢。
沾就沾呗,那又咋了。以前或许是沾著,现在百分之百不沾了。因为扬州城内安抚司和转运司的吏僚十停饿死了五六停,哪里还有什么公事?
全城绝粮两个多月,连雁粪都被人刮起来吃了,张逞差点饿死,湟论是什么衙门的小吏。
等设立扬州总钞关,安抚司和转运司自然会形成新的“公事”。甚至说把旧的规矩推翻掉,进行大洗牌,残存下来的那些吏僚,因为分得更多,还更高兴呢。
反正张巡来淮南也不是跟你们讲理来的,拆就完了。唯一的约束是不允许出人命,殴县官三拳,叫斯文扫地这种事,那随便干。
等到后来,有张巡做靠山的部分机灵亭户,瞧见契丹和女真胡来拆钞关了。纷纷一拥而上,契丹和女真负责同钞关的打手管事打架还有互相问候祖宗十八代亲属,亭户和百姓拿著锄头钉耙就扒屋拆房。
还没等私关上的管事反应过来,老乡们已经把钞关的建筑都拆了一个干净,连一块砖头,一个水缸,甚至是一片瓦,都被老乡扒走了。
到后期直接发展成,老乡们在外围打圈,等女真和契丹把人打趴下,他们就一拥而上扒税吏衣服。这年头一身衣裳也值不少钱呢,哪怕只抢一只鞋呢。
等契丹大爷打下一个钞关,再去抢另外一只鞋呗。
还是淳朴了,不得不说这年头的老乡们相当淳朴的,至少不让税吏光屁股跑路,还留个续裤给税吏。
两浙一带的商人,久闻张二节帅的大名,得知张巡出抚淮南,又发觉朝廷关于整理盐政的诏令一道又一道的下发。许多人有关系,有人脉,到处打听是不是要重整淮盐了?
是!
于是胆子既大,又能和张巡或者姚攀上点关系的商人,络绎不绝的赶到扬州。投名拜帖,到处交际。旧有的淮盐秩序,因为阿术的杀掠,以及扬州疫死饿死十万多人,已经彻底崩盘,正在重整。
加入到重整的秩序之中,确实有可能在早期吃到一份时代红利的。等风口过去,那大约就难了张巡是没空去见这些乱七八糟盐商的,把这些事全都推给了在安抚司做架阁官的包圭。见不到张巡和姚嵩的盐商们,飞也似的跑来拜见包圭,了解淮盐商运的章程。
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盐引的问题。
向朝廷购买了淮盐盐引l,能否在扬州支到盐?支不到盐都是白瞎,一切均无从谈起。
支得到,当然支得到,条件先前瞿霆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商人实际上支一份盐,要付四份盐的钱。也就是把官运盐,商运盐,上下其手两份盐的钱都付了,才能够支到盐。
一斤盐四文钱,但现在抬高到十六文钱。你现在付钱,拿出盐引,立刻就有盐支给你。
也就是现在拿著盐引来的盐商少,等之后人人都知道能支盐了,就得用先宰相蔡京蔡相公的办法来打补丁了。
补丁挺简单的,你有朝廷发得盐引不好使,还得到盐巴的产地再领一张盐区的引票。这张引票有效期只有三个月,允许你在这个时间段,于本盐区内,销售食盐。
长票是朝廷发的,短票是地方发的。
实际上就转变为多刮一笔盐税的政策,盐商从盐场买到了食盐,再按照食盐的数量去常平司开短票。有神通的人,有盐有票,自然畅通无阻。
没神通的人,即便从朝廷领取到了盐引l,也是屁用没有的。这种办法大概率最后会变成几个交通朝廷和地方的大盐商,成为淮盐的总商,进而包办商运食盐。
好吗?
不好。
但是谢太后、全太后、杨太妃、荣大王等人,都为这一条政策点了一个赞。
横竖天下都是他们的,他们觉得好就是好咯。张巡只管在这二三十年内,恢复淮盐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得到每年一千万贯的盐利。
至于最后是不是会造成淮盐总商尾大不掉,难以梳理的后果,那就是下一任淮南两路安抚制置大使需要烦恼的事了。
第300章 300.屯田足赏年例银
这事张巡先前和荣大王勾勾搭搭的时候,也提起过。荣大王挺好奇的,张巡自己找个老张家的子弟干,不也是一样的嘛。
对啊,确实是一样的。但是钱都我家赚了,那临安就有人要眼红啦。
所以咯,明面上的钱张巡赚了,全拿来养活淮南一镇。商运的钱,就各位大哥大姐家的总商来赚便是。
弄的荣大王还怪不好意思的,作为一个场面人,赵老登直说公主出阁的时候,少于一千万他给张巡赔不是。
行呗,反正是你嫁孙女,你爱出多少是多少,横竖都是你们老赵家的钱。
现在只是先把商运带起来,带上几年,倒逼一下官运盐。钱嘛,总是挣不完的,只要淮盐质量有保证,好日子还在后面呐。
支盐!
立刻支盐!
先到扬州的盐商们立刻出示盐引I,到两淮各场上支盐。沿著盐河各处,原本林立的钞关都被张巡的铁拳砸烂。刘师能的水军原地转成了淮盐总队,四处稽查。既是打击私盐和盐枭,也是保证整条盐河上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