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一方面强行提高亭户的专购量,不是一倍两倍,是十倍二十倍,
将多购的食盐私吞。一方面又亲自投入到私盐的贩卖之中,直接掠取其中的利润。
最后的的结果还是一样,根本生产不出这么多盐,煮盐亭户大面积逃亡。且最终转变成私盐的生产者,又和地方上的盐徒、盐枭抱团,武装抗拒官府。
朝廷的绝大部分官军,那战斗力还不如私盐贩子呢。
李庭芝在两淮时,就对此进行过整顿,并且取得过一定的成效。但是一场大战,烽火连绵,两淮的盐政还是崩盘了。
且无可救药!
为什么?因为上面还有个朝廷。只要盐引能当钱来用,你看朝廷印不印吧。
现在之所以不印,那是因为已经和废纸一样,没人认了。
再者亭户都隐匿了起来,全都不在官府的簿册上,生产也无从谈起。不过在朝廷的滥发大问题面前,这都算是小问题。
你?还是我?有本事给朝廷啪啪两个大耳刮子,禁止他再发盐引?
哪怕文天祥和陆秀夫当宰相,真要是穷起来,会不会超发个几万引的盐引?
毕竟获得一张盐引1,盐商就要向朝廷缴纳四贯以上的费用。
十万张纸一发,四五十万贯立至,哪个封建执政者都忍不住。
除非,除非两淮真的彻底藩政化,只认两淮安抚大使的盐引l,不认朝廷的盐引。但这就又有另外一个问题了,淮盐行销两浙、两江和湖广,这些地盘可都不是淮南的属地。他凭啥接受你的淮盐呢?
朝廷之所以有资格发盐引,是他同时用官府的公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盐在某些地区的垄断销售。
配套的是打击私盐,惩处盐枭,并且维持盐价高昂等一系列的工作。不从淮扬上发财,朝廷和地方哪有动力去干这件事呢。
完全就是一个死结,谁来都没办法打开。甚至张巡去做了皇帝都没用,因为朝廷没钱,最终的结果还是往下刮,无非就是刮谁的说法罢了。
今天不去刮煮盐亭户,明天还是会在煮盐亭户身上想办法。
第271章 271.行在或有盐务才
说白了就是食利阶层太多,多得生产端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的吸血虫。学黄王,天街踏尽公卿骨,把食利阶层全部肉体消灭了,那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但这么做爽是爽了,却必然伴随著对普通生产者更加残酷的屠杀和消灭。
真杀起来,那绝对是不分良一起杀的。只有这种不分良的模式下,才会“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材”。
黄巢进了京,一开始侵害的,主要也是生产端的草芥之民。因为他一开始真想坐天下,需要和食利阶层展开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统治全国。
后来自己被唐军击败了,军势溃丧,而且长安城内的食利阶层心向唐军,并不愿意和他合作。他才开始杀杀杀,不分良贱,从街头杀到巷尾。
现在整个南宋,很难从肉体上,消灭绝大部分的食利阶层。那就谈不上什么再设国计,重塑财政。
元朝的在南方的统治能够维持超过半个世纪,一方面是有部分南方食利阶层的配合和协助,一方面就是对南方事实上进行了一定范围内食利阶层的消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前头在鄂州自杀殉元的贾居贞,历史上去江西任职。
彼时伯颜大军因为没有军费,都撤回了北方,另外也得跟著忽必烈去打海都了。
所以南方很多降元的地方,又接受了宋朝的札委。北方派来的蒙古回回官吏,往往以地方巨室受“二王蛊惑”,伪受札制,暗得揭帖一类的名义,将地方上的豪门大户一网打尽。
食利阶层被肉体消灭,他们的浮财成了蒙古回回官吏的财富,但是他们的田地大多分散给了当地的百姓。毕竟蒙古回回官吏刮钱的手段都很糙的,抢完就走,有些人可能都没有在南方长久经营的心思。
贾居贞就下令要严密甄别,真的接受了札委的那就杀,没接收受的,还是要放还。当然放还的那种,浮财肯定也被蒙古回回官吏搜刮一空了。
地方上压迫生产端的豪门大户被杀掠一空,蒙古回回官吏虽然贪,但是征税和盘剥的手段文低下,客观上给予了生产端一丁点儿的喘息空间。
就这么屁大的一丁点儿的喘息空间,让带元得了南方五十年。
哎呀,现在两淮就是没有喘息空间,管怎么搞,都有人要在盐政上面吸血。吸个一星半点也就罢了,可他们恨不得全部吸尽,还觉得意犹未尽,只恨自己吸得比别人少。
怎么夺回这巅峰时每年可以千万贯以上的盐利呢?
思来想去,或许还是得去一趟临安。毕竟常州就这么大,并没有几个深通盐务的官吏。临安就不同了,到底还是南宋的行在,天下四方的官吏,不管好的坏的都云集在此。或许就有几个通晓盐务的官吏,有些新的想法。
张巡不求什么万世不易之法,只求能够管用几十年,让这几十年内的盐政恢复到年收入千万贯的水平。几十年后?那相信几十年后后人的智慧呗。都说了张巡要去和臣构打季后赛了,哪里管得了这个。
现在能够年收入千万贯的话,那和臣构开打之前,张巡还能嘲笑一下臣构呢。
按照制度,张巡升授了崇庆军节度使,而且还结束了在外征战,得回一趟临安陛见。同时将江淮行营授予他的前营排阵使等印信,缴还给朝廷,旗号什么的也得上交。这些东西,早先文天祥都带走了。
朝廷内一时间也没什么人敢下令让张巡到临安去陛见,甚至有可能沾点不想张巡去。毕竟要让张巡孤身去临安,张巡估计不肯。如若张巡带著好几方甲士去临安,那整个临安都别睡觉了,天天睁著眼失眠吧。
还是给朝廷上个表,去一趟,瞧能不能从朝廷手里挖几个“正人”。陆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十几万人跟著殉国,不可能全都是庸才,总有几个能谋善断,或者实心办事的官吏吧。
一俟张巡出任两淮安抚制置大使,那就有资格创建幕府,招揽人才,设置署,全是应有之义。
上次张巡上书到朝廷来,还是给谢拉请封。这次上书来,大伙儿以为张巡又要给谁请封,结果打开一瞧,张巡说是要来陛见。
登时骇的城内好些人大惊失色,因为守旧势力大抱团,正在激烈的反对文天祥等人重设三边的提议。这些人担心文天祥是文斗不成,终于决定武斗了,准备喊外镇的队友到临安来,展开肃正作战。
当场就要不允许,还是陆秀夫定定神往下看,张巡说最多只带二三千节帅应当有的随扈人马。毕竟张巡都是节师了,光是在张巡出行队列前引导的骑兵,就该有四十多人或者六十多人。
举旗帜斧钺的,护卫张巡,前后游弋的,不又得几百人啊。再加上亲信、将吏,以及随同的仆役小厮,二三千算少的。瞧瞧前代的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人家出门打个猎,随扈都得二三百人呢。
如果只来临安二三千人,临安好岁还能招呼的动仇子真一营的六千兵马,那就让仇子真沿途“护卫”张巡到行在陛见咯。再者临安城内还有四万守城厢军呢,这几天谁也别占役了,全部发还回军营,紧急约束操练起来。
二圣还召见文天祥呢,因为文天祥抗拒虏,履立功勋,按照制度加封信国公,还赐予少保的荣衔。岳飞和于谦活著的时候,最高也就封到少保,能封赏的基本都给文天祥加上。然后确认了一下文相公确实不是想要掀棋盘,还在框架内玩呢。
这才人人松口气,等待张巡前来临安,进行陛见。
张巡也不废话,将诸镇兵马暂时委托给王安节这个牌面足够大的大将“监临”,之后便带著忠诚军中军一部和侍卫亲军马军的契丹直二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开赴临安。
第272章 272.兵额大减仍穷窘
真的,张巡来临安陛见,参知政事·枢密副使陆秀夫和参知政事贾余庆奉命到余杭门外搭建浮桥,迎候张巡。
三千多人的随扈肯定是没办法全部进城的,因为当初二圣赏赐给张巡的宅第也住不下三千多人。最后就是安排其中的二千余人屯驻在西湖边的旧殿司兵营地,张巡本人和八百多亲将入城居住。
瞧见张巡这般好说话,临安城内各个都松了一口气。等到张巡下榻,文天祥又代表二圣来赏赐张巡魔下诸军酒食、彩币,并每人赏赐钱五贯。
所以你真的只是来陛见?
文天祥前不久还在和张巡通信,没觉得张巡有啥特别的动向。现在朝廷没让张巡来,张巡主动跑来,是来表忠心?还是秀肌肉?
瞎,张巡多少还对自己的威风,或者说自己魔下那几万甲士精兵的威风,有所不明。封建时代几万精锐甲士,真的能够全中国横著走了。要是甲士全听你一人的,皇帝都得同你和风细雨,温言抚慰。
确实是真的来陛见的,另外如果真的要出任两淮安抚制置大使,那张巡得为自己的两淮幕府搜罗些人手。张巡不怎么通民政的,打仗其实也稀松,假若全军推到三边,片刻不得松懈。那就更没空抚理百姓啦,得找点像样的理民官。
一听是这个事情,文天祥微微颌首。治军先抚民,张巡有这个心思很好。由于南宋的局势陡然重整,不论是以前在临安,后来跑路的;还是听说局势平稳,
上京来谋求官职的;抑或是在此番战争中立下功勋,到行在候补选派的。一时之间,人马云集临安。
最近这个把两个月,文天祥的心思全在重设三边和宋蒙和议的事情上,选用贤能的事是陆秀夫在负责。
如果张巡确实有需要,那就和陆秀夫商量商量。挑上几个像样的官吏,去担任知县知州,总也是有的。
探听完张巡的意图,文天祥便回宫复命。而在城门口迎接张巡的陆秀夫,也连夜赶来,询问张巡的情形。另外还把张巡的族兄张颁给带了过来,如果张巡觉得好,就任张颁做常州知州。
唔,我也不认识这个族兄。
不过张遥推荐,陆秀夫考察过后也觉得不错,再者确实是老张家的本家。张巡便也认同接下,以对待兄长的礼节,邀请张颁在家中,同陆秀夫一道私宴。
张巡不知道的是,崖山跳海里,就有张顾一个啊。
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张颁只是七品,坐到席上之后,主要就是听陆秀夫和张巡纵论三边大事,军马戎务。张巡表示以浙西的粮食出产,维持军队吃饭的问题不难。况且先前在扬州、鄂州等地取了大量的公田。
扬州还在募民屯种,鄂州那边则已经得了二十万屯民。汪老督师那人品有保证的,请他干一年两年,屯田就都能开发出来。张孝忠也是个听话的,侵害百姓的事肯定少不了,但有张巡的约束肯定不至于闹得官逼民反。
那吃饭问题解决,军饷也能用粮食抵偿一部分。剩下的军、赏赐,以及军器的装备和补充,城池寨堡的修和整治,就需要朝廷来想办法了。
朝廷能有什么办法?现在朝廷的府库里还有几千万贯是真的,但那是最后一波爆空了先帝的内帑。陆秀夫就差把谢太后的发钗都撸下来,去养兵整军了。国朝的赋税,也就够正常的开销,半点多余的都没有。
“此番战后,国朝兵额不是大减了么?”张巡觉得不对啊。
荆湖战区十几万兵额一波全送,两淮战区的十万大军送的只剩下李庭芝的三万。朝廷中枢的二三十万大军,现在就剩下四万守城厢军。那无论如何,朝廷的兵额,也应该空出了至少三十万吧。
贾似道拼尽全力都没办法做到的削减兵额,伯颜来一趟,直接把全宋的七十万兵额,削减到了不足四十万,你还愁眉苦脸什么?
“可征募新军也得银钱,二圣极言,要于行在屯兵十二万以上。”陆秀夫以手扶额,颇是为难。
“哎哟——”张巡秒懂。
不就是因为外镇有雄兵,老赵家实在不放心,便再三要求征募大军,屯驻在临安,保证临安有一标忠心于朝廷的军队嘛。管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吧,至少人数先上来,唬也能唬外镇几天。
“我也为难。”在外头陆秀夫是执政大臣,而且面冷心黑,御街上刚砍了好些人头,还挂在长杆上呢。可在内里嘛———
“我记得麻观察一镇兵,回调行在了啊。”张巡先前怕有人掀棋盘,让文天祥把麻士龙的一万多赣军调回行在了啊,
“那倒是,不过他那镇兵,二圣也觉不安。”反正没外人,陆秀夫说话就放肆了。
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麻士龙的兵受张巡影响不小。再者麻士龙一镇全系文天祥的旧部,是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来的江西子弟。肯定先听文天祥的,再听张巡的,最后才听二圣的。
换做你是二圣,你也觉得这营兵不靠谱,还是得重新招募,完全不受文天祥或者张巡影响的兵。
怪也都怪谢太后浪,要是这个时候殿前都指挥使张彦还活著,两万大军在,
整编四万余守城厢军,新招二三万壮丁。十万大军立刻云集,野战不行,守卫杭州轻轻松松。哪里还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啊。
可张彦被谢太后,也一波送掉了啊。
据说人都被砍成了七八段,切好的生鱼片都比他每瓣厚。
“靡费银钱在彼等无用之兵身上,实在是不明不智。”张巡也放肆,反正骂皇帝怕什么,季后赛的臣构打不赢,本赛季的赵还打不赢?
“好了好了,且不提这事,你来是?”陆秀夫摆摆手,举起酒盏,满饮一大口。
“,我想找几个像样的人,如果赴任两淮,大概用得上。”张巡立刻把自己此来的目的,同陆秀夫说明。
朝廷的铨选现在控制在陆秀夫手中,此事他门清。
第273章 273.有人敢打我姐夫
这一回张巡上勤政殿小召对,果然是一进门就有座的。二圣的态度也和煦了非常非常多,甚至可以说有些腻的恶心。
毕竟张巡不是这年头的人,很多观感上是有不同的。皇帝对你说“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
勉之。”一类的话,当代的大臣可能感动的眼泪汪汪。
换到张巡头上,唔,不太好形容,反正看到了就觉得有点太过于虚伪,不太像真情实感。
但有一点双方还是很和睦的,至少现在这个当口,张巡听调又听宣。很有些跋扈之处,是临安这帮人的被迫害妄想。张巡上个月的野心还只有两浙西路节度使加永镇常州,到这个月才变成“真·淮南节度使”加永镇常州。
其他什么的,张巡就没想过。别说什么彼可取而代之了,连清君侧一类的事都没想过。这君侧一个是我文大哥哥,一个是我陆大姐夫,清个屁啊。
既然张巡不造反,而且张巡还听话,在二圣的心目中,那就只是跋扈军将了。心里面一下子长舒一口气,聊天都觉得轻松许多。
作为赵宋皇权现在的事实掌握者,谢太后就问张巡移镇两淮之后,朝廷每年要贴补多少钱去两淮,一千万?两千万?有钱之后,能不能在两淮把鞑虏挡住呢?
不舍得把两江都拨给两淮做后路是一回事,但是援助两淮,让两淮顶住,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谢太后比那些巅预无知,已经退化到纯吸血虫的食利阶层要聪明的地方,就是知道得给一部分的钱,才能让军将们战起来。
当然给钱是个艺术,拖欠军是必须的,用钱驱动军将,这也算是老赵家惯常使用的手段了。
别的不说了,谢太后还舍得给点。换成别的什么贵物上来,那是能不给就不给,能少给就少给。
还没上任,张巡说不上实际数字。但瞧谢太后的样子,大约想要的也就是个态度。那张巡自然表态,只要有俺张二在,必不教鞑虏过江。
果然,张巡这话一出口,二圣面上露出欢喜来。一个深宫妇人,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小皇帝,在军事上的天真,绝对能够出乎所有人的想像。
既然国朝第一名将都说可以挡住,那就必然是挡住了。重点是张巡有成功的前例啊,常州都能挡住伯颜百万兵,那更加宏伟坚厚的扬州,来二百万兵也能挡一挡。
皆大欢喜,二圣虽然内帑被陆秀夫给明抢了,但现在四方平定,各地的土贡终于又可以送到京师来了。所以还是尽力赏赐给了张巡一些财物,像是金银器血啊,珠帘宝帐啊,平素要吃要用的家什也赏赐了不少。
轻轻松松从大内出来,著天色尚早,甚至没到吃午饭的点。张巡就问守门的金枪班,今天是哪位相公当值,是陆秀夫当值。